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课堂问答,可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立足初中数学课堂问答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从而实现有效课堂问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答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34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过多的交流问答,使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而且还无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最后师生不得不通过补缺补差,甚至是“题海战术”来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目标,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问答,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初中数学課堂问答中存在的问题
1.过多使用判别式提问
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担心课堂上没有学生呼应,认为教室一安静就不自在,所以经常会不假思索地使用判别式提问。
[案例]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
教学过程: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和推论,学生回答完整;然后教师提出与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性质有关的问题,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描述不完整,此时教师反问:“应该是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对不对啊?”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对”!他们认为老师讲的概念很少会错,教师这样提问,会让之前不懂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两倍关系,学生会想为什么不是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1/2呢?
接下来分析判定定理证明过程时,教师直接提问:“用什么来证明DE∥BC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回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吗?”学生这一次沉默了,因为图中并没有平行四边形,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回应“可以”,因为老师说的总是对的,其实,此处可让学生回忆一下所有证明平行关系的定理,而后发现只有用平行四边形性质来证明才是最合适的,教师习惯性地使用判别式提问让学生浪费了一次很好的复习巩固的机会和探究问题的体验,表面上是提问,实质是观点想法的直接灌输。
2.忽视问题生成不愿变通
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和探究,当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时,教师采取忽视、淡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不仅遏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问答优化策略
1.精心预设,应对生成
古人云:“学贵有疑,教贵设疑,”教师备课,实际上是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做好预先的准备,具体到备教材、备练习、备学生三个环节,在备教材时,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及其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更要对知识点的生成和分析过程可能要产生的疑惑、分歧、问题做好提前的预设,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备练习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及与教学内容的关联,还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做及时的引导和评价,备学生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对他们在教学中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提问才更有针对性,课堂整体进度也才能更好地掌控在教师手上。
2.学会倾听,注重反思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等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同时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这时教师应询问学生当时的解题思路,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展示其解题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学生产生错误的内在原因,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课堂上我们也不妨多问一些类似于“还有其他方法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的提问,除此以外,反思式的提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教师更应重视自己与学生的交流,教育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希望从中我们都能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答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34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过多的交流问答,使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而且还无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最后师生不得不通过补缺补差,甚至是“题海战术”来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目标,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问答,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初中数学課堂问答中存在的问题
1.过多使用判别式提问
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担心课堂上没有学生呼应,认为教室一安静就不自在,所以经常会不假思索地使用判别式提问。
[案例]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
教学过程: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和推论,学生回答完整;然后教师提出与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性质有关的问题,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描述不完整,此时教师反问:“应该是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对不对啊?”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对”!他们认为老师讲的概念很少会错,教师这样提问,会让之前不懂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两倍关系,学生会想为什么不是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1/2呢?
接下来分析判定定理证明过程时,教师直接提问:“用什么来证明DE∥BC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回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吗?”学生这一次沉默了,因为图中并没有平行四边形,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回应“可以”,因为老师说的总是对的,其实,此处可让学生回忆一下所有证明平行关系的定理,而后发现只有用平行四边形性质来证明才是最合适的,教师习惯性地使用判别式提问让学生浪费了一次很好的复习巩固的机会和探究问题的体验,表面上是提问,实质是观点想法的直接灌输。
2.忽视问题生成不愿变通
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和探究,当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时,教师采取忽视、淡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不仅遏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问答优化策略
1.精心预设,应对生成
古人云:“学贵有疑,教贵设疑,”教师备课,实际上是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做好预先的准备,具体到备教材、备练习、备学生三个环节,在备教材时,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及其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更要对知识点的生成和分析过程可能要产生的疑惑、分歧、问题做好提前的预设,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备练习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及与教学内容的关联,还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做及时的引导和评价,备学生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对他们在教学中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提问才更有针对性,课堂整体进度也才能更好地掌控在教师手上。
2.学会倾听,注重反思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等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同时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这时教师应询问学生当时的解题思路,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展示其解题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学生产生错误的内在原因,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课堂上我们也不妨多问一些类似于“还有其他方法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的提问,除此以外,反思式的提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教师更应重视自己与学生的交流,教育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希望从中我们都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