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无常师,文如断壁。晚年这一自我鉴定,好似有点自嘲,其实很是认真。这套文集,便是明证。
文集凡四卷,曰:“六家浅说”、“古墓新知”、“忧乐圆融”、“一分为三”,分别收录了我在中国哲学研究、出土文献解读、中华文化鸟瞰和宇宙规律探秘诸方面的零思碎想和浅见陋识。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新纪元的开始,凡学术性的习作全都汇集来了,外加几篇轻松的随笔。其中有些年份是未着点墨交了白卷的;当时大家都是如此,也就没什么可特别感慨的了。
四卷文集,只是四堵断壁残垣,卑之无甚高论,支撑不起什么大厦来;把它们收在一起,主要是为的查找方便,给好友们留下点记忆,别无他图。这与当年心比天高的年轻想法,真叫做不可同日而语。想当初,天天梦想着拿出惊世骇俗的鸿篇巨制来,一举攻克一切难关险阻,立言立功,成家成名。而今识得愁滋味,心甘又情愿地承认,此生几乎一事无成,这四本小书,只不过是偶尔踏成的几个足迹,草率碾出的几段车痕,眼下已是牛老车破,日暮途穷,一切都将复归于无了。
还记得,在那吞吐八荒的时日里,我曾设想写出一部《中国哲学思潮史》,以抗衡“哲学家列传”统治哲学史课堂的现象,还历史以历史的面貌。本文集卷之一《六家浅说》中《先秦名家三派之演化》、《先秦五行说之嬗变》以及《名教与自然之辨的辩证进展》等篇,便是此一痴心的幻影。
我还曾想写成一部《中国辩证思想发展史》,让主张对立统一、中和平衡的中国辩证思想,喷洒其智慧的光芒于全球,指引人们挣脱二元颉颃的困境。本文集卷之二《古墓新知》中的《黄帝与混沌》,便是其第一篇的雏形;卷之四《一分为三》中的《六与杂多》,则是第二篇的素材,《对立与三分》、《相马之相》、《解牛之解》等,也都是同一主题下的分支。
现在虽未盖棺已可论定矣,这些想法最终全都成为泡影!个中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可以克服的,也有不可抗拒的。今天来检讨它们,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积极意义了,不如暂仍封存。
值得稍加说明的是,现在形式的四卷集,本非统一计划下的产物,而是计划破灭后无奈凑成的一种组合,因而有些地方不免重重复复,噜噜苏苏。幸好四卷之中,似乎隐约寓有某个腾跳上下出没无常的精灵,或可聊供解闷;那个精灵,就是一分为三的方法。
我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统一是三分的统一,三分是统一的三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密码也正是一个“三”字。我的五十多年问学生涯,便多半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探索这一本质寻找这一密码的过程中度过的。在我看来,儒者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返璞归真,佛学的不二法门,其实都是三分法的不同表述;只因他们人生态度不一,遂呈尔我之势罢了。人类主观世界里的根本分歧,实在不在这等地方,而在圆融的三分一统和僵化的二元对立两大观念之间。其中二元观念得自然科学之助,至近现代而不可一世,并在社会历史上留下了苦涩的伤痕,使自己趋近自己的终点;三分方法则方兴未艾,明白四达,日益得到有众的认同。我对三分法的理解,至今尚在摸索阶段,几篇以之说明世界的试笔,特别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文集凡四卷,曰:“六家浅说”、“古墓新知”、“忧乐圆融”、“一分为三”,分别收录了我在中国哲学研究、出土文献解读、中华文化鸟瞰和宇宙规律探秘诸方面的零思碎想和浅见陋识。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新纪元的开始,凡学术性的习作全都汇集来了,外加几篇轻松的随笔。其中有些年份是未着点墨交了白卷的;当时大家都是如此,也就没什么可特别感慨的了。
四卷文集,只是四堵断壁残垣,卑之无甚高论,支撑不起什么大厦来;把它们收在一起,主要是为的查找方便,给好友们留下点记忆,别无他图。这与当年心比天高的年轻想法,真叫做不可同日而语。想当初,天天梦想着拿出惊世骇俗的鸿篇巨制来,一举攻克一切难关险阻,立言立功,成家成名。而今识得愁滋味,心甘又情愿地承认,此生几乎一事无成,这四本小书,只不过是偶尔踏成的几个足迹,草率碾出的几段车痕,眼下已是牛老车破,日暮途穷,一切都将复归于无了。
还记得,在那吞吐八荒的时日里,我曾设想写出一部《中国哲学思潮史》,以抗衡“哲学家列传”统治哲学史课堂的现象,还历史以历史的面貌。本文集卷之一《六家浅说》中《先秦名家三派之演化》、《先秦五行说之嬗变》以及《名教与自然之辨的辩证进展》等篇,便是此一痴心的幻影。
我还曾想写成一部《中国辩证思想发展史》,让主张对立统一、中和平衡的中国辩证思想,喷洒其智慧的光芒于全球,指引人们挣脱二元颉颃的困境。本文集卷之二《古墓新知》中的《黄帝与混沌》,便是其第一篇的雏形;卷之四《一分为三》中的《六与杂多》,则是第二篇的素材,《对立与三分》、《相马之相》、《解牛之解》等,也都是同一主题下的分支。
现在虽未盖棺已可论定矣,这些想法最终全都成为泡影!个中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可以克服的,也有不可抗拒的。今天来检讨它们,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积极意义了,不如暂仍封存。
值得稍加说明的是,现在形式的四卷集,本非统一计划下的产物,而是计划破灭后无奈凑成的一种组合,因而有些地方不免重重复复,噜噜苏苏。幸好四卷之中,似乎隐约寓有某个腾跳上下出没无常的精灵,或可聊供解闷;那个精灵,就是一分为三的方法。
我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时又是三分的;统一是三分的统一,三分是统一的三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密码也正是一个“三”字。我的五十多年问学生涯,便多半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探索这一本质寻找这一密码的过程中度过的。在我看来,儒者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返璞归真,佛学的不二法门,其实都是三分法的不同表述;只因他们人生态度不一,遂呈尔我之势罢了。人类主观世界里的根本分歧,实在不在这等地方,而在圆融的三分一统和僵化的二元对立两大观念之间。其中二元观念得自然科学之助,至近现代而不可一世,并在社会历史上留下了苦涩的伤痕,使自己趋近自己的终点;三分方法则方兴未艾,明白四达,日益得到有众的认同。我对三分法的理解,至今尚在摸索阶段,几篇以之说明世界的试笔,特别希望得到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