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大革命时期,有多少人走上血腥的断头台?
虽然至今尚未看到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是,这些历史信息还是通过后人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通向隐秘历史的路径。在林夕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中,我读到了这样触目惊心的表述: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1793年到1794年一年之中,就有一万七千人走上断头台。最快的记录是:在38分钟里,断头台砍下了21颗头颅……
这一万七千人中,有王公贵族、教师、革命者(既有吉伦特派也有雅各宾派)、普通平民……其中,两位女性的死亡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前者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她临终前那句发自肺腑的留言“只有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谁”,曾经触及了多少人的灵魂。后者是吉伦特派的领袖人物,知识精英阶层代表罗兰夫人,站在断头台前,她向巨大的自由雕像深鞠一躬,高喊:“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断头台,因其野蛮的刑法让死亡变得异常惨烈,而这两位女性,都是相貌出众、风姿绰约。前者出身王族,后者出身平民;前者拥有财富和权力,后者拥有智慧和教养;前者是君主制的捍卫者,后者是大革命的牺牲品;她们的结局殊途同归,都是在嗜血的围观中走上断头台,让死亡犹如一幅血腥的油画,定格在历史的年轮上。
王后之死
玛丽.安托瓦内特,奥地利公主,路易十六的王后。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在独自煎熬近10个月后,10月16日,玛丽.安托瓦内特步其后尘。很少有女性如她的一生,如此跌宕而又充满触目惊心的对比。出身有多尊贵,遭受的审判就有多屈辱。对她提出的控诉中,除了骄奢、叛国之外,最莫须有的罪证是她和自己8岁的儿子乱伦。为了达到罪证成立的目的,革命派逼迫她8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指证她,令她肝肠寸断。在法庭上,她高傲地抬起头来,拒不认罪:“我之所以没有回答,因为人之天性让我拒绝对这样一种针对母亲的控诉作任何回答,我在这里向在场的所有母亲求助。”
生前有多骄奢,死后就有多凄凉。她一生追求奢华享受,皇家宫殿拥有几百个房间,身边永远堆满了精美的华服和巧夺天工的珍宝。在走上断头台之前,她被关押在一半埋在地下的囚室,唯有一桌一床一椅,一灯如豆,寒冷彻骨。死后鲜血淋漓的脑袋被放在两腿之间,尸体被扔进万人坑,连个坟墓都没有。
对美的追求有多执着,落难之时就有多狼狈。影片《绝代艳后》再现了那些细腻柔媚的花边,那些嫩绿、粉红、玫瑰红的浅色调,那些高耸入云的发卷,玛丽.安托瓦内特创立了时尚界的“洛可可”风格。她一手打造的“特丽雅浓”,至今是人们在营造“田园风光”时模仿的样板。
正如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所言:“她还过于年轻,不会知道生活什么也不会白给。人们从命运得到的一切,冥冥之中都记下了它的价钱。”深陷狱中,不到38岁就已鬓角如霜,她睁着半失明的眼睛,缝补着破损不堪的囚衣。在走上刑场的清晨,她想换下沾染了经血的衬衣,希望看守她的宪兵转过头去,即便这最后一点可怜的隐私,生而为人的起码尊严,都没得到回应。
在玛丽.安托瓦内特辉煌之时,她的身边,永远有一群人,24小时伺候她为她效力:高级御用女总管、宫廷贵妇、梳妆女官、贴身侍女、朗读者、御医、秘书、厨师……影片《再见,我的皇后》,就是从女仆希朵尼的视角,再现一位骄奢无度的皇后。
这个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她所有的奢华建立在剥削无产者的基础上,因此,仆从有多少,阶层的仇恨便有多深。在1793年10月5日发生的巴黎动乱中,那些從巴黎徒步走到凡尔赛宫的“革命先锋”,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一群来自底层社会的女性。她们中有菜市场的卖花姑娘,有制帽女工,有卖鱼的贩子。她们在风雨中徒步六个小时,“冷雨浇得她们一直湿到骨头缝里。她们饥寒交迫,街上泡软的泥泞濯满了她们的鞋子。”这风雨中的六个小时,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愤怒和仇恨在支撑着她们,把国王一家从凡尔赛宫揪出来,赶到巴黎去。“世界史的一章,一千年之久的国王专制独裁在法兰西寿终正寝。”
西方有句谚语: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王后的身份不仅仅代表的是权势,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和付出。身为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没有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没有躬下身来倾听一次朝臣们的意见,没有抽出哪怕一小时去探访一户市民。在她的青年时代,她的母亲,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西亚在通信中反复提醒她居安思危,告诫她知识才是力量:“你设法读些优秀的书籍来装饰你的脑袋”,为此,还给她开出了系列的书单。这些忠告对于年轻的皇后,犹如耳边风。让人唏嘘的是,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她彻底遭到抛弃的绝境,才想起母亲当年经常向她推荐的阅读,她生平第一次要求书籍,在牢狱中,用她因流泪发炎而视力模糊的眼睛一本接一本阅读。当她从阅读中明白了某些道理的时候,为时已晚,生命已走到尽头。她说:只有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谁。
罗兰夫人之死
1793年11月10日,吉伦特派的灵魂人物,罗兰夫人走上断头台。以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联合的革命派,将王室成员相继送上断头台,正应了“弄刀者刀下死,弄剑者剑下亡”这句西方谚语,吉伦特派中的一系列核心人物又遭到了雅各宾派的追杀。罗兰夫人的死,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之死,时间间距不到一个月,结局殊途同归。 也许是命运的锻打和锤炼,出身平民却饱读诗书的罗兰夫人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即使身陷牢狱也没有失去一位知识女性应有的尊严,面对断头台,生命最后的表现堪称悲壮却优雅,这是一种法兰西独有的优雅。
罗兰夫人之死,直击人心的是几个细节。细节一:当她被关进监狱的时候,她首先考虑的是改善自己有限的居住条件。她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争取到了一些帮助:得到了一張小桌子,一块洁白的桌布,做成了一张在监狱中独一无二的书桌。她用发夹插进一块板子,做成挂衣服的小钉子,让冷冰冰的牢房充满了灵动和温馨。
细节之二:即使生命进入倒计时,也要做好时间管理。在监狱中,她合理利用每一个小时,用读书、绘画、学英语和写作打发漫长时光,冲淡对亲人的思念,抵消对死亡的恐惧。她读了汤普森的《四季》、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谢里丹的《辞典》……“由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头脑能有这样的消遣,囚禁的时光也滑得飞快,甚至伴着幸福。或许有人发现,在欧洲,懒洋洋地倚靠在舒适马车上或者躺在柔软床上的很多女士,也少有这般快乐的时刻。”
细节三:面对冰冷的断头台,她用一个知识女性的风度维护了生而为人最后的体面和尊严。当一批受害者排着长长的队伍走上断头台时,人头一个接一个地落地。排在罗兰夫人前面的是一位老者,他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罗兰夫人对老者说:“你先于我上断头台吧,看到我流血会使你遭受两次死亡的痛苦,我让你免去因为目睹处死我而产生的痛苦。”她的风度和优雅甚至征服了铁石心肠的刽子手,破例答应了其请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平静地望着围观民众,向巨大的自由雕像深鞠一躬,高喊道:“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玛丽.安托瓦内特走上断头台,时年38岁,罗兰夫人走上断头台,时年39岁。都正值女性的黄金年月,为人妻、为人母,并且承担社会职责。她们都经历了婚姻、爱情,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人感叹的是,当革命派将王后送上断头台,步其后尘的罗兰夫人在人生最艰难时刻,用的却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话自勉:在人生的灾难中,修身养性是一个多好的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