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环境监测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原理等技术手段,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测试,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分支,监测的对象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包括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两部分。该文结合国内外案例,就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作用做简要探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景区 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071-02
1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
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仅在农业、海洋等方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范。另外,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 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真正意义上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 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在景区层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及观念不到位,我国景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现状不容乐观[1]。以自然保护区为例,2008年环保部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已开展的旅游活动都给保护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针对这些影响,24%的保护区尚未开展监测,仅从感性角度判断旅游活动给保护区带来的环境影响,缺乏科学性;虽然76%的保护区已开展了一定的监测和调查,但仅停留在简单的观测层面,凭借经验判断,缺乏长期、系统、规范的生态影响监测手段,无法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2 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案例分析
2.1 美国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占地面积越3800km2,为美国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块保护地;1890年被划定为国家公园;198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6年与九寨沟互结为友好公园。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为冰蚀花岗岩地貌,最近的一次冰川覆盖发生在约1.2万年前,如今公园内仍保留有两座冰川。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管理局从20世纪初开始对公园內的冰川和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冰川面积退缩趋势明显,这直接造成了公园河流流量减少、火灾频率增加等系列问题。为缓解、应对这些挑战,公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安装更节能的照明灯、安装加压马桶、限量用水、铺设透水性更好的步行道等。另一项长期监测发现,公园内的一些外来种鱼带来了有害细菌,这直接影响了公园内蛙类的种类和数量,一些蛙类甚至濒临灭绝。为此,国家公园管理局已将部分湖泊的外来鱼类清除,促进了蛙类种群的恢复。
2.2 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
普利特维采湖区是克罗地亚最美的也是最有名的国家公园,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一处拥有多种珍禽异兽和优美山水风光的景区;公园总占地面积194km2,其中森林面积占70%以上;其内有16个相连的山地湖泊,总长10km。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是九寨沟友好公园之一。2014年,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与九寨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萨格勒布大学共建“中国—克罗地亚生态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与萨格勒布大学专家合作,以欧盟《水框架指导方法》(Water Frame Direct)为基础,利用对水质变化最为敏感的藻类作为生物指示种,开发了基于藻类指示的淡水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水质分为优(Very good)、良(Good)、中等(Moderate)、差(Bad)、很差(Very Bad)这5个级别,现已成功运用于公园的水质监测评价,为公园游客环境容量的确定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3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气象、水质、水文、山地灾害等系列监测。
(1)生物多样性监测。设有27条监测样线和一块4公顷大样地,监测的内容有:大熊猫野外种群状况及伴生物种监测、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和竹子状况、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受干扰状况、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两栖爬行和小型兽类种类多样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等。
(2)森林病虫害监测。1994年建立了九寨沟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点,1996年开始开展工作,承担着对九寨沟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主要包括景区内26块标准地的物候观测、病孢子捕捉、线路调查、林木等级调查及森林病虫害的全面监测和调查等工作,并对沟内突发(爆发)性森林病虫害提出可行性防治方案等。
(3)水文监测。沟内设立有6个流量站和7个水位站,对保护区水位、水流量实现全年监测,掌握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4)气象监测。1996年建立了人工气象观测站,2003年在保护区内建立了4个全自动气象监测站,监测内容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压、降雨、地温等,为景区旅游天气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护林防火等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地质灾害监测。2003年开始景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以人工巡测、群测群防的方式进行;先后委托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所、四川九〇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对保护区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目前保护区内有地质灾害点57处,已实现定点、定位、全覆盖监测。
(6)环境质量监测。2004年建立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对保护区主要湖泊的水质指标(主要包括N、P、生化需氧量等)进行监测,同时每年委托阿坝州环境监测站对保护区做一次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内容包括大气、水体、噪声等;2010年建成四川省空气质量背景站,监测指标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PM10、PM2.5等。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景区 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071-02
1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
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仅在农业、海洋等方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范。另外,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 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真正意义上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 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在景区层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及观念不到位,我国景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现状不容乐观[1]。以自然保护区为例,2008年环保部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已开展的旅游活动都给保护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针对这些影响,24%的保护区尚未开展监测,仅从感性角度判断旅游活动给保护区带来的环境影响,缺乏科学性;虽然76%的保护区已开展了一定的监测和调查,但仅停留在简单的观测层面,凭借经验判断,缺乏长期、系统、规范的生态影响监测手段,无法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2 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案例分析
2.1 美国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占地面积越3800km2,为美国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块保护地;1890年被划定为国家公园;198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6年与九寨沟互结为友好公园。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为冰蚀花岗岩地貌,最近的一次冰川覆盖发生在约1.2万年前,如今公园内仍保留有两座冰川。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管理局从20世纪初开始对公园內的冰川和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冰川面积退缩趋势明显,这直接造成了公园河流流量减少、火灾频率增加等系列问题。为缓解、应对这些挑战,公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安装更节能的照明灯、安装加压马桶、限量用水、铺设透水性更好的步行道等。另一项长期监测发现,公园内的一些外来种鱼带来了有害细菌,这直接影响了公园内蛙类的种类和数量,一些蛙类甚至濒临灭绝。为此,国家公园管理局已将部分湖泊的外来鱼类清除,促进了蛙类种群的恢复。
2.2 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
普利特维采湖区是克罗地亚最美的也是最有名的国家公园,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一处拥有多种珍禽异兽和优美山水风光的景区;公园总占地面积194km2,其中森林面积占70%以上;其内有16个相连的山地湖泊,总长10km。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是九寨沟友好公园之一。2014年,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与九寨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萨格勒布大学共建“中国—克罗地亚生态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与萨格勒布大学专家合作,以欧盟《水框架指导方法》(Water Frame Direct)为基础,利用对水质变化最为敏感的藻类作为生物指示种,开发了基于藻类指示的淡水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水质分为优(Very good)、良(Good)、中等(Moderate)、差(Bad)、很差(Very Bad)这5个级别,现已成功运用于公园的水质监测评价,为公园游客环境容量的确定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3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气象、水质、水文、山地灾害等系列监测。
(1)生物多样性监测。设有27条监测样线和一块4公顷大样地,监测的内容有:大熊猫野外种群状况及伴生物种监测、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和竹子状况、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受干扰状况、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两栖爬行和小型兽类种类多样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等。
(2)森林病虫害监测。1994年建立了九寨沟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点,1996年开始开展工作,承担着对九寨沟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主要包括景区内26块标准地的物候观测、病孢子捕捉、线路调查、林木等级调查及森林病虫害的全面监测和调查等工作,并对沟内突发(爆发)性森林病虫害提出可行性防治方案等。
(3)水文监测。沟内设立有6个流量站和7个水位站,对保护区水位、水流量实现全年监测,掌握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4)气象监测。1996年建立了人工气象观测站,2003年在保护区内建立了4个全自动气象监测站,监测内容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压、降雨、地温等,为景区旅游天气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护林防火等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地质灾害监测。2003年开始景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以人工巡测、群测群防的方式进行;先后委托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所、四川九〇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对保护区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目前保护区内有地质灾害点57处,已实现定点、定位、全覆盖监测。
(6)环境质量监测。2004年建立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对保护区主要湖泊的水质指标(主要包括N、P、生化需氧量等)进行监测,同时每年委托阿坝州环境监测站对保护区做一次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内容包括大气、水体、噪声等;2010年建成四川省空气质量背景站,监测指标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PM10、PM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