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俗通义》看《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晚出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以《风俗通义》的词汇系统作为蓝本,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勘,列举出《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的例证32条,以便为其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俗通义  汉语大词典  书证晚出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汉语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新语。由于其口语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
  《风俗通义》大约成书于公元194~204年间,由东汉著名学者应劭编撰,主要记述汉代的典章礼仪、社会习俗和传闻故事,兼具较高的文献学、史料学和语言学价值。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坚持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宗旨进行编撰的大型语文辞书,鉴于《风俗通义》的语料价值,给予其较大的关注。像“匡纠”“宠拔”“羸露”“荣羡”“昏晦”“鞭挞”等新生复音词,都被收入《汉语大词典》,并且引用《风俗通义》中的语句作为例证。但如果将《风俗通义》的词汇系统作为蓝本,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勘,就会发现词典中存在词条漏收、书证滞后、义项缺失等诸多问题。笔者拟列举出《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的例证32条,以便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平步
  【平步】平常之举步。比喻轻易。唐白居易《浔阳岁晚寄八郎中庾三十三员外》诗:“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928页)
  《风俗通义·皇霸》:“秦兵平步入临,民无敢格者。”
  2.启蒙
  【启蒙】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渺,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 (《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97页)
  《风俗通义·皇霸》:“且有强兵良谋,杂袭继踵,每辄挫衄,亦足以祛蔽启蒙矣。”
  3.探策
  【探策】求签。三国魏曹植《驱车篇》:“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721页)
  《风俗通义·正失》:“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到读曰八十,其后果用耆长。”
  4.咨问
  【咨问】咨询;请教。《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后生好事者,亦咨问所疑焉。”(《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45页)
  《风俗通义·正失》:“咨问长老贤通上泰山者云,谓玺处刻石文昧难知也。”
  5.识视
  【识视】辨认。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因伏伺,见凫,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使尚书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425页)
  《风俗通义·正失》:“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6.候望
  【候望】占候观察(星象时气)。清龚自珍《平均篇》:“岁终,太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505页)
  《风俗通义·正失》:“太史候望,叶君在上西门上,遂以占星辰,省察气祥。”
  7.殒落
  【殒落】死亡。《宋书·王弘传》:“盛业不究,相系殒落,永怀伤叹,痛恨无已。”宋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不十年,相继殒落。”(《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175页)
  《风俗通义·正失》:“虙羲、神农、黄帝、尧、舜殒落,文王葬毕,孔子葬鲁城之北,独不爱其死乎?”
  8.费损
  【费损】耗费,耗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然今之小人,好说秦汉之奢靡以汤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汉语大词典》第十卷第176页)
  《风俗通义·正失》:“转输骆驿,费损虚耗。”
  9.辨博
  【辨博】指学识广博。辨,通“辩”。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周婴、方叔极称辨博。”(《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496页)
  《风俗通义·正失》:“淮南王安天资辨博,善为文辞。”
  10.武吏
  【武吏】指军职官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薛能》:“(薛能)资于傲忽,又多佻轻忤世。及为藩镇,每易武吏。”(《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340页)
  《风俗通义·正失》:“九江多虎,百姓苦之。前将募民捕取,武吏以除赋课。”
  11.嘉异
  【嘉异】特别赞美。唐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陇西县开国男李公墓志铭序》:“有女道士谢氏,白昼上升,优诏嘉异,州闾咏叹。”(《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478页)
  《风俗通义·愆礼》:“为侍御史,与长乐少府黄琼共佐清河王事,文书卬成,甚嘉异之。”
  12.恩故
  【恩故】犹“恩旧”。《明史·刘台传》:“瀚(张瀚)生平无善状……官缺必请命居正,所指授者,非楚人亲戚知识,则亲戚所援引也;非宦楚受恩私故,则恩故之党助也。”参见“恩旧”。(《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495页)
  《风俗通义·愆礼》:“今与黄有恩故矣,孝子寝伏苫块。”
  13.朝拜
  【朝拜】谓礼拜神佛祖先。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赉尔鍮石澡灌,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1319页)
  《风俗通义·愆礼》:“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
  14.劝课
  【劝课】鼓励与督责。《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828页)
  《风俗通义·过誉》:“班诏劝课,早朝旰食。”
  15.才操
  【才操】才能操守。《南齐书·文学传·卞彬》:“彬才操不群,文多指刺。”(《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305页)   《风俗通义·过誉》:“辽叔长子名旧,才操卤钝。”
  16.悼亡
  【悼亡】悼念亡者。晋潘岳因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南朝宋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594页)
  《风俗通义·过誉》:“此言谨终悼亡,不说子弟当见宠拔也。”
  17.蓬门
  【蓬门】以蓬草为门。指贫寒之家。《宋书·袁顗传》:“纡金拖玉,改观蓬门。”(《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511页)
  《风俗通义·十反》:“孟献高宇以美室,原宪蓬门而株楹。”
  18.慰劳
  【慰劳】慰问犒劳;慰安问候。《后汉书·西域传序》:“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复不辅助,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百蛮。”(《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701页)
  《风俗通义·十反》:“向遇中宗、永平之政,救罪不暇,何慰劳之有?”
  19.却扫
  【却扫】亦作“却埽”“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三国魏王粲《寡妇赋》:“阖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543页)
  《风俗通义·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20.增饰
  【增饰】增补修饰。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日曜月明。”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台卑囿小,无所增饰。”(《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224页)
  《风俗通义·声音》:“武帝始定郊祀,巡省告封,乐官多所增饰,然非雅正,故继其条畅曰声音也。”
  21.穷迫
  【穷迫】穷困窘迫。《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 (《汉语大词典》第八卷第463页)
  《风俗通·声音》:“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22.羌笛
  【羌笛】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158页)
  《风俗通义·声音》:“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
  23.惭悔
  【惭悔】亦作“惭悔”。羞愧后悔。《后汉书·鲁恭传》:“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703页)
  《风俗通义·穷通》:“玉都惭悔自绝。”
  24.忧怖
  【忧怖】忧愁害怕。《后汉书·袁绍传》:“闻魏郡兵反……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687页)
  《风俗通义·穷通》:“吉凶不讳,忧怖交心,间粗作备具。”
  25.衅洁
  【衅洁】古人为祓除秽恶,涂香于身而后入浴以示洁。清王筠《菉友肊说》:“《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言人解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衅洁之也。”(《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761页)
  《风俗通义·祀典》:“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衅洁之也。”
  26.备置
  【备置】设置。《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595页)
  《风俗通义·怪神》:“商人次第为之,立服带绶,备置官属。”
  27.拒逆
  【拒逆】违抗。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敕行酒,笑云:‘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君箕箒。’此人知神,不敢拒逆。”(《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363页)
  《风俗通义·怪神》:“巫祝赋敛受谢,民畏其口,惧被祟,不敢拒逆。”
  28.晓谕
  【晓谕】同“晓喻”。《魏书·穆泰传》:“焕晓谕逆徒,示以祸福,于是凶党离心,莫为之用。”(《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835页)
  《风俗通义·怪神》:“遂移书属县,晓谕百姓:‘民不得有出门之祀。’”
  29.啖食
  【啖食】吃;吞食。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92页)
  《风俗通义·怪神》:“古事既察,且复以今验之。人相啖食,甚于畜生。”
  30.婢使
  【婢使】婢妾;使女。《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进军界桥”。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帝《典略》:“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汉语大词典》第四卷第372页)
  《风俗通义·怪神》:“妇女婢使悉亡其镜。”
  31.才决
  【才决】才智、决断。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北部督邮西平到百夷,年三十许,大有才决。”(《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301页)
  《风俗通义·怪神》:“北部督邮西平郅伯夷年三十所,大有才决,长沙太守郅君章孙也。”
  32.逆格
  【逆格】犹迎击。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叔高)见白头公,可长四五尺,突出,往赴叔高,高以刀逆格之。”(《汉语大词典》第十卷第829页)
  《风俗通义·怪神》:“白头公可长四五尺,忽出往赴叔高,高乃逆格之,凡杀四头。”
  正如张鹏丽、陈明富在《<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举隅及大型词典编纂的思考》一文中所言,书证滞后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它“会给断代研究、汉语史的研究以及文献的研究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语言文字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于电子文献检索软件和大型语料库”,努力提升自身的字典辞书编纂水平。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GLX36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汉]应劭撰,赵泓译注.风俗通义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8.
  [3]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五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林鹤韵.《风俗通义》述评与文献学价值初探[D].上海:复旦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张鹏丽,陈明富.《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举隅及大型词典编纂
  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2,(7).
  (王军  河南郑州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50000)
其他文献
随着环保科技的发展,环保科技档案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情报之一。科技档案来源于各种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文件材料能否完善、准确,及时立卷归档,关系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度
摘 要:通过对山西方言“恓惶”一词的词义分析,归纳出“恓惶”词义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从而为山西方言的常用语研究提供材料。  关键词:山西方言 恓惶 词义  “恓惶”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地方方言的常用词。主要分布在山西及西北地区的陕西和甘肃。但是该词在这三个地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山西和陕西方言中的“恓惶”都有“可怜”义。在甘肃方言中,“恓惶”则为“思念、想念”义,且多用于父母和儿女
采用尼龙网袋法田间模拟方法,对不同有机物料在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栗钙土中豌豆秸和莜麦秸碳素矿化累积主要在前2个月,牛粪碳素矿化累积则主要发生在
为了揭开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与收藏者之谜,许多学者都注重研究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这就是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第二十五卷关于《金瓶梅》的一段纪事:袁中郎《
用含有14 C标记的外源糖 (葡萄糖和蔗糖 )点滴青椒叶片 ,示踪试验表明 :外源糖被叶片吸收后可运转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但集中向果实 ,幼嫩的茎、叶等生长比较旺盛的库性器官分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清末民初是东西方交流碰撞的时代,也是汉语外来词大量涌现的重要历史时期,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教育杂志》标题中外来词的性质
师范高校图书馆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地,具有铸造灵魂、培育专门人才的美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
反应进度亦称反应进程。反应进展度、反应度等,是化学热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量。其定义式为:ξ=n_i-n_i~0/γ_i或dn_i=γ_i&#183;dξ,其中ξ为反应进度;γ_i为化学式中i组
综述了枝叶特征与果树矮化性的关系,激素含量、酶含量和活性与果树矮化性的关系,水势与果树矮化性的关系,对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建立了于DNA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对于作物改良具有重要作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国内译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利用 一方法,在不需要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