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统计工作通过分析现状及提供的建议措施为企业综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统计工作的地位,成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从而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统计工作;现状;发展决策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统计工作的实际运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日益下降。这势必影响企业统计人员的权益,也影响企业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工作已有过去的单纯做生产报表,逐步发展成集数据采集、整理、分析、运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统计的“信息、咨询、预警、监督”职能为企业经营方向、生产状况、材料和设备的投入使用、安全和质量以及生产成果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数据、分析预测并进行综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做好企业统计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l、重会计轻统计
由于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以利润为中心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造成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重要的工作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会计扮演的是主角,绝不能缺少,统计人员则是配角可有可无,潜意识地认为统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数据加减或汇总,纯粹就是为了向统计部门上报报表,不如会计重要,就把统计工作简单化。
2、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对统计重视的不够,这就造成了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特别是在三级单位的统计人员基本都是兼职,是以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统计二作也不是衡量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更不用说去自觉地学习和理解有关统计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统计工作范围狭小
现阶段三级单位的统计工作,基本上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上级主管机关统计部门。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但以目前的情形看,大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仍然是以服务上级统计为主,服务本企业经营管理为辅。这种统计运作模式,势必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一致,造成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统计可有而不可多,可有而不可强,少数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统计可有可无,这种状况,无疑影响了企业统计地位的提高,忽略统计工作最重要的作用--服务于企业管理。
4、统计指标体系反映的经济内容不一致。目前上级主管部门统计要求企业上报的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仍然以经济总量指标为主、以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为辅,而企业经营者看重的却是以市场信息、科技进步、经营质量和经营环境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企业经营者看来,企业统计工作仅仅是为国家尽法律义务而不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统计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施展和发挥,统计机构难以独立设置行使职权,统计工作得不到发展。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企业统计工作地位,拓展企业统计工作的生存空间,使企业统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拟提出以下一些发展对策:
1、把统计工作也提到主角,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依据。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经营效果,不光强调不断开发市场、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还要细化自己的企业管理,从内部找效益。而细化管理的基础就是对各项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以企业要把统计工作也提高为主角,使其成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依据、制定计划规划的基础、完成计划的手段、提高管理和质量水平的途径。
2、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教育和培训。
针对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基层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一位企业的统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懂得许多相关的知识,包括: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产品结构、技术操作、市场营销等情况,并培养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
3、各企业建立各自的统计指标体系,把工作重点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上。
企业改变那种纯粹为上级统计机关报表的统计工作内容,把统汁工作重点真正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上。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统计指标和分析体系。在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产品改进的前期,统计人员要有针对地设计调查问卷,在相关市场范围进行调查,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4、从以法治统计向以德、法兼治转变
企业统计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信息源,企业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上级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因此,上级主管统计部门要把关心企业统计人员的权益提到工作日程上来,既要通过《统计法》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行为,又要通过与企业经营者进行沟通交流,为企业统计人员争取权益和发展空间。只有切实维护统计人员的正当权益,才能使企业统计人员关心统计、安心统计、专心统计。否则企业统计人员在面对难题时,会选择根据企业经营者的意图办事而不会选择《统计法》。所以,上级统计部门对企业统计人员的管理要从法治向德、法兼治转变。法治仅能管住,德治才能管好。
在企业计划运行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提高企业利润率,统计工作主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经营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并担负着对各责任单位的效能考核,通过对资金使用、材料消耗、质量水平、劳动成果的计算,各项费用核算管理指标的统计,将既定的管理目标与实际现状进行对比,考核评价责任单位的业绩。这样统计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就会不断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不断完善企业目标管理办法,增进企业综合效益;就会形成对企业运行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统计工作;现状;发展决策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统计工作的实际运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日益下降。这势必影响企业统计人员的权益,也影响企业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工作已有过去的单纯做生产报表,逐步发展成集数据采集、整理、分析、运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统计的“信息、咨询、预警、监督”职能为企业经营方向、生产状况、材料和设备的投入使用、安全和质量以及生产成果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数据、分析预测并进行综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做好企业统计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l、重会计轻统计
由于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以利润为中心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造成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重要的工作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会计扮演的是主角,绝不能缺少,统计人员则是配角可有可无,潜意识地认为统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数据加减或汇总,纯粹就是为了向统计部门上报报表,不如会计重要,就把统计工作简单化。
2、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对统计重视的不够,这就造成了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特别是在三级单位的统计人员基本都是兼职,是以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统计二作也不是衡量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更不用说去自觉地学习和理解有关统计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统计工作范围狭小
现阶段三级单位的统计工作,基本上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上级主管机关统计部门。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但以目前的情形看,大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仍然是以服务上级统计为主,服务本企业经营管理为辅。这种统计运作模式,势必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一致,造成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统计可有而不可多,可有而不可强,少数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统计可有可无,这种状况,无疑影响了企业统计地位的提高,忽略统计工作最重要的作用--服务于企业管理。
4、统计指标体系反映的经济内容不一致。目前上级主管部门统计要求企业上报的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仍然以经济总量指标为主、以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为辅,而企业经营者看重的却是以市场信息、科技进步、经营质量和经营环境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企业经营者看来,企业统计工作仅仅是为国家尽法律义务而不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统计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施展和发挥,统计机构难以独立设置行使职权,统计工作得不到发展。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企业统计工作地位,拓展企业统计工作的生存空间,使企业统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拟提出以下一些发展对策:
1、把统计工作也提到主角,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依据。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经营效果,不光强调不断开发市场、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还要细化自己的企业管理,从内部找效益。而细化管理的基础就是对各项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所以企业要把统计工作也提高为主角,使其成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依据、制定计划规划的基础、完成计划的手段、提高管理和质量水平的途径。
2、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教育和培训。
针对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基层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一位企业的统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懂得许多相关的知识,包括: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产品结构、技术操作、市场营销等情况,并培养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
3、各企业建立各自的统计指标体系,把工作重点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上。
企业改变那种纯粹为上级统计机关报表的统计工作内容,把统汁工作重点真正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上。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统计指标和分析体系。在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产品改进的前期,统计人员要有针对地设计调查问卷,在相关市场范围进行调查,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4、从以法治统计向以德、法兼治转变
企业统计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信息源,企业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上级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因此,上级主管统计部门要把关心企业统计人员的权益提到工作日程上来,既要通过《统计法》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行为,又要通过与企业经营者进行沟通交流,为企业统计人员争取权益和发展空间。只有切实维护统计人员的正当权益,才能使企业统计人员关心统计、安心统计、专心统计。否则企业统计人员在面对难题时,会选择根据企业经营者的意图办事而不会选择《统计法》。所以,上级统计部门对企业统计人员的管理要从法治向德、法兼治转变。法治仅能管住,德治才能管好。
在企业计划运行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提高企业利润率,统计工作主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经营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并担负着对各责任单位的效能考核,通过对资金使用、材料消耗、质量水平、劳动成果的计算,各项费用核算管理指标的统计,将既定的管理目标与实际现状进行对比,考核评价责任单位的业绩。这样统计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就会不断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不断完善企业目标管理办法,增进企业综合效益;就会形成对企业运行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