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 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它源于西方的一种舞台艺术,传入中国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就出现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歌剧。本文从中国歌剧萌芽与发展、繁荣、现状与展望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研究。
【关键词】:中国歌剧;萌芽;繁荣;现状;展望
一、中国歌剧的萌芽
中国的歌剧创作和表演始于上个世纪初宋元以后,中国的主要舞台音乐戏剧表演形式是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各地方传统戏曲,随着世纪初由于西方用武力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国策,大批知识分子认识到需要学习西方文化来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局面,在此过程中,西方的各类艺术表演形式也随之被介绍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了歌剧,随后的五四运动在大力宣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同时,也提供了西方音乐、戏曲和歌舞等形式在中国繁衍的条件,这一趋势逐渐演变,促进了中国歌剧的艺术萌芽。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音乐家黎锦晖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携手共进,在这种认识的指引卜,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麻雀和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有趣生动,因而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它们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曲调朗朗上口,在情节和内容上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旧的制度和封建礼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黎锦晖的作品,虽然从艺术形式上来说,尚未脱离歌剧的雏形,表演也比较稚嫩,但是作为第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音乐剧表演形式,对于中国歌剧的诞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1934年终于诞生了一批包括《扬子江暴风雨》、《农村曲》和《军民进行曲》等全新的歌剧作品,它们的风格与之前的黎氏儿童歌舞剧迥异,注重音乐的戏剧化。尤其是40年代初黄源洛创作的《秋子》,成功地运用音乐手段来塑造音乐形象并推进戏剧冲突,这代表了中国歌剧真正的诞生,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高潮打卜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
1943年歌剧《自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一问世,“民族新歌剧”便如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工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等。从而《自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木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歌剧《自毛女》模式不应该是中国歌剧唯一的模式,中国歌剧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建国后许多从国外归来的音乐家参加了歌剧队伍,艺术家们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力一向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论。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于1956年分为两个歌剧团,歌剧一团是坚持“民族新歌剧”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二团是更多地以学习西力一传统歌剧的模式和演唱力一法为卞,来创演中国歌剧,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歌剧院。
中央实验歌剧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剧《自毛女》外,还曾经创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学原之歌》《槐荫记》《窦娥冤》《春雷》《红霞》《红石崖》《嘎达梅林》《望夫石》《阿伊古朋》等一大批歌剧新作,还引进了《茶花女》《奥涅金》《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使50年代的中国的歌剧舞台十分繁荣。
1958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学原之歌》《槐荫记》二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利一、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1961年,中国文化部领导认识到,中国歌剧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把中央实验歌剧院的两个歌剧团彻底分成两个大歌剧院,即现在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并希望两个歌剧院“分别发展,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这种分头以实践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决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西力一模式的歌剧,也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当时,其他各省市和部队歌剧院团也推出了一大批非常受欢迎的大歌剧,诸如影响较大的《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时中国歌剧的发展非常之快。可以这样说二十一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一个空前繁荣的歌剧时代。
三、中国歌剧的现状与展望
《江姐》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中国歌剧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在十年“文革”中陷于瘫痪,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渐地恢复了正常的发展。在此期问,既有重新复演从前的经典老剧目,也有一批新作品的创作,这些新创作,有的是《白毛女》和《江姐》的创作模式的继承者,有的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到了80年代,受到改革開放后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在新形式上进行了探索,然而虽然作品种类多,却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后,终于又诞生了一部引发中国歌剧高潮的作品《原野》。
在《原野》的音乐创作中,相比以往取得的突破,主要在于在剧中较多地使用了宣叙调新式来推动情节发展,在创作宣叙调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宣叙调本身的调性和旋律片段的探索和研究外,还注意到音乐和语言之问的关系,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韵白和古典诗词吟诵,赋予了宣叙调的中国特色。此外,它还使用了和声来渲染悲剧气氛,把握贯穿全剧的悲剧主题,而咏叹调的设计则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多侧面性格,通过多种手法写意刻画了不同角色的差异。在咏叹调上借鉴西洋歌剧,在宣叙调上吸收民族语言来渲染生活气息,重唱合唱的运用又多层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斗争,而乐队与人声的交响则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种民族与西方技术的结合非常成功,为探索歌剧民族化找到了突破口和发展方向,从而掀起了中国歌剧发展历史中的第三次高潮,在这之后的《苍原》,更是被视作文学艺术创作中“洋为中用”的典范。
进入80年代以后,当代歌剧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临的形势复杂,然而这既是中国歌剧发展的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在从体制和创作两方面严肃思考生存和发展方向的同时,随着欧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传入,又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歌剧在观念、风格和体裁等多方面进行的试验性探索,这就直接导致了90年代开始的雅俗分流。
一方面,以欧洲传统的严肃大歌剧为标杆,创作中国自己的严肃歌剧,另一方面,又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为参照,创作中国的本土音乐剧。我们应该清醒和客观地认识到,这种雅俗分流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而不是对错之争,各自都有相对明确的观众群体。
在新世纪,中国歌剧的生存和发展,要响应政府提出和倡导的文化事业产业化,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本出路就在于,必须适应文化市场特点和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只有在歌剧的创作上处理好这一点,并且尊重艺术规律,不断
充实和完善歌剧艺术自身的发展,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能使中国歌剧能够承受未来的各种风浪,不断地取得发展,创造新的辉煌厂
参考文献:
[1]张弦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卢广瑞.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郭建明.20世纪20- 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1).
[5]居其宏.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歌剧和音乐剧[[J].人民音乐,2001(9).
[6]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2(4).
【关键词】:中国歌剧;萌芽;繁荣;现状;展望
一、中国歌剧的萌芽
中国的歌剧创作和表演始于上个世纪初宋元以后,中国的主要舞台音乐戏剧表演形式是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各地方传统戏曲,随着世纪初由于西方用武力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国策,大批知识分子认识到需要学习西方文化来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局面,在此过程中,西方的各类艺术表演形式也随之被介绍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了歌剧,随后的五四运动在大力宣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同时,也提供了西方音乐、戏曲和歌舞等形式在中国繁衍的条件,这一趋势逐渐演变,促进了中国歌剧的艺术萌芽。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音乐家黎锦晖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携手共进,在这种认识的指引卜,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麻雀和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有趣生动,因而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它们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曲调朗朗上口,在情节和内容上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旧的制度和封建礼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黎锦晖的作品,虽然从艺术形式上来说,尚未脱离歌剧的雏形,表演也比较稚嫩,但是作为第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音乐剧表演形式,对于中国歌剧的诞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1934年终于诞生了一批包括《扬子江暴风雨》、《农村曲》和《军民进行曲》等全新的歌剧作品,它们的风格与之前的黎氏儿童歌舞剧迥异,注重音乐的戏剧化。尤其是40年代初黄源洛创作的《秋子》,成功地运用音乐手段来塑造音乐形象并推进戏剧冲突,这代表了中国歌剧真正的诞生,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高潮打卜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
1943年歌剧《自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一问世,“民族新歌剧”便如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工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等。从而《自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木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歌剧《自毛女》模式不应该是中国歌剧唯一的模式,中国歌剧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建国后许多从国外归来的音乐家参加了歌剧队伍,艺术家们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力一向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论。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于1956年分为两个歌剧团,歌剧一团是坚持“民族新歌剧”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二团是更多地以学习西力一传统歌剧的模式和演唱力一法为卞,来创演中国歌剧,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歌剧院。
中央实验歌剧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剧《自毛女》外,还曾经创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学原之歌》《槐荫记》《窦娥冤》《春雷》《红霞》《红石崖》《嘎达梅林》《望夫石》《阿伊古朋》等一大批歌剧新作,还引进了《茶花女》《奥涅金》《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使50年代的中国的歌剧舞台十分繁荣。
1958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学原之歌》《槐荫记》二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利一、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1961年,中国文化部领导认识到,中国歌剧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把中央实验歌剧院的两个歌剧团彻底分成两个大歌剧院,即现在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并希望两个歌剧院“分别发展,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这种分头以实践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决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西力一模式的歌剧,也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当时,其他各省市和部队歌剧院团也推出了一大批非常受欢迎的大歌剧,诸如影响较大的《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时中国歌剧的发展非常之快。可以这样说二十一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一个空前繁荣的歌剧时代。
三、中国歌剧的现状与展望
《江姐》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中国歌剧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在十年“文革”中陷于瘫痪,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渐地恢复了正常的发展。在此期问,既有重新复演从前的经典老剧目,也有一批新作品的创作,这些新创作,有的是《白毛女》和《江姐》的创作模式的继承者,有的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到了80年代,受到改革開放后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在新形式上进行了探索,然而虽然作品种类多,却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后,终于又诞生了一部引发中国歌剧高潮的作品《原野》。
在《原野》的音乐创作中,相比以往取得的突破,主要在于在剧中较多地使用了宣叙调新式来推动情节发展,在创作宣叙调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宣叙调本身的调性和旋律片段的探索和研究外,还注意到音乐和语言之问的关系,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韵白和古典诗词吟诵,赋予了宣叙调的中国特色。此外,它还使用了和声来渲染悲剧气氛,把握贯穿全剧的悲剧主题,而咏叹调的设计则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多侧面性格,通过多种手法写意刻画了不同角色的差异。在咏叹调上借鉴西洋歌剧,在宣叙调上吸收民族语言来渲染生活气息,重唱合唱的运用又多层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斗争,而乐队与人声的交响则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种民族与西方技术的结合非常成功,为探索歌剧民族化找到了突破口和发展方向,从而掀起了中国歌剧发展历史中的第三次高潮,在这之后的《苍原》,更是被视作文学艺术创作中“洋为中用”的典范。
进入80年代以后,当代歌剧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临的形势复杂,然而这既是中国歌剧发展的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在从体制和创作两方面严肃思考生存和发展方向的同时,随着欧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传入,又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歌剧在观念、风格和体裁等多方面进行的试验性探索,这就直接导致了90年代开始的雅俗分流。
一方面,以欧洲传统的严肃大歌剧为标杆,创作中国自己的严肃歌剧,另一方面,又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为参照,创作中国的本土音乐剧。我们应该清醒和客观地认识到,这种雅俗分流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而不是对错之争,各自都有相对明确的观众群体。
在新世纪,中国歌剧的生存和发展,要响应政府提出和倡导的文化事业产业化,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本出路就在于,必须适应文化市场特点和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只有在歌剧的创作上处理好这一点,并且尊重艺术规律,不断
充实和完善歌剧艺术自身的发展,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能使中国歌剧能够承受未来的各种风浪,不断地取得发展,创造新的辉煌厂
参考文献:
[1]张弦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卢广瑞.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郭建明.20世纪20- 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1).
[5]居其宏.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歌剧和音乐剧[[J].人民音乐,2001(9).
[6]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