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探讨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和STIRPAT模型、Tapio脱钩模型,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旨在摸清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找到农业减排路径.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27795.18万t增长到2019年的28396.16万t,增长2.16%;(2)得益于农业生产能力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大,从2000年到2019年
【机 构】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61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探讨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和STIRPAT模型、Tapio脱钩模型,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碳排放量,旨在摸清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找到农业减排路径.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27795.18万t增长到2019年的28396.16万t,增长2.16%;(2)得益于农业生产能力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大,从2000年到2019年,下降了79.47%;(3)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城镇化率、农业技术水平以及农业人均GDP对农业碳排放量有显著影响;(4)2001—2019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并从弱脱钩逐渐向强脱钩转变.
其他文献
地质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损毁及水土流失.笔者选取地质灾害频发区(四川绵竹)在汶川地震期间及震后恢复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土地利用响应机制研究.结合GIS、RS技术与地理统计方法探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从宏观和微观2个尺度探索地质灾害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幅度、速度、程度、地震烈度、水土流失及土地敏感性的时空响应机制;总结出一套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响应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分析结果对灾区土地合理利用及灾后恢复提出措施.
针对安塞坪桥区长9油层组致密油储层难以预测、勘探开发有利区不明确、严重制约勘探开发进程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典型取心井岩相、测井相研究,在确定砂岩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空间演化的基础上,对砂岩进行横向追踪对比,准确获取单砂体厚度数据,刻画出单砂体展布特征,并结合生产动态情况,优选出致密油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油主要分布在长9油层组上部,自上而下可以分为3套砂体.其中,上部1号砂体属于小范围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厚度为1~3 m,油藏分布局限,开发潜力小;下部3号砂体属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厚
隧道涌水量预测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笔者以安哥拉某水电站进厂交通洞涌水为例,基于涌水发生后实测的涌水量、水温、水化学、附近地下水位变化等特征,分析涌水成因.根据涌水洞段岩体透水性的不同,将隧洞断层区岩体划分为3个透水性段.根据建立的模型,采用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对最大涌水量进行估算;利用稳定流裘布依理论公式对正常涌水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另外,根据分析结果对涌水段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同时提出后续开挖过程中在可能出现的岩体破碎带涌水量较丰富的洞段,布置超前钻孔排水的预防措施.论文成果可
基于安徽省2010—2019年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DEA模型和Mala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导致安徽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且技术进步影响程度大于技术效率;农业人口投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建议要增强皖北地区农业投入的
《六韬》有言:“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用兵者强调思想一致、行动一致,必然能无往而不利.2021年国庆期间热映的电影《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的一段历史,当时中国志愿军部队装备落后, 缺衣少粮, 但是最终取得了胜利.胜利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军队思想的统一以及坚定的信仰, 能够把军人士气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以弱胜强.现在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类思潮在网络上奔涌、碰撞.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给思政理论赋予时代气息?如何让思政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如何把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这
前言rn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国正步入以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和最大的就业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对国民经济有显著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以“课堂派”作为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作为实践对象,构建了“三段一体”“两线融合”“多元化测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学期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通过构建四川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8—2020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呈现整体向好的态势,并进入到高度协调发展阶段;(2)耦合协调指数按照“严重不协调—基本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趋势演进,相对发展阶段呈现出“高等教育滞后—同步发展—区域经济滞后—同步发展”的演进态势;(3)同时2个系统协调发展态势受风险因素影响较为显著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敏锐意识到通过研学能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1].
元宇宙的起源rn元宇宙(Metaverse)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提出,是Meta (超越)和Uni-verse(宇宙)的组合词,当时被译作“超元域”.《雪崩》描述了一个由电脑、光纤网络和软件构成的虚拟空间,现实人类通过“化身(Avatar)”,进入虚拟空间调查“雪崩”病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