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7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观点和立场等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有规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已经全面启程。为了紧紧抓住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出意志坚定、开拓创新、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新一代社会主义继承者和建设者。为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也为了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指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方向,编写一套理论与实践兼备、路径和实效俱有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而丁晓鹃老师所编纂的这一本《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着严谨而完备的理论架构,也有着新颖鲜活的实践方案。它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着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思路和基本路径,综合利用各种高校管理组织和线上媒体传播平台,共同贯彻落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让大学生欣然接受,并终生受益。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丁晓鹃老师发起,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专家共同编撰而成。从导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是以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为出发点,来回答“如何增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核心问题,从而总结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编者将其划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历史沿革,以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和预测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变化和发展趋势;第二章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论述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危机及应对思路,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来构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體系;第三章是从改革和实践的角度阐述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来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共青团、学生会、新媒体三个组织和平台来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加深入地、近距离地、与时俱进地践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观整本书,资料丰富而严谨,论证逻辑性强而细密,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解决方案给予了我们很多启发。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创见性认识和思路将会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上来说,包括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文化教育、纪律意识教育、法制思想教育、国防理念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等。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积极的独立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们能够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思想状态,更加科学理智的思想路径来共同参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高校往往会选择用形势政策报告、读报看新闻或组织集体学习等老思路、老办法,但在新时期中成长的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求新求异,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模式已经跟过去大不相同,只采用老办法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很难在他们的身上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一定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新颖的方法和思路。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书即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它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理论体系架构,而是更多地用大学生所熟悉的、所喜爱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教育,尤其是最后一章结合新媒体等互联网大众传媒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了与时俱进,卓有成效。
  从丁晓鹃《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论述基础可以发现,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的价值标杆,也是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理论上、在实践上、在教育模式上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些创设性的理论建议和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团结和借助个人、家庭、社会的综合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以家庭为后援,以个人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社会为辅助,共同探索和建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总之,在日新月异的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目标中,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还需要以实效性为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指导来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甘春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思政课部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一所教学型普通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展开实证分析,并区分了影响两者关联性的因素(教师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个人能力)以及科研成果的三种分类(著作类、C类及以上和D类期刊论文)。结果表明,教学业绩与三类科研成果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联,特别是与著作类成果的关联尤为显著。此外,教学与科研间的正向关联,并不会因教师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而不同,但的确会因教师个人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而有所
期刊
摘要:在线教育博士是指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培养教育博士的新型学位类型。它的兴起得益于美国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线教育硕士项目的培养经验以及大学希望增设新项目以吸引学生的内部需求等多种因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线教育博士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论文写作及答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美国在线教育博士项目也面临着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充分借鉴美国在线教育博士的培
期刊
摘要:美国顶尖私立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源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对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四所常春藤联盟之外的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美国顶尖私立大学重视生源市场的开拓、构建多样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沟通渠道、推介多维度有侧重的宣传内容,以巨大的投入换取优质生源的同时,提高了社会认可度,增强了大学的竞争力。市场竞争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推力,在我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
期刊
《大学语文讲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书籍,该书分为十五讲,选择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以供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名家名作不仅可以加深对文学历史知识的理解,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获得文学与艺术的熏陶,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在课后设置了“讲解”环节,便于学生理解与练习,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知识点。在课后习题中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获得更加丰富的人文知识
期刊
摘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制定和出台的针对我国高校信访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针、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高校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进程,但因其在规则制定、内容本身和执行过程等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我国高校信访工作法治化仍处于困境之中。本文以“利益表达”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信访工作法治化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尝试找出相应对策,以期从一种新的视角丰富和完善高校信访工作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校信访;
期刊
《中国音乐家辞典》及《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在籍名家谢晓滨教授和“国内朱权研究第一人”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姚品文教授合作出版的古筝理论书籍《文史谈古筝》获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资助项目,为古筝理论书籍增添浓重的一笔,为古筝演奏者、教育者系统学习了解古筝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指在前人的经验中可以得到教育和借鉴。  一、古筝历史的教育功能  古
期刊
小提琴是广受人们欢迎的乐器之一,音色明丽清亮,声音戏剧性与感染力强,拥有与人声相媲美的艺术性。所以,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完美性与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在小提琴演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小提琴教学大师中,林耀基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有着独特的小提琴演奏教学理念。《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论述了林耀基小提琴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全书分思想篇、要诀篇以及艺术篇。其中,思想篇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分别为贯穿在教学中的哲学
期刊
体育的价值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体育学术界从来没有停息过。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很多人甚至体育一线教师也无法回答,这样的结果使我们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为什么重视体育?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自然界的生命物质,都是在运动中发生发展的,如果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人的生命靠运动维持,运动能够促进生命。运动能强健身体,提高自身抵抗
期刊
收稿日期:2017-02-14  作者简介:赵必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安徽芜湖/24100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一般项目“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和HLM的分析”(14YJA880100)与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自CLA+与NSSE的启示”(2015zdjy034
期刊
收稿日期:2017-07-08  作者简介:胡雪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摘要:已有的研究认为,底层家庭通常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子女的教育。为了探究“寒门”家庭对学校文化的参与状况,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预设编码、开放式编码、聚焦编码、选择性编码等步骤,获取关键事件和表现特征。借助巴兹尔·伯恩斯坦有关“学校参与”的理论,按照家庭是否理解学校的表意性秩序和工具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