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的地王已经成为了楼市热议的话题。从实质上看,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家对后市向好的普遍预期,而央企高度集中的资源优势也使其成为了市场上主角。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抑制囤地行为的发生就是当务之急。
地王频现引发热议
在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的不断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如果要说到市场的热点,地王的频频出现却是楼市另一个最为令人关注的焦点,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各方的热议。其实,地王现象在房地产市场由来已久,上一波高峰发生在2007年,而在跨入2009年之后,地王热潮又开始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地蔓延开来。
而近段时间一系列土地交易价格的诞生,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到了—个新的高潮。日前,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以70.06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土地出让第54号公告中的长风6B、7C地块,较30.58亿元的起始价格溢价129%,折合楼面地价2.2409万元/平方米。而在此前不久,华润置地在和万科集团、金地集团、北方城投和三湘置业等强势地产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总地价35,22亿元的价格把上海嘉定南翔A07、A08号和A02、A09、A10号两幅地块收入囊中,也令人刮目相看。
今年以来,地王已经成了楼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大连、温州、深圳、宁波、佛山等传统的楼市热点城市。今年2月至5月,土地拍卖价格一步步走高,显现出回暖迹象,为6月的井喷行情作铺垫。4至5月,二线城市地价开始活跃。温州出现两起高溢价土地拍卖,4月7日,经过9家企业14轮竞价,温州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拍得温州一块总用地面积18359.87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楼面价达19607元,平方米,成为温州地王。根据中房指数系统的统计,进人8月,1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市场需求强劲,重点地块受到房企青睐,市场竞争激烈,地块溢价水平较高。一线城市平均溢价水平明显高于二线城市。8月上海成交地块平均溢价水平最高,嘉定区的限价房地块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溢价水平普遍较高。而在二线城市中。杭州成交地块平均溢价水平最高,上城区南星桥粮库地块溢价水平高达226%。
有分析认为,这两波“地王潮”最大的不同在于:2007年,拿下地王的多为港资和内地民企;而2009年的地王,却大多落人不少央企手中。比如6月25日和7月26日,保利地产先后以38.1亿元和12.2亿元拍下重庆鸿恩寺地块和成都领事馆附近约65.5亩土地,两度成为地区地王。于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地王频现也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焦点,各种观点也是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看好后市已成共识
如果有机会浏览一下各路媒体,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地王现象评论的各种观点,其中不少也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不过记者认为除了其他各种因素之外,对于当前出现的这波“地王潮”,有几点思路还是我们必须要厘清的。
首先,“地王潮”的出现。说明市场各方看好楼市后市已达成共识。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分析认为,成就新地王主要归结于对房价上涨乐观的心理预期。其中首先是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乐观预期,在目前无地可开发又出于对上海市场的乐观判断下,房企不得不高价拿地,在对长风地块的争夺中,最后入围的三家企业除保利外,其他几家在上海几乎无土地储备,激烈竞争导致了高地价。其次是对于上海豪宅市场乐观的心理预期,随着近期豪宅持续热销,房企对上海高档物业前景非常看好,像星河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售价虽然比板块价格高出1倍以上,但非常热销,这也为开发商疯狂高价拿地奠定了心理基础。
有专家认为,这一轮圈地,主要动力来自于三重推力:一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二是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调整政策;三是通胀预期。在这些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后市进一步趋升已经成了被各方普遍认同的观点,这也为“地王潮”的出现奠定了市场基础。
资金土地疯狂博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市场向好已被普遍认同,那么如何在市场未来的竞争中能够成为赢家呢?于是土地再次成为了被各方热烈追逐的对象。很简单的道理,在当前的市场大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房产来获得收益,而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土地资源,你才拥有赚钱预期,才不至于在下一轮竞争中败于对手;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掌握主动,由此也上演了一场场土地和资金的博弈。
其实,此轮由央企主导的“地王潮”的产生也有其必然的原因。据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部的一份房地产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个月时间里,保利、华润、招商、中海等10大标杆地产上市公司的库存出现大幅度下降,按目前的销售进度,其平均库存将在半年内消化。专家认为,作为房地产行业最核心的两大资源——资金和土地,如果说资金的来源还可以是多渠道,土地则只能来自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而核心地块的稀缺性,直接决定了房企只要是资金宽裕,对稀缺地块的需求就是无止境的,准获得这个资源,谁就将主导市场。
那么,为何央企又会成为市场主角走上前台呢?显然,资金实力上的优势是主要原因。对此,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员陈啸天认为,目前我国的主流开发商大致分为三类:央企(如保利、中海)、资本化企业(如万科、金地)和民营企业(如雅居乐、碧桂园)。在这三类企业中,可以认为2009年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企业发展格局,央企将会主导今年的发展总体格调,资本化企业则会相对稳健,而民营企业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这是因为央企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占有强大的生产要索和资源配置力,自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兴起国有化的潮流,各行各业都向国有资本靠拢,让央企在各大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房产行业同样也受到了国有化趋势的影响。
抑制囤地最为关键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样的脉络,在市场预期趋升的大背景下,央企凭借其自身所集聚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了土地市场主角,并极有可能会控制未来的市场格局,对此各方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记者认为,地王出现并不可怕,央企拿地也自有道理,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抑制囤地行为的发生,因为这容易形成“地荒”的假象,从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危害。
然而当前的事实却不得不令我们担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自2003年到2009年上半年获取的270幅土地状态的梳理,可以发现270幅地块中除去在售和售完状态的土地,有57%的土地尚未入市,27%的土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30%处于规划在建状态。而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全国典型城市成交的50幅地王地块中,仅有27%的地块上市,有51%的地王项目还未开工,18%的地王项目处于在建中。在未动工的地王地块中,去除部分今年上半年成交的地王地块,其余未动工地王地块绝大多数集中在2007年。
从这一点来说,如何完善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减少同地现象的发生,乃是我们进行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当前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资源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紧迫了。
地王频现引发热议
在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房价的不断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如果要说到市场的热点,地王的频频出现却是楼市另一个最为令人关注的焦点,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各方的热议。其实,地王现象在房地产市场由来已久,上一波高峰发生在2007年,而在跨入2009年之后,地王热潮又开始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地蔓延开来。
而近段时间一系列土地交易价格的诞生,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到了—个新的高潮。日前,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以70.06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土地出让第54号公告中的长风6B、7C地块,较30.58亿元的起始价格溢价129%,折合楼面地价2.2409万元/平方米。而在此前不久,华润置地在和万科集团、金地集团、北方城投和三湘置业等强势地产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总地价35,22亿元的价格把上海嘉定南翔A07、A08号和A02、A09、A10号两幅地块收入囊中,也令人刮目相看。
今年以来,地王已经成了楼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大连、温州、深圳、宁波、佛山等传统的楼市热点城市。今年2月至5月,土地拍卖价格一步步走高,显现出回暖迹象,为6月的井喷行情作铺垫。4至5月,二线城市地价开始活跃。温州出现两起高溢价土地拍卖,4月7日,经过9家企业14轮竞价,温州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拍得温州一块总用地面积18359.87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楼面价达19607元,平方米,成为温州地王。根据中房指数系统的统计,进人8月,1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市场需求强劲,重点地块受到房企青睐,市场竞争激烈,地块溢价水平较高。一线城市平均溢价水平明显高于二线城市。8月上海成交地块平均溢价水平最高,嘉定区的限价房地块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溢价水平普遍较高。而在二线城市中。杭州成交地块平均溢价水平最高,上城区南星桥粮库地块溢价水平高达226%。
有分析认为,这两波“地王潮”最大的不同在于:2007年,拿下地王的多为港资和内地民企;而2009年的地王,却大多落人不少央企手中。比如6月25日和7月26日,保利地产先后以38.1亿元和12.2亿元拍下重庆鸿恩寺地块和成都领事馆附近约65.5亩土地,两度成为地区地王。于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地王频现也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焦点,各种观点也是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看好后市已成共识
如果有机会浏览一下各路媒体,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地王现象评论的各种观点,其中不少也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不过记者认为除了其他各种因素之外,对于当前出现的这波“地王潮”,有几点思路还是我们必须要厘清的。
首先,“地王潮”的出现。说明市场各方看好楼市后市已达成共识。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分析认为,成就新地王主要归结于对房价上涨乐观的心理预期。其中首先是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乐观预期,在目前无地可开发又出于对上海市场的乐观判断下,房企不得不高价拿地,在对长风地块的争夺中,最后入围的三家企业除保利外,其他几家在上海几乎无土地储备,激烈竞争导致了高地价。其次是对于上海豪宅市场乐观的心理预期,随着近期豪宅持续热销,房企对上海高档物业前景非常看好,像星河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售价虽然比板块价格高出1倍以上,但非常热销,这也为开发商疯狂高价拿地奠定了心理基础。
有专家认为,这一轮圈地,主要动力来自于三重推力:一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二是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调整政策;三是通胀预期。在这些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后市进一步趋升已经成了被各方普遍认同的观点,这也为“地王潮”的出现奠定了市场基础。
资金土地疯狂博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市场向好已被普遍认同,那么如何在市场未来的竞争中能够成为赢家呢?于是土地再次成为了被各方热烈追逐的对象。很简单的道理,在当前的市场大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房产来获得收益,而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土地资源,你才拥有赚钱预期,才不至于在下一轮竞争中败于对手;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掌握主动,由此也上演了一场场土地和资金的博弈。
其实,此轮由央企主导的“地王潮”的产生也有其必然的原因。据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部的一份房地产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个月时间里,保利、华润、招商、中海等10大标杆地产上市公司的库存出现大幅度下降,按目前的销售进度,其平均库存将在半年内消化。专家认为,作为房地产行业最核心的两大资源——资金和土地,如果说资金的来源还可以是多渠道,土地则只能来自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而核心地块的稀缺性,直接决定了房企只要是资金宽裕,对稀缺地块的需求就是无止境的,准获得这个资源,谁就将主导市场。
那么,为何央企又会成为市场主角走上前台呢?显然,资金实力上的优势是主要原因。对此,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员陈啸天认为,目前我国的主流开发商大致分为三类:央企(如保利、中海)、资本化企业(如万科、金地)和民营企业(如雅居乐、碧桂园)。在这三类企业中,可以认为2009年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企业发展格局,央企将会主导今年的发展总体格调,资本化企业则会相对稳健,而民营企业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这是因为央企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占有强大的生产要索和资源配置力,自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兴起国有化的潮流,各行各业都向国有资本靠拢,让央企在各大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房产行业同样也受到了国有化趋势的影响。
抑制囤地最为关键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样的脉络,在市场预期趋升的大背景下,央企凭借其自身所集聚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了土地市场主角,并极有可能会控制未来的市场格局,对此各方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记者认为,地王出现并不可怕,央企拿地也自有道理,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抑制囤地行为的发生,因为这容易形成“地荒”的假象,从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危害。
然而当前的事实却不得不令我们担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自2003年到2009年上半年获取的270幅土地状态的梳理,可以发现270幅地块中除去在售和售完状态的土地,有57%的土地尚未入市,27%的土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30%处于规划在建状态。而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全国典型城市成交的50幅地王地块中,仅有27%的地块上市,有51%的地王项目还未开工,18%的地王项目处于在建中。在未动工的地王地块中,去除部分今年上半年成交的地王地块,其余未动工地王地块绝大多数集中在2007年。
从这一点来说,如何完善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减少同地现象的发生,乃是我们进行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当前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资源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