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增幅:我在等待一场东风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10月27日晚,北京会议中心宴会大厅。窗外,有呼啸的北风;窗内,苏增幅被一群人包围着,和政界、商界、学界精英们把酒言欢。在主持人的介绍中,他放下酒杯,在掌声中走上舞台,神情淡定地接受颁奖和一家行业协会的职务任命。
  回到酒店房间,两家杂志的摄影记者早已等候多时,忙着为他拍照。在房间和走廊里,苏增幅顺从地脱下又穿上大衣,在照相机前腼腆地摆出多个造型。拍完照后,已近晚上10点。苏增幅坐在沙发上,开始接受记者的访问。隔壁房间还坐着3位来自浙江的客人,等待着和他交谈。看样子,苏增幅这一天的忙碌要持续到晚上12点以后了。
  这是72岁的苏增幅平凡的一天。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以数十年如一日的斗志,苏增幅带领浙江玉环县的一家小加工厂搭上了一列高速增长的列车。1994年改名苏泊尔;2004年登陆中小板;2007年,在舆论的喧哗声中,苏增幅将上市公司51%的股份出让法国SEB集团,转身投入了卫浴行业。
  72岁,苏增幅的“二次创业”刚刚开始。
  迷茫中诞生的苏泊尔
  玉环是浙江台州和温州之间的一个海岛。1941年,苏增幅出生在这个县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家里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饥饿”是苏增幅对童年的最深刻印象。读中学时,苏增幅每星期只能从母亲手中拿到5毛钱伙食费。
  即便在苏增幅的自传中,这段经历也甚少提及。面对记者,苏增幅不断感叹:“那时候真的过得很辛苦啊!”
  20岁,苏增幅参军到东海舰队当兵。艰苦的8年军旅生涯结束后退伍返乡,却没被安排工作。种了两年田,1970年,苏增幅进入县里一家农机厂工作,开始了奔波的业务员生涯。
  有一次去东北拉业务,苏增幅因没买到坐票,一路都不得不躺在火车座位底下。当时,这位困顿的年轻人可能想不到,再过14年,自己将成为一个厂长,并将这家工厂缔造为一个炊具“帝国”。
  45岁这年,冲劲十足、颇具威望的苏增幅被经营困难的农机厂推选为厂长。之后,他揽下了炊具行业鼻祖“沈阳双喜压力锅厂”的配件业务。1989年,苏增幅投入300万元引进了一条压力锅生产线,开始为双喜贴牌生产压力锅。价格双轨制被取消的1992年,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工厂产量开始超过沈阳双喜,经济实力也越发强大。
  躺着赚钱的日子在两年后戛然而止。在双喜这个招牌下,沈阳出产的压力锅开始卖不过苏增幅了,这让双喜大为恼火。各种合作和妥协方案都被否定后,1994年9月,苏增幅带着儿子苏显泽和两名副总经理来到沈阳,再一次希望能讨论合作方案时,却被告知,双喜将于199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和苏增幅的合作。
  贴牌生产,意味着既可以掌握技术,又不会有太大的市场风险和库存压力。失去了双喜招牌,还怎么赚钱?迷茫和痛苦之下,性格坚强的苏增幅也忍不住和儿子一起痛哭流涕。
  1995年,苏增幅必须用自己的品牌面对消费者了。取个什么名字?苏增幅想要一个具有国际范儿的品牌,命令儿子想一个洋气的名字。浙大生物系毕业的苏显泽脱口而出:“SUPER!”工商局注册时,SUPER却无法注册,最终改为SUPOR。苏泊尔正式问世。
  市场混战
  作为一个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企业家,苏增幅认定的最质朴的商业真理就是:消费者是上帝。
  不管是20年前,还是现在,苏增幅都明白自己的最大优势在于品质。1993年,国家公布了《压力锅强制性新标准》,但不少企业声称“准备不足,技改难以负担”,抵触新标准的执行。苏泊尔于是率先推出了执行国家标准、更安全的高压锅。
  随着消费者热烈追捧而来的,还有沈阳方面的打压。竞争对手本以为苏增幅会没饭吃,没想到苏泊尔会迅速占领压力锅市场50%以上的份额,于是两次人为地制造苏泊尔高压锅爆炸。
  苏增幅掌握相关证据后,随即在大连起诉,并最终讨回了公道。之后,浙江技术监督局还决定将双喜等不符合国家新标准的产品排除出浙江市场。
  让苏增幅意外的是来自媒体的“围剿”。当时,民营企业尚未取得与国企平等竞争的地位,仅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众多记者来到浙江,指责浙江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包庇民营企业,“竟然敢说国家金质企业不合格”。
  想到当年的处境,苏增幅至今还感到有点委屈:“当时的民营企业名声是很难听的。别人说你是小偷,你就是小偷。我必须争口气,拿出比国企更好的产品来,让老百姓认可我。”
  转机出现在1995年1月17日,苏增幅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他形容为“连老天都来帮我”。这一天,商业部、轻工总会、供销总社发表联合声明,从1995年12月31日起,禁止不符合新标准的压力锅在市场上销售。
  没有相关技术的双喜随之停产,两大巨头间的商战随之停止。苏泊尔就此迈过了成长的第一关,并迅速占领了炊具市场50%以上的份额。
  2004年,苏增幅带领苏泊尔炊具公司成功登陆中小板。不过,在公司发展最盛的时候,韩国最大的炊具集团南鲜集团却意外宣布破产了,这让苏增幅开始怀疑:200年后,苏泊尔还存在吗?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工厂,工人的平均年薪只有7000元,但在中国需要4万元。随着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未来不可避免将面临转移的窘境,到那时,苏泊尔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南鲜。
  当法国SEB集团希望收购苏泊尔炊具时,充满了危机感的苏增幅“迅速地同意了”。尽管当时被指责为“出卖民族资产”和“不顾中小股东利益”,但苏增幅时至今日仍认为SEB有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全球化的营销网络,这对苏泊尔来说,是未来发展最好的选择。
  在套现3.4亿欧元之后,苏增幅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希望做些实事”
  经历了成长与自我的巨大磨难,苏增幅身上无疑有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强烈痕迹:重实干,时刻强调生存和竞争的重要性。苏增幅也是一个老派的人,他所用的手机仍是几年前流行的款式。对高科技的东西,他直言自己懂得不多。即使拥有“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也没想过移民,对玩资本游戏兴趣也不大,“还是希望做些实事”。   二次创业,苏增幅令人意外地选择了卫浴行业。据说,这是来自一次聊天的启示。老朋友跟他说:“我现在后悔得很!两年前家里装修,装的管道、水龙头都是铜的,现在家人竟然都查出来铜离子超标!”在国外,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可是在中国,这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改进水质,水龙头最重要。苏增幅从中看出了商机。
  “卫浴这个领域,竞争还不到位,企业虽多,但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超过5%。这就给竞争留下了余地。”中小卫浴公司没有多少资本进行研发,苏增幅感觉这正是他的机会。不锈钢材料制造水龙头在业内并不新鲜,但是由于不锈钢难以加工成型,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工厂具备生产能力,而且工艺传统、成本高、产能低。“苏泊尔涉足这个产业,是要高起点、高投入。我们的产品既要做成和德国产品一样的高品质,同时价格又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逛过建材市场的人都知道,一个龙头动辄几千元,甚至要几万、十几万元。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一定要以很高的代价才能买到高品质的龙头呢?我要做的就是缩小这个差距。”
  尽管被人质疑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不大的行业,但苏增幅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是用高科技占领市场”。
  只待东风
  4年时间,苏增幅投入7个亿,先后建了三代生产线。最新一代生产线变革水龙头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达到75万套,代表目前业内的最先进水平。
  不过,前两代生产线因为工艺不成熟而被放弃,使得库房里至今还留存着当时生产的100万个水龙头。对这些弯路,苏增幅看得很开:“我做水龙头,就像当学徒。刚做出来就拿来卖,就说最好的是苏泊尔,人家做了几十年的,服气吗?”
  苏增幅像个务实、专注的工匠,在像样的水龙头没有生产出来之前,他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4年,最近才重新在媒体面前露面。公司营销总监刘滢向记者介绍,苏泊尔水龙头的年产量有望达到600万个。苏增幅则野心勃勃地表示:“我希望从现在开始,5年之内,做到百亿规模。”
  18年之后,苏增幅认为自己来到了和1995年推出新一代压力锅时相似的节点。
  美国已经正式签署法案,从2014年1月4日起,要求美国各州的管道、与饮用水接触的产品设备中的铅含量从原有的8%减少至0.25%。欧盟、日本、英国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法律法规。如果中国跟进推出相关政策,苏泊尔的不锈钢水龙头或许会再次引发热销狂潮。
  熟读三国的苏增幅说,长江是东西流向的,但赤壁是南北走向的。孔明怎么战曹操?他把船都准备好了,只要东风一起,就能把火都烧到曹营。和1800年前的诸葛亮一样,苏增幅想要在卫浴领域向所有人再次证明自己:“我在等待一场东风。”
  (编辑/张本科)
其他文献
20年前,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一年一度的理论研讨会在信阳鸡公山举行,西中文同志参加了会议。会前对中文同志知之甚少,但当他读完自己的论文之后,我觉得和他的距离一下拉近了。那篇文章更是我想象中地道的理论文章,其中严密的逻辑,广博的知识,鞭辟入里的剖析,朴实流畅的语言,表现出中文同志的睿智、机敏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理论会之后,我又在不少展览上看到中文先生的书法作品,于是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中文先生不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