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不等同于普通的音乐教学,学生毕业后教学对象不同,因此,教学重点有所倾向。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声乐教学模式,即集体课与个别课相互交替的教学模式。两种课型相结合,增加了教学中的点和面的结合,使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模式研究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培养目标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及针对性,这样就直接决定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方法,其针对的内容跟一般音乐系的声乐课是不一样的。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实际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提升措施。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从出生到六岁前的儿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实际年龄和接受能力、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不能生搬硬套。在现阶段声乐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对一授课,另一种是集体课,还有一种是小组授课。主要体现在:
1.一对一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上,这种训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相对较难。由于入学时声乐水平较浅,乐理知识掌握得较少,甚至有的学生不会识谱。这不仅给声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而且使许多学生产生对声乐课的恐惧,更谈不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2.集体课教学:声乐是一门较抽象的艺术,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教师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进行范唱,再加上教师形象的体态语,才会使学生对声乐有初步较感性的认识,而对于正确歌唱状态的确立,还需要反复、长期地训练。每位学生的发声条件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在声乐教学时,教师应给每位学生指出其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集体课时间短,人数多,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从而导致有较好声乐条件和音乐素养的同学有种“吃不饱”的感觉。
3.小组课教学:小组教学的内容比较笼统,对个别判断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很难分清自己需要什么,达不到教师所要的理想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所达到的演唱水平有所改变,已经不是局限于会唱几首作品、会一些基础知识就行。所以急需积极创新和构建一种高效、完善和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有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由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我感觉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应有所改变。根据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我有以下构想:
1.在声乐授课形式上,采取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将学生集中起来,由一位教师讲解,传授声乐的理论技巧等各方面知识。一方面节约师资力量,保证理论技巧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缓和学生单独学习声乐技巧难度较大的恐惧心理。在入学前学生声乐水平不一,有的学生不识谱。所以单独上课压力较大,学歌较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学任务和难度。集体课教学正是考虑到学生存在参差不齐的声乐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层次与个性特点的不同,从而为学生提供学生与学生间相互观察、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声乐学习氛围中锻炼其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的能力,使学生在边学习、边讨论、边观察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改变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2.集体课教学集中、综合,有其优势,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考虑得更全面,使学习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所以在集体课进行到一个阶段(约一个月)时,再加入一节个别课给予学生细致的辅导。声乐个别课就是针对学生在集体课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给予细致、完整地归纳,找出其不足的地方,给予科学的指导,其中包括教师的歌唱示范、体态语、表情表演等各个方面,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聆听到专业教师的高水平演唱,其声音和情感的表达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其学习兴趣。
3.在声乐授课的内容上,分別科学地制定集体课和个别课的内容,两种类型的课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集体课具体内容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原则。个别课重点在学生声乐基础训练、发声技巧、演唱方法、作品处理这些方面。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改革性的变化,学生的水平与所学的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4.在授课的方法上,融多门音乐相关学科为一体,采用“融合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将朗诵、视唱、乐理、舞蹈、即兴伴奏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讲解。如:学唱一首歌,首先学会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它不同于一般地念课文,而是有气息支持、有高位置地,在歌唱状态下的朗诵,然后唱谱(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分析歌曲(包括歌词的含义、表达的情感、曲式、创作特点等),讲解歌曲中涉及的乐理知识(复习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最后设计出肢体语言(训练其动作协调性、舞蹈动作编排能力、创造力等)与歌曲结合表演、歌唱出来。一首歌曲的完成包含词曲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又发挥其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集体课教学中。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新教育环境下,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改革。因为在这种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添加了教学的点与面的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范围与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创新的具有能动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它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路,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玉财.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中的分组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3+120.
[2]魏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31-23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模式研究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培养目标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及针对性,这样就直接决定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方法,其针对的内容跟一般音乐系的声乐课是不一样的。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实际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提升措施。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从出生到六岁前的儿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实际年龄和接受能力、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不能生搬硬套。在现阶段声乐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对一授课,另一种是集体课,还有一种是小组授课。主要体现在:
1.一对一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上,这种训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相对较难。由于入学时声乐水平较浅,乐理知识掌握得较少,甚至有的学生不会识谱。这不仅给声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而且使许多学生产生对声乐课的恐惧,更谈不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2.集体课教学:声乐是一门较抽象的艺术,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教师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进行范唱,再加上教师形象的体态语,才会使学生对声乐有初步较感性的认识,而对于正确歌唱状态的确立,还需要反复、长期地训练。每位学生的发声条件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在声乐教学时,教师应给每位学生指出其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集体课时间短,人数多,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从而导致有较好声乐条件和音乐素养的同学有种“吃不饱”的感觉。
3.小组课教学:小组教学的内容比较笼统,对个别判断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很难分清自己需要什么,达不到教师所要的理想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所达到的演唱水平有所改变,已经不是局限于会唱几首作品、会一些基础知识就行。所以急需积极创新和构建一种高效、完善和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有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由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我感觉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应有所改变。根据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我有以下构想:
1.在声乐授课形式上,采取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将学生集中起来,由一位教师讲解,传授声乐的理论技巧等各方面知识。一方面节约师资力量,保证理论技巧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缓和学生单独学习声乐技巧难度较大的恐惧心理。在入学前学生声乐水平不一,有的学生不识谱。所以单独上课压力较大,学歌较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学任务和难度。集体课教学正是考虑到学生存在参差不齐的声乐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层次与个性特点的不同,从而为学生提供学生与学生间相互观察、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声乐学习氛围中锻炼其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的能力,使学生在边学习、边讨论、边观察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改变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2.集体课教学集中、综合,有其优势,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考虑得更全面,使学习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所以在集体课进行到一个阶段(约一个月)时,再加入一节个别课给予学生细致的辅导。声乐个别课就是针对学生在集体课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给予细致、完整地归纳,找出其不足的地方,给予科学的指导,其中包括教师的歌唱示范、体态语、表情表演等各个方面,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聆听到专业教师的高水平演唱,其声音和情感的表达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其学习兴趣。
3.在声乐授课的内容上,分別科学地制定集体课和个别课的内容,两种类型的课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集体课具体内容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原则。个别课重点在学生声乐基础训练、发声技巧、演唱方法、作品处理这些方面。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改革性的变化,学生的水平与所学的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4.在授课的方法上,融多门音乐相关学科为一体,采用“融合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将朗诵、视唱、乐理、舞蹈、即兴伴奏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讲解。如:学唱一首歌,首先学会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它不同于一般地念课文,而是有气息支持、有高位置地,在歌唱状态下的朗诵,然后唱谱(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分析歌曲(包括歌词的含义、表达的情感、曲式、创作特点等),讲解歌曲中涉及的乐理知识(复习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最后设计出肢体语言(训练其动作协调性、舞蹈动作编排能力、创造力等)与歌曲结合表演、歌唱出来。一首歌曲的完成包含词曲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又发挥其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集体课教学中。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新教育环境下,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改革。因为在这种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添加了教学的点与面的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范围与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创新的具有能动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它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路,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玉财.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中的分组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3+120.
[2]魏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