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稽查/稽首 诘难/诘屈聱牙
  福祉/趾高气扬
  B. 靓丽/靓妆 属意/前后相属
  绚烂/徇私舞弊
  C. 果脯/胸脯 亲家/亲痛仇快
  倾圮/杞人忧天
  D. 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根据国家海洋局调查结果,此次渤海溢油事件是由一系列违规作业、低级人为错误的责任事故,肇事方承担相应责任既是正义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
  B. “加名税”之争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更是个经济问题,凸显了人们对于税赋的集体忧虑。纾缓这种忧虑,要求财税部门应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高度,尊重民情民意,关怀民生疾苦。
  C. 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加快对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中国科学家针对南中国海可燃冰开采进行首次模拟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
  D. 备受关注的国产大飞机C919整机模型将在北京航展闪亮登场,而其配备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模型“长江—1000A”也将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3.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三组两个字的关键词。(3分)
  
  本文认为,以往对中国美学范畴“气韵”的诠释,大多陷入了以精神性的“风韵”解气韵之韵、以“文气”解气韵之气、将气韵的哲学基础定位于玄学的误区。实际上,“气韵”源于“气运”,是气运从哲学到文艺审美的延伸。易学中的阴阳气化宇宙论是其哲学基础,气韵就是艺术作品中气之运化节奏和谐的显现。“气韵”与“传神”相比,有神明之美与神动之美、虚静与感应、超迈与力遒的差异。在谢赫以“气韵生动”为首位的“六法”中,有重神略形的“物感说”与推崇形似的“写物说”的对峙、共处。
  关键词:
  4. 2012年11月16日,是集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6分)
  (1)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 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其代表作诗集《 》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2分)
  
  (2) 为纪念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郭老家乡四川乐山某中学准备布置每个班级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某班级黑板报拟定两个专题题目。(4分)
  ① 
  ② 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白翁,直隶人。长子甲筮仕南服,二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谒,翁款之。丁素走无常。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生堂上,戟幢行列,无人可通。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书。甲读之变色,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故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
  
  
  役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不累妻孥。
  (《聊斋志异•梦狼》,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长子甲筮仕南服,二年无耗 耗:消息
  B. 谈次,翁辄问以冥事辄:常常
  C. 见父及丁良喜良:非常
  D. 聊充庖厨聊:略微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翁闻之大哭”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②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
  ③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 ④见其役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
  ⑤故不以妖梦为意 ⑥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⑥D. ③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白翁之所以对姓丁的话不太相信,是因为姓丁的这个人平常就是个行为举止有些怪异的人。
  B. 白翁从梦中醒来,感到很诧异,于是派人去找丁某,丁某推辞不来,这一情节设置意在暗示此梦后来会得到印证。
  C. 白甲读到父亲的信,虽然脸色都吓变了,但由于官迷心窍,利欲熏心,他还是不能有所省悟。
  D. 这篇小说,通过白翁的梦幻得到验证的记叙,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吏如狼似虎的本性。
  
  江苏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第2页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3分)
  (2) 翁战惕而起,曰:“此胡为者?”(3分)
  (3) 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 年
  郑 谷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1) 诗的首联点明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季节?(2分)
  (2)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写了诗人人到中年后的哪些心理活动?(4分)
   
  (3) “衰迟自喜添诗学, 更把前题改数联”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师者, 。
  (韩愈《师说》)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 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 ,可以为师矣。(《论语》)
  (6)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周易》)
  (8) 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江苏省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第3页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难耐平庸
  凸 凹
  
  海涅曾很心碎地说过一句话:“夜间,想到德国,睡眠便离我而去,我再也无法合眼,泪流满面。”这句话,也令我失眠,辗转榻上,久久沉吟。后来,我终于得出一种破解:心碎的深处,与日耳曼民族跌宕的历史有关。
  这个民族,既有爱因斯坦伟大的相对论,尼采、黑格尔、马克思伟大的哲学,贝多芬、瓦格纳伟大的音乐和歌德的伟大诗篇,也频生恶魔,包括希特勒、纳粹和法西斯主义。民族的样相,伟大与丑陋、辉煌与陷落、高贵与卑劣,都呈现在一张脸上。之于人类,一边是圣子、一边是撒旦,隆恩与浩劫,救生与索命是并存的。
  两极之极,便有跌宕之势,大起伏、大腾挪,既让人震撼,也让人深思,心绪不平,故无眠。
  海涅的情感是面对跌宕历史的悲悼,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民族,是有大爱的。他很让人感动。
  细一思量,跌宕的历史才是大历史,才让人注目,频生深刻的联想,就敬重。一如人们对待风景和情感——日上中天,燃烧得绚烂,让人遮眉;夜黑如沉,寂灭得厚重,让人惊悚,记忆便深刻——大爱的背离,是刻毒的怨恨;大恨的转身,是刻骨的恩爱,感受都是强烈的。不冷不热的天气,不明不暗的风景,是没有吸引力的;温温吞吞的情感,安安妥妥的亲热,是不值得献身的。
  其实跌宕,正是平庸的反面。一个平庸的民族,没有大的动荡,自然能安睡。但也殊少华彩,令人兴奋之处,是不多的。
  
  所以,这里的无眠,也正是不幸之幸。
  人的历史也是这样的。
  人们总是说:锋锐之才,天必钝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此之类,不一而足。
  从海涅那个悲悼的视角看,这不过是平庸者的立身屏障和最节省的遁词而已。
  因为,钝之,必先是锋锐之才;摧之,必先是秀林之木。钝摧之间,正凸显了卓越的品质,系价值所在。不锋不秀,虽安稳舒适,却是庸碌之态,即便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亦殊可悲的。
  从历史与人,想到我们的文学艺术,相通处,也是多的。
  伟大作品的写作者,差不多都是忧郁症患者。他们总体认为,生活所能呈现出的,都是表象的、肤浅的,深刻的、本质的东西,都在生活的背后。因此,他们对身外的世界,不轻信、不盲从,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与现实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紧张关系,或者说,与生活保持着应有的距离,即: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阐释生活,均采取怀疑和审视的态度。一句话,他们先拷问,然后去描述,去表达。
  这种艺术姿态,即使他们不能接受平庸的作品,也使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的平庸。因此,他们从来不满足于已完成的作品——提到旧作,满面忧戚;已有的辉煌,恰是心中的阴霾。因为追求卓越的本性,使他们的生命状态陷入难以摆脱的阴影:新的作品一旦推出,原有的作品立刻就“灰飞烟灭”。他们不能回望,只能前行;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是重新开始——且因时时感到“语言的无能”,每次开始都是悲壮的启程。一如西西弗斯与巨石,众神的惩戒慨当以堪,不堪的是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所以,伟大的艺术家,绝少志得意满、扬扬得意的成色。他们忧郁,失眠,心事浩茫,永无宁日。因而他们的人生有大起伏、大跌宕。崛起和陷落,辉煌与幻灭往往是并行的。
  
  
  然而,他们却像巨株,虽孤独,却超然秀出,高拔无类,直逼人眼,过目不忘。也像苍鹰,总是翔于云天,呈惊心动魄之势;即便被迫盘旋低回,也比鸡雀飞得高。
  艾利亚斯•卡内蒂也说:我心里有太多的东西在燃烧。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管用,而新的方法尚未找到;因此,我开始同时四面出击,好像自己还能活上一百年似的。
  他说得真好!人生的价值、生命的强大、精神的意义都在其中了。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略有删节)
  
  
  11. 作者说海涅的无眠“正是不幸之幸”,这里的“不幸”与“幸”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
  12. 伟大的艺术家为什么“提到旧作,满面忧戚;已有的辉煌,恰是心中的阴霾”?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说明。(6分)
   
  13. 文章引用西西弗斯的典故有何作用?(4分)
   
  14. 作者认为,作为个人“不锋不秀,虽安稳舒适,却是庸碌之态,即便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亦殊可悲的”。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 (6分)
   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历史经不起娱乐化演绎
  孙立群
  
  近日,某新生代导演筹拍一部楚汉争霸时期的电影,称要“挑战传统观念”,认为项羽“划分天下,分封诸侯”,是民主思想的体现,“他就是华盛顿,他想建立的是一种民主联邦制的国家”。
  项羽就是华盛顿——这种说法挺可笑,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都不会这么想。项羽分封天下,与从西方舶来的“民主联邦制”是两码事。他是要回到周朝的分封制。但是,在全民历史热的潮流中,这样似是而非,听起来时髦、过瘾,实质错漏百出的观点,比比皆是。
  我自己也常常买一些流行的历史读物,很多作品动不动把现代的词汇和观念往历史里套。这可能读起来轻松,但往往会混淆时空,导致对历史的误解。可能有人觉得仅仅是一种娱乐,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历史经不起误读,特别是对于求知欲旺盛、但鉴别力却不够的年轻人来说,这会直接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建立。
  历史失真,必然会使文明的生命力逐渐下降。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史实。从东汉末王符的悲叹,到明末黄宗羲的激愤,无不是历史之壁的沉闷回声。
  非专业写手、娱乐化写法占据天下,不仅容易把学术庸俗化,而且造成历史认知的混乱。我看过很多当红历史写手的作品。他们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确实非常有见地,但大多数还是草根气息浓厚。草根并非不好,可他们缺乏专业训练,拿一本史书便开始自由演绎。殊不知,历史专业需要大量的训练,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学术上投入不够,自然会出现错误。
  幸好,现在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最起码我们的主流媒体、学术界还在坚持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娱乐化解读历史还是支流,只不过这个支流已很壮大,到了无法轻视的地步。
  与此同时,对于大众历史热,历史学者往往不屑一顾,拱手让出了市场,正好让众多业余选手逐鹿中原。这是不应该的。历史学不能仅仅活在象牙塔里,而应该在大众历史热里发挥作用。当然,学者有学者的苦恼,研究任务很重,少有精力做普及工作。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学者应该转变观念,重视普及历史知识。很多东西,在学者眼里很简单,但大众却并不一定知道。这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15.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8分)
   
   
  16. 说说文中画线句子“草根气息浓厚”的具体含义。(4分)
   
   
  17. 通观全文,为什么说“历史经不起娱乐化演绎”?(6分)
   
   
  
  七、 作文(70分)
  18. 人们常常感叹这世间充满了虚张声势、虚情假意、假冒伪劣……其实,所有这些只是“看上去很美”,甚至看上去就很丑,真正有力量的,能给人提供审美愉悦的,能给人带来震撼力的,还是真实的力量……
  请以“真实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见网站)
  
  
  (作者:朱麟、蔡宏振,江苏省宿迁中学)
其他文献
高考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通常被认为是高难度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古诗句子一般极为凝练,表达上跳跃性很大,要读懂字面意思已属不易;要进一步理解文字背后诗人蕴藏的思想情感,难度就更大了。而要从艺术的角度去赏析诗        人表情达意的技巧,可谓难上加难。此外,解题过程中的陷      阱也比比    皆是,以至有防不胜防的感觉。如何避开这些陷阱呢?简单地说,要能做到“进去出来”。“进去”就是进入古诗
期刊
不少同学写作议论文,往往注重“机械”式逻辑,讲究“八股”化排布。    论证方法单调,论证语言空洞,论证的推进已变成机械动作,难以激发读者的共鸣,读来索然无味。这些模式化的议论文往往缺少生活的底蕴,缺乏灵动的设计。其实,议论文的论证完全可以拒绝平庸,展现别样的魅力。  误区1 议论文的语言就应该平实冷峻  谈到记叙文写作,许多学生往往很快就能联系到生活;谈到议论文写作,许多学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
期刊
从高考作文得分情况来看,高分的议论文不多。得分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立论的角度不够好。议论文的立论要“小切口”,那样才能“深挖掘”,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在众多的议论文中脱颖而出。  要找准文章的“小切口”,关键是将问题具体化。这个具体化来自于对作文命题的深入分析。由于我们应试时面对的议论文考题的形式    多种多样,那么立论的方法也是不完全一致的,这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
期刊
【失分原因】      1. 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2. 过分依赖概述手法。3. 扣题意识不强。4. 记叙文写作要素缺乏。      【原作亮相】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吴 霖    我们常常处于被忽略的状态,默默地付出去获得勉强应付饥饿与生活;我们常常在夜晚的某个角落,静静地抽烟去排解明日去向何方的忧虑;我们常常在医院外奔波愁苦,匆匆的脚步却不知亲人的病何时才有着
期刊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对“行文思路”题型的考查很多。如安徽卷第11题“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重庆卷第15题“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而江苏卷第9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一份试卷中出现两道考查行文思路的题目,应该说饱含出题者的用意。本文以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捧与挖》为例从试题回眸、考点解密、应对策略、现场练兵四个方面对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草木之情  韩少功    ①草木的心性其实各自不一:牵牛花对光亮最敏感,每天早上速开速谢,只在朝霞过墙的那一刻爆出宝石蓝的礼花,相当于植物的鸡鸣,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团队纪律,金黄或银白的花粒,说有,就全树都有,说无,就全树都无,变化只在瞬间,似有共同行动的准确时机和及时联系的局域网络,谁都不得擅自进退。  ②比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娇生惯养。它们享受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部分考生的议论文青睐于举名人事例为自己的观点佐证。这虽为明智的做法,但在运用事例进行论证的时候,不是举例失当,就是堆砌呆板,或是叙议脱节。它们看似充实丰富,实则“外强中干”,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下面我们就以几篇考场作文的片段为例,从以下方面进行失误分析以及升格训练。  弊端之一:狭隘失当  论述中心:拒绝平庸  失误例证      人与人争,多是损
期刊
(一)   业精于勤的曾国藩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实现者寥若晨星,而曾国藩正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曾因镇压太平天国倍受谴责,但作为清末洋务派和湘军的首领,他率军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针对考纲要求,系统地梳理语文基础知识点、基本能力点,使板块、专题知识条理化、清晰化,使赏析、读写能力实践化、实效化,从而增强语文的备考能力,提高语文高考成绩。对同学们而言,复习中,重要的是立足自己的学情实际,对照考纲,测量出自己的实际差距,找寻出自己提高成绩的抓手。即:对应学科试卷各个板块、各个小题,筛选并区分出复习的盲点、难点、重点,哪些是自己的“爬坡带”?哪些是自己的
期刊
【推荐人语】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这是一片寒荒粗粝、荒凉贫瘠的土地。在不少人眼里,这里只有炙热的太阳、阴冷的月光、孤寂的荒冢,绝无风景可言。然而,当你真正走进戈壁、走进大漠,你会发现这里有胡杨、红柳,有甘草、骆驼草,甚至还有葡萄沟……这里有宛若江南的小城,有一代代人用生命筑起的“绿色长城”。于是你会不禁感叹自然的无穷威力、人类的不屈精神,这就是绝域的独特风景。      沙漠胡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