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想着要结婚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斯下班回家,对妻子朱迪丝说:“亲爱的,我邀请了我的一位同事保罗今天晚上来家里吃晚饭,他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到。”
  朱迪丝听了,大叫:“莫里斯,你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今天,我没有收拾屋子,你瞧,到處乱糟糟的,从早晨到现在,我连洗碗的工夫都不曾有,一大堆碗碟还在水池里呢。而且,我告诉你,冰箱里什么也没有!我今天还一点儿都不想去超市购物!我打算今晚和你到外面吃。”
  “你不是一向如此吗?”莫里斯反问。
  “你既然知道,那你究竟为什么要请保罗来家里吃饭?”朱迪丝更生气了。
  “因为保罗这个蠢货竟然想着要结婚。”莫里斯回答。
  (摘自译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我们都是按照各自的接受能力去听音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在三个层次上听音乐的,姑且称之为:感官层次、表现层次和纯音乐层次。  听音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乐声悦耳,这就是感官层次。在这个层次听音乐时,我们完全不做任何思考。单是乐声的吸引力本身就孕育着一种不用动脑筋而又引人入胜的境界。  奇怪的是,许多自命不凡的音乐爱好者都过分沉溺于这一层次。他们到音乐会去放松自己,把音乐作为一种慰藉或逃避
期刊
为什么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合作的物种?因为想象。人类的想象就是人类合作的关键,人类可以想象出一些故事,然后进行传播。  只要所有人都相信同一个故事,那么所有的人就会遵守同样的法律法规。比如政治领域,最重要的体制就是国家。一座山或者一条河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国家的概念只是一个故事,被重复了这么多遍,大家就相信了。  人类经济活动也是基于一些共同的故事。如今在全球经济中最重
期刊
一条关于复活古老线虫的消息近来让很多古生物迷颇为振奋。最新的报道显示: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深埋在西伯利亚永冻土内的4万年前的有机体解冻,并发现当中极小的线虫奇妙地重新恢复了生命迹象,甚至开始进食。科学家指出,这是冰冻在北极永冻土的多细胞生物再度恢复生命的首次证据,希望对于开发人体冷冻技术有所帮助。  人们对远古生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复活已消
期刊
我已阅读并同意  每当我们下载或安装软件,或在网站开设账户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有一个长长的用户合同,最后一行写着“我已阅读并同意……”然后,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点击同意按钮。  其实,几乎没有人会去阅读那些长篇大论、繁文缛节的法律条文,可是我们个个都睁眼说瞎话,说我读了而且同意。如果你真的曾经阅读过,我只能说你的确很不正常。我曾经试着扫瞄一眼(请注意,只是扫瞄一眼,跟阅读与了解有很大的区别),可是立刻
期刊
采风的路上,朋友问我:“你知道猪的‘三大理想’吗?”我自然不知道,便向她请教。她笑而不答,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飛快地写了几笔而后递给我。上面写道:圈栏全拆掉,天上掉饲料,屠夫死翘翘。  我莞尔一笑:“这是人性,不是猪性。”“三大理想”全是人的视角,是人的自由观、幸福观和生活观。它们均以自我为中心,不含“责任感”“使命感”的词根,体现着人的贪婪、任性、专制和一厢情愿。  (杨乐摘自《读写月报》2018
期刊
【内容简介】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幼年时被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在书中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了人世百态,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①  那是在1987年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我当时年轻无畏,自认为英勇无敌,自信得膨胀
期刊
我见到过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看起来还很年轻,十七八岁……我不太确定,但应该没有超过二十岁。  这是一支旅行的团队,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会四处走走,欣赏风景、品尝美食,尽情享受美妙的休闲时光。他只是坐在轮椅上,一個人默默地看着眼前的风景。  在一个海滩边,吹着海风,沐浴着阳光,人们在沙滩上奔跑、跳跃,在翻滚起白色浪花的海水中嬉戏、游泳。  “也许我这样问会很失礼,但我还是很好奇……”我迟疑了片刻,
期刊
你发现没有,很多笔的笔帽顶端都有一个小孔。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孩子把笔帽吞进去,导致意外窒息。  还有,硬币边缘通常有锯齿,这是因为当年硬币往往是金銀做的,有锯齿是为了防止造假币的人刮下一层来。  还有笔记本印刷的时候,那些横线往往都不印到头,要在边缘的地方留白,这可不是为了美观,是为了防止笔记本用完了保存的时候被老鼠啃掉字。  还有,牛仔裤的口袋里往往还有一个小口袋,这是干啥的?  当年
期刊
夜里10点左右,明克夫斯基医生家的电话铃响了,夫人拿起话筒,听了听,把电话递给丈夫说:“是戈尔德医生打来的,不会又是急诊吧?”  明克夫斯基接过话筒,说:“你好!什么事?”  戈尔德医生说:“别紧张,一切都很好。现在刘易斯医生和科斯纳医生都在我家,我们想打牌,三缺一,希望你来救场,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明克夫斯基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马上就来!”说完放下电话。  “怎么了?”夫人神情紧
期刊
我是一名教育心理學家。一次,我受邀前往佛罗里达州主持一场家庭教育研讨会。在飞往目的地的航班上,我正埋头准备讲义。  坐在旁边的一位老太太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她说自己刚刚在波士顿度过了两周,看望了她的外孙。之后,她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回答完,满心期待她会请我提供一些免费的专业建议。  谁知老太太不动声色地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我。”  (摘自2018年12月14日《讽刺与幽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