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体备课成为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应尽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散所有教师的思维,集中各个教师的智慧,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一些实质性问题。
关键字:集体备课 促进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平台。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落实课程目标,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教师备课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坚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活动设计,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问题解决的方案。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内容等各教学环节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的方式
集体备课要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应尽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散所有教师的思维,集中各个教师的智慧,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尤其应研究一些实质性问题,即学生如何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一)其方式多样。
1、 个体初备,所谓“个人初备”,就是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
自行设计某课时的教案;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唯有个人初备周密充分,才能促进集体研讨的深入。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思路,对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性推测,作出周密的预设,为集体研讨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集体研備,集体备课是在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将自己自
行设计的教案以说课的形式提交集体课组审议,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学科 教学计划、交流备课教案、审定备课提纲、分析学情、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组织课程资源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
3、 做到“四定”、“五备”“八统一”
四定:
1、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
2、 定主备人
3、定教学进度
4、定课堂展示。
五备:
1、 包括备教材。
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整合优化教学内容。①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②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
2、备目标。
确定教学单元目标,确定课堂展示目标,以及集体备课和展示应该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3、备教法学法。
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因不同教学方法总有其适用范围和自身局限,一节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3、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例如:实物投影仪,音频、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4、备学生备学案。
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置优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八统一:
1、统一单元教学目标,
2、统一教学重点,
3、统一难点,
4、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
5、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
6、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7、统一轮上研修案,
8、统一认识修正,确定精品教案。
(二)集体备课一般流程:
第一环节:个体初备,每位教师提前一周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手段。主备教师熟读教材、教参,写出教案,并准备发言材料。
第二环节:集体研备,主备人将初案在集体面前做详细分析后,其他同志就本课题所应修正的地方加以提示,并达成共识,形成集体课案。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主备人用集体讨论和修正后的课案进行展示。
第四环节:反思修正,课堂展示结束后,主备人再次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环节:集体磨课,主备人将自己的反思在集体面前进行阐述。集体成员进行评课,查找不足,把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打磨。
第六环节:生成精案,经过集体磨课,形成了精品课案,选派代表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或展示。
二、集体备课的保障
1、制度保障。制定相关制度,保证集体备课顺利实施,如:备课主讲制度;
听课评课制度(推磨听课制度);备课督查巡视制度等。
2、时间保障。确保备课的时间,除个人充分利用课余等时间,学校制定时间进行集体研课磨课。星期三下午文娱节作为各个学科的集体研修时间。
3、物质保障。学校大力支持校本教研活动的物质使用,腾出一间大教室作为活动场所,提供多媒体教室,为老师购置手提电脑等。
4、信息保障。加强信息沟通,与外地先进的学校结对子,交流教学经验,网上查询资料,名师引领,各地教学活动动态,为老师们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
三、注重反思和磨课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到时时反思,堂堂反思,有效地把备课、上课和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不断创新备课模式,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变化,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基于行动研究的备课组实践活动直接指向于教师自身教学活动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研究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之间应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的集体活动形式,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总之,集体备课,有利地促进了校本教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森.有效备课──备课问题与诊断[EB/OL].(2009.3).
2、叶澜 主编.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郑金洲. 校本研究指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4、吴刚平. 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与理念[J]. 人民教育. 2003年第5期
关键字:集体备课 促进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平台。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落实课程目标,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教师备课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坚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活动设计,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问题解决的方案。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内容等各教学环节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的方式
集体备课要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应尽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散所有教师的思维,集中各个教师的智慧,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尤其应研究一些实质性问题,即学生如何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一)其方式多样。
1、 个体初备,所谓“个人初备”,就是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
自行设计某课时的教案;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唯有个人初备周密充分,才能促进集体研讨的深入。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思路,对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性推测,作出周密的预设,为集体研讨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集体研備,集体备课是在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将自己自
行设计的教案以说课的形式提交集体课组审议,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学科 教学计划、交流备课教案、审定备课提纲、分析学情、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组织课程资源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
3、 做到“四定”、“五备”“八统一”
四定:
1、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
2、 定主备人
3、定教学进度
4、定课堂展示。
五备:
1、 包括备教材。
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整合优化教学内容。①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②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
2、备目标。
确定教学单元目标,确定课堂展示目标,以及集体备课和展示应该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3、备教法学法。
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因不同教学方法总有其适用范围和自身局限,一节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3、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例如:实物投影仪,音频、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4、备学生备学案。
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置优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八统一:
1、统一单元教学目标,
2、统一教学重点,
3、统一难点,
4、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
5、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
6、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7、统一轮上研修案,
8、统一认识修正,确定精品教案。
(二)集体备课一般流程:
第一环节:个体初备,每位教师提前一周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手段。主备教师熟读教材、教参,写出教案,并准备发言材料。
第二环节:集体研备,主备人将初案在集体面前做详细分析后,其他同志就本课题所应修正的地方加以提示,并达成共识,形成集体课案。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主备人用集体讨论和修正后的课案进行展示。
第四环节:反思修正,课堂展示结束后,主备人再次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环节:集体磨课,主备人将自己的反思在集体面前进行阐述。集体成员进行评课,查找不足,把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打磨。
第六环节:生成精案,经过集体磨课,形成了精品课案,选派代表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或展示。
二、集体备课的保障
1、制度保障。制定相关制度,保证集体备课顺利实施,如:备课主讲制度;
听课评课制度(推磨听课制度);备课督查巡视制度等。
2、时间保障。确保备课的时间,除个人充分利用课余等时间,学校制定时间进行集体研课磨课。星期三下午文娱节作为各个学科的集体研修时间。
3、物质保障。学校大力支持校本教研活动的物质使用,腾出一间大教室作为活动场所,提供多媒体教室,为老师购置手提电脑等。
4、信息保障。加强信息沟通,与外地先进的学校结对子,交流教学经验,网上查询资料,名师引领,各地教学活动动态,为老师们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
三、注重反思和磨课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到时时反思,堂堂反思,有效地把备课、上课和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不断创新备课模式,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变化,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基于行动研究的备课组实践活动直接指向于教师自身教学活动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研究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之间应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的集体活动形式,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总之,集体备课,有利地促进了校本教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森.有效备课──备课问题与诊断[EB/OL].(2009.3).
2、叶澜 主编.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郑金洲. 校本研究指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4、吴刚平. 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与理念[J]. 人民教育. 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