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运动学校是发现并培养体育苗子,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或中职教育)、体育专业教育的同对,进行系统的竞技运动专项训练,然后择优向高一级体育院校输送;另外还要经常代表地方政府和人民参加相应年龄组的各级各类比赛,完成夺金任务,读训并重的学校。在体校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运动员,运动员是体校的主体,是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具体体现者。
针对体校及学生特点,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 在口语、阅读、听力、写作教学等方面,加强策略训练,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认知策略对教学有以下要求:第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开发智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的运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二,教学是有意义的学习。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系统,学习语言就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的行为。理解规则可以采用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观察,归纳出语法规则,并且对这些规则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在实际交流中活用。第三,语文教师要有意志地训练学生的策略意志。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如何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以及要确定是否有必要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对确实影响思想表达的错误进行更正;对不熟练或因紧张出现的错误可以放过,以便不让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指出有些错误不更正不代表不存在,让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错误。
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学习策略。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认知意义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有效地运用记忆、识别、选择等过程来感知和理解事物,运用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构建。Rubin所说的六种认知策略——修正、演绎、推理、实践、记忆和监控,在语文训练中都可以渗透。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常用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寻读、略读、详细阅读和评价性阅读。在理解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将学习策略细化为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和演绎等等。另外,在阅读中往往更强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识别或回忆文章细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适度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识,提供额外信息。学生在阅读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构建相关信息,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在语文听力教学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困难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将有关认知策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地运用认知策略,将话语直接转换成脑中表象以便储存知识,方便以后回忆,比如推理、补充、预测及综合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认知策略应该包括:推理、利用图像、听觉再现、利用关键词、联想、转化、推断、作笔记等。教师应该传授相关语言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技巧,善于利用联想及推断策略,即听者根据题目要求及已有的语言信息,通过联想和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另外,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轻松地了解文章大意并且找出所给题目的答案。
学生如何学语文,教师如何教语文,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其接受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是一个建构过程。在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诸多因素中,学习策略是颇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张丽虹,教师,现居内蒙古包头。
针对体校及学生特点,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 在口语、阅读、听力、写作教学等方面,加强策略训练,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认知策略对教学有以下要求:第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开发智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的运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二,教学是有意义的学习。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系统,学习语言就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的行为。理解规则可以采用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观察,归纳出语法规则,并且对这些规则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在实际交流中活用。第三,语文教师要有意志地训练学生的策略意志。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如何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以及要确定是否有必要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对确实影响思想表达的错误进行更正;对不熟练或因紧张出现的错误可以放过,以便不让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指出有些错误不更正不代表不存在,让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错误。
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学习策略。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认知意义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有效地运用记忆、识别、选择等过程来感知和理解事物,运用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构建。Rubin所说的六种认知策略——修正、演绎、推理、实践、记忆和监控,在语文训练中都可以渗透。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常用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寻读、略读、详细阅读和评价性阅读。在理解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将学习策略细化为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和演绎等等。另外,在阅读中往往更强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识别或回忆文章细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适度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识,提供额外信息。学生在阅读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构建相关信息,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在语文听力教学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困难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将有关认知策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地运用认知策略,将话语直接转换成脑中表象以便储存知识,方便以后回忆,比如推理、补充、预测及综合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认知策略应该包括:推理、利用图像、听觉再现、利用关键词、联想、转化、推断、作笔记等。教师应该传授相关语言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技巧,善于利用联想及推断策略,即听者根据题目要求及已有的语言信息,通过联想和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另外,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轻松地了解文章大意并且找出所给题目的答案。
学生如何学语文,教师如何教语文,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其接受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是一个建构过程。在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诸多因素中,学习策略是颇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张丽虹,教师,现居内蒙古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