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铁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我们上上下下都感到这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西宁市西郊,湟水路铁道口向西100米,铁道路基的边上立着两块不起眼的石碑。一块上面刻着“青藏线起点”,另一块刻着一个“0”字。
1958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在这里挖下了第一锹土。1960年工程因种种原因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经过10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终于建成通车。
7月1日,第一辆满载乘客的列车就从这两块普普通通的石碑开始踏上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到达世界屋脊。
不平静的零公里
青藏铁路零公里?西宁市中心仁达宾馆的服务员刘大姐一边打扫着房间一边讶异地摇摇头看着记者。她相信绝大多数西宁市人都不能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
抗美援朝结束后,刘大姐的父亲随部队来到青海。“他把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撂在了大西北。”满口西宁话的她至今仍告诉别人她是江苏人。
就在青藏铁路一派喧嚷、占尽风光时,这条被寄予多重想像的天路的起点,却显得异常寂静。
也许是青藏铁路的通车,再次拨动了青藏铁路零公里处的西宁人的神经。6月5日《青海日报》刊登了西宁市民尹世祖的信,呼吁有关方面“给西宁一个规范的简称”。
“尹世祖”们忽然发现这个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竟然没有一个规范的简称。用得最普遍的“宁”与南京、宁夏等简称混淆。在西部大开发的当下,没有规范的简称几乎成了西宁定位模糊、常被忽略的一个表征。
他们希望向世界强调,有一个作为青海首府所在地的西宁,一个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一个作为西部交通枢纽的西宁。
“我喜欢西宁。”藏族汉子、青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参看加告诉记者。1999年他从兰州修完硕士学位来到汉、回、藏、蒙、土、撒拉等多民族混居的西宁,目前正在做“世界三大宗教在藏区的传播情况调查”。参看加说:“这里不同宗教相处得很好,大家相互尊重。”
在离参看加住处不远的五一路上,清真的牛羊肉铺早早地摆上、挂起新鲜的牛羊肉;河北人、四川人摆出的油条摊吸引了上班族;披着黑头纱的撒拉族妇女捧着从早市上买来的鲜花,腰间挎着藏刀的大汉风尘仆仆。这些西宁人身处其中的普通日子,也是游客眼中看不够的和谐风景。
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郭臻先出生在青海农村,在西宁生活了20年。他大学毕业时曾有可能留在西安,同事纷纷下海时他也想随波逐流,但他最终还是在西宁安家落户。
在郭臻先的心目中,面积约7472平方公里的西宁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全国普通话推广得最好的地方。郭臻先说,在广东人时兴穿什么,西宁几天后就有了,可见西宁人不保守。在西宁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中,几乎都有到深圳、广东打工创业的经历。他相信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交通设施的便利,176万人口的西宁流动人口会越来越多。
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主体的西宁,正在以青藏铁路通车为契机,调整经济模式。2005年,西宁市中心广场附近一座名为银龙宾馆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并有望成为西宁历史上第一座五星级宾馆。当年,西宁市的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一个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的“朝阳物流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园区将辐射整个藏区,两年后年交易额可望达到100亿。
“青藏铁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我们上上下下都感到这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郭臻先说,青藏铁路的兴建给西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青藏铁路的通车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想的。
当务之急是宣传火车知识
在距离西宁25公里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现有600多位僧人。“其中有十多位僧人有私家车。”开着一辆捷达车的36岁僧人曲吉昂秀说。
在塔尔寺生活了26年的曲吉昂秀在寺中拥有自己的小院,因掌握了“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唐卡、堆绣的制作技艺,走南闯北,成为颇有市场的著名僧人。
曾乘卡车、坐长途客车、驾车三次走青藏线到拉萨的曲吉昂秀说:“西藏是我们心中的圣地,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到西藏朝拜会更加便捷,西藏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方便。”
40岁的循化县积石镇的马福龙在6月初就卖掉了在青藏公路上运营了三年的大卡车,在家乡开起了清真饭馆。他说,跑青藏公路很艰苦,风险也大,5吨卡车从格尔木到拉萨光跑个单程成本就要8000元。
“青藏鐵路还没通车,对青海人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显现。”循化县宣传部的马建连科长说,县里正在对就业人群进行职业培训和指引,以期化解青藏铁路开通在短期内给运输业带来的压力。同时希望促成原来“单打独挑”的运输业者强强联合,以规模化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海西州委副秘书长李春生说,眼下青藏铁路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要给当地农牧民宣传关于火车的知识,在青海的公路上,经常看到赶着牛羊的牧民、农民横穿马路,作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用蒙、藏、汉三种文字向农牧民宣传火车与汽车的不同,提醒他们千万别随意横穿铁路。
“旱码头”格尔木的选择
6年前,在格尔木市做公务员的曹先生就在上海买了房子,把岳父母和儿子迁到了那里。42岁的曹先生说退休了也和妻子一起过去。7岁时他跟父母来到了格尔木,成为这座移民城市的一员。
“听说青藏铁路要上马,就感到格尔木的转型不可避免。”曹先生说。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转型”恐怕是继“西格办”之后影响格尔木历史的又一家喻户晓的名词。
半个多世纪前,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成立。围绕着管理局,西藏20多个厅局在格尔木设立办事机构,承担着对西藏进行粮食储运、物资调拨,石油采供、交通运输、地质勘探等一系列职责。为转运进藏物质,格尔木从戈壁荒滩上“长”了出来。
如今格尔木已成为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青藏、青新、青格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交汇点。在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的格尔木市,西藏客运站、西藏货运站、西藏招待所,甚至西藏小学等冠以“西藏”之名的单位随处可见,市区里至今仍有3.8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当地人简称为“西格办”)统管。
“格尔木西藏基地曾经承担着85%进藏物资的仓储和转运,维持着西藏社会的正常运转。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我们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副主任李顺献说。
“格尔木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在国家旅游局在格尔木投资兴建的第一家星级宾馆里,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踌躇满志,“要利用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格尔木的成功转型。”
6月22日举行的2006中国盐湖旅游文化艺术节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上,青海省重点推介了包括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金属化工和建材、非金属项目4个大类的100个大型工业项目,估算总投资733亿元。
格尔木市市长朱建平毫不讳言青藏铁路给格尔木带来产业结构、金融、第三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冲击,但他更看到青藏铁路带来的机遇。
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著称于世,已知矿种30余种,矿床605处,锂矿、钾盐、镁盐、钠盐的储量在中国位列第一,硼矿列第二,天然气列第六,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运力增长将会使这些沉睡万年的宝藏得到开发机会。另外,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运后,在格尔木进行深加工也是很好的选择。
朱建平认为,有这样的资源优势支撑,格尔木不会衰落,而是迎来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青海省未来五年规划将在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建设两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九个配送中心。“物流经济”已进入青海这个中国西部内陆省份的发展视野。盐湖、煤、铁、天然气等资源的深度开发,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规划之中。丰富独特的高原旅游资源也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而有机会成为青海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马建堂所言:真正的大发展才刚刚启幕。
西宁市西郊,湟水路铁道口向西100米,铁道路基的边上立着两块不起眼的石碑。一块上面刻着“青藏线起点”,另一块刻着一个“0”字。
1958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在这里挖下了第一锹土。1960年工程因种种原因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经过10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终于建成通车。
7月1日,第一辆满载乘客的列车就从这两块普普通通的石碑开始踏上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到达世界屋脊。
不平静的零公里
青藏铁路零公里?西宁市中心仁达宾馆的服务员刘大姐一边打扫着房间一边讶异地摇摇头看着记者。她相信绝大多数西宁市人都不能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
抗美援朝结束后,刘大姐的父亲随部队来到青海。“他把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撂在了大西北。”满口西宁话的她至今仍告诉别人她是江苏人。
就在青藏铁路一派喧嚷、占尽风光时,这条被寄予多重想像的天路的起点,却显得异常寂静。
也许是青藏铁路的通车,再次拨动了青藏铁路零公里处的西宁人的神经。6月5日《青海日报》刊登了西宁市民尹世祖的信,呼吁有关方面“给西宁一个规范的简称”。
“尹世祖”们忽然发现这个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竟然没有一个规范的简称。用得最普遍的“宁”与南京、宁夏等简称混淆。在西部大开发的当下,没有规范的简称几乎成了西宁定位模糊、常被忽略的一个表征。
他们希望向世界强调,有一个作为青海首府所在地的西宁,一个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一个作为西部交通枢纽的西宁。
“我喜欢西宁。”藏族汉子、青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参看加告诉记者。1999年他从兰州修完硕士学位来到汉、回、藏、蒙、土、撒拉等多民族混居的西宁,目前正在做“世界三大宗教在藏区的传播情况调查”。参看加说:“这里不同宗教相处得很好,大家相互尊重。”
在离参看加住处不远的五一路上,清真的牛羊肉铺早早地摆上、挂起新鲜的牛羊肉;河北人、四川人摆出的油条摊吸引了上班族;披着黑头纱的撒拉族妇女捧着从早市上买来的鲜花,腰间挎着藏刀的大汉风尘仆仆。这些西宁人身处其中的普通日子,也是游客眼中看不够的和谐风景。
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郭臻先出生在青海农村,在西宁生活了20年。他大学毕业时曾有可能留在西安,同事纷纷下海时他也想随波逐流,但他最终还是在西宁安家落户。
在郭臻先的心目中,面积约7472平方公里的西宁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全国普通话推广得最好的地方。郭臻先说,在广东人时兴穿什么,西宁几天后就有了,可见西宁人不保守。在西宁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中,几乎都有到深圳、广东打工创业的经历。他相信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交通设施的便利,176万人口的西宁流动人口会越来越多。
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主体的西宁,正在以青藏铁路通车为契机,调整经济模式。2005年,西宁市中心广场附近一座名为银龙宾馆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并有望成为西宁历史上第一座五星级宾馆。当年,西宁市的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一个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的“朝阳物流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园区将辐射整个藏区,两年后年交易额可望达到100亿。
“青藏铁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我们上上下下都感到这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郭臻先说,青藏铁路的兴建给西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青藏铁路的通车所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想的。
当务之急是宣传火车知识
在距离西宁25公里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现有600多位僧人。“其中有十多位僧人有私家车。”开着一辆捷达车的36岁僧人曲吉昂秀说。
在塔尔寺生活了26年的曲吉昂秀在寺中拥有自己的小院,因掌握了“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唐卡、堆绣的制作技艺,走南闯北,成为颇有市场的著名僧人。
曾乘卡车、坐长途客车、驾车三次走青藏线到拉萨的曲吉昂秀说:“西藏是我们心中的圣地,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到西藏朝拜会更加便捷,西藏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方便。”
40岁的循化县积石镇的马福龙在6月初就卖掉了在青藏公路上运营了三年的大卡车,在家乡开起了清真饭馆。他说,跑青藏公路很艰苦,风险也大,5吨卡车从格尔木到拉萨光跑个单程成本就要8000元。
“青藏鐵路还没通车,对青海人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显现。”循化县宣传部的马建连科长说,县里正在对就业人群进行职业培训和指引,以期化解青藏铁路开通在短期内给运输业带来的压力。同时希望促成原来“单打独挑”的运输业者强强联合,以规模化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海西州委副秘书长李春生说,眼下青藏铁路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要给当地农牧民宣传关于火车的知识,在青海的公路上,经常看到赶着牛羊的牧民、农民横穿马路,作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用蒙、藏、汉三种文字向农牧民宣传火车与汽车的不同,提醒他们千万别随意横穿铁路。
“旱码头”格尔木的选择
6年前,在格尔木市做公务员的曹先生就在上海买了房子,把岳父母和儿子迁到了那里。42岁的曹先生说退休了也和妻子一起过去。7岁时他跟父母来到了格尔木,成为这座移民城市的一员。
“听说青藏铁路要上马,就感到格尔木的转型不可避免。”曹先生说。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转型”恐怕是继“西格办”之后影响格尔木历史的又一家喻户晓的名词。
半个多世纪前,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成立。围绕着管理局,西藏20多个厅局在格尔木设立办事机构,承担着对西藏进行粮食储运、物资调拨,石油采供、交通运输、地质勘探等一系列职责。为转运进藏物质,格尔木从戈壁荒滩上“长”了出来。
如今格尔木已成为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青藏、青新、青格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交汇点。在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的格尔木市,西藏客运站、西藏货运站、西藏招待所,甚至西藏小学等冠以“西藏”之名的单位随处可见,市区里至今仍有3.8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当地人简称为“西格办”)统管。
“格尔木西藏基地曾经承担着85%进藏物资的仓储和转运,维持着西藏社会的正常运转。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我们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副主任李顺献说。
“格尔木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在国家旅游局在格尔木投资兴建的第一家星级宾馆里,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踌躇满志,“要利用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格尔木的成功转型。”
6月22日举行的2006中国盐湖旅游文化艺术节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上,青海省重点推介了包括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金属化工和建材、非金属项目4个大类的100个大型工业项目,估算总投资733亿元。
格尔木市市长朱建平毫不讳言青藏铁路给格尔木带来产业结构、金融、第三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冲击,但他更看到青藏铁路带来的机遇。
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著称于世,已知矿种30余种,矿床605处,锂矿、钾盐、镁盐、钠盐的储量在中国位列第一,硼矿列第二,天然气列第六,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运力增长将会使这些沉睡万年的宝藏得到开发机会。另外,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运后,在格尔木进行深加工也是很好的选择。
朱建平认为,有这样的资源优势支撑,格尔木不会衰落,而是迎来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青海省未来五年规划将在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建设两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九个配送中心。“物流经济”已进入青海这个中国西部内陆省份的发展视野。盐湖、煤、铁、天然气等资源的深度开发,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规划之中。丰富独特的高原旅游资源也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而有机会成为青海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马建堂所言:真正的大发展才刚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