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根生的“青春”年华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国有企业家中,他享有改革“常青树”的美名。从率先打破“铁饭碗”到“罢考”拒绝“婆婆”们的过多干预,从与跨国公司合资转换机制到兼并老字号胡庆余堂……每个历史时期,他都有过许多与当时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狂放”之举,而青春宝品牌也在他37年的“掌门”生涯中渐渐长大……
  
  “2009年,我们保证不裁一名员工,不减一分工资。”这是75岁高龄的青春宝集团掌门人冯根生的承诺。面对经济危机,冯根生不无狂傲地说:“当了38年厂长,我们不知经历过多少‘寒冬’,早就有了免疫功能。”
  在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乃至全国所有的国有企业家中,冯根生算是“长命”的一位。不过,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位在历次改革中都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出头鸟”,为何总能化险为夷?冯根生的回答颇耐人寻味:“既然当了改革出头鸟,就一定要尽力地高飞,千万不要飞飞停停,那样反而容易被猎枪打中。只要你保护好心脏——不要有私心,即使别处被打伤了还是拼命飞,只要飞出了射程,再好的老枪也打不中你了。”
  
  从学徒到厂长
  
  1978年,冯根生第一次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的语言,感觉“不可思议”。不仅语言太新鲜,当时冯根生任厂长的中药二厂的“窘境”,也让他感到现代化很遥远:全厂职工190多人,总资产只有37万元,厂里连一台电动机都找不到。此时,他担任这家药厂厂长已经整整6年的时间。
  冯根生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其祖父冯云生,父亲冯芝芳均是声名遐迩的国药老字号胡庆余堂的资深药工,而他自己也在14岁那年踏进这个江南药王的门槛当学徒。
  杭州胡庆余堂的创始人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胡雪岩亲笔书写的牌匾下,当小学徒的冯根生聆听了胡庆余堂的百年堂规,60年后,他对当时的教诲依然记忆犹新。
  冯根生进入胡庆余堂刚刚5个月,杭州城解放了,但是,冯根生的学徒生涯并没有中断,3年的时间,他在胡庆余堂汲取到了足够多的医学养料,为他以后在中药界扬名立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2年,杭州桃源岭下,胡庆余堂的郊外车间独立出来,升格为杭州第二中药厂,38岁的冯根生被任命为新厂的厂长。
  “树根草皮破厂房,黄泥路面篱笆墙。脚踏肩膀扛,满眼破灶桶锅筐……”一位小青年用纪实手法这样描绘中药二厂当时的荒凉与简陋。建厂不久,一个工作组来厂里检查,临走时留下一句话:这哪像生产药品的工厂,简直是电影《夜半歌声》里那座鬼气森森的破庙!
  这句话给了冯根生很大的刺激,在厂里那间当作食堂的破草棚里,他对全厂职工说:“我们承认贫穷,不能甘心贫穷;我们承认落后,不能甘心落后。10年后,要把我们的工厂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企业。”当时,许多人不相信这句话,还有人把它当成了笑话。
  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虽然结束了,但一些条条框框仍旧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那时候,药品市场几乎是治疗药一统天下,保健药被斥为是为“资产阶级,剥削阶级老爷太太”服务的,没有人敢生产。杭州地处江南,人民生活富裕,老百姓有服用保健药品的传统。在胡庆余堂当学徒的时候,冯根生就亲眼见过中药保健品受欢迎的“盛况”。
  在生产中药治疗药的同时,冯根生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中药保健品的药方。经过反复搜集,筛选和比较,他们终于闯进了古代帝王的宫闱,找到了一剂名为“益寿永贞”的药方。药理实验证明,它对增强思维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心肺功能等都有独特功效,对气阴两虚的中老年体弱者具有良好的滋补保健作用。冯根生把它命名为“青春恢复片”,后改名为“青春宝”。
  1978年,青春宝抗衰老片通过药理检验,拿到上级部门去审批时,却被一位领导斥为“不为工农兵服务”,犯了“方向性错误”,不予批准。祸不单行,另有一位名头很响的专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从这支药的名字看,就违反了自然法则,违反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个“方向”,一个“世界观”,两顶大帽子,压得冯根生喘不过气来。坚冰难破,冯根生害怕错过药品推出的最佳时机,毅然决定先投产。这个胆大妄为的决定,让冯根生和青春宝都命悬一线。
  冯根生一方面积极找各级领导申诉,力争取得支持;另一方面先把青春宝放在工厂小卖部里进行内部销售。一些外宾和国内文艺,演艺界名人服用了青春宝后,感觉效果显著,香港等地的报刊还作了报道,之后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轰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香港媒体自此送给冯根生一个“狂商”的称谓。
  
  破“三铁”风波
  
  1983年,中药二厂的产值已由过去的不足200万元,骤升至2400万元,利润达到300万元,成了杭州数一数二的好企业。“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也释放了国有企业曾经被压抑的生产力。”冯根生说。
  然而,在这个沿袭传统国有体制的企业中,冯根生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已经变成中药二厂继续前行的障碍。1984年,冯根生毅然提出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劳动人事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破掉“铁交椅”;职工能进能出,破掉“铁饭碗”;收入能高能低,破掉“铁工资”。吃惯“大锅饭”的职工们哪里能适应这样的改革?有人说,“中国有几百万国有企业,人家不改革,你冯根生为什么要改,头脑发热啊?”一时间,到处是反对“破三铁”的声音:“职工全变成了合同工,还叫全民企业吗?”
  可冯根生没有退让,他相信只有破掉“三铁”,国有企业才有活力。他坚持劳动表现,劳动纪律和工资收入挂钩,一位骨干工作时间在车间里洗头,冯根生依据规章扣了她50元钱(当时全厂月均工资只有65元),被职工们叹为“比在美国洗头还贵”;一位副厂长因为“夏时制”忘了调表,迟到两分钟,也被当场罚款。职工们开始认识到,这次“破三铁”看来不只是说说,而是来真的了。更重要的是,职工们看到了改革给大家带来种种好处,尤其是整体收入和福利都有了提高,于是转而支持改革。
  这次改革让中药二厂迎来了又一次飞跃。1986年,“青春宝”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中药二厂销售总值近1.7亿元,利税达到2500多万元,在全国数千家中药厂中脱颖而出。
  然而,1989年,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出口受阻,中药二厂也滑入低谷。
  正当企业危机重重的时候,冯根生的办公桌上却出现了三张考试通知,这让他禁不住拍案而起:“即使把我免掉,我也不考。”老冯“罢考”,又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那时,上级部门对国有企业厂长有各种考试,内容五花八门,从安全知识到财务制度,从劳动工资到经济合同,甚至连环保绿化知识,计划生育条款等,也要让厂长亲自去考。长期在一线奔忙的冯根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陷入到这里边?
  幸运的是,冯根生“罢考”事件得到 了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支持。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为企业领导人松绑”的大讨论。因为冯根生的“罢考”,全国的国企厂长都获得了“解放”。
  
  儿子兼并老子
  
  在这场大讨论中,冯根生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形式主义这一套东西喜欢到我们国有大中型企业来摆弄?”他一直认为,国有企业是“老虎”,现在的关键是,这只“老虎”被束缚住了手脚,所以反而斗不过放开手脚的“猴子”。
  冯根生开始考虑转变经营机制,他觉得,和外商合资经营是转变机制的一条最直接、最简捷的路子。然而,谁都知道,冯根生是以高举民族药业大旗闻名的,如今突然想起来要披上一件“洋衣服”,这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1992年,杭州中药二厂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并由外方控股。与当时大多数合资不同,冯根生采取了母体保护法,保留青春宝集团母体青春宝商标品牌,总资产重新评估,只将其核心部分与对方合资。此举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护了青春宝的全国驰名商标,又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机会。
  1996年,胡庆余堂濒临倒闭,负债近亿元,眼看这块金宇招牌就要关门,合资后刚刚驶入发展快车道的青春宝集团决定接手。儿子兼并老子,一时传为美谈。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改革乏力等原因,胡庆余堂的发展速度大大滞后,渐渐陷入衰退。当初“分家”时,中药二厂的产值,利税不到胡庆余堂的1/10,可到了1996年,由中药二厂发展而成的青春宝集团对国家的贡献已经是胡庆余堂的10倍。24年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100倍之多。
  1996年底,脱胎于胡庆余堂的青春宝集团兼并了近乎资不抵债的胡庆余堂。针对胡庆余堂的现状,冯根生开出了12个字的“药方”;擦亮牌子,转换机制,清理摊子。“我只派过去4个人,却带去了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积累的全部‘软件’。事实证明,只要解决机制问题,老化的国有企业也可以成为‘青春宝’。”冯根生说。
  一年之后,胡庆余堂就取得了销售额,出口额和利税的三大突破。如今,胡庆余堂已经成了集团中经济效益仅次于正大青春宝的“二姐”。
  这一“儿子兼并老子”的案例,在业界一时传为佳话。
  
  “冯根生难题”
  
  1997年秋天,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分配机制,将实行了多年的“按劳分配”原则,修改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时年64岁的冯根生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契机。他向董事会提出,“拿出中外合资中中方股份的50%,按要素改制,分配给每个职工,让工者有其股。”冯根生设想通过股改,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国家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让员工在企业拥有资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1997年10月6日,正大青春宝董事会全票作出决定,从公司现有的净资产中划出20%作为个人股卖给员工及经营者。同时决定,冯根生作为经营者需认购其中2%的股份,计人民币300万元。
  这一次,冯根生面对的质疑更加尖锐和猛烈。有老同志说:“冯根生还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讲奉献,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谁计较过自己的利益!”一时间,街头巷尾争谈冯根生,形成了著名的“冯根生难题”。
  为此,杭州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几次会议进行研究。1998年6月初,“正大青春宝国有股权有偿转让方案”被批准通过,持续8个月的争论这才画上了一个句号。
  股改方案批下来了,冯根生却傻眼了,职工们也开始犹豫了。因为股权是有偿转让的,冯根生持300万股,需要300万元的人民币。他哪来那么多钱?合资前,他的月工资是480元,合资后虽增加到几千元,但与300万元相距甚远。职工们的心更悬了,你冯总60多岁了,我们交了钱你退休了,企业亏了我们找谁去啊?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冯根生把贷款持股的意向向全家人做了说明,获得一家老小的赞同,二儿子还向他提供了经济支持,让他能够少贷一点款。最后冯根生贷款270万元。
  看冯根生带了头,职工才开始放心购股。到1998年7月12日,职工认购资金全部到位,认购率达到100%。“当时我的压力是很大的,首先我自己每天要还的利息就是700多元,一千多职工都是多年的积蓄压在那里的,所以没有退路可走。”
  股改之后,职工们就要为自己干活了,他们自觉加班加点,连水、电费都大幅下降,原来国有企业的那种懒散习气一扫而光。当年企业分红就达30%,之后不到3年时间,所有本金全部返还。
  2002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对杭州万向集团鲁冠球、娃哈哈集团宗庆后和青春宝集团冯根生每人给予300万元重奖,这似乎是对“冯根生难题”做出了一个侧面的回答。
  
  古老产业的攻与守
  
  有人说,冯根生屡屡充当“出头鸟”,却没有遭遇挫折,实属幸运。但冯根生心里是有数的,他的信心来自于中药产业未来前景,也来自于自己对中药事业的情感。胡庆余堂的学徒经历带给冯根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虔业之心,让他懂得坚守和坚持。
  几十年中药传统文化浸润,给冯根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冯根生的观念里,中药生产的各个环节,是需要攻守相配合的。比如设备上可以改进,工艺上可以调整,但是配方和整理炮制技术,却是绝对保密的。从整理炮制到提取,冯根生不用进口设备,全部采用古法;制剂、罐装,压片,这些环节采用进口设备进行现代化的生产。“它(药)到了这个地方已经固定了。”冯根生将这样一种组合称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如今,冯根生最大的满足是古老落后,被人看不起的中药行业,已经令人刮目相看,是一个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天然药物相媲美的产业。
  在正大青春宝的厂区,有一座老黄牛的青铜塑像,冯根生特意把它安置在自己办公室的窗下,他说经常看到它,会感觉到一种力量。
  冯根生的自我定位是“国企保姆”,这使得他在制度供给不足的环境下拥有一份难得的平常心。但青春宝集团上上下下都喜欢叫他“老板”,他似乎也乐于接受这样的称呼。
  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后,青春宝集团实力大增。那段时间,冯根生也曾兴奋地想往销售额100亿、200亿扩张,先后投资过服装,家电,房地产……“我搞了几十年药,做药没人能骗得了我。但是做其他行业,我不懂啊!多元化根本没效益,都没成功。”2000年,青春宝集团召开董事会,决定从此以后,集中资金投入医药行业,再也不做杂七杂八的投资了。
  很多人问冯根生,青春宝为什么不上市?冯根生总是说:“如果上市募来几十个亿,我怎么花?投资要对股民负责,不能投一个亏一个。”
  一名外国记者参观完青春宝集团后,用不流利的中国话问冯根生:究竟是什么动力促使你在不属于自己的国有企业里这么拼命地干?冯根生先后给出了三个答案:“因为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因为我是全国劳动模范。”“是为了振兴我们的中药事业。”可是,这位记者对他的所有答案都不满意。
  “我们做了,别人还不理解,外国人不理解,中国有些人也不理解。”这让冯根生一度非常困惑。但是,冯根生仍坚信一个自己的理想,希望中国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药,享受中药带来的福祉。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只要我在工作,就会为振兴中国中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对于75岁的冯根生来说,这决不是唱高调,而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我的一生都已经融入中药事业,无法摆脱,也不愿离开。”
其他文献
“三农快客”是陕西省渭南市运管处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服务,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构建现代道路运输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一个有益尝试。这项工作在白水县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和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題,成为农村群众出行的首选和致富的好帮手。    发展过程    近年来,随着农村道路状况全面改善,农村客运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基本
期刊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43公里,南距古城西安165公里,辖6镇4乡1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黄陵县基础设施较好,投资环境优越,地处陕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与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连接线上,交通发达,以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和210国道为主的9条主干公路及西延、秦七铁路纵横贯穿全境,2006年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境内有小型飞机场一座。  经济要发
期刊
黄陵县煤炭资源丰富,全县煤炭资源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现已经探明地质储量27.3亿吨,可采储量21.8亿吨,新查清储量10亿吨,是全国33个重点产煤县和陕西省四大煤田之一,目前矿区年原煤生产能力1500万吨以上,煤炭远销国内沿海城市和日本、菲律賓、孟加拉等国。  近年来,黄陵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在黄陵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安全先行、标准建设、整合增效、化工突破”的思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
期刊
如果陕西、重庆、四川能够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三省市已有的经济、资源、教育、科技、交通和地缘优势,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西部优先建设一个经济总量相对较大、资源互补、合作多赢的“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对三地和整个西部而言,都将是区域合作的一个质的提升。    徐彦平,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川渝商会会长,西安高山流水实业集团董事长。2000年起从北京转战西部,先后在西安,重庆、成都投资。在政协陕西省
期刊
三江源不考核GDP是明智选择    青海省省长宋秀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海取消了对三江源地区GDP的考核,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环境事关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据报道,2005年国家批复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投资达75亿元,主要用于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鼠害
期刊
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亟须建立跨省市的经济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地强强联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许就能成为我国在西部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陕西和重庆代表团不约而同地提出在西部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建议,一时间成为“两会”的一大亮点,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冯钧平提交的“关于建立‘陕川渝西部(核心)经
期刊
子允霞客    1985年,美国《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青藏高原地质概况的论文,迅疾引起科学界强烈反响。该文缜密的论述以及大量详实的资料令世人震惊,而这篇具有高水准的论文竟出自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地质工作者赵子允之手。2003年8月底,笔者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地矿局赵子允的家中,与之商谈“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的活动事宜,邀请他作为本次活动的向导。赵老为人淳朴,其性格尽显山东人的爽直。他毕业于西
期刊
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中纪委正在论证官员财产公示”的消息,仍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海量新闻报道中,被各大媒体纷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中纪委副书记何勇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新疆阿勒泰的试点经验,将是重要的参考。  我们知道,官员财产申报法并未列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计划,而力争将其列入以便启动立法程序,是一些人大代表正在努力推动的事情。比如韩德云代表,不仅带来
期刊
对西藏人民来说,3月28日是个特别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百万农奴获得了翻身解放;50年后的这一天,是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民主改革50年,彻底改变了成千上万曾经的农奴以及他们的子孙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农奴制的废除,也是一场不亚于美国废奴运动的伟大革命。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伴随着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飞跃
期刊
一样的花季女孩,一样的天之娇子,而且从她们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也一样地选择了充满挑战的谋生之路。但是,面对一路走来的艰辛,她们没有人选择过放弃,因为在她们每个人的心中,依然有梦。    在西安市东门外,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张静开的饭馆。  “是那个女大学生开的饭馆吗?好找得很,就在街口口上,里头有照片有报纸。”周围居民显然对张静都很熟悉。  10年前,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张静因开饭馆创业曾引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