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先秦时期,道家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学派,他们对史前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情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质疑,并描绘了一幅返归自然的理想社会蓝图。其中所透射出的对人类本性的关照、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对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当代一些哲学问题有着前后相继的关系。所以,道家自然主义社会理想今天依旧启发着人们思考。
关键词:道家 社会发展 自然主义 价值
一、“自然”与“自然主义社会”
在《道德经》中“自然”一词总共出现了五次,依次列举如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老子•第二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第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这五次“自然”的使用中,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五章中的“自然”是“大自然”的意思,第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四章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从大自然的基本形态引发出一种人生态度——“自然而然”。 自然主义是一个现代名词,一般指那些主张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潮。“道家尊崇自然,老子有“四大”自然主义世界观,他把整个世界系统分为4个基本组成部分,‘道——天——地——人’,道家的发展思想呈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倾向。”[1]因此道家哲学可以称之为自然主义哲学。这种自然主义哲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就是统治者无为而治,既不用法律条令来管束老百姓,也不用仁义礼智来约束老百姓,更不施加任何负担给老百姓;而老百姓也纯朴自然,如野鹿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争夺,没有欺诈,社会达到了人与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状态。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呢?先秦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经济上,随着铁器农具广泛使用,开垦荒芜土地,兴修水利,出现了“不足”和“有余”的贫富分化。在政治上,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血流遍野;国内到处是争夺之行、奢侈之风、烦苛之征、纷烦之政。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许多人汲汲于名利。道家正是在这个时候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与此同时(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儒家的孔子也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看法,即大同社会理想,古希腊的柏拉图撰写了《理想国》,阐述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看法。这些社会理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对于探索合理的政治制度来说,都有一定的贡献,因而不同程度地成为政治实践的对象。从古到今,每当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就是对社会理想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这实际上是为建构更加美好社会而做的努力,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一个主题。
二、道家对当时社会的批评
老子对当时社会的看法是“道”丧失了,社会发生了倒退。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八章》)老子观察社会现实,发现当时正是“大道废”、“有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时候,所以才会出现仁义、治国之术、孝慈之人与忠臣。他反复批评了社会发生的这种变化,并认为社会混乱的原因是:
第一,统治者妄为。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老子•第三章》)这就是说所谓“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都是扰乱人心的事情,统治者这样做就是妄为。当时几乎所有社会的乱象都与统治者的妄为有关,如收税太多、滥用刀兵、设立法令、崇尚仁义等。例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第七十五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第三十章》)老子提醒统治者不要这样做:“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
第二,新技术与新器物扰乱了人心。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章》)这里老子将“利器”“伎巧”与法令和仁义道德并列在了一起,作为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说明老子试图解决新技术与新器物带来的社会问题。他认为统治者应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当然,道家也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技巧和文明,实质上他们反对的是有违人和自然本性的“技巧”。庄子所主张的技巧是不怀“庆赏爵禄”、“忘一己四肢形体”的“仿天性”、“不以人灭天”的技巧。庄子认为人对技术的过分追求,必然滋长对功名与利禄的无休无止欲望,“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这对于克服当代工具理性思想极度扩张,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而形成的过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按照人类的标准去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残损自然。庄子说: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庄子•马蹄》)等到伯乐出现,自称善治马,给马烫马毛、剪马鬃、钉马掌、烙印记、戴笼头、鞭打训练,马就被改变了,学会了斜眼看御者,吐出口勒、咬断缰绳。这就破坏了马的本性。庄子在《应帝王》里讲了一则寓言:中央之帝浑沌,没有七窍,这是他天生的本来面目。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看到人人都有七窍,唯独浑沌没有,就试着每天为他凿开一窍,等到第七天,七窍成,而浑沌死。庄子用这个寓言告诉人们,按照人类的标准去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既愚蠢又有害。所谓自然,就是真实。“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庄子•渔父》)
道家对社会的批评都离不开自然之道,他们认为正是偏离了自然之道,才导致种种灾祸的发生,所以,复归于自然是唯一的出路。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道家极力主张回到过去,而这本身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爱。
三、道家对自然主义理想社会的建构
道家自然主义理想社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所有的人都以“自然”为其基本的生存状态。为政者以“自然”为其政治的最高境界,而老百姓也以“自然” 为生活的最佳状态。统治者应向老子所说的那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百姓则无智无欲,如野鹿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庄子把这样的“自然”社会叫做“至德之世”。他说:“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道家所神往的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和谐相处。人们保持着纯朴的本性,无知无欲,凭感觉任性而行,却处处合于大道。这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而不是修行或圣人教化的结果。
其次,大自然呈现“自然”的状态,不受人为的干扰。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 (《老子•第六十四章》),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庄子•齐物论》),反对用人为的力量随意地改变自然、破坏自然。他认为,事物各有其自然本性,这些自然本性都是合理的,人类应该充分地尊重和顺应事物的天性,而不应该随意地改变它们,庄子说:“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反对以人类为价值判断的中心来观察思考问题和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庄子在《齐物论》中对究竟什么是“正色”、“正处”、“正味”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讨论,庄子的发问极具启发性,他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类的标准没有资格作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标准,万物的存在方式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人类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而不应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自然万物。道家希望人们能够有对待万物的自然主义的态度,这无疑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具有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人的内心像外在的自然一样,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庄子推崇“至人”、“真人”、“圣人”等这些幸福的人,并凭借他们描述了理想社会的人格,即人的内心里 “自足”、“恬淡”、“守拙”、“无为”,始终不“自是”、“自见”、“自矜”、“自伐”、“自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虽然这样的境界难以企及,但毕竟可以通过节制自身的欲望,“致虚极,守静笃”来达到。道家深切期望人们能够像“至人”、“真人”、“圣人”那样生活,“役物而不役于物”,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 从而臻至“逍遥游”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能够“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庄子•天下》)人完全抛去了外在束缚,达到了与自然的融合,这正是道家理想社会中的人格。
第四,小国寡民状态下的自然社会。老子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一章》)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下,老百姓无相争、无相害、无羡慕嫉妒之心,因而甲兵、刑法不用,生活虽然简单,但特别幸福。老子对自然主义社会的欣赏表明远古时期自然纯朴的社会恰恰是道家理想社会的模式。
道家理想社会是自然主义社会,它的所有一切目标都指向了“自然”二字,可以说道家是站在自然整体的位置,反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复归自然的解决方式的。道家的构想尽管有许多不现实的地方,如反对社会治理,回避社会矛盾,主张毁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奇东西等,但它并没有改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爱护立场,这种爱护本身就提醒着人们思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四、道家自然主义社会理想的价值
道家并不认同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他们认为当时的社会违背了以往社会中人的本性——“自然”,即轻松、自由、幸福、和谐,而这些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道家对当时的社会采取了批评的态度,并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由此我们看到了道家思想的重要价值就是提出了什么是最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不论任何时代社会的发展都不能压抑人的本性,因为轻松、自由、幸福、和谐这些基本要素的实现程度恰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程度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社会理想对社会发展中人的自然本性的追寻,恰恰是对社会发展导致的前进方向迷失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在当代仍然延续。
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人被分裂成了碎片。席勒说:“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人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自己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标志。”[2]人类的整体文明得到发展,而个体却受到伤害,如何在实现人类的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个人天性的完整?席勒提出这个问题,并假想出一个由审美主宰的自由世界。马克思对席勒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回应,他从社会角度描绘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前景,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的历史阶段,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由此看来,道家对社会发展中人的本性丧失问题的探讨与席勒的主张是一致的,所以,道家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发展与人性复归的先驱者。
其次,道家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器物进行了思考,认为这些“利器”“技巧”具有消极性和负面影响,导致了社会争夺的发生和人的“自然”之心的丧失。这可以说是当代技术哲学问题的源头。反观现实,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机器,减轻了人们的劳役,相反,人们却发现机器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时间和精力,使人们不得不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离“自然”的生活越来越远;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生存环境,相反,人们却在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心理距离而痛苦;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资生活条件,人们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过度的奉养却在破坏着人体的平衡,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技术批判的一个代表。他从总体上追问技术,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是对自然的促逼和对世界的单向度的解蔽。[5]道家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不谋而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对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用自然主义来矫正和补救人类行为的偏差和失误的对策,所以,道家可以说是古代较早进行技术批判的思想家,这种批判实际上是对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当代社会发展仍然需要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的思想家,他们反思社会进步,防止一味地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发展,看不到它所带来的弊端。
第三,道家自然主义社会理想具有生态主义的纬度。它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老子•第五十九章》) 。老子对所有过分、极端、奢侈的行为都持反对意见。国外学者小约翰•柯布发现了道家对于生态文明的贡献,他说:“道家赞赏未驯化的自然,并且主张生命应当符合这种自然状态。”[6]时至今日,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呼声,而道家所主张的简单的生活方式是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基础。山西省社会学会会长秦谱德认为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第一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具有大量的挥霍和浪费,生态社会是一种适度的消费,一种简朴的生活。”[7] 从这个角度说,道家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生活,提倡简单生活就是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先秦时期,道家批评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老子、庄子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对自然主义理想社会的建构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道家的反思更加凸现出其巨大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说明什么是最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提醒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关照自然的常态,适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家的智慧具有恒久的价值。
关键词:道家 社会发展 自然主义 价值
一、“自然”与“自然主义社会”
在《道德经》中“自然”一词总共出现了五次,依次列举如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老子•第二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第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这五次“自然”的使用中,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五章中的“自然”是“大自然”的意思,第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四章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从大自然的基本形态引发出一种人生态度——“自然而然”。 自然主义是一个现代名词,一般指那些主张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潮。“道家尊崇自然,老子有“四大”自然主义世界观,他把整个世界系统分为4个基本组成部分,‘道——天——地——人’,道家的发展思想呈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倾向。”[1]因此道家哲学可以称之为自然主义哲学。这种自然主义哲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就是统治者无为而治,既不用法律条令来管束老百姓,也不用仁义礼智来约束老百姓,更不施加任何负担给老百姓;而老百姓也纯朴自然,如野鹿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争夺,没有欺诈,社会达到了人与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状态。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呢?先秦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经济上,随着铁器农具广泛使用,开垦荒芜土地,兴修水利,出现了“不足”和“有余”的贫富分化。在政治上,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血流遍野;国内到处是争夺之行、奢侈之风、烦苛之征、纷烦之政。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许多人汲汲于名利。道家正是在这个时候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与此同时(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儒家的孔子也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看法,即大同社会理想,古希腊的柏拉图撰写了《理想国》,阐述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看法。这些社会理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对于探索合理的政治制度来说,都有一定的贡献,因而不同程度地成为政治实践的对象。从古到今,每当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就是对社会理想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这实际上是为建构更加美好社会而做的努力,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一个主题。
二、道家对当时社会的批评
老子对当时社会的看法是“道”丧失了,社会发生了倒退。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八章》)老子观察社会现实,发现当时正是“大道废”、“有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时候,所以才会出现仁义、治国之术、孝慈之人与忠臣。他反复批评了社会发生的这种变化,并认为社会混乱的原因是:
第一,统治者妄为。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老子•第三章》)这就是说所谓“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都是扰乱人心的事情,统治者这样做就是妄为。当时几乎所有社会的乱象都与统治者的妄为有关,如收税太多、滥用刀兵、设立法令、崇尚仁义等。例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第七十五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第三十章》)老子提醒统治者不要这样做:“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
第二,新技术与新器物扰乱了人心。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章》)这里老子将“利器”“伎巧”与法令和仁义道德并列在了一起,作为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说明老子试图解决新技术与新器物带来的社会问题。他认为统治者应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当然,道家也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技巧和文明,实质上他们反对的是有违人和自然本性的“技巧”。庄子所主张的技巧是不怀“庆赏爵禄”、“忘一己四肢形体”的“仿天性”、“不以人灭天”的技巧。庄子认为人对技术的过分追求,必然滋长对功名与利禄的无休无止欲望,“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这对于克服当代工具理性思想极度扩张,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而形成的过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按照人类的标准去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残损自然。庄子说: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庄子•马蹄》)等到伯乐出现,自称善治马,给马烫马毛、剪马鬃、钉马掌、烙印记、戴笼头、鞭打训练,马就被改变了,学会了斜眼看御者,吐出口勒、咬断缰绳。这就破坏了马的本性。庄子在《应帝王》里讲了一则寓言:中央之帝浑沌,没有七窍,这是他天生的本来面目。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看到人人都有七窍,唯独浑沌没有,就试着每天为他凿开一窍,等到第七天,七窍成,而浑沌死。庄子用这个寓言告诉人们,按照人类的标准去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既愚蠢又有害。所谓自然,就是真实。“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庄子•渔父》)
道家对社会的批评都离不开自然之道,他们认为正是偏离了自然之道,才导致种种灾祸的发生,所以,复归于自然是唯一的出路。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道家极力主张回到过去,而这本身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爱。
三、道家对自然主义理想社会的建构
道家自然主义理想社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所有的人都以“自然”为其基本的生存状态。为政者以“自然”为其政治的最高境界,而老百姓也以“自然” 为生活的最佳状态。统治者应向老子所说的那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百姓则无智无欲,如野鹿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庄子把这样的“自然”社会叫做“至德之世”。他说:“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道家所神往的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和谐相处。人们保持着纯朴的本性,无知无欲,凭感觉任性而行,却处处合于大道。这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而不是修行或圣人教化的结果。
其次,大自然呈现“自然”的状态,不受人为的干扰。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 (《老子•第六十四章》),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庄子•齐物论》),反对用人为的力量随意地改变自然、破坏自然。他认为,事物各有其自然本性,这些自然本性都是合理的,人类应该充分地尊重和顺应事物的天性,而不应该随意地改变它们,庄子说:“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反对以人类为价值判断的中心来观察思考问题和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庄子在《齐物论》中对究竟什么是“正色”、“正处”、“正味”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讨论,庄子的发问极具启发性,他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类的标准没有资格作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标准,万物的存在方式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人类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而不应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自然万物。道家希望人们能够有对待万物的自然主义的态度,这无疑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具有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人的内心像外在的自然一样,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庄子推崇“至人”、“真人”、“圣人”等这些幸福的人,并凭借他们描述了理想社会的人格,即人的内心里 “自足”、“恬淡”、“守拙”、“无为”,始终不“自是”、“自见”、“自矜”、“自伐”、“自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虽然这样的境界难以企及,但毕竟可以通过节制自身的欲望,“致虚极,守静笃”来达到。道家深切期望人们能够像“至人”、“真人”、“圣人”那样生活,“役物而不役于物”,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 从而臻至“逍遥游”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能够“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庄子•天下》)人完全抛去了外在束缚,达到了与自然的融合,这正是道家理想社会中的人格。
第四,小国寡民状态下的自然社会。老子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一章》)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下,老百姓无相争、无相害、无羡慕嫉妒之心,因而甲兵、刑法不用,生活虽然简单,但特别幸福。老子对自然主义社会的欣赏表明远古时期自然纯朴的社会恰恰是道家理想社会的模式。
道家理想社会是自然主义社会,它的所有一切目标都指向了“自然”二字,可以说道家是站在自然整体的位置,反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复归自然的解决方式的。道家的构想尽管有许多不现实的地方,如反对社会治理,回避社会矛盾,主张毁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奇东西等,但它并没有改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爱护立场,这种爱护本身就提醒着人们思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四、道家自然主义社会理想的价值
道家并不认同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他们认为当时的社会违背了以往社会中人的本性——“自然”,即轻松、自由、幸福、和谐,而这些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道家对当时的社会采取了批评的态度,并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由此我们看到了道家思想的重要价值就是提出了什么是最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不论任何时代社会的发展都不能压抑人的本性,因为轻松、自由、幸福、和谐这些基本要素的实现程度恰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程度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社会理想对社会发展中人的自然本性的追寻,恰恰是对社会发展导致的前进方向迷失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在当代仍然延续。
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人被分裂成了碎片。席勒说:“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人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自己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标志。”[2]人类的整体文明得到发展,而个体却受到伤害,如何在实现人类的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个人天性的完整?席勒提出这个问题,并假想出一个由审美主宰的自由世界。马克思对席勒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回应,他从社会角度描绘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前景,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的历史阶段,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由此看来,道家对社会发展中人的本性丧失问题的探讨与席勒的主张是一致的,所以,道家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发展与人性复归的先驱者。
其次,道家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器物进行了思考,认为这些“利器”“技巧”具有消极性和负面影响,导致了社会争夺的发生和人的“自然”之心的丧失。这可以说是当代技术哲学问题的源头。反观现实,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机器,减轻了人们的劳役,相反,人们却发现机器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时间和精力,使人们不得不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离“自然”的生活越来越远;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生存环境,相反,人们却在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心理距离而痛苦;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资生活条件,人们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过度的奉养却在破坏着人体的平衡,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技术批判的一个代表。他从总体上追问技术,认为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是对自然的促逼和对世界的单向度的解蔽。[5]道家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不谋而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对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用自然主义来矫正和补救人类行为的偏差和失误的对策,所以,道家可以说是古代较早进行技术批判的思想家,这种批判实际上是对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当代社会发展仍然需要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的思想家,他们反思社会进步,防止一味地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发展,看不到它所带来的弊端。
第三,道家自然主义社会理想具有生态主义的纬度。它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老子•第五十九章》) 。老子对所有过分、极端、奢侈的行为都持反对意见。国外学者小约翰•柯布发现了道家对于生态文明的贡献,他说:“道家赞赏未驯化的自然,并且主张生命应当符合这种自然状态。”[6]时至今日,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呼声,而道家所主张的简单的生活方式是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基础。山西省社会学会会长秦谱德认为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第一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具有大量的挥霍和浪费,生态社会是一种适度的消费,一种简朴的生活。”[7] 从这个角度说,道家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生活,提倡简单生活就是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先秦时期,道家批评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建构了自然主义社会理想。老子、庄子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对自然主义理想社会的建构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道家的反思更加凸现出其巨大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说明什么是最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提醒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关照自然的常态,适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家的智慧具有恒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