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知识,平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也就是注意各个心理学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下面论述几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几个心理现象。
  
  一、中介心理问题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汉语作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存在,因此自然就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那么在今后的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有意识的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原理,才能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科学化的最大提高。
  英语也属于一门语言学,其表达方式与汉语有一致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一致的地方。如:“一个女孩”组词的汉译英为a girl,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相一致的,学生学这类组词无多大困难。但在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与英语表达不一致时,如:“一碗肉”(a bowl of meat)学生往往犯“a bowl meat”的错误,又如把“不久前”(before long) 易译成not long before。至于“一小时”(an hour)用a而不用an,“几张桌子”(several desks)用desk而未加s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
  另外,在句子结构上,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但在不一致时,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如“这不是书”(This is not a book),“书在桌子上”(a book on the desk)就容易译作“This is not book” “Book on desk”之类。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词等尽被“忽略”,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因此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从科研的角度看,学习英语实质上,实际上就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利用两种语言相通之处,并注意两种语言思维方式不同之处,进而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二、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学习(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认识迁移是有条件的,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掌握迁移的规律,对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学习英语,在对待与汉语语言表达相一致或虽不尽一致而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应充分利用其正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对与汉语语言表达不一致的地方,包括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英语语言,应设法防止负迁移,即消除汉语语言表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期收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因此,如何把学生对汉语的熟练程度迁移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迁移的成效水准是随着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呈现不同水准。作为英语教师,要想让学生把英语学好,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汉语学习,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同步进行。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汉语基础好,揭示英语内在联系就比较顺利,产生错误也比较有规律,纠正起来就十分容易。除此之处,利用先行学过的英文知识促进后续学习的迁移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两种迁移相互结合必然对学生英语学习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三、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会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 sings well。”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生在平时注意积累,很多句子就会脱口而出,这就是语感的体现 。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这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上述心理现象,揭示英语学习内在联系,注意利用先行学过的汉文及英文知识促进后续学习的迁移,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语感,并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不符合职高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急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文章分析了职高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应该分为基础语文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两部分。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语文学科考核形式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职校语文 整合 模式    目前,无论从教材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职高语文教材均与普高教材极为相似,只是每册课文篇数略少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  通过研读和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沪教版)》,我感触颇深,体会到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代写论文背景下,课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情趣性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优化 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基础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关键词:数学 方法 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
期刊
内容摘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  关键词:化学实验 思维 训练    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 趣闻 设施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
期刊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对“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进行以下思考: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由于我们对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往往出现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如: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情感、态度、价
期刊
内容摘要: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持开放与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 模式 参与    一、实践主体参与式教学,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1、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涵义及目标  主体参与式教学,即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一大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即培养学生主体独立自主的,主
期刊
内容摘要: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常规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和沟通渠道,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与学,师与生的双向交流互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应有目的性,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给学生构建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个人成长空间。  关键词:物理 第二课堂 能力     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一般更强调升学率,老师的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机械式套用定理、定
期刊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么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下的几点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