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渡的这所小学是过去的文庙。年深日久又战乱频繁,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等古建筑都不在了;不过从残剩的墙基和几十株古老高大的柏树,仍然可以想见当年高大宽敞的气势。
六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中期,这文庙旧址曾进驻过一大批铁路和医学方面的专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持与国外联系的陆上通道,除了在1938年加紧修通了“滇缅公路”外,又在这一年决定把拟议多年的“滇缅铁路”也投入建设。
这条比公路工程还艰巨的铁路起自昆明,经禄丰、楚雄、南华,再从弥渡转往临沧方向出境,与缅甸腊戍的铁路衔接,全长860公里。如果修筑成功,就可以充分利用缅甸仰光的港口来接纳外援物资了。
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的曾养甫,把这一艰巨工程交给了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铁路建设,获得硕士学位,又在美国德里铁路公司工作过4年,回国后主持修建过全长1008公里的浙赣铁路以及从湖南衡阳为起点直达中越边境镇南关、长达1029公里的湘桂铁路的著名铁路专家杜镇远。
当时,由于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华中南的节节败退,全国总长11500公里的铁路,有9100余公里沦于敌手,那些铁路上的专家,在曾养甫、杜镇远的邀请下,纷纷奔来云南加入了“滇缅铁路”的修建。如张海平、汪菊潜、雷崇民、陶述曾、夏舜参、龚继成、吴祥祺、王节尧、朱葆芬、顾彀成、张袚、李跃祥、祝秦萱、周庸华、关荣柏……几乎全是毕业于欧美名牌大学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还有医学专家张孝骞、应元岳、庞从周、孟庆华、陈又新等等。他们无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都是科技、医学界享誉中外的泰斗。
1940年冬,滇缅铁路工程局从昆明迁来地点适中、可以兼顾东西两大段工程(从昆明至弥渡为东段,弥渡至临沧方向的中缅边界为西段)的弥渡。
除了文庙外,弥渡城里的一两千户人家,也住满了修筑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很是拥挤。那年月,小城照明用的是菜油灯,狭窄街巷里没有街灯,也少夜游人。入夜,城内外就一片暗黑。专家学者们来了后,需要明亮的灯光从事铁路工程设计,于是运来了小型发电机,拉起了电灯线。这古城第一次有了电灯。电灯闪亮的那个晚上,弥渡城里的人都推迟了早睡的习惯赶来看灯,人山人海,比正月十五日的灯会还热闹,都为这奇特的耀眼灯火激动不已。
1943年为了反攻怒江以西和缅北,在云南重新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弥渡又大军云集。先后驻军于此的有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第五十三军军部、第十一集团军兵站总监部……许多作战计划在这里拟就、发出,密切影响着怒江前线的战斗。
当时,弥渡城乡不过10万人,除去妇幼和老弱病残,壮年男子几乎都上了前线、去了筑路工地(仅修铁路、公路就出动了近66万个工作日),人民生产生活都很困难,还要供应这样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军队的粮食、肉菜。这负担是很重的,但朴实的弥渡人都默默承受过来了。
抗战中旷日持久的滇西攻守战,使得曾经是惨烈战地的腾冲、龙陵、松山、畹町名扬中外。有的虽然在怒江以东,不是战地,如保山、施甸,因为支援前线,也进入了抗战名城之列。
弥渡人对滇西抗战的贡献并不逊色,可惜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六七十岁以下的弥渡人多数不知道那段艰难而光辉的过去。
那天微雨中的傍晚,我久久地在这古文庙的庭院、大树下徘徊,想寻觅一点从前的抗战遗迹,却没有。我向同行的弥渡朋友建议,能不能搜集一些弥渡的抗战史料,在这所学校设置一间展览室,哪怕是小小的一间也好。弥渡这一抗战名城是不应该埋没的!
黄玉摘自《新民晚报》
六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中期,这文庙旧址曾进驻过一大批铁路和医学方面的专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持与国外联系的陆上通道,除了在1938年加紧修通了“滇缅公路”外,又在这一年决定把拟议多年的“滇缅铁路”也投入建设。
这条比公路工程还艰巨的铁路起自昆明,经禄丰、楚雄、南华,再从弥渡转往临沧方向出境,与缅甸腊戍的铁路衔接,全长860公里。如果修筑成功,就可以充分利用缅甸仰光的港口来接纳外援物资了。
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的曾养甫,把这一艰巨工程交给了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铁路建设,获得硕士学位,又在美国德里铁路公司工作过4年,回国后主持修建过全长1008公里的浙赣铁路以及从湖南衡阳为起点直达中越边境镇南关、长达1029公里的湘桂铁路的著名铁路专家杜镇远。
当时,由于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华中南的节节败退,全国总长11500公里的铁路,有9100余公里沦于敌手,那些铁路上的专家,在曾养甫、杜镇远的邀请下,纷纷奔来云南加入了“滇缅铁路”的修建。如张海平、汪菊潜、雷崇民、陶述曾、夏舜参、龚继成、吴祥祺、王节尧、朱葆芬、顾彀成、张袚、李跃祥、祝秦萱、周庸华、关荣柏……几乎全是毕业于欧美名牌大学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还有医学专家张孝骞、应元岳、庞从周、孟庆华、陈又新等等。他们无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都是科技、医学界享誉中外的泰斗。
1940年冬,滇缅铁路工程局从昆明迁来地点适中、可以兼顾东西两大段工程(从昆明至弥渡为东段,弥渡至临沧方向的中缅边界为西段)的弥渡。
除了文庙外,弥渡城里的一两千户人家,也住满了修筑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很是拥挤。那年月,小城照明用的是菜油灯,狭窄街巷里没有街灯,也少夜游人。入夜,城内外就一片暗黑。专家学者们来了后,需要明亮的灯光从事铁路工程设计,于是运来了小型发电机,拉起了电灯线。这古城第一次有了电灯。电灯闪亮的那个晚上,弥渡城里的人都推迟了早睡的习惯赶来看灯,人山人海,比正月十五日的灯会还热闹,都为这奇特的耀眼灯火激动不已。
1943年为了反攻怒江以西和缅北,在云南重新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弥渡又大军云集。先后驻军于此的有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第五十三军军部、第十一集团军兵站总监部……许多作战计划在这里拟就、发出,密切影响着怒江前线的战斗。
当时,弥渡城乡不过10万人,除去妇幼和老弱病残,壮年男子几乎都上了前线、去了筑路工地(仅修铁路、公路就出动了近66万个工作日),人民生产生活都很困难,还要供应这样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军队的粮食、肉菜。这负担是很重的,但朴实的弥渡人都默默承受过来了。
抗战中旷日持久的滇西攻守战,使得曾经是惨烈战地的腾冲、龙陵、松山、畹町名扬中外。有的虽然在怒江以东,不是战地,如保山、施甸,因为支援前线,也进入了抗战名城之列。
弥渡人对滇西抗战的贡献并不逊色,可惜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六七十岁以下的弥渡人多数不知道那段艰难而光辉的过去。
那天微雨中的傍晚,我久久地在这古文庙的庭院、大树下徘徊,想寻觅一点从前的抗战遗迹,却没有。我向同行的弥渡朋友建议,能不能搜集一些弥渡的抗战史料,在这所学校设置一间展览室,哪怕是小小的一间也好。弥渡这一抗战名城是不应该埋没的!
黄玉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