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那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思考,大部分学生摇头,少数学生
迷茫。
教师出示1根30 cm长的铁丝和2根5 cm长的铁丝,随即学生大笑:根本就围
不成。
师: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围成三角
形呢?请拿出事先准备的小棒(4 cm、5 cm、6 cm、10 cm各一根),围一围并记一记,填写到课前下发的表格上。
集体评议,呈现学生整理好的表格。
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一根小棒(cm) 4 5 4 4
第二根小棒(cm) 5 6 5 6
第三根小棒(cm) 6 10 10 10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汇报时,学生指出: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就一定能围成三
角形。
教师追问:如果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能围成吗?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在前,有的学生用实例证明,有的学生直接说:当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根本就不是三角形。
学生会心地笑了,有的带头鼓起了掌。
教师再问:如果两条短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呢?
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更围不成。
……
反思: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表情由“摇头、迷茫”到“大笑”再到“会心的笑”,认知状态由一知半解到初步理解再到明明白白,思维状态由模糊到清晰。维系这一切变化的正是学生经历观察、猜测之后有针对性的动手实践活动,这里的活动为接下来的理性思辨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当教师提出两条短边之和如果等于第三边时,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进行解释和说明;当教师再次追问若两条短边之和如果小于第三边时,学生用一句“更围不成”应答,如果学生不是借助于前面的动手实践,哪能有如此生动、准确的表达和理性的
思考。
【案例二】教学“乘法分配律”
课件呈现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理解题目信息和所求问题。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吗?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有针对性地板书:
师: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一说)
师:方法二是怎么想的?每一步在求什么?
教师拿出课前准備的5件上衣和5条裤子的图片,说:哪位同学可以上来将方法二的思路演示出来吗?
学生简单交流后,进行了展示。
师:方法二先算出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即65+45=110元),然后再算出买5套衣服要多少元(即110×5=550元)。同学们,现在当你看到这个综合算式(65+45)×5时,这里的“5”代表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里的“5”表示有5套这样的衣服,也可以说是5件上衣和5条裤子。
师:很好。其实方法二和方法一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他们的答案也相等。我们可以两个综合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即……
反思:本节课教学乘法分配律,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参与、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情境图的引入,学生一般都能列出两种不同的综合算式,这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方法的意义及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将两种算式列成一个等式,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现和概括规律的重要前提。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并借助于直观的图片使方法二的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引导学生看算式,说出“5”指什么,使学生的思维经历“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于是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里的“5”指的是5套衣服,其实也就是5件上衣和5条裤子,将方法二与方法一建立了内在的、必然的
联系。
虽然案例二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只限于个别学生的操作演示,但这个动手实践是建立在全体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而且对于新知的探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抓住知识形成的关键点,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积累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经历“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实践了—经历了、体验了、探索了,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根的,这样的学习也才会真的发生。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
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那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思考,大部分学生摇头,少数学生
迷茫。
教师出示1根30 cm长的铁丝和2根5 cm长的铁丝,随即学生大笑:根本就围
不成。
师: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围成三角
形呢?请拿出事先准备的小棒(4 cm、5 cm、6 cm、10 cm各一根),围一围并记一记,填写到课前下发的表格上。
集体评议,呈现学生整理好的表格。
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一根小棒(cm) 4 5 4 4
第二根小棒(cm) 5 6 5 6
第三根小棒(cm) 6 10 10 10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汇报时,学生指出: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就一定能围成三
角形。
教师追问:如果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能围成吗?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在前,有的学生用实例证明,有的学生直接说:当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两条一样长的线段,根本就不是三角形。
学生会心地笑了,有的带头鼓起了掌。
教师再问:如果两条短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呢?
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更围不成。
……
反思: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表情由“摇头、迷茫”到“大笑”再到“会心的笑”,认知状态由一知半解到初步理解再到明明白白,思维状态由模糊到清晰。维系这一切变化的正是学生经历观察、猜测之后有针对性的动手实践活动,这里的活动为接下来的理性思辨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当教师提出两条短边之和如果等于第三边时,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进行解释和说明;当教师再次追问若两条短边之和如果小于第三边时,学生用一句“更围不成”应答,如果学生不是借助于前面的动手实践,哪能有如此生动、准确的表达和理性的
思考。
【案例二】教学“乘法分配律”
课件呈现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理解题目信息和所求问题。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吗?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有针对性地板书:
师: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一说)
师:方法二是怎么想的?每一步在求什么?
教师拿出课前准備的5件上衣和5条裤子的图片,说:哪位同学可以上来将方法二的思路演示出来吗?
学生简单交流后,进行了展示。
师:方法二先算出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即65+45=110元),然后再算出买5套衣服要多少元(即110×5=550元)。同学们,现在当你看到这个综合算式(65+45)×5时,这里的“5”代表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里的“5”表示有5套这样的衣服,也可以说是5件上衣和5条裤子。
师:很好。其实方法二和方法一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他们的答案也相等。我们可以两个综合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即……
反思:本节课教学乘法分配律,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参与、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情境图的引入,学生一般都能列出两种不同的综合算式,这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方法的意义及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将两种算式列成一个等式,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现和概括规律的重要前提。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并借助于直观的图片使方法二的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引导学生看算式,说出“5”指什么,使学生的思维经历“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于是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里的“5”指的是5套衣服,其实也就是5件上衣和5条裤子,将方法二与方法一建立了内在的、必然的
联系。
虽然案例二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只限于个别学生的操作演示,但这个动手实践是建立在全体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而且对于新知的探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抓住知识形成的关键点,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积累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经历“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实践了—经历了、体验了、探索了,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根的,这样的学习也才会真的发生。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