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陌生化”理论旨在将人们生活中的常事、常情、常理变得“陌生”,以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将“陌生化”效应应用于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保持对音乐作品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陌生化”理论时,教师可尝试在歌曲留白处,引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在情感体验处,带领学生探寻文化内涵;在审美意境处,唤醒学生的自由想象;在实践体验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陌生化”; 留白表现;情感体验;审美意境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著名文学理论。这一理论旨在将人们生活中的常事、常情、常理变得“陌生”,以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再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全新的认识和体验。音乐课堂中,当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时,必须改变以往课堂上惯用的教学模式,摒弃习以为常的教学思维,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利用“陌生化”教学时,要对学生已知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设计,力求运用崭新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别样的精彩。
一、在歌曲留白处,引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留白是书画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为了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作者会有意留下一定的空白,供读者想象。音乐课中,教师要准确地捕捉教学内容的留白处,巧妙地构成教学上的“阴晴圆缺”,培养学生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当学生感到迷茫时,教师要相机诱导,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探索、思考、发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许多音乐作品在情感表达中都会出现“欲言又止”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作品内涵,将歌曲的“留白”部分与歌曲显性的内容进行自然连接,打通壁垒,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如执教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歌曲中有三处休止符和两个小间奏。学生虽然知道在休止符和间奏处需要停顿,但演唱时仍然容易受主观影响,出现抢拍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三处休止符及间奏处设计相关内容,对“空白”进行填补。某教师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用动作、表情展现“我”和“妈妈”的神态。在第一个休止符“家乡没有山”后,学生打开双手,左右摇摆,表示“没有”;第二个休止符在“拉着妈妈看”一句后,学生把右手打平,放在额头边,做出环顾四周的动作;在结尾句 “亲我小脸蛋哟喂”的八分休止符处,学生用亲昵的动作加以表现。学生还在两个小间奏处配上语气词,如“哇”“嗯”等,就像母女间的对话,真实而亲切。通过动作、语言的表现,学生感受到在这些休止符和间奏处背后的“留白”部分,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母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二、在情感体验处,引领学生探寻文化内涵
歌唱是人们用声音来抒发情感、表现意境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感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因此,歌曲教学中,歌唱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歌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歌,更要让学生从“陌生化”的理论视角出发,用演唱的方式探寻歌曲的文化意蕴和情感特点。在教唱苏少版五年级歌曲《送别》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听到歌曲的旋律就能演唱,但他们的声音总是苍白无力,缺少感染力。“陌生化”理论认为,阻碍人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鉴于此,笔者试着让歌曲变得“陌生”,使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距离感,而后再让他们探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事实上,《送别》的曲调并非李叔同自创,而是源自奥特威所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对该曲进行填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离别意境表現得淋漓尽致。直至今日,《送别》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于这样的作品,该如何用文化内涵感染学生,让他们对歌曲进行重新演绎呢?结合歌曲内容,教师提炼了歌词意境、旋律特征、歌曲背景等文化主题,并设计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视角感受离别情绪。古训云:“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诵、场景叙述等方式体会歌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从中获得情感信息。同时,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和音乐同步画旋律线,引导学生用手画旋律,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体会每一乐句的旋律下行感及其对于歌曲表达离别情绪所起的作用。再根据旋律的起伏和渐强渐弱记号,引导学生通过演唱体会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声音是传情的手段,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创作背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较浅,无法体会离愁别绪。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及歌曲的创作背景,还与学生一起欣赏电影《城南旧事》中的《送别》片段,体会主人公英子忧伤而惆怅的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在音乐课上渗透相关文化,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产生距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歌曲,体会作者创作的意愿,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审美意境处,唤醒学生的自由想象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陌生化”效应打破了人们对既定世界的感受,摆脱了常规对人们的约束,采用独特方式,延长人们的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从而让人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独特魅力,重新唤起人们的鲜活感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陌生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执教苏少版五上音乐欣赏曲《空山鸟语》一课时,教师开始没有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围绕“空山”与“鸟语”两个主题,跟随音乐进行想象。而后教师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为这段音乐配上一幅画。四幅图片展示的分别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万马奔腾的草原和寂静茂密的森林。学生根据乐曲的特点,一致选择“寂静茂密的树林”。再次欣赏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体会空山中的“回声”,聆听“鸟语”……学生以独特的心灵视角,摆脱了惯性思维,以丰富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最后教师通过音画意境创设,让学生随着音乐,想象在宁静的深山里,鸟儿飞翔的情景。学生由音乐联系到画面,使听觉与视觉有机融合,实现了音乐的“陌生化”,极大地丰富了想象力,感受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由此获得了言语难以表达的审美感受。
四、在实践体验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理性活动,它更需要感性的参与,需要学生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经历学习的过程。“陌生化”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以此增加感觉的难度。执教苏少版二上《打掌掌》一课时,教师从朗诵童谣导入,用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加入声势律动,让学生体验音乐蕴含的情绪。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运用之前未接触过的铝板琴演奏由“mi、sol、la”组成的旋律短句,而后扩展到完整的歌曲学唱,在熟练演唱之后再加入打花掌。加入打花掌时,教师先请学生按谱面拍手,再尝试创编其他的拍掌方式。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拍掌方式,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由此可见,即兴创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创编游戏,学生对歌曲的节拍始终保持着一种“陌生感”。循着这种“陌生感”,学生延长了体验的时间,有了更多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
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音乐课堂,能让学生以新的视角解读音乐,感受音乐的质感和独特韵味, 以此获得更多的表现兴趣和体验欲望,让音乐课堂不再是“云里雾里”,而是“显山露水”,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云蕾.例谈“陌生化”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
[3]沈玉芬.“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4).
[4]黄美华.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J].江苏教育,2016(12).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滨江小学 225107)
【关键词】“陌生化”; 留白表现;情感体验;审美意境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著名文学理论。这一理论旨在将人们生活中的常事、常情、常理变得“陌生”,以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再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全新的认识和体验。音乐课堂中,当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时,必须改变以往课堂上惯用的教学模式,摒弃习以为常的教学思维,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利用“陌生化”教学时,要对学生已知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设计,力求运用崭新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收获别样的精彩。
一、在歌曲留白处,引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留白是书画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为了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作者会有意留下一定的空白,供读者想象。音乐课中,教师要准确地捕捉教学内容的留白处,巧妙地构成教学上的“阴晴圆缺”,培养学生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当学生感到迷茫时,教师要相机诱导,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探索、思考、发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许多音乐作品在情感表达中都会出现“欲言又止”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作品内涵,将歌曲的“留白”部分与歌曲显性的内容进行自然连接,打通壁垒,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如执教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歌曲中有三处休止符和两个小间奏。学生虽然知道在休止符和间奏处需要停顿,但演唱时仍然容易受主观影响,出现抢拍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三处休止符及间奏处设计相关内容,对“空白”进行填补。某教师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用动作、表情展现“我”和“妈妈”的神态。在第一个休止符“家乡没有山”后,学生打开双手,左右摇摆,表示“没有”;第二个休止符在“拉着妈妈看”一句后,学生把右手打平,放在额头边,做出环顾四周的动作;在结尾句 “亲我小脸蛋哟喂”的八分休止符处,学生用亲昵的动作加以表现。学生还在两个小间奏处配上语气词,如“哇”“嗯”等,就像母女间的对话,真实而亲切。通过动作、语言的表现,学生感受到在这些休止符和间奏处背后的“留白”部分,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母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二、在情感体验处,引领学生探寻文化内涵
歌唱是人们用声音来抒发情感、表现意境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感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因此,歌曲教学中,歌唱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歌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歌,更要让学生从“陌生化”的理论视角出发,用演唱的方式探寻歌曲的文化意蕴和情感特点。在教唱苏少版五年级歌曲《送别》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听到歌曲的旋律就能演唱,但他们的声音总是苍白无力,缺少感染力。“陌生化”理论认为,阻碍人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鉴于此,笔者试着让歌曲变得“陌生”,使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距离感,而后再让他们探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事实上,《送别》的曲调并非李叔同自创,而是源自奥特威所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对该曲进行填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离别意境表現得淋漓尽致。直至今日,《送别》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于这样的作品,该如何用文化内涵感染学生,让他们对歌曲进行重新演绎呢?结合歌曲内容,教师提炼了歌词意境、旋律特征、歌曲背景等文化主题,并设计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视角感受离别情绪。古训云:“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诵、场景叙述等方式体会歌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从中获得情感信息。同时,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和音乐同步画旋律线,引导学生用手画旋律,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体会每一乐句的旋律下行感及其对于歌曲表达离别情绪所起的作用。再根据旋律的起伏和渐强渐弱记号,引导学生通过演唱体会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声音是传情的手段,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创作背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较浅,无法体会离愁别绪。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及歌曲的创作背景,还与学生一起欣赏电影《城南旧事》中的《送别》片段,体会主人公英子忧伤而惆怅的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在音乐课上渗透相关文化,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产生距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歌曲,体会作者创作的意愿,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审美意境处,唤醒学生的自由想象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陌生化”效应打破了人们对既定世界的感受,摆脱了常规对人们的约束,采用独特方式,延长人们的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从而让人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独特魅力,重新唤起人们的鲜活感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陌生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执教苏少版五上音乐欣赏曲《空山鸟语》一课时,教师开始没有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围绕“空山”与“鸟语”两个主题,跟随音乐进行想象。而后教师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为这段音乐配上一幅画。四幅图片展示的分别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万马奔腾的草原和寂静茂密的森林。学生根据乐曲的特点,一致选择“寂静茂密的树林”。再次欣赏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体会空山中的“回声”,聆听“鸟语”……学生以独特的心灵视角,摆脱了惯性思维,以丰富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最后教师通过音画意境创设,让学生随着音乐,想象在宁静的深山里,鸟儿飞翔的情景。学生由音乐联系到画面,使听觉与视觉有机融合,实现了音乐的“陌生化”,极大地丰富了想象力,感受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由此获得了言语难以表达的审美感受。
四、在实践体验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理性活动,它更需要感性的参与,需要学生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经历学习的过程。“陌生化”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以此增加感觉的难度。执教苏少版二上《打掌掌》一课时,教师从朗诵童谣导入,用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加入声势律动,让学生体验音乐蕴含的情绪。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运用之前未接触过的铝板琴演奏由“mi、sol、la”组成的旋律短句,而后扩展到完整的歌曲学唱,在熟练演唱之后再加入打花掌。加入打花掌时,教师先请学生按谱面拍手,再尝试创编其他的拍掌方式。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拍掌方式,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由此可见,即兴创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创编游戏,学生对歌曲的节拍始终保持着一种“陌生感”。循着这种“陌生感”,学生延长了体验的时间,有了更多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
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陌生化”理论运用于音乐课堂,能让学生以新的视角解读音乐,感受音乐的质感和独特韵味, 以此获得更多的表现兴趣和体验欲望,让音乐课堂不再是“云里雾里”,而是“显山露水”,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云蕾.例谈“陌生化”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
[3]沈玉芬.“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4).
[4]黄美华.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J].江苏教育,2016(12).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滨江小学 2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