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生态哲学观点,从人类历史上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出发,对《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古舟子咏》这首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出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这首诗歌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
【关键词】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 生命平等主义 敬重自然
一、当代生态哲学观
1.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ecology philosophy)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起初,生态哲学以“新唯灵论”为理论根据,它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还形成一个政治团体“绿党”。
2.当代生态哲学的研究情况: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3.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生态哲学、生态理论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研究。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者与作品中其他象征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门。
二、《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哲学观
《古舟子咏》的生态伦理内涵: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把自然视为创作的灵魂,其诗歌由自然而生,为自然而存,体现自然本身的价值。诗人于1798年发表的长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的生态寓言诗,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了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通篇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力。诗人以广袤无垠的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奇且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航海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宗教性说教故事,但事实上诗人感悟到的真理远远超越了宗教教规,他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憧憬。诗中的老水手无名无姓,他并非只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人类。他和同伴们航行在风和日丽、万顷碧波之中,突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如墙的冰山从船旁漂过,冰雪怒吼。过了一会,穿过云雾飞来了一只信天翁,于是坚冰迸裂,它带领船只脱离险境,陪伴着船员,使航行顺利进行。信天翁是一只来自于自然的鸟,代表着美丽、高贵、神圣与纯洁。
这篇诗歌中体现了有生命中心论特点的自然世界,透视处于生态伦理关系中的人类,并探讨生态伦理和谐的构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古舟子咏》折射出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伦理特征,倡导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优越性,试图唤起人们建立敬重自然的态度,并且为构建生态伦理和谐提供了具体的道德策略和方向。
三、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
1.《古舟子咏》的写作生态背景;《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它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自然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息息相通的,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体平衡就被打破,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古舟子咏》与现代的生态平衡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信天翁、水手、船、海水都是自然中的有机环节,也是息息相关的。信天翁被射死后,自然原有的和谐就被打破了,自然中的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于是自然灾害发生了,谋害信天翁的水手们成了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从超自然的角度来看,柯勒律治可以把这场灾难解释为超自然力量对水手们的报复;从现代生态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场灾难解读为自然生态失衡后,自然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的惩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节很多。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漠视自然,使自身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不能设法补救,就会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走向末日。人类如果能像杀死信天翁后能够翻然悔悟的老水手那样,也许还有救赎的希望。老水手在灾难中幸存下来,闪为他已经悔悟。他意识到他射死信天翁是犯罪,是一种对自然的亵渎。 2.由《古舟子咏》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从古至今,生态的持续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高度上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恶化不能不使我们省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是主动的方面,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从本质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看,自然界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与自然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使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从生态伦理的演变史来看,首先,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代是人类敬畏自然,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生产资料,动植物和人类在生物链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的生存要靠这种互相依赖来维持。在这一个阶段,人类依附于自然的关系;其次,进入封建时代,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合理的开垦,这一阶段,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是相对和谐的。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对于自然开始有缺少理性的破坏,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破坏将会成为恶性循环了,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必然会使作为其中一员的人类遭受灾难。当前时代,我们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关系,例如老水手在衷心的为水蛇祈祷之后,才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获得了救赎。自然并没有让老水手死去,而是以一 种更加严厉的方式惩罚了他。老水手必须要拿一生来偿还他犯下的罪,用一生来忏悔,通过讲述来唤醒众生尊重自然万物。与杀死信天翁一样,赞美水蛇也是一种标志、一个信号。如果说射杀无辜的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分离,赞美水蛇则代表了人类要回归自然的愿望。人类对自然如果保持应有的尊重与热爱,自然也会给人类相应的回报。自然给予老水手水源,并且帮助他重返自然。在此,人与自然重新和解。这种融合与最初是不同的。经历了生态危机,人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及发展至关重要。人们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繁衍生息,就像老水手最后的告诫一样。老水手的这一良言点破了全诗的主旨:无论是人类还是鸟兽都应受到同样的热爱与尊重,因为他们都是上帝创造的。在尊重其他生物的过程中,我们与上帝结合。老水手的故事就是一则寓言,寓意深刻。如果人类不善待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就如同利奥波德提出的大地伦理的基本道德准则一样:“一件事情,当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关键词】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 生命平等主义 敬重自然
一、当代生态哲学观
1.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ecology philosophy)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起初,生态哲学以“新唯灵论”为理论根据,它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还形成一个政治团体“绿党”。
2.当代生态哲学的研究情况: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3.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生态哲学、生态理论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研究。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者与作品中其他象征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门。
二、《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哲学观
《古舟子咏》的生态伦理内涵: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把自然视为创作的灵魂,其诗歌由自然而生,为自然而存,体现自然本身的价值。诗人于1798年发表的长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的生态寓言诗,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了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通篇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力。诗人以广袤无垠的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奇且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航海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宗教性说教故事,但事实上诗人感悟到的真理远远超越了宗教教规,他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憧憬。诗中的老水手无名无姓,他并非只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人类。他和同伴们航行在风和日丽、万顷碧波之中,突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如墙的冰山从船旁漂过,冰雪怒吼。过了一会,穿过云雾飞来了一只信天翁,于是坚冰迸裂,它带领船只脱离险境,陪伴着船员,使航行顺利进行。信天翁是一只来自于自然的鸟,代表着美丽、高贵、神圣与纯洁。
这篇诗歌中体现了有生命中心论特点的自然世界,透视处于生态伦理关系中的人类,并探讨生态伦理和谐的构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古舟子咏》折射出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伦理特征,倡导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优越性,试图唤起人们建立敬重自然的态度,并且为构建生态伦理和谐提供了具体的道德策略和方向。
三、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
1.《古舟子咏》的写作生态背景;《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它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自然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息息相通的,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体平衡就被打破,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古舟子咏》与现代的生态平衡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信天翁、水手、船、海水都是自然中的有机环节,也是息息相关的。信天翁被射死后,自然原有的和谐就被打破了,自然中的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于是自然灾害发生了,谋害信天翁的水手们成了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从超自然的角度来看,柯勒律治可以把这场灾难解释为超自然力量对水手们的报复;从现代生态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场灾难解读为自然生态失衡后,自然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的惩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节很多。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漠视自然,使自身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不能设法补救,就会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走向末日。人类如果能像杀死信天翁后能够翻然悔悟的老水手那样,也许还有救赎的希望。老水手在灾难中幸存下来,闪为他已经悔悟。他意识到他射死信天翁是犯罪,是一种对自然的亵渎。 2.由《古舟子咏》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从古至今,生态的持续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高度上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恶化不能不使我们省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是主动的方面,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从本质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看,自然界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与自然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使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从生态伦理的演变史来看,首先,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代是人类敬畏自然,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生产资料,动植物和人类在生物链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的生存要靠这种互相依赖来维持。在这一个阶段,人类依附于自然的关系;其次,进入封建时代,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合理的开垦,这一阶段,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是相对和谐的。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对于自然开始有缺少理性的破坏,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破坏将会成为恶性循环了,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必然会使作为其中一员的人类遭受灾难。当前时代,我们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关系,例如老水手在衷心的为水蛇祈祷之后,才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获得了救赎。自然并没有让老水手死去,而是以一 种更加严厉的方式惩罚了他。老水手必须要拿一生来偿还他犯下的罪,用一生来忏悔,通过讲述来唤醒众生尊重自然万物。与杀死信天翁一样,赞美水蛇也是一种标志、一个信号。如果说射杀无辜的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分离,赞美水蛇则代表了人类要回归自然的愿望。人类对自然如果保持应有的尊重与热爱,自然也会给人类相应的回报。自然给予老水手水源,并且帮助他重返自然。在此,人与自然重新和解。这种融合与最初是不同的。经历了生态危机,人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及发展至关重要。人们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繁衍生息,就像老水手最后的告诫一样。老水手的这一良言点破了全诗的主旨:无论是人类还是鸟兽都应受到同样的热爱与尊重,因为他们都是上帝创造的。在尊重其他生物的过程中,我们与上帝结合。老水手的故事就是一则寓言,寓意深刻。如果人类不善待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就如同利奥波德提出的大地伦理的基本道德准则一样:“一件事情,当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