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教授、金融学专家——曹国华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简历
  曹国华,男,安徽宣城人。管理学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获数学专业硕士;1999年在重庆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经济学。2000年被提升为副教授,2006年被提升为教授,2007年被提升为博士生导师。曹国华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是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曹国华是重庆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主要负责金融方向,是重庆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及广东分行的顾问专家,为相关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战略定位、融资规划、风险管理等咨询服务多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项目投融资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在国内权威学术刊物《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研管理》、《管理科学学报》等发表了关于金融工程、金融市场、风险投资、期权博弈等方面的多篇论文,2006年5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关于投融资方面专著一本。
  三、主持项目
  曹国华作为项目负责人在近三年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转换债券融资与项目柔性投资的互动机理研究(70571089)”(2005年获准,2008年底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期权博弈视角的西部风险投资发展研究(08BJY154)”(2008年获准,2011年6月结题)、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期权博弈基本理论及其在投融资领域的应用(NCET—07—0905)”(2007年获准,2010年底完成),并都顺利通过验收结题,三个项目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期权博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用期权博弈研究可转换债券,国家社科基金应用期权博弈研究西部风险投资,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则研究了期权博弈基本理论及其在投融资领域的应用。
  四、主要研究成果
  1、上市公司“庄股跳水”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第2期。
  2、基于建设时间的企业投资期权博弈均衡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3、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科研管理》, 2007年第1期。
  4、企业创新竞争的期权博弈行为分析,《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
  5、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期权博弈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6、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动机的国外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7、联合投资在分阶段风险投资中的约束机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
  8、银校合作模式研究,《金融经济》,2007年第20期。
  9、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投资与分红的柔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
  10、美、印风险投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3期。
  11、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12、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双边匹配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13、技术不确定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分析,《管理学报》,2009年第12期。
  14、股权资本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国进民退”隐忧的思考,《金融评论》,2010年第3期。
  15、实物期权法在生态补偿额测定中的应用,《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16、基于期权博弈的西部风险投资发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17、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非减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例,《软科学》,2010年第5期。
  18、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国科技保险与风险投资的协同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9期。
  19、基于rough集与BP神经网络的大非减持度预测研究,《软科学》,2010年第10期。
  20、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迎合理论——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1期。
  21、我国股市对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影响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2期。
  22、基于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的分割市场股票定价,《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3、CEO控制权、成长性与审计定价,《当代财经》,2011年第4期。
  24、会计师事务所更迭与审计质量,《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