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锋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最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格的典范,雷锋身上所闪耀的先进性的光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多年来,青岛黄海学院把坚持学习雷锋、传承红色基因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发掘雷锋精神的丰富资源,致力于用雷锋精神示范引领全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雷锋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基层党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载体,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引导向行为实践的转化,从规范约束向榜样示范的转化,从政治追求向道德提升的转化,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德育品牌创建之路。
关键词:雷锋 红色基因 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岛黄海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建于1996年。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心位置,占地1440余亩,教职工1200余人,在校学生15000余名。建校以来,学校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惟德惟能,止于至善”的校风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着力打造特色优质本科教育品牌,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多年来,青岛黄海学院关工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紧扣时代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青少年学生实际出发,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雷锋,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深化教育内涵,使雷锋精神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市“雷锋学校”、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雷锋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最具红色基因的典范,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雷锋身上所闪耀的先进性光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建校初,学校董事长刘常青就提出了“培养雷锋式的学生永不过时”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青岛黄海学院二十年坚持学雷锋的事迹,是对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和生动践行。
一、抓阵地建设,为学生打造红色文化殿堂
为将雷锋精神生动真实的再现,校党委决定要引雷锋入校园,校关工委遵照校党委的指示,作出具体规划,建立了“三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通过可感、可触、可知、可听的雷锋事迹故事,激发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热情,增强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1.建立雷锋纪念馆。2010年,校关工委在雷锋班第四任老班长曲建文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筹建雷锋纪念馆,先后赴辽宁抚顺市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纪念馆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考察学习,赴浙江金华拜访学雷锋环保老人曹荣安老先生,收集雷锋珍贵文物、原生音频资料以及早期中外文版本学雷锋书籍、宣传品、实物等。2011年10月,学校投资90多万元的雷锋纪念馆建成。纪念馆收藏有关雷锋的珍贵资料图片400多幅,中外文版本学雷锋书籍、宣传品、实物等150余件。雷锋纪念馆的建成,为我校深入扎实的学雷锋活动提供了坚强的阵地。雷锋纪念馆开馆举行了隆重的典礼,省、市、区三级关工委主任莅临参加。
2.设立“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2011年3月,学校与雷锋生前所在团签订了军校共建学雷锋协议,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讲坛”的帮助下设立了“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成为全国第二家设立该分坛的院校。聘请了雷锋亲密战友原海军副政委冷宽中将、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雷锋亲密战友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第二任班长庞春学、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和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雷锋精神研究》主编翟元斌、《解放军报》原副总编陶克少将为黄海学院客座教授。讲坛开设以来,每年都不定期的组织讲座、报告会、读书会,有力推动了雷锋精神传播和雷锋文化研究的开展。
3.树立雷鋒塑像。学校于2011年底树立了高3.45米、重5吨的大理石雷锋塑像。完善了雷锋纪念馆内部设施、丰富了馆藏内容。2012年3月,我校“三位一体”学习雷锋基地正式落成开馆。我校成为全国首家建立雷锋纪念馆的高校。“三位一体”学雷锋基地的建成,为学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扩大了阵地,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思想教育,构建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依托“三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学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雷锋精神教育体系,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全过程,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撒播在青年学生的心灵上,大力激发他们的社会正能量,为实现黄海梦和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以雷锋纪念馆为依托,开展雷锋精神教育。黄海学院的学生,入校第一堂课就是雷锋精神教育。“走进雷锋 学习雷锋 践行雷锋精神”,是我们每年新生入校教育的主题。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要完成“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写一篇观后感,读一篇雷锋日记,做一件好事”,使每位黄海学生从入校就树立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意识,做到“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
2.以雷锋讲坛为阵地,开展时代主旋律教育。学校依托雷锋讲坛,定期邀请冷宽将军、田永清将军,张兴吉、庞春学、曲建文老班长,翟元斌、刘德全、陶克等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学雷锋专题报告,教育学生传承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使雷锋精神成为学校永不褪色的校园文化旗帜。 3.以传统媒介为载体,开展雷锋精神鲜活化教育。在进行雷锋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将雷锋精神鲜活化。学校创办了《寻找身边的雷锋》简报,开展“我身边的雷锋”演讲比赛,引导学生用心发现、用笔记录身边的优秀人物和感人故事,鼓励学生用动人的语言传播模范事迹,让雷锋精神教育由抽象的理论讲解向具体的人格示范转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4.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开展雷锋精神传承教育。2013年,我校首次提出了“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即在全校范围内申报创建十个优秀班集体为“雷锋式班级”,百间模范宿舍为“雷锋式宿舍”,千名先进个人为“雷锋式学生”。每年3月份,对创建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邀请雷锋班老班长或雷锋将军来校颁发锦旗和证书。目前,全校共有193个班级、590个宿舍和3760名个人参与了此项创建活动,最终有99个班级、299个宿舍和3390名个人达到创建目标。这项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抓践行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时代先锋
为了将学习雷锋精神做到知行合一,校关工委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搭建平台,开展学雷锋、做雷锋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积小善为大爱,使学雷锋、做雷锋成为行动自觉、时尚追求。
1.构建校内育人平台,深化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把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模块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千村行动”青春扶贫活动。编辑出版校本教材《雷锋的人生观修养》,并将该教材纳入必修课的范围。青年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2.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遵照校党委的要求,校关工委努力健全与完善校外实践平台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学校建立了黄岛区聋哑学校、开发区老年大学等18个志愿者服务站和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制订了“志愿者服务站和德育教育基地运行方案”。学校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开展敬老爱亲、义务支教、无偿献血、慈善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仅2015年以来,各志愿者组织共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182次,参与人员4742余人次。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争做“雷锋式”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世人“身边的感动”。
3.搭建新媒体平台,助力红色基因传承。遵照校党委的部署,宣传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速、关注人群多等优势,通过微信投票、微博线上话题讨论等不同形式,深入开展以“雷锋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学生创作的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有关雷锋精神的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发到朋友圈。开展“知雷锋爱雷锋 唱雷锋做雷锋 与雷锋精神同行”宣讲、“雷锋月里书雷锋”书画比赛、“雷锋故事我来讲”线上话题等活动。在加大雷锋精神宣传力度的同时,也增强了雷锋精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抓榜样带动作用,让新时代雷锋精神处处开花
1.服务社会,让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纪念馆建成后,很好的发挥了对周边大、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社区群众和干部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全国各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当地思想政治学习的园地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区第一中学、黄岛区革命英烈红军小学、黄岛区委宣传部、开发区教体局、灵山卫街道办……等大批的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慕名来到学校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每年3月份络绎不绝前来观展的人员,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参观学习的已有800多个单位、80000多人次。
2.发挥新时期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当代雷锋”郭明义、“学雷锋模范”张子祥、“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及每年评出的全国十大道德模范等等,他们与时俱进,升华了雷锋,再现了雷锋,是我们新时期学雷锋活生生的好典型,是雷锋精神永恒价值的时代体现,校关工委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收听、收看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找差距、表决心、写读后感,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青岛黄海学院22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雷锋的历史,通过理论加实践的雷锋精神教育,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解,而且提高了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雷锋精神已在黄海校园生根发芽,红色基因已在黄海校园传承,它必将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再攀新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參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
2、聂文军,彭定光,李桂梅《论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意
义和实践路径》,(伦理学研究),2012年。
3、陈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践行路径》道德与文明,2012年8月。
4、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5、李迪军,《学雷锋全程教育读本》,内部资料,2002年11月。
6、新时期以雷锋精神育人课题组内部资料。
关键词:雷锋 红色基因 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岛黄海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建于1996年。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心位置,占地1440余亩,教职工1200余人,在校学生15000余名。建校以来,学校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惟德惟能,止于至善”的校风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着力打造特色优质本科教育品牌,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多年来,青岛黄海学院关工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紧扣时代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青少年学生实际出发,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雷锋,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深化教育内涵,使雷锋精神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市“雷锋学校”、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雷锋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最具红色基因的典范,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雷锋身上所闪耀的先进性光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建校初,学校董事长刘常青就提出了“培养雷锋式的学生永不过时”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青岛黄海学院二十年坚持学雷锋的事迹,是对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和生动践行。
一、抓阵地建设,为学生打造红色文化殿堂
为将雷锋精神生动真实的再现,校党委决定要引雷锋入校园,校关工委遵照校党委的指示,作出具体规划,建立了“三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通过可感、可触、可知、可听的雷锋事迹故事,激发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热情,增强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1.建立雷锋纪念馆。2010年,校关工委在雷锋班第四任老班长曲建文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筹建雷锋纪念馆,先后赴辽宁抚顺市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纪念馆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考察学习,赴浙江金华拜访学雷锋环保老人曹荣安老先生,收集雷锋珍贵文物、原生音频资料以及早期中外文版本学雷锋书籍、宣传品、实物等。2011年10月,学校投资90多万元的雷锋纪念馆建成。纪念馆收藏有关雷锋的珍贵资料图片400多幅,中外文版本学雷锋书籍、宣传品、实物等150余件。雷锋纪念馆的建成,为我校深入扎实的学雷锋活动提供了坚强的阵地。雷锋纪念馆开馆举行了隆重的典礼,省、市、区三级关工委主任莅临参加。
2.设立“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2011年3月,学校与雷锋生前所在团签订了军校共建学雷锋协议,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讲坛”的帮助下设立了“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成为全国第二家设立该分坛的院校。聘请了雷锋亲密战友原海军副政委冷宽中将、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雷锋亲密战友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第二任班长庞春学、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和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雷锋精神研究》主编翟元斌、《解放军报》原副总编陶克少将为黄海学院客座教授。讲坛开设以来,每年都不定期的组织讲座、报告会、读书会,有力推动了雷锋精神传播和雷锋文化研究的开展。
3.树立雷鋒塑像。学校于2011年底树立了高3.45米、重5吨的大理石雷锋塑像。完善了雷锋纪念馆内部设施、丰富了馆藏内容。2012年3月,我校“三位一体”学习雷锋基地正式落成开馆。我校成为全国首家建立雷锋纪念馆的高校。“三位一体”学雷锋基地的建成,为学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扩大了阵地,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思想教育,构建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依托“三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学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雷锋精神教育体系,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全过程,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撒播在青年学生的心灵上,大力激发他们的社会正能量,为实现黄海梦和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以雷锋纪念馆为依托,开展雷锋精神教育。黄海学院的学生,入校第一堂课就是雷锋精神教育。“走进雷锋 学习雷锋 践行雷锋精神”,是我们每年新生入校教育的主题。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要完成“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写一篇观后感,读一篇雷锋日记,做一件好事”,使每位黄海学生从入校就树立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意识,做到“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
2.以雷锋讲坛为阵地,开展时代主旋律教育。学校依托雷锋讲坛,定期邀请冷宽将军、田永清将军,张兴吉、庞春学、曲建文老班长,翟元斌、刘德全、陶克等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学雷锋专题报告,教育学生传承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使雷锋精神成为学校永不褪色的校园文化旗帜。 3.以传统媒介为载体,开展雷锋精神鲜活化教育。在进行雷锋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将雷锋精神鲜活化。学校创办了《寻找身边的雷锋》简报,开展“我身边的雷锋”演讲比赛,引导学生用心发现、用笔记录身边的优秀人物和感人故事,鼓励学生用动人的语言传播模范事迹,让雷锋精神教育由抽象的理论讲解向具体的人格示范转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4.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开展雷锋精神传承教育。2013年,我校首次提出了“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即在全校范围内申报创建十个优秀班集体为“雷锋式班级”,百间模范宿舍为“雷锋式宿舍”,千名先进个人为“雷锋式学生”。每年3月份,对创建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邀请雷锋班老班长或雷锋将军来校颁发锦旗和证书。目前,全校共有193个班级、590个宿舍和3760名个人参与了此项创建活动,最终有99个班级、299个宿舍和3390名个人达到创建目标。这项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抓践行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时代先锋
为了将学习雷锋精神做到知行合一,校关工委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搭建平台,开展学雷锋、做雷锋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积小善为大爱,使学雷锋、做雷锋成为行动自觉、时尚追求。
1.构建校内育人平台,深化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把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模块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千村行动”青春扶贫活动。编辑出版校本教材《雷锋的人生观修养》,并将该教材纳入必修课的范围。青年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2.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遵照校党委的要求,校关工委努力健全与完善校外实践平台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学校建立了黄岛区聋哑学校、开发区老年大学等18个志愿者服务站和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制订了“志愿者服务站和德育教育基地运行方案”。学校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开展敬老爱亲、义务支教、无偿献血、慈善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仅2015年以来,各志愿者组织共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182次,参与人员4742余人次。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争做“雷锋式”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世人“身边的感动”。
3.搭建新媒体平台,助力红色基因传承。遵照校党委的部署,宣传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速、关注人群多等优势,通过微信投票、微博线上话题讨论等不同形式,深入开展以“雷锋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学生创作的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有关雷锋精神的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发到朋友圈。开展“知雷锋爱雷锋 唱雷锋做雷锋 与雷锋精神同行”宣讲、“雷锋月里书雷锋”书画比赛、“雷锋故事我来讲”线上话题等活动。在加大雷锋精神宣传力度的同时,也增强了雷锋精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抓榜样带动作用,让新时代雷锋精神处处开花
1.服务社会,让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纪念馆建成后,很好的发挥了对周边大、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社区群众和干部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全国各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当地思想政治学习的园地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区第一中学、黄岛区革命英烈红军小学、黄岛区委宣传部、开发区教体局、灵山卫街道办……等大批的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慕名来到学校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每年3月份络绎不绝前来观展的人员,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参观学习的已有800多个单位、80000多人次。
2.发挥新时期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当代雷锋”郭明义、“学雷锋模范”张子祥、“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及每年评出的全国十大道德模范等等,他们与时俱进,升华了雷锋,再现了雷锋,是我们新时期学雷锋活生生的好典型,是雷锋精神永恒价值的时代体现,校关工委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收听、收看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找差距、表决心、写读后感,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青岛黄海学院22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雷锋的历史,通过理论加实践的雷锋精神教育,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解,而且提高了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雷锋精神已在黄海校园生根发芽,红色基因已在黄海校园传承,它必将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再攀新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參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
2、聂文军,彭定光,李桂梅《论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意
义和实践路径》,(伦理学研究),2012年。
3、陈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践行路径》道德与文明,2012年8月。
4、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5、李迪军,《学雷锋全程教育读本》,内部资料,2002年11月。
6、新时期以雷锋精神育人课题组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