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调控地理效应充满着变化、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冲突。在分析人类对地理效应优化调控目标、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人口质量、发挥科技正向作用、建立适度消费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三生”空间协调和开展地理预测的优化调控对策。
关键词:人类;资源;环境;人地关系;调控
一、人类调控地理效应的特点
1.变化
在人类—地理环境系统中,变化是经常的,其表现形式也纷繁多样,如正在变化的条件、需要和期望。其中每一种变化又可能成为诱发进一步变化的因素或动因。这种变化中的因果关系,亦即继发性变化,进而加剧了变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在原因或变化途径解释中意见相左的程度。
2.复杂性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诸多表现,通常是难以完全通晓和预期的。由于存在许多复杂的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的途径,各种因果关系模型也就难以确定。并且,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并易于受到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3.不确定性
人类对自然系统、人类社会或自然与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通常是既不完全又不准确的。而且,未来的条件和环境相对于现今状况而言还会有许多变化。调控的决策者必须在信息不完备或者对决策可能产生的连锁性后果不明了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情形因方法和目标不同会有所变化。
4.冲突
人类社会中正常地存在着价值观、利益、信念、预期和优先权各不相同的个人与团体。大异其趣并时常发生冲突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点,会经常卷入到人类调控地理效应的决策过程中。而这些差异所折射出的又常常是不同的“世界观”、需求和未来的不同预期。于是,多数对地理效应的调控就成了对冲突的管理[1]。
二、人类对地理效应优化调控的思路
1.优化调控目标
以资源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以培植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导,充分利用和促进系统内部所有的积极关系,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优化组合状态,在空间结构、时间过程、整体效应、协同性等方面使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人流、信息流达到合理流动和分配[2],实现人地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
2.优化调控原则
(1)哲学原则:地球伦理。从自然系统演变过程看,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一切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人类和所有其它物种一样,是永恒生态规律的对象。但是,人类又不同于其它物种,他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一特点决定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地关系协调有赖于建立“全球性伦理道德”。
(2)技术原则:减负加正。“减负”就是通过可控资源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与灾害,减少资源浪费,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反馈减少到最小程度。“加正”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地理环境系统的生产潜力和人类系统的智慧潜力,扩大可利用资源范围并使资源利用率和单位承载力达到最大。人类通过“减负加正”,将开源与节流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获得生活资源与生活资料,最小限度地产生废弃物与自然灾害,实现人地系统的整体优化。
(3)观念原则:适度消费。人地关系协调中,满足“需求”是人类作用于地理环境的主要目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限制”。人口增长意味着人类需要向环境索取更多的资源。要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地理环境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就必须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消费,把技术变化和价值变革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人类满足需求的消费标准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3]。
3.优化调控思路
(1)优化调控基础:转变传统发展战略。由传统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持以及培植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通过资源价值化完善资源价格,建立资源核算制度;通过资源产业化,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环境的持续生产能力。在政府的干预和公众参与下,协调好代际关系和区际关系[2]。
(2)優化调控重点:人类内部利益关系。由于人地系统中的生物工程和非生物工程都叠加着强烈的人文过程。人对地的利益驱动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就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争斗、相互掠夺、相互推诿环境责任的受害者。人地关系的矛盾实质是人类价值和利益分配的矛盾。问题出在环境上,根源却是在人类内部的利益得失上。因此,调控人地关系的机制主要是对人的约束以及在人的能动作用下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处理好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生态支持功能、资源利用功能中的利益和效益的分配。
(3)优化调控关键:人的意识建设。对人地系统优化全过程影响最大、最为深刻的根本因素是人口因素,但作为根本因素的人口具体说是指人的意识,而非人口增长。因为人的意识最具有破坏性,也最具有建设性,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人地关系问题的态度,更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程度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人的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从根本上遏止区域人地关系恶化的关键途径,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终替代资金、技术成为调控人地关系的主要动力[4]。
三、人类对地理效应优化调控的对策
1.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口质量
改变传统的环境价值观,使人人都肩负起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的责任。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教育贯穿于各级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社会教育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生育观、消费观、环境观的教育,增强对地方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和培训,优化教育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综合开发体系,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道德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加强人口管理,优化人口结构,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使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科技正向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也不断升级,并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特征;而人类最终又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调整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以,人类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防止并控制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正确运用科技手段,发挥科技正向相互作用,建立起支撑人类生存的人为环境系统,技术进步带来的新资源的开发、新产业的建立,增加了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使人地系统的资源、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平衡,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
3.建立适度消费体系,走清洁消费之路
在“改善消费结构,扩大服务性消费、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的同时,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应将人们引导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消费观念上来,建立一个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消费体系;建立一个能反映资源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价格体系,使人们自觉摒弃浪费资源的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费性浪费。同时,通过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的改善,减少加工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管理和资源化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引导企业自觉地控制废弃物的排放,走清洁消费之路[3]。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资源环境品质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强化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执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可持续利用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加快资源替代技术和开发技术的发展,增强资源再生能力和替代能力。大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综合治理技术和建设技术的发展,优化环境生产结构,使环境生产达到资源生产力最高、环境纳污力最大、灾害破坏力最小的最佳状态,保护环境承载力,提高资源环境品质。
5.完善制度体系,促进“三生”空间协调
在政府干预、公众参与和区域政策、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的系统调控下,建立和完善资源制度管理體系。通过构建资源开发效益共享机制和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和资本化,建立完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效益评估与分配制度、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和资源开发收益再投入制度[5],优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人地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共生,构成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和生态空间美好的“三生”空间协调、共赢。
6.开展地理预测,提高区域决策水平
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并正确地阐明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建设区域性的环境状况预报系统以及强大的灾害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地理预测预报研究,特别是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总的地理后果和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识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及其作用的方向、数量范围等。据此提高人类的区域决策水平,调控地理环境要素结构、空间布局以及人文过程的方式、强度,促进地理环境服务功能的发展,从而有效调节和利用地理过程,调控地理效应发展的方向、速率,力争在消极作用发生之前,能采取有效防范和调节措施,将人类活动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实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布鲁斯·米切尔著.蔡运龙等译.资源与环境管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4).
[3]龚胜生.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1).
[4]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J].地学前缘.2003,10(4).
[5]王嘉学,吴婷,蔡影.资源地贫困问题与人地关系调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3(3).
关键词:人类;资源;环境;人地关系;调控
一、人类调控地理效应的特点
1.变化
在人类—地理环境系统中,变化是经常的,其表现形式也纷繁多样,如正在变化的条件、需要和期望。其中每一种变化又可能成为诱发进一步变化的因素或动因。这种变化中的因果关系,亦即继发性变化,进而加剧了变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在原因或变化途径解释中意见相左的程度。
2.复杂性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诸多表现,通常是难以完全通晓和预期的。由于存在许多复杂的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的途径,各种因果关系模型也就难以确定。并且,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并易于受到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3.不确定性
人类对自然系统、人类社会或自然与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通常是既不完全又不准确的。而且,未来的条件和环境相对于现今状况而言还会有许多变化。调控的决策者必须在信息不完备或者对决策可能产生的连锁性后果不明了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情形因方法和目标不同会有所变化。
4.冲突
人类社会中正常地存在着价值观、利益、信念、预期和优先权各不相同的个人与团体。大异其趣并时常发生冲突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点,会经常卷入到人类调控地理效应的决策过程中。而这些差异所折射出的又常常是不同的“世界观”、需求和未来的不同预期。于是,多数对地理效应的调控就成了对冲突的管理[1]。
二、人类对地理效应优化调控的思路
1.优化调控目标
以资源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以培植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导,充分利用和促进系统内部所有的积极关系,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优化组合状态,在空间结构、时间过程、整体效应、协同性等方面使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人流、信息流达到合理流动和分配[2],实现人地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
2.优化调控原则
(1)哲学原则:地球伦理。从自然系统演变过程看,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一切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人类和所有其它物种一样,是永恒生态规律的对象。但是,人类又不同于其它物种,他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一特点决定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地关系协调有赖于建立“全球性伦理道德”。
(2)技术原则:减负加正。“减负”就是通过可控资源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与灾害,减少资源浪费,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反馈减少到最小程度。“加正”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地理环境系统的生产潜力和人类系统的智慧潜力,扩大可利用资源范围并使资源利用率和单位承载力达到最大。人类通过“减负加正”,将开源与节流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获得生活资源与生活资料,最小限度地产生废弃物与自然灾害,实现人地系统的整体优化。
(3)观念原则:适度消费。人地关系协调中,满足“需求”是人类作用于地理环境的主要目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限制”。人口增长意味着人类需要向环境索取更多的资源。要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地理环境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就必须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消费,把技术变化和价值变革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人类满足需求的消费标准限制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3]。
3.优化调控思路
(1)优化调控基础:转变传统发展战略。由传统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持以及培植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通过资源价值化完善资源价格,建立资源核算制度;通过资源产业化,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环境的持续生产能力。在政府的干预和公众参与下,协调好代际关系和区际关系[2]。
(2)優化调控重点:人类内部利益关系。由于人地系统中的生物工程和非生物工程都叠加着强烈的人文过程。人对地的利益驱动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就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争斗、相互掠夺、相互推诿环境责任的受害者。人地关系的矛盾实质是人类价值和利益分配的矛盾。问题出在环境上,根源却是在人类内部的利益得失上。因此,调控人地关系的机制主要是对人的约束以及在人的能动作用下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处理好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生态支持功能、资源利用功能中的利益和效益的分配。
(3)优化调控关键:人的意识建设。对人地系统优化全过程影响最大、最为深刻的根本因素是人口因素,但作为根本因素的人口具体说是指人的意识,而非人口增长。因为人的意识最具有破坏性,也最具有建设性,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人地关系问题的态度,更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程度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人的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从根本上遏止区域人地关系恶化的关键途径,道德文明的力量将最终替代资金、技术成为调控人地关系的主要动力[4]。
三、人类对地理效应优化调控的对策
1.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口质量
改变传统的环境价值观,使人人都肩负起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的责任。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教育贯穿于各级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社会教育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生育观、消费观、环境观的教育,增强对地方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和培训,优化教育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综合开发体系,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道德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加强人口管理,优化人口结构,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使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科技正向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也不断升级,并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特征;而人类最终又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调整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以,人类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防止并控制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正确运用科技手段,发挥科技正向相互作用,建立起支撑人类生存的人为环境系统,技术进步带来的新资源的开发、新产业的建立,增加了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使人地系统的资源、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平衡,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
3.建立适度消费体系,走清洁消费之路
在“改善消费结构,扩大服务性消费、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的同时,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应将人们引导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消费观念上来,建立一个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消费体系;建立一个能反映资源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价格体系,使人们自觉摒弃浪费资源的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费性浪费。同时,通过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的改善,减少加工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管理和资源化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引导企业自觉地控制废弃物的排放,走清洁消费之路[3]。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资源环境品质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强化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执法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可持续利用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加快资源替代技术和开发技术的发展,增强资源再生能力和替代能力。大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综合治理技术和建设技术的发展,优化环境生产结构,使环境生产达到资源生产力最高、环境纳污力最大、灾害破坏力最小的最佳状态,保护环境承载力,提高资源环境品质。
5.完善制度体系,促进“三生”空间协调
在政府干预、公众参与和区域政策、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的系统调控下,建立和完善资源制度管理體系。通过构建资源开发效益共享机制和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和资本化,建立完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效益评估与分配制度、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和资源开发收益再投入制度[5],优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人地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共生,构成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和生态空间美好的“三生”空间协调、共赢。
6.开展地理预测,提高区域决策水平
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并正确地阐明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建设区域性的环境状况预报系统以及强大的灾害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地理预测预报研究,特别是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总的地理后果和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识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及其作用的方向、数量范围等。据此提高人类的区域决策水平,调控地理环境要素结构、空间布局以及人文过程的方式、强度,促进地理环境服务功能的发展,从而有效调节和利用地理过程,调控地理效应发展的方向、速率,力争在消极作用发生之前,能采取有效防范和调节措施,将人类活动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实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布鲁斯·米切尔著.蔡运龙等译.资源与环境管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4).
[3]龚胜生.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协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1).
[4]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J].地学前缘.2003,10(4).
[5]王嘉学,吴婷,蔡影.资源地贫困问题与人地关系调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