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以及对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功能的构建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教务 管理系统 学籍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19-02
1 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
1.1 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中,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大众化,高等教育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校中在这几年中也不断进行扩招,专业也有了更多的划分,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学校的办学模式也由之前的单一进行了一定的转换。面对这些变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也就随之不断增加,不仅工作量有所增大,而且在工作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整个教学工作而言,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太高的标准,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1 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认识不到位
针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不能有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也没有真正地将工作的重点转到教务管理上;有的高校在这方面虽然也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其中的领导决策机构却不够完善,规划也不够完整;有的高校对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没有下功夫,建设队伍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相对来说就会差一些,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很多工作还是比较杂乱、复杂,信息化技术在其中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应用,而管理机制也不具备科学化。
1.1.2 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中,信息资源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来没有进行创新。分析其原因:第一,其实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引,促使其进步的脚步的有些缓慢;第二,信息资源建设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统一,每个学校在建设中总是加入自己的东西,使建设出现重复性,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留下一些问题;第三,每个高校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与其他学校相互合作,信息资源的建设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1.1.3 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
在高校中,教务管理的信息化会促使其办学不断开放,信息资源在办学开放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共享和再利用。而在现在的高校体制下,第一,办学经济利益在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怎么样才能将各高校、教师之间的利益相互联系起来,使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的,配套政策和协作机制就需要建立起来;第二,在评估教师个人教学质量的时候,教学信息化要求如何才能体现出来,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怎么样才能建立起来,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所以,教务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1.2 国内外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况
伴随着不断发展和普及的Internet应用,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对于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些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完全被淘汰,因为,数据在这类系统中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只有通过客户端才能够访问,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学校的领导进行更好地工作,也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依据;同时,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学年制转换为学年学分制,通常情况下,高校都会提供一些选修公共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在教务管理中,选课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大量学生同时进行选课,所以,在网上选课的过程中,C/S和B/S结构的系统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以教务部门网站的开发为重点,每个高校中都设置了自己的教务主页,可以使选课、成绩查询等更为便捷。
2 对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功能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水平也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针对现在高校管理来讲,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与之完全符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渐成为高校管理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将其软件自行开发出来,而且还会将教务信息管理软件购买进来,因为,受到软件开发技术或者设计框架的影响,使管理不能实现高效率,与教务管理需求不能相互满足,因此,研究教务信息管理在网络中是十分重要的。
2.1 系统分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来讲是比较大的,与很多业务以及不同的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划分系统,使其更利于管理和发展。规划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模块要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的划分一定不能减弱内部功能和信息的凝聚力,集中那些有一定联系和比较相似的模块,最好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数据调用。
(2) 在设置模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未来管理发展的需要。
(3) 模块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开发信息系统是比较大的工程,通常情况下,实现它是需要分步骤进行的,因此,划分模块一定要在分期分步的实施过程中有所适应。模块的划分也要考虑到组织机构的要求,但是,也不可以将组织机构作为重要的依据。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将功能划分方法作为参照,把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能划分为以下9个模块: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排课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教学评估模块、教材管理模块、实践教学管理模块、选课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
2.2 学籍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也可以说,在整个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籍管理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都是重要对象。不管是在奖罚学生还是变动学生学习的时候,学籍信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务管理中,学籍管理应该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综合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的所有档案数据都是需要通过它得以实现的,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及统计工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数据就是管理数据中所包含的内容。教务处教务科和各学院教务员都可以对这一部分的系统模块进行使用。学籍管理的主要业务: 2.2.1 学生入学注册。每年招生与就业处把新生数据交给教务处进行前期处理,规范数据格式,导入综合信息系统。
2.2.2 学生分班。专业的不同对于招生来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班也是要进行的。例如,建筑工程技术有200人,就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将其划分为5个班。
2.2.3 编排学号。一个学生步入学校以后,都具备自身独一无二的学号,这正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数据索引,这个学号一定要保持长久的存在。学校针对院系、专业、教师、课程以及学生设置可以有所代表的代码。学号编号的数字位数通常都是9位,其中学生所在年级代码为前两位,中间一位数字是系的代表,学生所在专业为两位数代表,班级号也用两位数字代表,最后两位是流水号。
2.3 学籍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
在学籍管理相关业务的基础上,这个模块的目录大致可以分为四级。依据逐步细化工作的原则,首先,将日常学籍业务工作性质分类作为依据,形成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则为学籍管理中的某一项业务;三级目录则为某业务的某个流程;四级目录则为操作的具体数据。
2.4 学籍管理程序结构设计
在这个系统中,学籍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学生是进行一切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这个模块主要就是使学生的学籍信息得到一定的保障,而学籍信息维护、学籍异动情况维护、新生信息维护、学生的照片以及奖惩情况都是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与此同时,以学籍数据作为基本条件,使高基报表和数据上报文件得以形成。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生的学籍状态是学生管理实现的基础,因此,若是学生的学籍有变动的情况,就应该对其进行及时地维护,只有这样,实时管理学生才能更为行之有效。
3 结语
基于MVC的技术框架,将整个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层、数据持久层,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层次清晰。通过一些学校的具体实行,针对教务管理的基本需求是可以实现满足的。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数据仓库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
[2] 王蓉.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教务管理系统探索[J].科技资讯,2008(1).
[3] 夏维海.普通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
[4] 袁慧宇,刘咏梅.基于面向对象的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设计[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5] 林萍,张新华,骆昌日.基于本体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关键词:高校教务 管理系统 学籍管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19-02
1 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
1.1 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中,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大众化,高等教育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校中在这几年中也不断进行扩招,专业也有了更多的划分,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学校的办学模式也由之前的单一进行了一定的转换。面对这些变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也就随之不断增加,不仅工作量有所增大,而且在工作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整个教学工作而言,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太高的标准,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1 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认识不到位
针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不能有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也没有真正地将工作的重点转到教务管理上;有的高校在这方面虽然也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其中的领导决策机构却不够完善,规划也不够完整;有的高校对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没有下功夫,建设队伍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相对来说就会差一些,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很多工作还是比较杂乱、复杂,信息化技术在其中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应用,而管理机制也不具备科学化。
1.1.2 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中,信息资源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来没有进行创新。分析其原因:第一,其实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引,促使其进步的脚步的有些缓慢;第二,信息资源建设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统一,每个学校在建设中总是加入自己的东西,使建设出现重复性,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留下一些问题;第三,每个高校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从来不与其他学校相互合作,信息资源的建设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1.1.3 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
在高校中,教务管理的信息化会促使其办学不断开放,信息资源在办学开放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共享和再利用。而在现在的高校体制下,第一,办学经济利益在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怎么样才能将各高校、教师之间的利益相互联系起来,使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的,配套政策和协作机制就需要建立起来;第二,在评估教师个人教学质量的时候,教学信息化要求如何才能体现出来,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怎么样才能建立起来,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所以,教务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1.2 国内外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况
伴随着不断发展和普及的Internet应用,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对于管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些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完全被淘汰,因为,数据在这类系统中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只有通过客户端才能够访问,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学校的领导进行更好地工作,也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依据;同时,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学年制转换为学年学分制,通常情况下,高校都会提供一些选修公共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在教务管理中,选课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大量学生同时进行选课,所以,在网上选课的过程中,C/S和B/S结构的系统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以教务部门网站的开发为重点,每个高校中都设置了自己的教务主页,可以使选课、成绩查询等更为便捷。
2 对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功能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水平也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针对现在高校管理来讲,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与之完全符合。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渐成为高校管理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将其软件自行开发出来,而且还会将教务信息管理软件购买进来,因为,受到软件开发技术或者设计框架的影响,使管理不能实现高效率,与教务管理需求不能相互满足,因此,研究教务信息管理在网络中是十分重要的。
2.1 系统分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来讲是比较大的,与很多业务以及不同的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划分系统,使其更利于管理和发展。规划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模块要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的划分一定不能减弱内部功能和信息的凝聚力,集中那些有一定联系和比较相似的模块,最好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数据调用。
(2) 在设置模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未来管理发展的需要。
(3) 模块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开发信息系统是比较大的工程,通常情况下,实现它是需要分步骤进行的,因此,划分模块一定要在分期分步的实施过程中有所适应。模块的划分也要考虑到组织机构的要求,但是,也不可以将组织机构作为重要的依据。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将功能划分方法作为参照,把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能划分为以下9个模块: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排课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教学评估模块、教材管理模块、实践教学管理模块、选课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
2.2 学籍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也可以说,在整个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籍管理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都是重要对象。不管是在奖罚学生还是变动学生学习的时候,学籍信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务管理中,学籍管理应该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综合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的所有档案数据都是需要通过它得以实现的,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及统计工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数据就是管理数据中所包含的内容。教务处教务科和各学院教务员都可以对这一部分的系统模块进行使用。学籍管理的主要业务: 2.2.1 学生入学注册。每年招生与就业处把新生数据交给教务处进行前期处理,规范数据格式,导入综合信息系统。
2.2.2 学生分班。专业的不同对于招生来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班也是要进行的。例如,建筑工程技术有200人,就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将其划分为5个班。
2.2.3 编排学号。一个学生步入学校以后,都具备自身独一无二的学号,这正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数据索引,这个学号一定要保持长久的存在。学校针对院系、专业、教师、课程以及学生设置可以有所代表的代码。学号编号的数字位数通常都是9位,其中学生所在年级代码为前两位,中间一位数字是系的代表,学生所在专业为两位数代表,班级号也用两位数字代表,最后两位是流水号。
2.3 学籍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
在学籍管理相关业务的基础上,这个模块的目录大致可以分为四级。依据逐步细化工作的原则,首先,将日常学籍业务工作性质分类作为依据,形成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则为学籍管理中的某一项业务;三级目录则为某业务的某个流程;四级目录则为操作的具体数据。
2.4 学籍管理程序结构设计
在这个系统中,学籍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学生是进行一切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这个模块主要就是使学生的学籍信息得到一定的保障,而学籍信息维护、学籍异动情况维护、新生信息维护、学生的照片以及奖惩情况都是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与此同时,以学籍数据作为基本条件,使高基报表和数据上报文件得以形成。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生的学籍状态是学生管理实现的基础,因此,若是学生的学籍有变动的情况,就应该对其进行及时地维护,只有这样,实时管理学生才能更为行之有效。
3 结语
基于MVC的技术框架,将整个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层、数据持久层,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层次清晰。通过一些学校的具体实行,针对教务管理的基本需求是可以实现满足的。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数据仓库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
[2] 王蓉.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教务管理系统探索[J].科技资讯,2008(1).
[3] 夏维海.普通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
[4] 袁慧宇,刘咏梅.基于面向对象的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设计[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5] 林萍,张新华,骆昌日.基于本体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