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成果,短线比长线重要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置身事外作为旁观者时,我们通常倾向于从理想意义上看他人的成果:不考虑限制条件、以极长的历史眼光来评价,且多是蜻蜓点水式地评点而非全面的评估——由于传媒的极大丰富,我们常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各种事件涌面而来,让我们来不及作出深入的反应,多不得不采取旁观者的姿态。这种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让我们在评估自己的成果时也易于落入类似模式,而实际上我们应该采纳的思路是,只考虑时间洪流中的一节,而不要急于或轻易地寻找终极意义。
  在出发时,我们总期待做出巨大的变化,想象空间是让我们动身的驱动力,在回顾时,我们多半发现这只是时间或历史的洪流中的一节,对自己所获得成果会进行相对务实的评估。当然,对于那些只是完成他人的要求的人,自己怎样看待成果不会是他们的烦恼,自己的目标、他人的目标、现实的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不会困扰他们。而对于自定目标的人,怎样在时间的洪流中看待成果,是大问题。
  在时间的洪流中看待成果,需突破的首要障碍是脑中的迷思。一方面。无论是大氛围还是被表达出来的,宏大议题占据主导位置,比如在企业领域,谈行业方向、企业战略或竞争对手对比分析的很多,而务实的讨论很少能被广泛听到。这种情形可能是因为,宏大议题是最多人关注的交集,就像娱乐八卦资讯是整个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一样。
  同样的,宏大议题不直接涉及自身利益,像娱乐八卦一样提供了暂时的逃避。另一方面,虽然绝大多数人是实用主义者,但占据话语权的常是理想主义者,实用常被视为低人一等,这亦使人不自觉去追寻长远意义。这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思考与行动之间的脱节,还有会不自觉地在过于长远理想化和过于短期现实两个极端之间大幅摆动。我们试图转向在时间的洪流中这一视角,则是在两极端之间找到相对平衡的现实选择。
  走在山林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走到一条山路的高处之前,我们不知道前面是一段下山的路,还是又一个上坡,抑或一段平路,甚至无路可走。而顶峰在远处,忽而看得见,忽而看不见,在路途中,它只是一个方向。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有个被严重低估甚至可说被忽视的s型曲线理论,他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类似横过来的S型:“最初缓慢尝试、蹒跚学步,其后迈向巅峰,最后盛极而衰”,而他的贡献在于找到S型曲线提示的“持续增长的秘方”,也就是在未达巅峰之前走出一条方向看似是向下的第二条s型曲线,向下,从而继续向上。
  这里提起汉迪的S型曲线,是因为他实际上把事物的发展视为许多个s曲线连缀而成,提示我们看时间洪流中的一段。并且,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连缀路径,创造一种先向下再向上、但总体方向持续向上的路径。当然,如果没有连缀起来,中间的分隔是一个个的断裂,那也是现实。相对悲观地说,连续向上的曲线是妄想,S型连缀是努力的方向,而断裂是多数时候的现实。
  如果我们把时间宽度放得比汉迪所说的s型还要短,那么就是人们常见的钟形曲线或想象中的山的形状:向上一到达顶点一向下。同样的,在管理中也有一个对应的曲线,揭示了一些不同的现实,这就是硅谷营销大家杰弗里·摩尔所说的“技术产品接纳周期”。他这个曲线远看也是钟形曲线,但不同的是,他把这个曲线划分得更细致、分成更多阶段,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这些阶段之间并非是连贯的,各阶段之间存在着鸿沟(Chasm)。以技术产品而言,最大的鸿沟发生在从早期的粉丝到走向大众市场之间,大部分失败的科技产品,都是坠落入这个鸿沟中。
  除了揭示鸿沟的存在之外,摩尔的提示还在于,他告知我们如何有预谋地积蓄能量、跨越鸿沟。最大而化之地说,如果鸿沟不太宽,我们可以靠助跑跳过去。这时,我们要考虑的时间长度则短得多,但它的重要程度恐怕不会有太多疑问,在这种视角下它比终极意义更重要。
  在时间的洪流中看,收获成果,看似容易,但做得到的人却是少数。这所有的一切,都事关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立脚与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是原位组织工程中最重要的趋化因子之一,对人牙周膜干细胞有趋化和促增殖分化作用,局部应用能够促进牙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