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它包含五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五种需求相互关联.它的提出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科学管理具有启迪意义,为我国幼儿教师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阐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幼儿教师队伍管理的启示,希望能给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管理 幼儿教师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支柱,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形象的关键。怎样使教师自身潜能最大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是每个学校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自身的潜能提供了良好的管理理论支持。马斯洛的人学理论提出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学校的教师管理中应该如何运用,以更好地实现对学校教师的激勵,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协调、安排、控制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总称,是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途径,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人本思想为指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这对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2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述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要所组成,而各种需要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要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状况。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三种需要称为缺乏型需要,它是个体存在所必须的,只有在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体才会去追求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后面的两种需要称为成长型需要,它是个体所追求的高层次的需要。
2.1 生理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维持人自身生命的需要,也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食物、住处、睡眠等等,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个人就有生命危险。只要这一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把其它需求放在后面考虑。
2.2 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安全需求就成了主要需求,人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的生活。其需求主要有:心理安全,劳动安全,经济安全等等。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
2.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在满足了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情感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就开始显现出来,包括友谊、爱情和接纳需求。要说明的是,情感需求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爱,而是一种广义上的爱,包括对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当这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2.4 尊重的需要
在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表现出尊重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我尊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对尊重需求的满足,会让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话,个人就会产生自卑、无助感、丧失自信。
2.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能为何物,必须为何物。”寻找人的成长、发展、发挥潜能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这是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当爱与尊重的需求被合理地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出现,其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那些需要自我实现的人似乎正在竭尽全力使自己走向完美。每一个人都隐藏着这五种不同的需求层次,但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需求层次又各不相同。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其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合理地满足了这些需求之后,个体才有动力去追求其它更高层次的需求,并最终自我实现。
3 需要层次理论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的启示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机构、团体中生活和工作。这三种组织都有存在的目的,都必须利用资源,都必须满足社会上个人的需要。有效地分配资源,满足个人的需求,所有组织需要一种综合力量的活动或过程,这被称为管理。
教师是幼儿园这一机构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师资队伍,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其五个需要层次对幼儿园教师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 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合理薪酬———满足学校教师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马斯洛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房,睡眠,氧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事实上,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至今仍被思想体系的积淀所遮蔽着,人们必须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工作......”
教师的物质需求应该得到认可,毕竟教师也是普通人类,这就决定了学校教师具有维持自身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的属性。想象一下,一个老师,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能满足,他又如何能够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能够激发出内心或者那种潜在的工作热情?教师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其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研究服务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因此,校方应为教师增加工资,给予他们更多或更充足的业余时间及公休时间,并提高其福利待遇。这当然不是要求领导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盲目地给教师以所谓的“物质刺激”,如果这种“物质刺激”太多,甚至不费力气就能得到,就可能产生不了动力。但是,由于“物质刺激”太少或没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满足学校教师的合理需求。 3.2 完善法律,制定规章,保护权益———满足学校教师迫切的“安全需求”
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相对充分地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安全需求,特别是安全,稳定,依赖,免遭威胁,不安和混乱,依赖于制度,法律,秩序,边界等等。当教师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安全需要,即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受痛苦、威胁或疾病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师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巨大压力,如缺乏就业机会,没有进修机会,职称难以提升,工作繁重但工资较低等。学校教师的社会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交往、安全等社会需要。
就教师待遇而言,全国的总体工资水平仍然较低,学校教师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较高的文化层次,总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工作压力大,有时身体严重透支。特别是实行教师教学聘任制后,许多教师会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学校有义务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保障,改善教师待遇。与此同时,要加快教师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为教师安居乐业提供服务和法律保障,提高教师的安全感。同时,学校也应努力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
3.3 提供机会,开展活动,多做实事———满足学校教师“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以后,归属和爱的需要便凸现了出来”,这种“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被称之为“社交需求”。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渴望在团体或者家庭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一种爱与被爱的感觉,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工作以及各方的压力都加剧了人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学校教师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迫切需要和他人交流的欲望,想通过敞开心扉,释放自我压力。可以说,一方面,成功管理来自交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和教师的感情沟通、尊重教师、乐于和教师对话,使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甚至进一步调动起教师的激情;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还应给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因为在现有的模式下,教师除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外,还会有科研的压力、学生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教育子女的压力、与人交往的压力等等。尤其是一些女性教师表现得更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师内部的交流,还有利于在教师内部形成彼此信赖的气氛,从而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
如果领导者能够多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并且对教师子女的入学等生活问题都给予充分的关心,那么教师会感觉到自己就是属于这个集体的,也就是说这个集体的领导者是爱和关心他们的,集体中的每一份子也是相互关爱的,那么教师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归属感会大大增强。
3.4 以人为本,公开奖励,鼓励参与———满足学校教师“尊重的需求”
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归属和爱的权利之后,其需求层次就达到了较高层面,即第四层面:尊重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充满幸福感和愉悦感,生活会更加有意义。
首先,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不仅要重视和学校教师的情感沟通,尊重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容纳教师个性和实现其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包括教学评价、科研奖励等。其次,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聘用、培养、奖励和使用教师,如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教师,实行高额度的奖励,会使这些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对鼓励其他老师搞科研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评价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的判断和评定。再次,健全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教师参与管理机制,如让教师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管理者直接对话、征求意见等形式真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重大决策,不仅会使学校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教师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也会让教师感到学校的利益和本人的事业成功息息相关,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3.5 注重师德、挖掘潜能,培养个性———搭建教师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的平台
马斯洛强调,“一个人在其他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便开始突出,这时候他会很乐意去工作”。自我实现,可以使一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成为自己所期盼的那种最独特的个体。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有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将人的需要区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实际上,发展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人的发展需要是个体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高度重视。
现实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较多地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变成更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如果学校教师注重提升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人往往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能,才会有非常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么也会强化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 总结
总之,幼儿园管理者要尽力去帮助每一位幼儿教师不断朝前发展,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让其自身的价值在幼教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辉煌。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进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过程,如:处于“自我实现”这个高水平层次的人可能会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危机(家庭暴力等)而回到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水平。所以,一个有效的幼兒园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去关注、识别园内任何一个教师当下所处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正确位置。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编著.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刘晓明,金宏章,孙文影.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张欣著.高等教师分类激励机制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社,2010.
[5]周秀翠.人文管理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
[6]马思,王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
[7]王青,王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
[8]王雯.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张燕.幼儿园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0]冯芳.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幼儿园教师配备现状研究——以陕西省A县为例[D].成都:西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韩允慈(1983年——),女,汉,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学前教育方向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管理 幼儿教师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支柱,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形象的关键。怎样使教师自身潜能最大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是每个学校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自身的潜能提供了良好的管理理论支持。马斯洛的人学理论提出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学校的教师管理中应该如何运用,以更好地实现对学校教师的激勵,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协调、安排、控制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总称,是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途径,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人本思想为指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这对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2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述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要所组成,而各种需要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要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状况。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三种需要称为缺乏型需要,它是个体存在所必须的,只有在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个体才会去追求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后面的两种需要称为成长型需要,它是个体所追求的高层次的需要。
2.1 生理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维持人自身生命的需要,也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食物、住处、睡眠等等,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个人就有生命危险。只要这一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把其它需求放在后面考虑。
2.2 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安全需求就成了主要需求,人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的生活。其需求主要有:心理安全,劳动安全,经济安全等等。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
2.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在满足了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情感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就开始显现出来,包括友谊、爱情和接纳需求。要说明的是,情感需求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爱,而是一种广义上的爱,包括对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当这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2.4 尊重的需要
在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表现出尊重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我尊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对尊重需求的满足,会让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话,个人就会产生自卑、无助感、丧失自信。
2.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能为何物,必须为何物。”寻找人的成长、发展、发挥潜能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这是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当爱与尊重的需求被合理地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出现,其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那些需要自我实现的人似乎正在竭尽全力使自己走向完美。每一个人都隐藏着这五种不同的需求层次,但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需求层次又各不相同。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其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合理地满足了这些需求之后,个体才有动力去追求其它更高层次的需求,并最终自我实现。
3 需要层次理论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的启示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机构、团体中生活和工作。这三种组织都有存在的目的,都必须利用资源,都必须满足社会上个人的需要。有效地分配资源,满足个人的需求,所有组织需要一种综合力量的活动或过程,这被称为管理。
教师是幼儿园这一机构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师资队伍,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其五个需要层次对幼儿园教师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 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合理薪酬———满足学校教师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马斯洛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房,睡眠,氧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事实上,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至今仍被思想体系的积淀所遮蔽着,人们必须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工作......”
教师的物质需求应该得到认可,毕竟教师也是普通人类,这就决定了学校教师具有维持自身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的属性。想象一下,一个老师,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能满足,他又如何能够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能够激发出内心或者那种潜在的工作热情?教师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其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研究服务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因此,校方应为教师增加工资,给予他们更多或更充足的业余时间及公休时间,并提高其福利待遇。这当然不是要求领导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盲目地给教师以所谓的“物质刺激”,如果这种“物质刺激”太多,甚至不费力气就能得到,就可能产生不了动力。但是,由于“物质刺激”太少或没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满足学校教师的合理需求。 3.2 完善法律,制定规章,保护权益———满足学校教师迫切的“安全需求”
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相对充分地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安全需求,特别是安全,稳定,依赖,免遭威胁,不安和混乱,依赖于制度,法律,秩序,边界等等。当教师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安全需要,即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受痛苦、威胁或疾病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师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巨大压力,如缺乏就业机会,没有进修机会,职称难以提升,工作繁重但工资较低等。学校教师的社会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交往、安全等社会需要。
就教师待遇而言,全国的总体工资水平仍然较低,学校教师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较高的文化层次,总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工作压力大,有时身体严重透支。特别是实行教师教学聘任制后,许多教师会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学校有义务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保障,改善教师待遇。与此同时,要加快教师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为教师安居乐业提供服务和法律保障,提高教师的安全感。同时,学校也应努力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
3.3 提供机会,开展活动,多做实事———满足学校教师“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以后,归属和爱的需要便凸现了出来”,这种“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也被称之为“社交需求”。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渴望在团体或者家庭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一种爱与被爱的感觉,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工作以及各方的压力都加剧了人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学校教师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迫切需要和他人交流的欲望,想通过敞开心扉,释放自我压力。可以说,一方面,成功管理来自交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加强和教师的感情沟通、尊重教师、乐于和教师对话,使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甚至进一步调动起教师的激情;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还应给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因为在现有的模式下,教师除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外,还会有科研的压力、学生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教育子女的压力、与人交往的压力等等。尤其是一些女性教师表现得更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师内部的交流,还有利于在教师内部形成彼此信赖的气氛,从而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
如果领导者能够多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并且对教师子女的入学等生活问题都给予充分的关心,那么教师会感觉到自己就是属于这个集体的,也就是说这个集体的领导者是爱和关心他们的,集体中的每一份子也是相互关爱的,那么教师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归属感会大大增强。
3.4 以人为本,公开奖励,鼓励参与———满足学校教师“尊重的需求”
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归属和爱的权利之后,其需求层次就达到了较高层面,即第四层面:尊重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充满幸福感和愉悦感,生活会更加有意义。
首先,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不仅要重视和学校教师的情感沟通,尊重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容纳教师个性和实现其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包括教学评价、科研奖励等。其次,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聘用、培养、奖励和使用教师,如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教师,实行高额度的奖励,会使这些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对鼓励其他老师搞科研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评价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的判断和评定。再次,健全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教师参与管理机制,如让教师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管理者直接对话、征求意见等形式真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重大决策,不仅会使学校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教师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也会让教师感到学校的利益和本人的事业成功息息相关,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3.5 注重师德、挖掘潜能,培养个性———搭建教师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的平台
马斯洛强调,“一个人在其他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便开始突出,这时候他会很乐意去工作”。自我实现,可以使一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成为自己所期盼的那种最独特的个体。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有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将人的需要区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实际上,发展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人的发展需要是个体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高度重视。
现实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较多地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变成更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如果学校教师注重提升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人往往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能,才会有非常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么也会强化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 总结
总之,幼儿园管理者要尽力去帮助每一位幼儿教师不断朝前发展,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让其自身的价值在幼教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辉煌。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进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过程,如:处于“自我实现”这个高水平层次的人可能会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危机(家庭暴力等)而回到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水平。所以,一个有效的幼兒园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去关注、识别园内任何一个教师当下所处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正确位置。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编著.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刘晓明,金宏章,孙文影.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张欣著.高等教师分类激励机制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社,2010.
[5]周秀翠.人文管理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
[6]马思,王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
[7]王青,王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
[8]王雯.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张燕.幼儿园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0]冯芳.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幼儿园教师配备现状研究——以陕西省A县为例[D].成都:西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韩允慈(1983年——),女,汉,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学前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