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儿童为题材的文物滥觞于唐代晚期,在宋代大量出现,元明时期繁荣,清至民国则品种更加丰富。这些题材以儿童为代表,被称为婴戏图。表现形式有儿童持莲、舞乐、嬉戏、游艺等。本文以镇江博物馆馆藏儿童题材的文物为例,探索此类文物中的儿童形象,以飨读者。
镇江丁卯桥银器窖藏中出土的唐鎏金婴戏图小银瓶,残高7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6.6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圜底。腹下有等距离三处焊痕,应有三足,出土时已无。颈部分别刻有联珠纹、折带纹及蔓草纹带。腹部以鱼子纹为地,以串枝花为隔,用华丽的卷叶纹构成三个莲瓣形开光,开光内以草叶纹点缀,底外刻十二重瓣花一朵。刻画三组婴戏图:第一幅(见图1-1)是二童对坐斗草,相互对看手中所执花草,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斗草又称斗百草,是古代民间盛行于端午节的一项活动,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南北朝时始有记载,如南朝人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即以草作比赛对象,或对花草名,如用狗尾草对鸡冠花。斗草以品种的多寡计数,多则胜,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第二幅(见图1-2)为三童表演胡旋舞,一童子于中间旋转起舞;左边一童子单膝跪地,双手执拍板;右边一童子坐于地,双手捧箫。胡旋舞是古康居国乐舞,其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于北周时传入中原。唐代时舞胡旋成风,是当时最为流行、最为时髦的胡舞。白居易有诗曰:“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将胡旋舞的快速跃然纸上,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匝万周转个不停,突出了胡旋舞的特点。
第三幅(见图1-3)是三童子表演参军戏,一童子身着官服,双手执笏,立于中间的方毡上;右侧一童子斜戴幞头,衣窄袖,肩挎一袋,双目注视官人,右脚向外跨出,离去;左侧一童子衣窄袖,双手执杖,面向官人而立。参军,原本是官职的名称,参军戏名称来自一名犯官,皇帝赦免他的罪过,却每逢宴会便命俳优扮演他,令人嘲弄,因他原是个参军,故曰参军戏。那个扮演官员的被称为参军,扮演嘲弄角色的称为苍鹘。参军装出痴呆愚笨的样子,苍鹘则机智灵活。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此器为晚唐作品,画面出现三人,恰似一人引戏退场、参军、苍鹘上场,当为早期的参军戏演变而来,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类似于后世的杂剧表演,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宋代儿童题材的文物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类。镇江市五条街开发工地出土的宋龙泉窑青釉划花婴戏纹瓷碗,高7.8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5.8厘米(见图2)。敞口,深腹,圈足。在碗内壁刻画莲荷化生童子纹,婴儿戏于莲荷之间,憨态可掬,稚气传神。
镇江市五条街小学一处宋代遗址出土的多件儿童泥塑像,高约10厘米~19厘米。儿童塑像神态各异:有的作站状;有的坦然蹲坐,斜着脑袋神态激动,挥舞双手;有的作伏卧状,或仰或侧或趴;有的作书生打扮,头顶软巾包髻,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有的作官人打扮,头戴高冠,外穿圆领窄袖长袍,双手前后摆动,左膝微曲前迈,一副昂首阔步向前进的样子。这些泥塑童戏神态逼真,透视比例准确,把儿童的天真、幼稚、可爱,表现得惟妙惟肖(见图3)。部分泥塑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苏州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平江府,吴郡乃是苏州旧称。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包成祖、孙荣应为捏塑工匠。
镇江丹徒蒋乔宋墓出土的宋金莲花化生耳环,高2.6厘米,宽2厘米。耳环中的化生是一个站在莲花座上的童子,一手擎花枝,一手持花。一根细金条将童子、莲花相连,上与背相连,伸出用作耳环钩,下与托座相连(见图4)。所谓“化生”即莲花上的童子,一般为童子持花或攀枝,是宋元金银耳环中常见的形象。莲荷化生童子、泥塑儿童形象,应为摩睺罗,又称磨喝乐。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摩睺罗,乃小塑土偶耳”。小塑土偶即泥塑童像,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称谓上有差别,有“土稚”“黄胖”“磨喝乐”等,都是指泥塑童像。从以上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宋代在“七夕”时供奉摩睺罗,为七夕节物之一,是宋代“化生童子”和七夕节日的乞巧风俗结合。
元明时期儿童题材大量涌现,如明代出现的莲花童子图案游戏于莲荷之间,或由手持莲枝直立于莲花之上发展为手持莲枝穿梭于莲花之间。镇江市区零星出土的明万历青花莲生贵子纹罐,高12厘米(见图5)。画面憨态可掬的三童子身穿小肚兜,面部神情略有不同,手持莲枝穿梭于莲花之间,形成相连状态,喻为连生贵子。市黄山园艺场出土的清康熙青花童子像(见图6),作坐状,面带微笑,双肘弯曲,右手食指指向前方,左手握拳,肚腹微凸,以青花釉色作肚兜,肚兜中部系一蝴蝶结,双脚着地。胎白色,全器施釉,青花色彩浓艳。此类童子形象当为宋童子形象的沿续。
清代至民国,不仅大量出现釉下青花婴戏图,而且出现了粉彩、珐琅彩婴戏图。与明代婴戏图的变形夸张不同,清代、民国瓷器上的婴戏图以写实画法为主,用笔工整,形态比例准确,形象描绘相当精细。如民国仿乾隆款珐琅彩斗蟋蟀纹盘,高3.9厘米、底径9.2厘米、口径15.6厘米(见图7)。敞口,浅腹,圈足,圈足内模印蓝色方框“乾隆年制”二行楷书款。盘内上方题“同称虎将,一决雌雄;漫言儿戏,点奏肤功”。画面绘儿童斗蟋蟀,以芭蕉、花草为背景。儿童脸庞圆润,体形丰腴,姿态各异,专注于斗蟋蟀上,通过孩童和蟋蟀的视线串联,形成画面的主要线索,充满了戏剧感。蟋蟀引起古人的注意和观察是很早的,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汉唐人称蟋蟀为蛩,唐路德《孩儿诗》五十韵“听蛩伏砌边”即描写捉蟋蟀的动作。每年秋天蟋蟀繁衍的时候,人们常以斗蟋蟀来取乐,老少皆宜。
镇江丁卯桥银器窖藏中出土的唐鎏金婴戏图小银瓶,残高7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6.6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圜底。腹下有等距离三处焊痕,应有三足,出土时已无。颈部分别刻有联珠纹、折带纹及蔓草纹带。腹部以鱼子纹为地,以串枝花为隔,用华丽的卷叶纹构成三个莲瓣形开光,开光内以草叶纹点缀,底外刻十二重瓣花一朵。刻画三组婴戏图:第一幅(见图1-1)是二童对坐斗草,相互对看手中所执花草,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斗草又称斗百草,是古代民间盛行于端午节的一项活动,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南北朝时始有记载,如南朝人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即以草作比赛对象,或对花草名,如用狗尾草对鸡冠花。斗草以品种的多寡计数,多则胜,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第二幅(见图1-2)为三童表演胡旋舞,一童子于中间旋转起舞;左边一童子单膝跪地,双手执拍板;右边一童子坐于地,双手捧箫。胡旋舞是古康居国乐舞,其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于北周时传入中原。唐代时舞胡旋成风,是当时最为流行、最为时髦的胡舞。白居易有诗曰:“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将胡旋舞的快速跃然纸上,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匝万周转个不停,突出了胡旋舞的特点。
第三幅(见图1-3)是三童子表演参军戏,一童子身着官服,双手执笏,立于中间的方毡上;右侧一童子斜戴幞头,衣窄袖,肩挎一袋,双目注视官人,右脚向外跨出,离去;左侧一童子衣窄袖,双手执杖,面向官人而立。参军,原本是官职的名称,参军戏名称来自一名犯官,皇帝赦免他的罪过,却每逢宴会便命俳优扮演他,令人嘲弄,因他原是个参军,故曰参军戏。那个扮演官员的被称为参军,扮演嘲弄角色的称为苍鹘。参军装出痴呆愚笨的样子,苍鹘则机智灵活。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此器为晚唐作品,画面出现三人,恰似一人引戏退场、参军、苍鹘上场,当为早期的参军戏演变而来,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类似于后世的杂剧表演,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宋代儿童题材的文物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类。镇江市五条街开发工地出土的宋龙泉窑青釉划花婴戏纹瓷碗,高7.8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5.8厘米(见图2)。敞口,深腹,圈足。在碗内壁刻画莲荷化生童子纹,婴儿戏于莲荷之间,憨态可掬,稚气传神。
镇江市五条街小学一处宋代遗址出土的多件儿童泥塑像,高约10厘米~19厘米。儿童塑像神态各异:有的作站状;有的坦然蹲坐,斜着脑袋神态激动,挥舞双手;有的作伏卧状,或仰或侧或趴;有的作书生打扮,头顶软巾包髻,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有的作官人打扮,头戴高冠,外穿圆领窄袖长袍,双手前后摆动,左膝微曲前迈,一副昂首阔步向前进的样子。这些泥塑童戏神态逼真,透视比例准确,把儿童的天真、幼稚、可爱,表现得惟妙惟肖(见图3)。部分泥塑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苏州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平江府,吴郡乃是苏州旧称。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包成祖、孙荣应为捏塑工匠。
镇江丹徒蒋乔宋墓出土的宋金莲花化生耳环,高2.6厘米,宽2厘米。耳环中的化生是一个站在莲花座上的童子,一手擎花枝,一手持花。一根细金条将童子、莲花相连,上与背相连,伸出用作耳环钩,下与托座相连(见图4)。所谓“化生”即莲花上的童子,一般为童子持花或攀枝,是宋元金银耳环中常见的形象。莲荷化生童子、泥塑儿童形象,应为摩睺罗,又称磨喝乐。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摩睺罗,乃小塑土偶耳”。小塑土偶即泥塑童像,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称谓上有差别,有“土稚”“黄胖”“磨喝乐”等,都是指泥塑童像。从以上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宋代在“七夕”时供奉摩睺罗,为七夕节物之一,是宋代“化生童子”和七夕节日的乞巧风俗结合。
元明时期儿童题材大量涌现,如明代出现的莲花童子图案游戏于莲荷之间,或由手持莲枝直立于莲花之上发展为手持莲枝穿梭于莲花之间。镇江市区零星出土的明万历青花莲生贵子纹罐,高12厘米(见图5)。画面憨态可掬的三童子身穿小肚兜,面部神情略有不同,手持莲枝穿梭于莲花之间,形成相连状态,喻为连生贵子。市黄山园艺场出土的清康熙青花童子像(见图6),作坐状,面带微笑,双肘弯曲,右手食指指向前方,左手握拳,肚腹微凸,以青花釉色作肚兜,肚兜中部系一蝴蝶结,双脚着地。胎白色,全器施釉,青花色彩浓艳。此类童子形象当为宋童子形象的沿续。
清代至民国,不仅大量出现釉下青花婴戏图,而且出现了粉彩、珐琅彩婴戏图。与明代婴戏图的变形夸张不同,清代、民国瓷器上的婴戏图以写实画法为主,用笔工整,形态比例准确,形象描绘相当精细。如民国仿乾隆款珐琅彩斗蟋蟀纹盘,高3.9厘米、底径9.2厘米、口径15.6厘米(见图7)。敞口,浅腹,圈足,圈足内模印蓝色方框“乾隆年制”二行楷书款。盘内上方题“同称虎将,一决雌雄;漫言儿戏,点奏肤功”。画面绘儿童斗蟋蟀,以芭蕉、花草为背景。儿童脸庞圆润,体形丰腴,姿态各异,专注于斗蟋蟀上,通过孩童和蟋蟀的视线串联,形成画面的主要线索,充满了戏剧感。蟋蟀引起古人的注意和观察是很早的,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汉唐人称蟋蟀为蛩,唐路德《孩儿诗》五十韵“听蛩伏砌边”即描写捉蟋蟀的动作。每年秋天蟋蟀繁衍的时候,人们常以斗蟋蟀来取乐,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