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次“主题化”阅读教学为例,从专题内求知识的整合和深入,到突破专题寻求知识的拓展,再到借助“主题化”阅读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中,细化“主题化”阅读教学实施步骤和纵深走向,以期研究“主题化”阅读教学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整合与提升方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专题;整合;深入;突破;主题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强调群文阅读的今天,打破单篇教学、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深入已是大势所趋。出于这样的考虑,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按不同的专题进行了规划。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专题内的课文仍旧采用“单篇课文逐一突破”的方法。专题整合阅读,形同虚设。
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的专题中,《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如何以这两篇课文为基础,建立联系点,扩大知识面,在“专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进行更大意义上的“主题化”整合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一番尝试。
一、基于专题求整合:无辜的人在流血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课文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但是主人公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即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却为法西斯卖命。仅凭“战争”的话题显然太过空泛和老套。那么,如何在两篇课文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点,进行卓有成效的专题整合阅读呢?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专题导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突然间灵光一现,便设计了如下一个预习作业:两篇课文中,有哪些无辜的人流了血?
这一设计,表面上是引导学生关注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几个人物,其实是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形象做铺垫。
不出所料,学生在预习中对第一篇课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自主梳理文中的人物,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谁是最无辜的人”这一内容的探究,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举例如下:
观点一:《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安德烈·索科洛夫”。索科洛夫的妻子、儿女皆死于法西斯的炮火,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他自己也曾上战场,为国家浴血奋战;后受伤被俘,在战俘集中营受尽折磨,肯定流了很多血。大难面前,他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观点二:《一个人的遭遇》中像“伊林娜”这样的无辜群众最令人同情,他们手无寸铁,但是战争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令他们肝肠寸断;炮火最后还榨干了他们最后一滴血,可悲可叹!
观点三:《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凡尼亚”更无辜,他小小年纪,接触到的世界便是战火、死亡。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写他流血,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在长久流浪时间内,他居无定所,肯定受过伤流过血。他的血最无辜,也最令人同情。
……
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了分析交流,从索科洛夫的“流血不流泪”到阿拿多里英勇牺牲后“嘴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学生为这对父子坚毅的品格和悲壮的一生所叹服。同时,师生就人物形象、主题把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立足专题求深入:“我”变成“我”的背后
在预习作业中,学生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否无辜?”这一问题看法不一。随着课堂探讨的深入,课堂争论也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生1:作为法西斯的走狗,文中的“我”不辨忠奸,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最后流了血,成了重度残疾,只能说恶有恶报。他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員,像《一个人的遭遇》中的阿拿多里、伊林娜,以及凡尼亚的父母,等等,全是死在那个“我”这样的人手里。所以,他的流血受伤并不无辜。
生2:这点我同意。《一个人的遭遇》中有写道:“五月九号早晨,就是胜利的那一天,我的阿拿多里给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说不定,这个狙击兵就是文中的无名氏“我”呢!
师:对啊!如果阿拿多里和这个“我”在战争上碰面了,大家觉得谁流血才不无辜?
生(众):“我”!
(大家笑)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吗?
生3:我有不同的意见。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是不清醒的状态。我只是被当局进行了头脑洗礼,最后充当了战场上的棋子。
师:你说他“被当局进行了头脑洗礼”,你从哪里看出
【关键词】专题;整合;深入;突破;主题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强调群文阅读的今天,打破单篇教学、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深入已是大势所趋。出于这样的考虑,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按不同的专题进行了规划。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专题内的课文仍旧采用“单篇课文逐一突破”的方法。专题整合阅读,形同虚设。
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的专题中,《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如何以这两篇课文为基础,建立联系点,扩大知识面,在“专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进行更大意义上的“主题化”整合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一番尝试。
一、基于专题求整合:无辜的人在流血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课文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但是主人公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即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却为法西斯卖命。仅凭“战争”的话题显然太过空泛和老套。那么,如何在两篇课文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点,进行卓有成效的专题整合阅读呢?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专题导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突然间灵光一现,便设计了如下一个预习作业:两篇课文中,有哪些无辜的人流了血?
这一设计,表面上是引导学生关注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几个人物,其实是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形象做铺垫。
不出所料,学生在预习中对第一篇课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自主梳理文中的人物,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谁是最无辜的人”这一内容的探究,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举例如下:
观点一:《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安德烈·索科洛夫”。索科洛夫的妻子、儿女皆死于法西斯的炮火,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他自己也曾上战场,为国家浴血奋战;后受伤被俘,在战俘集中营受尽折磨,肯定流了很多血。大难面前,他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观点二:《一个人的遭遇》中像“伊林娜”这样的无辜群众最令人同情,他们手无寸铁,但是战争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家园,令他们肝肠寸断;炮火最后还榨干了他们最后一滴血,可悲可叹!
观点三:《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凡尼亚”更无辜,他小小年纪,接触到的世界便是战火、死亡。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写他流血,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在长久流浪时间内,他居无定所,肯定受过伤流过血。他的血最无辜,也最令人同情。
……
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了分析交流,从索科洛夫的“流血不流泪”到阿拿多里英勇牺牲后“嘴角上仍旧保存着的一丝笑意”,学生为这对父子坚毅的品格和悲壮的一生所叹服。同时,师生就人物形象、主题把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立足专题求深入:“我”变成“我”的背后
在预习作业中,学生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否无辜?”这一问题看法不一。随着课堂探讨的深入,课堂争论也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生1:作为法西斯的走狗,文中的“我”不辨忠奸,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最后流了血,成了重度残疾,只能说恶有恶报。他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員,像《一个人的遭遇》中的阿拿多里、伊林娜,以及凡尼亚的父母,等等,全是死在那个“我”这样的人手里。所以,他的流血受伤并不无辜。
生2:这点我同意。《一个人的遭遇》中有写道:“五月九号早晨,就是胜利的那一天,我的阿拿多里给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说不定,这个狙击兵就是文中的无名氏“我”呢!
师:对啊!如果阿拿多里和这个“我”在战争上碰面了,大家觉得谁流血才不无辜?
生(众):“我”!
(大家笑)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吗?
生3:我有不同的意见。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是不清醒的状态。我只是被当局进行了头脑洗礼,最后充当了战场上的棋子。
师:你说他“被当局进行了头脑洗礼”,你从哪里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