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汇聚之地,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缩影,所以,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必然对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推动力量。以西北民族大学的长期实践为基础,探讨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现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55-02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概念。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五十六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现状的理论回应,更是对在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的一种积极呼应,对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大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2]。所以,在大学阶段增强“四个认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就变成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汇聚之地,不同的民族习俗、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在这里交汇、交流、交融,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兩万多名大学生,是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本文就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探讨在各民族大学生中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的问题。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在党中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宏伟战略任务之后,学术界很快就开始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都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意义、目标以及构建途径进行了探讨或解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丹珠昂奔的《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李德顺的《关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高永久和陈纪的《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韩美群和邱伟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现状及应对》、郝亚明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目标》等。仔细品味学者们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这样几点共识:首先,从其归属看来,这个精神家园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所共有,而非任何一个民族所特有。其次,从其指导思想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再次,从其属性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一种先进精神文化系统,是各民族成员“心系之,情系之,命系之”的社会文化形态。最后,从其功能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推动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强大动力。
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1]。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聚集之地,各民族大学生朝夕相处、交往频繁,是社会主义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窗口和缩影。因此,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不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有效途径。大学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和谐的大学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又对良好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的建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大学校园的和谐,有利于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培养水平和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积蓄更多的能量。而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包括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还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和谐的民族关系。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从而导致在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民族大学生的相互交往。而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灵魂。
第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大学生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需要。“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的目的,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3]。民族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建立良好和谐的民族关系等方面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必须坚守思想阵地,发挥引领作用,自觉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努力营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良好氛围。
第三,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他又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三年多以来,中国梦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持续吹拂神州大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而且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随着认识与实践的深入,我们意识到:中国梦要实现,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各民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只有在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厚植民族团结的根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观念、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梦的实现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 三、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途径
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大学生要求成才、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而又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办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一,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内多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交流交锋的新形势、面对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目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已经显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并已对大学校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才会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民族大学始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位置,并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使之在各民族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除常规课堂教学外,形势与政策课曾先后多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专题教学;校团委以及各学院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话剧比赛、文艺会演等各种活动,也都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展开。这些活动效果良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建立两种教育机制,即民族团结的日常教育机制和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普通高校的一般性特点,还有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各民族大学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成了民族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西北民族大学逐渐建立了民族团结的日常教育机制和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日常教育机制主要包括专门课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和党的有关民族问题的重要会议的精神宣讲。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主要是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的系列活动。西北民族大学把每年的十月定为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如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学校都会举办专题报告会、演讲、征文、图片展、文艺会演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之后会对先进个人及组织进行表彰。这种常态化的教育机制,增强了各民族同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的主题就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三,牢牢把握三个重点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因此,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根本的是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就其内容而言,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网络文化为重要补充。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网络文化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先进的网络文化既充实了精神家园的内容,又优化了精神家园构建的载体。在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西北民族大学既把握了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又注意到了教育手段的与时俱进,善于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3]沈桂萍.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3-27(5).
关键词: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现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55-02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概念。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五十六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现状的理论回应,更是对在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的一种积极呼应,对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大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2]。所以,在大学阶段增强“四个认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就变成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汇聚之地,不同的民族习俗、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在这里交汇、交流、交融,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兩万多名大学生,是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本文就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探讨在各民族大学生中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的问题。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在党中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宏伟战略任务之后,学术界很快就开始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都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意义、目标以及构建途径进行了探讨或解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丹珠昂奔的《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李德顺的《关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高永久和陈纪的《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韩美群和邱伟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现状及应对》、郝亚明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目标》等。仔细品味学者们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这样几点共识:首先,从其归属看来,这个精神家园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所共有,而非任何一个民族所特有。其次,从其指导思想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再次,从其属性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一种先进精神文化系统,是各民族成员“心系之,情系之,命系之”的社会文化形态。最后,从其功能来看,这个精神家园是推动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强大动力。
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1]。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聚集之地,各民族大学生朝夕相处、交往频繁,是社会主义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窗口和缩影。因此,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不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有效途径。大学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和谐的大学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又对良好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的建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大学校园的和谐,有利于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培养水平和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积蓄更多的能量。而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包括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还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和谐的民族关系。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从而导致在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民族大学生的相互交往。而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灵魂。
第二,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大学生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需要。“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的目的,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3]。民族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建立良好和谐的民族关系等方面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必须坚守思想阵地,发挥引领作用,自觉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努力营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良好氛围。
第三,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他又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三年多以来,中国梦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持续吹拂神州大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而且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随着认识与实践的深入,我们意识到:中国梦要实现,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各民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只有在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厚植民族团结的根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观念、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梦的实现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 三、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途径
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大学生要求成才、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而又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办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一,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内多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交流交锋的新形势、面对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目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已经显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并已对大学校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才会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民族大学始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位置,并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使之在各民族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除常规课堂教学外,形势与政策课曾先后多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专题教学;校团委以及各学院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话剧比赛、文艺会演等各种活动,也都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展开。这些活动效果良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建立两种教育机制,即民族团结的日常教育机制和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普通高校的一般性特点,还有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各民族大学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成了民族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西北民族大学逐渐建立了民族团结的日常教育机制和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日常教育机制主要包括专门课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和党的有关民族问题的重要会议的精神宣讲。常态化的专项教育机制主要是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的系列活动。西北民族大学把每年的十月定为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如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学校都会举办专题报告会、演讲、征文、图片展、文艺会演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之后会对先进个人及组织进行表彰。这种常态化的教育机制,增强了各民族同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的主题就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三,牢牢把握三个重点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因此,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根本的是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就其内容而言,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网络文化为重要补充。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网络文化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先进的网络文化既充实了精神家园的内容,又优化了精神家园构建的载体。在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西北民族大学既把握了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又注意到了教育手段的与时俱进,善于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3]沈桂萍.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