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往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和家庭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重视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发展农村初中学生的社会性。农村初中学生交往的内容有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方法有树立榜样、引导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交往意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家校共育 交往能力 农村初中学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的能力,而农村初中学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之一。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注重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农村初中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初中学生集体生活的地方是学校,我们应利用这一资源,为农村初中学生创设交往的环境,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和教育观念对农村初中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应该重视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那么如何在家校共育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呢?
一、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内容
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主要是指农村初中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农村初中学生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和老师引导农村初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大家在一起的乐趣,养成亲近他人、相互合作的态度,初步学习人际交往能。
第三,自尊心和自信心:合理利用家庭和学校中設施和条件,为每个农村初中学生提供获得成功感和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在共同的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农村初中学生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使农村初中学生懂得社会是多元的,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多元的,要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同时也要自信。
第四,“友爱”意识:农村初中学生时期的交往,常常带有“自我中心”倾向,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懂得谦让,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经常对他们讲讲团结友爱的儿歌、故事,体验同伴之间关心与被关心的快乐。
第五,辨别是非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有时,几个孩子一会儿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因一点小事,反目成仇。对于他人的评价也常常好就是全好,坏就是全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不失时机地讲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和准则,培养孩子和他人和睦相处,帮助孩子辨别好坏是非,提高辨别能力,正确选择交友对象。
第六,解决交往纠纷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在交往中发生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家长和老师对这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严肃地审问、裁决,也不可偏袒,更不可在大人间引起矛盾。有矛盾不是什么坏事,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农村初中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方法
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包含的各个层面,决定了家校共育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途径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长和老师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模仿是农村初中学生的天性,作为老师和家长,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和优质的交往方式,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作为老师则要组织有交往互动意义的活动,农村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使孩子懂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二,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如:过年的时候,带领孩子到亲戚朋友家玩,引导其与人有礼貌地打招呼,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活动中,让孩子感受社会规则,懂得交往的基本常识。另外,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他和同伴处理矛盾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私的行为不受欢迎,只有懂得分享才能让大家喜欢自己。
第三,走出家庭和学校,开阔农村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范围。人具有社会性,都要迟早走出家门和校门,开始独立的生活,农村初中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智力的培养不是全部,孩子的情感的培养同样重要,要引导使农村初中学生独立自信,对家人不要过于依恋,乐观积极,内心能坦然面对挫折。家长在外出散步游玩时带上孩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感受美丽的大自然,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陶冶情操,释放情感。对于身边的人的生活,要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去观察,积极鼓励农村初中学生与身边的人有选择性地交往。在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既要关爱孩子,也要严格地管理孩子,教育孩子,严和爱相加,刚柔相济,既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自由,又要对孩子严格地管理,使他们遵守时间,养成一些好习惯,大人的视野和经历要比孩子的多很多,所以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孩子受益终身。
第四,教会农村初中学生一些交往技巧: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老师和家长要根据当时的场合教一些交往技巧。一是教农村初中学生懂礼仪。让农村初中学生懂得得体的礼仪和礼貌行为是尊重一个人的表现,也是自己良好修养的体现,只有大方得体的行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能说别人的闲话,不能嘲笑别人的梦想,更不能欺负别人,只有真心地帮助他人,才能得到信任,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二是让孩子多阅读书籍。书籍能带给孩子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农村初中学生的情商和智商都得到发展,既能愉悦精神又能开阔视野,在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三是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学会分享。人生的乐趣是快乐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笑,痛苦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哭,只有相互分享,相互鼓励,人生才不会孤独,在生活中,要给农村初中学生讲解类似的道理,使他们懂得分享,分享食品,分享玩具,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使农村初中学生的社会性在分享中得到发展。
总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维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未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必备素质。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 交往能力 农村初中学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的能力,而农村初中学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之一。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注重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农村初中学生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初中学生集体生活的地方是学校,我们应利用这一资源,为农村初中学生创设交往的环境,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和教育观念对农村初中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应该重视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那么如何在家校共育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呢?
一、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内容
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主要是指农村初中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农村初中学生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和老师引导农村初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大家在一起的乐趣,养成亲近他人、相互合作的态度,初步学习人际交往能。
第三,自尊心和自信心:合理利用家庭和学校中設施和条件,为每个农村初中学生提供获得成功感和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在共同的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农村初中学生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使农村初中学生懂得社会是多元的,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多元的,要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同时也要自信。
第四,“友爱”意识:农村初中学生时期的交往,常常带有“自我中心”倾向,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懂得谦让,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经常对他们讲讲团结友爱的儿歌、故事,体验同伴之间关心与被关心的快乐。
第五,辨别是非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有时,几个孩子一会儿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因一点小事,反目成仇。对于他人的评价也常常好就是全好,坏就是全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不失时机地讲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和准则,培养孩子和他人和睦相处,帮助孩子辨别好坏是非,提高辨别能力,正确选择交友对象。
第六,解决交往纠纷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在交往中发生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家长和老师对这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严肃地审问、裁决,也不可偏袒,更不可在大人间引起矛盾。有矛盾不是什么坏事,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农村初中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的方法
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包含的各个层面,决定了家校共育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能力途径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长和老师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模仿是农村初中学生的天性,作为老师和家长,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和优质的交往方式,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作为老师则要组织有交往互动意义的活动,农村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使孩子懂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二,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如:过年的时候,带领孩子到亲戚朋友家玩,引导其与人有礼貌地打招呼,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活动中,让孩子感受社会规则,懂得交往的基本常识。另外,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他和同伴处理矛盾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私的行为不受欢迎,只有懂得分享才能让大家喜欢自己。
第三,走出家庭和学校,开阔农村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农村初中学生交往范围。人具有社会性,都要迟早走出家门和校门,开始独立的生活,农村初中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智力的培养不是全部,孩子的情感的培养同样重要,要引导使农村初中学生独立自信,对家人不要过于依恋,乐观积极,内心能坦然面对挫折。家长在外出散步游玩时带上孩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感受美丽的大自然,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陶冶情操,释放情感。对于身边的人的生活,要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去观察,积极鼓励农村初中学生与身边的人有选择性地交往。在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既要关爱孩子,也要严格地管理孩子,教育孩子,严和爱相加,刚柔相济,既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自由,又要对孩子严格地管理,使他们遵守时间,养成一些好习惯,大人的视野和经历要比孩子的多很多,所以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孩子受益终身。
第四,教会农村初中学生一些交往技巧: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老师和家长要根据当时的场合教一些交往技巧。一是教农村初中学生懂礼仪。让农村初中学生懂得得体的礼仪和礼貌行为是尊重一个人的表现,也是自己良好修养的体现,只有大方得体的行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能说别人的闲话,不能嘲笑别人的梦想,更不能欺负别人,只有真心地帮助他人,才能得到信任,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二是让孩子多阅读书籍。书籍能带给孩子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农村初中学生的情商和智商都得到发展,既能愉悦精神又能开阔视野,在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三是引导农村初中学生学会分享。人生的乐趣是快乐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笑,痛苦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哭,只有相互分享,相互鼓励,人生才不会孤独,在生活中,要给农村初中学生讲解类似的道理,使他们懂得分享,分享食品,分享玩具,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使农村初中学生的社会性在分享中得到发展。
总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维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未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必备素质。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