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当前世界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过去10年,世界各国史无前例地对保护地球生态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新的文化选择。
早在2002年,中国就将“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并在十八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旗帜鲜明地将生态保护摆在了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量,在国内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同时,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等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5月18—19日,美丽的西子湖畔,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杭州)年会隆重召开,主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来自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的政治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各界知名人士约500人汇聚一堂,围绕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架构和核心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愿景进行交流对话,无疑将对推动生态文明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全球合作机制,促使各国各展其长、各尽其责、紧密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开幕致词中指出,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早在1981年,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奇先生出版了《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100页》,把当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梳理出十个方面,如人口剧增、贫富差距、生物圈破坏、世界经济危机、东西方对峙等等,提醒人类已经患上衰败综合症。30多年后的今天,佩奇先生提出的衰败综合症不仅总体上没有缓解,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2009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生态危机、气候危机的影响以及第四次全球绿色产业革命拉开帷幕,除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提出“绿色增长”、“绿色经济”等发展理念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和政党也开始提出各自的“绿色”战略。如欧盟的《2020年战略》。
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生态文明宣言和“绿色发展”战略,提出的时间更早,在思想认识、理论框架、政策支持和机制构建等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作为一个理念,生态文明这一术语被人们翻译为Ecological Progress。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个新的提法从含义上已经有别于现有的工业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又一个文明阶段。21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过渡,当今世界正处在文明转变的关键节点上。
美国学者、作家琼·休斯顿这样形容:“我们处在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一个创造全新文明的时代。它是世界戏剧性事件之后的新的发展趋势,突破了所有原有的存在、认知、关联、治理和信仰方式。”
而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小文则认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革命的时代革命。迎接这场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中国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哲学观相统一。可以说,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绿色贡献。行动方面,中国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大生态复原活动。如今世界早已成为一个在经济和生态上的有机统一系统,目前面临的危机也是全球性的,因此世界各国有必要在各个层面展开合作,共同挽救我们的生存环境。
然而,国际间的合作似乎从来都不那么容易。当各国领袖坐到一起寻找保护环境的方法时,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往往变得复杂起来,以至于常常不得不采取谈判的方式加以沟通。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太湖文化论坛名誉主席张梅颖女士认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三条纽带中,政治常常飘忽不定,经济往往时聚时散,惟有文化这条纽带是永恒的,可以超越政治分歧、经济利益之上绵延不绝、永续发展。”在文化方面开展交流沟通,是加强各国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式,能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和谐文明
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文明推崇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希望地球生态系统足够强大并能够不断进化,可以维持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如今,人类正逐渐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认识到全球生态系统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由中国首先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非偶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崇尚和谐的人文观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魂。
孔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知天、为天的概念,“知天”既是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借助自然资源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福祉。“为天”是对自然界有所敬畏,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尽到保护之责。道家更认为宇宙是宏观的人体,人体是微观的宇宙,人类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有更美好的前途。
张梅颖女士认为,当下中国政府在现实发展中形成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治国发展方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走向了文化自觉的境界。正由于现在人类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我们更该有自救之道和自赎之知,重温中华文化中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思想理念、实践经验。她还指出,论坛倡导的生态文明不是简单地限于科技进步与道德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
与张梅颖女士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希腊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他认为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有一个共性,就是强调和谐。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繁荣,是人类自由的体现。在希腊文化中和谐是最具美感、最有哲学意义,而在中国传统中,和谐则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意义。 安东尼斯·萨马拉斯同时指出,和谐跟我们今天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息息相关。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如何促进有限的资源和人类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如何在不同国家的需求之间实现一个平衡,不过分地消耗有限的资源,如何分享像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使用的水资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西方文化非常强调个人,过度强调竞争,过度消费,往往会作出很短视的决定,当前中国正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在全球健康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转变网络创建者兼总裁斯蒂芬·迪南表示,中国依靠自身的传统、哲学、健康实践、文化和经济,成为抗衡西方失衡的一股平衡力量。中西文化的结合,才能实现阴阳平衡,才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实现。
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需要代表不同文化的不同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决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不仅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
求同存异
一个全球性的转变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往往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执己见,难免偏颇和冲突。企图就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人类行为模式达成一致意见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必须要努力寻找方法,共同解决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
在年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平等交流,畅所欲言,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言献策。
张梅颖女士认为,生态文明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建设的,如果能够放开成见,各抒己见,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明经验,不同的发展道路就不是对立冲突的理由,而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计的基础和前提。
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严昭柱指出,发展与环境,并非水火不容。严峻的生态危机,是在发展中出现的,要正确应对,不是要否定发展,而是考虑要以什么方式发展。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创新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严昭柱坚信,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人类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克服它。比如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能源消费方式的改变,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布达佩斯俱乐部创始人和荣誉主席欧文·拉兹洛则提出了“星球文化”的概念,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求同存异。他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全球相互联系的人类家族,并且作为人类大家庭的自觉成员,我们需要承担多重责任。”休戚相关、同一性,这些元素组成了欧文·拉兹洛所说的星球文化。
“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哈佛大学研究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引用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说,个人与人类整体、地球自然密不可分,而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注重自身修养、社区和谐、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因此有助于帮助人们认识自身,寻求发展。
荷兰公主艾琳·爱玛·伊丽莎白则指出,“生态”与“经济”两个单词的希腊语词根都与“我们的家”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而中国现在已经采取了领先行动将保护自然放到重要位置,希望儒家和道家的力量能在实现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发挥作用。
希腊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认为,中国文化中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类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生态问题是全球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各国应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之间取得平衡,学会分享,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类社会能够更好地发展。
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则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公共福利事业的足够关注,这相当于一种“失位”,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曲格平还表示,一些发展政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如果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环境资源带来的困境将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玛丽埃塔·潘尼扬芝认为,开展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有利于增进了解互信。多重的价值取向可以使文化变得更加立体,更具有对话性和生命力,并且能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论坛与会人员达成共识,同意发布以“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杭州宣言》。在闭幕式上,太湖文化论坛常务副秘书长郑传掀郑重地宣读了宣言。
宣言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各国要从本国人口、资源、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出发,借鉴别国经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模式,既独立自主,又殊途同归。
宣言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提出了要求。发展中国家要积极探索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成工业化。而发达国家要发挥科技和经济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治污,又要勇于承担环境污染的历史责任,摆脱传统工业文明的历史质性,建设新的生态文明。
当前世界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过去10年,世界各国史无前例地对保护地球生态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新的文化选择。
早在2002年,中国就将“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并在十八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旗帜鲜明地将生态保护摆在了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量,在国内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同时,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等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5月18—19日,美丽的西子湖畔,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杭州)年会隆重召开,主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来自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的政治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各界知名人士约500人汇聚一堂,围绕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架构和核心观念、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愿景进行交流对话,无疑将对推动生态文明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全球合作机制,促使各国各展其长、各尽其责、紧密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开幕致词中指出,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早在1981年,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奇先生出版了《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100页》,把当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梳理出十个方面,如人口剧增、贫富差距、生物圈破坏、世界经济危机、东西方对峙等等,提醒人类已经患上衰败综合症。30多年后的今天,佩奇先生提出的衰败综合症不仅总体上没有缓解,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2009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生态危机、气候危机的影响以及第四次全球绿色产业革命拉开帷幕,除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提出“绿色增长”、“绿色经济”等发展理念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和政党也开始提出各自的“绿色”战略。如欧盟的《2020年战略》。
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生态文明宣言和“绿色发展”战略,提出的时间更早,在思想认识、理论框架、政策支持和机制构建等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作为一个理念,生态文明这一术语被人们翻译为Ecological Progress。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个新的提法从含义上已经有别于现有的工业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又一个文明阶段。21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过渡,当今世界正处在文明转变的关键节点上。
美国学者、作家琼·休斯顿这样形容:“我们处在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一个创造全新文明的时代。它是世界戏剧性事件之后的新的发展趋势,突破了所有原有的存在、认知、关联、治理和信仰方式。”
而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小文则认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革命的时代革命。迎接这场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中国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哲学观相统一。可以说,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绿色贡献。行动方面,中国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大生态复原活动。如今世界早已成为一个在经济和生态上的有机统一系统,目前面临的危机也是全球性的,因此世界各国有必要在各个层面展开合作,共同挽救我们的生存环境。
然而,国际间的合作似乎从来都不那么容易。当各国领袖坐到一起寻找保护环境的方法时,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往往变得复杂起来,以至于常常不得不采取谈判的方式加以沟通。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太湖文化论坛名誉主席张梅颖女士认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三条纽带中,政治常常飘忽不定,经济往往时聚时散,惟有文化这条纽带是永恒的,可以超越政治分歧、经济利益之上绵延不绝、永续发展。”在文化方面开展交流沟通,是加强各国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式,能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和谐文明
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文明推崇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希望地球生态系统足够强大并能够不断进化,可以维持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如今,人类正逐渐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认识到全球生态系统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由中国首先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非偶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崇尚和谐的人文观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魂。
孔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知天、为天的概念,“知天”既是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借助自然资源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福祉。“为天”是对自然界有所敬畏,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尽到保护之责。道家更认为宇宙是宏观的人体,人体是微观的宇宙,人类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有更美好的前途。
张梅颖女士认为,当下中国政府在现实发展中形成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治国发展方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走向了文化自觉的境界。正由于现在人类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我们更该有自救之道和自赎之知,重温中华文化中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思想理念、实践经验。她还指出,论坛倡导的生态文明不是简单地限于科技进步与道德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
与张梅颖女士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希腊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他认为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有一个共性,就是强调和谐。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繁荣,是人类自由的体现。在希腊文化中和谐是最具美感、最有哲学意义,而在中国传统中,和谐则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意义。 安东尼斯·萨马拉斯同时指出,和谐跟我们今天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息息相关。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如何促进有限的资源和人类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如何在不同国家的需求之间实现一个平衡,不过分地消耗有限的资源,如何分享像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使用的水资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西方文化非常强调个人,过度强调竞争,过度消费,往往会作出很短视的决定,当前中国正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在全球健康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转变网络创建者兼总裁斯蒂芬·迪南表示,中国依靠自身的传统、哲学、健康实践、文化和经济,成为抗衡西方失衡的一股平衡力量。中西文化的结合,才能实现阴阳平衡,才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实现。
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需要代表不同文化的不同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决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不仅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
求同存异
一个全球性的转变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往往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执己见,难免偏颇和冲突。企图就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人类行为模式达成一致意见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必须要努力寻找方法,共同解决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
在年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平等交流,畅所欲言,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言献策。
张梅颖女士认为,生态文明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建设的,如果能够放开成见,各抒己见,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明经验,不同的发展道路就不是对立冲突的理由,而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计的基础和前提。
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严昭柱指出,发展与环境,并非水火不容。严峻的生态危机,是在发展中出现的,要正确应对,不是要否定发展,而是考虑要以什么方式发展。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创新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严昭柱坚信,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人类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克服它。比如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能源消费方式的改变,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布达佩斯俱乐部创始人和荣誉主席欧文·拉兹洛则提出了“星球文化”的概念,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求同存异。他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全球相互联系的人类家族,并且作为人类大家庭的自觉成员,我们需要承担多重责任。”休戚相关、同一性,这些元素组成了欧文·拉兹洛所说的星球文化。
“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哈佛大学研究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引用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说,个人与人类整体、地球自然密不可分,而儒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注重自身修养、社区和谐、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因此有助于帮助人们认识自身,寻求发展。
荷兰公主艾琳·爱玛·伊丽莎白则指出,“生态”与“经济”两个单词的希腊语词根都与“我们的家”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而中国现在已经采取了领先行动将保护自然放到重要位置,希望儒家和道家的力量能在实现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发挥作用。
希腊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认为,中国文化中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类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生态问题是全球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各国应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之间取得平衡,学会分享,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类社会能够更好地发展。
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则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公共福利事业的足够关注,这相当于一种“失位”,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曲格平还表示,一些发展政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如果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环境资源带来的困境将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玛丽埃塔·潘尼扬芝认为,开展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有利于增进了解互信。多重的价值取向可以使文化变得更加立体,更具有对话性和生命力,并且能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论坛与会人员达成共识,同意发布以“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杭州宣言》。在闭幕式上,太湖文化论坛常务副秘书长郑传掀郑重地宣读了宣言。
宣言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各国要从本国人口、资源、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出发,借鉴别国经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模式,既独立自主,又殊途同归。
宣言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提出了要求。发展中国家要积极探索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成工业化。而发达国家要发挥科技和经济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治污,又要勇于承担环境污染的历史责任,摆脱传统工业文明的历史质性,建设新的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