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约会的心情去构建学校课程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园尝试以“追寻幼儿教育的游戏精神”为核心,以幼儿“自由自主、乐智乐心”为宗旨,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与园所已有主题课程有机融合,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积累我园特有的实践策略与操作路径,并使其成为释放幼儿游戏天性、提升幼儿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形态。
  【关键词】儿童立场课程建构节日文化场期待
  教育的价值是“唤醒”,课程的价值是“滋养”。儿童的需求是学校工作的全部意义,幼儿园课程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它应与儿童的需要紧密交织,赋予儿童真实的发展空间,丰富童年经历,即学校课程应该是看到儿童的需求,体现儿童立场,指向儿童发展,开放灵动,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如何让幼儿园的课程产生这样的魅力呢?结合我园的乐享节日——元宵节,我来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一、 凸显儿童立场,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元宵节活动前夕,教师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动足了脑筋:幼儿的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怎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各年龄段元宵节的活动都要放大儿童立场,能体现“自由自主,乐智乐心”的活动内涵:小班花灯秀——幼儿带着自己的花灯跟随音乐自主进行花灯展示,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中班赏花灯——在看看、选选的过程中,给予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平台;大班猜灯谜——在自主创设的花灯世界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赏花灯、猜灯谜,真正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及时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在肯定活动亮点的同时,也反思了一些问题。如由于中班幼儿的绘画经验有限,在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花灯上,一部分幼儿卡壳了,大家建议将画喜欢的花灯调整为直接给自己喜欢的花灯送上贴花,最后一起统计最喜欢的花灯。
  如果我们总是带着约会的期盼去设计、思考课程内容,我们就一定会在研究幼儿需求上花力气,对幼儿的经验调查、兴趣对接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前提。从本次元宵节活动来看,教师们已经对“我想让幼儿如何游戏转变为我想知道幼儿是如何游戏”这句话了然于心了,但在实践中仍需不断努力缩短从口到手、再到心的距离。
  二、 投入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价值宣传
  约会,两情相悦才是正道。那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师与幼儿以及家长都“两情相悦”呢?在本次的元宵节活动中我们有了很好的尝试。在寒假及开学前夕,老师们发出“猛烈”的宣传邀请短信,有对元宵节来历的宣传短信;有元宵节花灯制作的小贴士;还有参与元宵节各类活动的热情邀请等,元宵节未到,家长、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和热情已然被调动起来。元宵节当天,当小、中、大班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带着亲自制作的花灯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时,成就感、愉悦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
  投入所有的人力资源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让教师与幼儿以及家长都“两情相悦”,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让他们来做事,而是要积极放大并宣传整个活动的价值,努力让更多的人从内心理解并认可,使其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认可者和同行者,最终实现同生共长。
  三、 细化操作要求,制定可行的操作流程
  弄清楚了约会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打扮自己才会给约会对象带来惊喜。服装和妆容,此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细化就是节日活动开展前的集体审议、个性实施的问题。经过大家智慧碰撞、集体审议后的内容一定会更贴近儿童,当然再美好的计划,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执行那一定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以中班《我最喜欢的花灯》活动为例,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有的年轻教师只是简单地带孩子在花灯长廊里走过一遍之后就匆匆收场的情况,这显然没有充分地将本次活动欣赏美、感受美的活动价值发挥出来。
  一方面,集体审议的内容还要再细化,在初步思考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活动开展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讨论,形成操作流程和要求,以便使每位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在有了普适性的操作流程之后,教师们在开展活动之前还要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再做深入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思考,以便使活动能更适合本园区、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四、 打造节日文化场,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
  现在的年轻人约会时总要追求浪漫的氛围,引申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来,那就是要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环境氛围的营造可以说是本次元宵节活动的一个亮点,悬挂的花灯一方面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文化氛围,活动花絮和过程性评价的呈现让幼儿在静态的呈现中回味节日的余韵;另一方面,环境又是幼儿互动的对象,无论是赏花灯还是猜灯谜,幼儿在动态的参与中体验到了节日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环境的主要作用在于熏陶、感染,我们要在如何能使幼儿参与进来以及如何让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方面动足脑筋、做足文章,借助教师智慧,努力打造有“磁场影响”和儿童立场的“节日文化场”,积极创设聚焦主题、承载乐享的“游戏廊”,丰盈幼儿感受体验,涵养童心童趣,使“节日文化场”和“游戏廊”充满自由与体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稍稍翻阅河滨路小学教师的文集,很多文题清新可喜。“轻掬童心,趣学古诗”,一“掬”,一“趣”,教师的呵护之态,诱导之能,展示无遗;“识字的摇篮,美丽的邂逅”,以“摇篮”为喻,言老师教学之温和良善,“邂逅”则拟写出精心设计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断的惊喜和意外;“稳健慢行:习作起步的行走姿态”,可以发现教学者的老练;“近乎道”,足以知道教育者对教育理解精准到位;而“老师,请再多给我30秒”和“那节课,我
期刊
【摘要】当前,显性的“素质教育”力量微弱,隐性的“应试教育”独霸鳌头,许多教师在学校问责制的高压下,大搞题海战术,布置机械重复的海量作业;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输在起跑线上,严防死守不说,还会“加餐添料”; 学生谈作业色变,对作业大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更有甚者,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做。这样一来二去,三方关系剑拔弩张,作业显然已经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头大患”,打破窘况迫在眉睫。本文旨
期刊
祝晓燕,196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第十三批幼儿教育特级教师,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获得者,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系统先进个人,无锡市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得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具展评一等奖等。  著有《从指间到心灵》,主编《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新思维》《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新设计》等教育类论著,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期刊
【摘要】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电教中心的职能和资源,建成四位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是大势所趋。唯有明确职能,深度融合,提升内涵,才能有效发挥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电教中心的职能和资源,建成四位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是教育部、省政府对各县的要求。早在2005年,教育部
期刊
【课堂实录】  《平安回家》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中的第一课。要求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一是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的意义,懂得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安全,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平安回家。二是让学生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通指挥,逐步培养学生的遵守交通规则的能力。  一、谜语导入 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先猜出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知识建构,必须追寻知识的逻辑起点,透视知识蕴含的数学方法,并突出知识的核心要素,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体验中形成知识的双向建构。  【关键词】追寻透视活动体验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黑格尔说:“数学的根源首先不在对外在感性物的归纳而在对主体感性活动的抽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
期刊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穿插动画元素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乐享”课堂、快乐学习的目标。笔者以课堂中的实际课程为例,就信息技术课堂动画元素的选材及动画入课堂的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动画信息技术快乐学习  一、 快乐学习,信息课堂的新追求  巴甫洛夫的“快乐学习法”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埋怨:“这道题刚刚讲过,学生又做得一塌糊涂”,然而学生也常拍着脑袋喊“冤”:“这道题我已经做了好几遍了,怎么一下子又想不出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师生平时只在乎解题的数量,而忽视了解题的质量,这其中的关键恰恰在于只注重解题结果,而轻视解题的过程以及解题后的反思。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反思性解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谈几点看法。  【关键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少不了教师的引领。故而教师要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让学生尝试探究,继而深入研读,促进他们有效表达深入阅读后的感悟。  【关键词】引领有效语言表达  《语文课程
期刊
【摘要】建构游戏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的培养,但过度的游戏常规要求及教师示范,会限制幼儿的发展、约束幼儿的创造性。只有放手,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建构游戏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众多游戏中,建构游戏活动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在此活动中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在协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