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1
摘 要 体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改革深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培养的素质考验,怎样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体育院校新时期的一个目标,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体育院校创新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从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突出体育文化特色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改革专业课程结构和教育评价体系这四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 院校 创新 教育 困难 人才 培养 途径
一、体育院校创新教育面临的困难
首先是教师结构及其知识结构不合理,在高等体育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由体育院校自己培养的,而且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是由本校培养出来的,长期的这种亲近繁殖式的用人方式使得教师极易在教育、训练以及科研中一直沿袭这传统的这一模式,从而对各个院校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以及优势的互补有着不利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差且知识面狭窄,由于体育招生方面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得体育院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都比较差,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加之学校对术科教育比较重视,而忽视学科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即使想要创新,也得不到发挥。最后是受硬件条件的制约,近些年来,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手段和实验手段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量上和质上依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培养
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首先,就是要把创新动力观的教育予以强化,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民族生存的一种手段,也还是学生个体发展方式的一个导向,从而把甘于守成的思想障碍得到克服,使学生乐于创新的精神得到培养。其次,就是要把创新主体观教育予以强化,来使学生坚持知难而退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再者,就是要把创新价值观的教育予以强化,始终坚持把个体价值、群体价值以及国家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并从传统的单一发展的思想误区走出来,使学生的有效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最后,就是要把创新协同观教育予以强化来使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在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觉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培养自己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培养自己的顽强意志,培养自己受得住失败的良好心态等等。
(二)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的教师,才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那么,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要树立起全面且正确的师德观、道德观以及责任感,不能单单只是局限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还应该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求异性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其积极地探求未知,从而开拓未来。
其次,教师应该要积极参与到科研当中,把科研看作是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而促进教学工作,并提升教学的质量。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把自己的教育观念予以更新,把创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新的潜能的,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形式来获得创新性的成绩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的类型和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用多种模式来进行培养。
(三)突出体育文化特色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那么,教师就应该要把现代教学的思想作为主要指导,不断探索把学生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采取一些富有特色的环节来创设出一种宽松、和谐且民主的氛围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当然,在教学科研氛围的构建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这一交流和沟通不能够只是局限在课堂和学业上面,还包括了运动场上的调侃以及喝咖啡时的漫谈等等,这一些都能够在不经意间形成新的科研思路。二是要构建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那么,体育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先天优势来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予以丰富,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化讲座,就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讲座、经济项目的学术前沿讲座以及交响乐普及的讲座等等;另外,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就像科研论文写作大赛、创业设计大赛以及辩论赛等等,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并在参与中提升自己。
(四)改革专业课程结构和教育评价体系
体育学院要深刻认清自己的分层和定位,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首先,在增设新的体育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同时,可以尝试着形成一些经济、管理、新闻以及旅游等等的社会科学专业,并把体育院校本身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中开设一些形体训练以及健美操等等的选修课程,并把这些社会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融入进来,通过这样的不同专业的交叉和融合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其次,加大课程综合化以及人文学科的建设力度,把人文学科选修课的比例予以增加。最后,改变传统的把全面素质予以忽视的单一的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来建立起对学生人文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训练能力等等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体系。
三、结语
总之,体育学院要注重特色办学,用自身的特色来谋求发展,并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探索研究出一些新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出具有知识、能力以及专场等等素质的人才,从而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成都学院学报.2006.
[2] 李莉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摘 要 体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改革深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培养的素质考验,怎样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体育院校新时期的一个目标,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体育院校创新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从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突出体育文化特色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改革专业课程结构和教育评价体系这四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 院校 创新 教育 困难 人才 培养 途径
一、体育院校创新教育面临的困难
首先是教师结构及其知识结构不合理,在高等体育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由体育院校自己培养的,而且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是由本校培养出来的,长期的这种亲近繁殖式的用人方式使得教师极易在教育、训练以及科研中一直沿袭这传统的这一模式,从而对各个院校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以及优势的互补有着不利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差且知识面狭窄,由于体育招生方面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得体育院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都比较差,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加之学校对术科教育比较重视,而忽视学科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即使想要创新,也得不到发挥。最后是受硬件条件的制约,近些年来,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手段和实验手段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量上和质上依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培养
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首先,就是要把创新动力观的教育予以强化,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民族生存的一种手段,也还是学生个体发展方式的一个导向,从而把甘于守成的思想障碍得到克服,使学生乐于创新的精神得到培养。其次,就是要把创新主体观教育予以强化,来使学生坚持知难而退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再者,就是要把创新价值观的教育予以强化,始终坚持把个体价值、群体价值以及国家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并从传统的单一发展的思想误区走出来,使学生的有效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最后,就是要把创新协同观教育予以强化来使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在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觉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培养自己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培养自己的顽强意志,培养自己受得住失败的良好心态等等。
(二)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的教师,才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那么,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要树立起全面且正确的师德观、道德观以及责任感,不能单单只是局限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还应该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求异性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其积极地探求未知,从而开拓未来。
其次,教师应该要积极参与到科研当中,把科研看作是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而促进教学工作,并提升教学的质量。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把自己的教育观念予以更新,把创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新的潜能的,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形式来获得创新性的成绩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的类型和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用多种模式来进行培养。
(三)突出体育文化特色并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那么,教师就应该要把现代教学的思想作为主要指导,不断探索把学生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采取一些富有特色的环节来创设出一种宽松、和谐且民主的氛围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当然,在教学科研氛围的构建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这一交流和沟通不能够只是局限在课堂和学业上面,还包括了运动场上的调侃以及喝咖啡时的漫谈等等,这一些都能够在不经意间形成新的科研思路。二是要构建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那么,体育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先天优势来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予以丰富,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化讲座,就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讲座、经济项目的学术前沿讲座以及交响乐普及的讲座等等;另外,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就像科研论文写作大赛、创业设计大赛以及辩论赛等等,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并在参与中提升自己。
(四)改革专业课程结构和教育评价体系
体育学院要深刻认清自己的分层和定位,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首先,在增设新的体育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同时,可以尝试着形成一些经济、管理、新闻以及旅游等等的社会科学专业,并把体育院校本身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中开设一些形体训练以及健美操等等的选修课程,并把这些社会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融入进来,通过这样的不同专业的交叉和融合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其次,加大课程综合化以及人文学科的建设力度,把人文学科选修课的比例予以增加。最后,改变传统的把全面素质予以忽视的单一的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来建立起对学生人文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训练能力等等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体系。
三、结语
总之,体育学院要注重特色办学,用自身的特色来谋求发展,并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探索研究出一些新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出具有知识、能力以及专场等等素质的人才,从而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成都学院学报.2006.
[2] 李莉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