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自觉地就将自己归于“吃货”和“馋人”一类,且有得寸进尺之势。
我还口口声声管故乡老家唤做“小城”,惹得朋友们一阵唏嘘、一通质疑。
“去省城了,瞧不起咱小城怎的?”
我莞尔一笑,答曰:“听不出来吗?这是对小城的爱称好吧。”
外出打拼眨眼过去二十多年,回头想想,在小城那么多年,也不曾这么“死乞白赖”地好吃这口面,怎么一旦离家,奇了怪了,三天两头,就馋小城的这碗面呢?
“馋人”的东西,自有“馋人”的门道,门道越深,你会觉着它越“邪乎”,越是“邪乎”,就越是“饞人”。
小城的这碗面里,就透着这种不明不白的“邪乎”,引你上套,“馋”得你上瘾。
小城比比皆是的各色面馆,天天一早热气腾腾,面香扑鼻,人头攒动。抢到座的坐着,抢不到的端着大个儿面碗,门口街边一蹲,呼哧哈喇地往嘴里“秀”(镇江方言,有吸的意思)面。谁也不嫌弃谁,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面汤,碗一丢,拍拍屁股立马走人。
小城人跟外地人只要是说起面来,那可是面如满月、面面俱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有脸有面的傲气。好像那碗面,就是小城人的一个脸面,如果哪天城市形象广告做成:“为小城这口面,你爱来不来,爱吃不吃,不来白不来,不吃你白不吃”,也许一下子小城就会被挤爆,不怕来小城的游客不多,留不住那些乌泱泱的馋嘴吃货。
我从小在小城生活、小城读书、小城工作,对小城的那种深爱和怀念,当然不止于那口面。
但小城的那口面里,带有小城人骨子里的那股不卑不亢的“劲道”,面的“浇头”里,透着小城人憨厚好客的“味道”,煮沸的锅盖下,满是小城人大智若愚的隐忍,滚滚的面汤里,激扬着小城人万丈的豪情壮志。
外地朋友来了,小城人再小气,请你吃碗面的“奤气”(镇江方言,大方、大气、豪爽的意思。奤,音tǎi)还是有的。
小城民间的“好面之徒”,都认可“柏三嫂”面馆。
生着一双“小眯勒眼儿”的 “柏三嫂”,名声不仅在小城里巷坊间,就算在我们当年的文化艺术圈,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个年代,只要新华剧院有演出,“柏三嫂”公主一样的身影都会出没于首演那个最为显著的位置上。也不知是因为她喜欢看戏,还是“戏”子们贪吃她面馆里的那碗面。
早年,山门口那家面馆,常常见到“柏三嫂”亲自占据锅台跟前下面。那个面馆那叫一个“火”啊!每天一早,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蜂拥到她的面馆,里里外外被挤得水泄不通。“柏三嫂”面,一时间,已经取代了“锅盖面”的名头。再说,时刻小眼眯缝着的她,即便不笑也像是在微笑,天生给人一种亲近感,或者叫做职业的微笑。过了些年,见她坐到了那张收钱发放“榧子”(镇江方言,即竹子或纸做的取面的凭证)的桌子后面,眯着小眼,数着手上的纸票,蘸着口里的吐沫往吃客手上递送一张张“榧子”。
九十年代末,很少再见“柏三嫂”的身影了,锅台上掌勺的有时是她儿子“小五子”,多半日子说是她儿媳在撑着后半程家业。
不见“柏三嫂”的面馆,冷寂、落寞了。继往开来的,也是一位女店家,人称“豁嘴子面馆”。这家面馆坐落在大市口国际饭店身后的一条窄巷里,巷子不深,闻着面味儿,你很容易找到,店名叫“好再来面馆”。
从没看清女店主是不是真是人们说的“豁嘴子”,但她个儿不高,见天儿缩着脖子,很少正眼瞅人。出出进进多少人,她从不抬头数人,她每天手上的面碗就是每天来店吃面的人头,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几斤几两,她心里门儿清着呢。
她家的面尤其实诚,面碗被撑得满满当当,实打实地当饱,让你放下面碗,有能管饱一整天的满足感。那条巷子里,你常常会与从她面馆打着饱嗝出来的吃客擦肩而过。要说她家面的口味究竟好在哪里,至今没咂摸出来。我就冲着进门时,她总能瞥上我一眼,然后对着娜娜说:“这碗你的,那碗给张老师。”倘若先看到娜,她会问上一句:“张老师没来?”
或许,就是那么一句不经意的问候,比那碗面本身的口感要多出一份虚荣,我会常去她家。
这样一比,她家隔壁的“邵顺兴”就差了一点火候,有冲着“好再来”却误打误撞进了“邵顺兴”去吃的。不过,“邵顺兴”有“邵顺兴”的噱头,你们别家做的都是早市的生意,我“邵顺兴”全天开张,随到随吃。如此,也捡来许多过路客的生意。
长江路长江边上,有一家“小冯面馆”,他家的“占肉(镇江食物俗称,即狮子头或肉圆)面”出名。他家一早锅里只下两百碗面,一碗不多,一碗不少,赶上了就吃,赶不上算你没口福,不像别家,眼瞅面断货了,先稳住你,赶紧转身去进货。小冯家没理可讲,锅里没面就是没面了,不会为了你在跟前,去为你买面。
小冯家几十年如一日,硬是不给吃客“面子”,越不给,吃客还越是踊跃,越是冲着他家的“占肉面”而来。小城人赞不绝口的还有一家街边面馆——大华面摊。荒凉的大西路,只有每天早晨,才有点生机、有点蓬勃。机动车、自行车、电瓶车把大西路整个塞满了,碰上节假日,不出动几辆警车、几个警察,大西路连道儿都走不通了。
“面摊”旁边还有一个“油条摊”,说不上是“油条摊”带动了“面摊”的生意,还是“面摊”惹火了“油条摊”,反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华面摊”先是需要有人排队,有人占座的。排队的人先领一只空碗,半碗“浇头”,然后去锅灶跟前把碗递给下面的师傅,盛上你要的面。就着你从“油条摊”买来的“油条”,吃着“面摊”上的面,还有冲着你脚上的皮鞋一屁股坐下、不依不饶做你“擦鞋”生意的,这顿早餐是“自助”“服务”。
小米山附近,还有家“野生长鱼面馆”,名气不算太大,做的都是回头客的营生。“野生长鱼”和鱼汤是他家的特色。有干拌,有汤面,同样都是锅盖面的套路。
这家是儿子的最爱,回到小城,孩子他妈总会带上儿子,去那家吃个痛快。
我也带朋友去吃过,结果是一吃上瘾,赞不绝口。那锅浓稠、金黄灿灿的长鱼汤煞是馋人,大碗下肚,仍觉不饱,又不好意思续汤,只有依依不舍。 吃来吃去,我却像中毒上瘾似的好上了“大国特色面馆”那一口。那是一家一碗碗爆炒出“浇头”来的面馆。小平头掌柜沙哑着嗓子,见人就大声称呼“美女”“帅哥”,喊得桃花坞一条街震天的响,他锅里爆炒出来的“浇头”,能香出几里地去。
好几年吃下来,就喜欢他家的“肚丝面”,外加一只鸡蛋,满耳朵灌着他嘶哑的吆喝声,那个早晨,再惺忪,再困乏,也会被他叫醒的。
不怕朋友们见笑或者不以为然,我也去过“老赵”“达达”“镇南”“张二”等等面馆和面摊。能留住我口味和瘾头的,好像只有上面我说的这几家。
(以下批评的几家店是否删去?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纠葛)至于“老宴春”“新宴春”“品鉴馆”那几家,如今,吃的也只是小城人的一个排场、一个名头。“品鉴馆”沾的是旅游景点的光,吃的就是一个“金贵”“奢华”,一个小城富丽堂皇的文化符号。至于“老宴春”,我就懒得去说道它了。相比起来,解放路上的“新宴春”要比“老宴春”敞亮得多。我这里说的是让食客们的心里敞亮得多。店堂里一派祥和、舒畅,店员们个个也都精神饱满,满脸喜气盈盈地待客。要知道,每天早晨能在早茶餐厅见到一张张笑脸、听见乡里乡亲一串串唠叨,那一天的日子你都会觉着充实、觉着丰满、觉着惬意的,你也会领悟这座城市的温度、厚度和浓度……
只要回小城,我早上都会换着口味,去街上找面吃。吃完了总会顺手发一组照片、一段文字到朋友圈,也惹馋了不少朋友。我约了很多朋友来小城吃面,结果发现他们后来爱面比爱我要多得多了,之后索性自己悄没声地就来吃面了。
说小城是座“面城”,小城人未必都能附和,官媒、官宣也许更不愿意这么小瞧小城。他们不知道,小城人身上自带的那身“面味儿”,也算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气味、独有的味道、独有的品位啊!
只要说话不“面”、做事不“面”、做人不“面”。数一数,从这座小城进进出出的人,不是有许多人,尽管远走他乡,也还都是有头有脸,有脸有面,有面有名的佼佼者吗?
我于小城算不上什么名人,只是个“馋人”,说不上别的,絮絮叨叨就喜欢说道说道这碗面、这口汤。不信,你走在小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让他说说面,或许说得比我邪乎、神气活现得多。
没有哪家面店请我说说他们的好处,尽管我吃遍百家,也没哪家店请我白吃过一碗面,除了“好再来”,甚至没有一家店能认出我这张老脸。
我只是“馋人”一个,一个“馋人”,一说到“面”,便會津津乐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人对小城垂涎三尺而望眼欲穿。一旦吃下这碗面,又会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梦绕千回……
我还口口声声管故乡老家唤做“小城”,惹得朋友们一阵唏嘘、一通质疑。
“去省城了,瞧不起咱小城怎的?”
我莞尔一笑,答曰:“听不出来吗?这是对小城的爱称好吧。”
外出打拼眨眼过去二十多年,回头想想,在小城那么多年,也不曾这么“死乞白赖”地好吃这口面,怎么一旦离家,奇了怪了,三天两头,就馋小城的这碗面呢?
“馋人”的东西,自有“馋人”的门道,门道越深,你会觉着它越“邪乎”,越是“邪乎”,就越是“饞人”。
小城的这碗面里,就透着这种不明不白的“邪乎”,引你上套,“馋”得你上瘾。
小城比比皆是的各色面馆,天天一早热气腾腾,面香扑鼻,人头攒动。抢到座的坐着,抢不到的端着大个儿面碗,门口街边一蹲,呼哧哈喇地往嘴里“秀”(镇江方言,有吸的意思)面。谁也不嫌弃谁,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面汤,碗一丢,拍拍屁股立马走人。
小城人跟外地人只要是说起面来,那可是面如满月、面面俱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有脸有面的傲气。好像那碗面,就是小城人的一个脸面,如果哪天城市形象广告做成:“为小城这口面,你爱来不来,爱吃不吃,不来白不来,不吃你白不吃”,也许一下子小城就会被挤爆,不怕来小城的游客不多,留不住那些乌泱泱的馋嘴吃货。
我从小在小城生活、小城读书、小城工作,对小城的那种深爱和怀念,当然不止于那口面。
但小城的那口面里,带有小城人骨子里的那股不卑不亢的“劲道”,面的“浇头”里,透着小城人憨厚好客的“味道”,煮沸的锅盖下,满是小城人大智若愚的隐忍,滚滚的面汤里,激扬着小城人万丈的豪情壮志。
外地朋友来了,小城人再小气,请你吃碗面的“奤气”(镇江方言,大方、大气、豪爽的意思。奤,音tǎi)还是有的。
小城民间的“好面之徒”,都认可“柏三嫂”面馆。
生着一双“小眯勒眼儿”的 “柏三嫂”,名声不仅在小城里巷坊间,就算在我们当年的文化艺术圈,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个年代,只要新华剧院有演出,“柏三嫂”公主一样的身影都会出没于首演那个最为显著的位置上。也不知是因为她喜欢看戏,还是“戏”子们贪吃她面馆里的那碗面。
早年,山门口那家面馆,常常见到“柏三嫂”亲自占据锅台跟前下面。那个面馆那叫一个“火”啊!每天一早,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蜂拥到她的面馆,里里外外被挤得水泄不通。“柏三嫂”面,一时间,已经取代了“锅盖面”的名头。再说,时刻小眼眯缝着的她,即便不笑也像是在微笑,天生给人一种亲近感,或者叫做职业的微笑。过了些年,见她坐到了那张收钱发放“榧子”(镇江方言,即竹子或纸做的取面的凭证)的桌子后面,眯着小眼,数着手上的纸票,蘸着口里的吐沫往吃客手上递送一张张“榧子”。
九十年代末,很少再见“柏三嫂”的身影了,锅台上掌勺的有时是她儿子“小五子”,多半日子说是她儿媳在撑着后半程家业。
不见“柏三嫂”的面馆,冷寂、落寞了。继往开来的,也是一位女店家,人称“豁嘴子面馆”。这家面馆坐落在大市口国际饭店身后的一条窄巷里,巷子不深,闻着面味儿,你很容易找到,店名叫“好再来面馆”。
从没看清女店主是不是真是人们说的“豁嘴子”,但她个儿不高,见天儿缩着脖子,很少正眼瞅人。出出进进多少人,她从不抬头数人,她每天手上的面碗就是每天来店吃面的人头,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几斤几两,她心里门儿清着呢。
她家的面尤其实诚,面碗被撑得满满当当,实打实地当饱,让你放下面碗,有能管饱一整天的满足感。那条巷子里,你常常会与从她面馆打着饱嗝出来的吃客擦肩而过。要说她家面的口味究竟好在哪里,至今没咂摸出来。我就冲着进门时,她总能瞥上我一眼,然后对着娜娜说:“这碗你的,那碗给张老师。”倘若先看到娜,她会问上一句:“张老师没来?”
或许,就是那么一句不经意的问候,比那碗面本身的口感要多出一份虚荣,我会常去她家。
这样一比,她家隔壁的“邵顺兴”就差了一点火候,有冲着“好再来”却误打误撞进了“邵顺兴”去吃的。不过,“邵顺兴”有“邵顺兴”的噱头,你们别家做的都是早市的生意,我“邵顺兴”全天开张,随到随吃。如此,也捡来许多过路客的生意。
长江路长江边上,有一家“小冯面馆”,他家的“占肉(镇江食物俗称,即狮子头或肉圆)面”出名。他家一早锅里只下两百碗面,一碗不多,一碗不少,赶上了就吃,赶不上算你没口福,不像别家,眼瞅面断货了,先稳住你,赶紧转身去进货。小冯家没理可讲,锅里没面就是没面了,不会为了你在跟前,去为你买面。
小冯家几十年如一日,硬是不给吃客“面子”,越不给,吃客还越是踊跃,越是冲着他家的“占肉面”而来。小城人赞不绝口的还有一家街边面馆——大华面摊。荒凉的大西路,只有每天早晨,才有点生机、有点蓬勃。机动车、自行车、电瓶车把大西路整个塞满了,碰上节假日,不出动几辆警车、几个警察,大西路连道儿都走不通了。
“面摊”旁边还有一个“油条摊”,说不上是“油条摊”带动了“面摊”的生意,还是“面摊”惹火了“油条摊”,反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华面摊”先是需要有人排队,有人占座的。排队的人先领一只空碗,半碗“浇头”,然后去锅灶跟前把碗递给下面的师傅,盛上你要的面。就着你从“油条摊”买来的“油条”,吃着“面摊”上的面,还有冲着你脚上的皮鞋一屁股坐下、不依不饶做你“擦鞋”生意的,这顿早餐是“自助”“服务”。
小米山附近,还有家“野生长鱼面馆”,名气不算太大,做的都是回头客的营生。“野生长鱼”和鱼汤是他家的特色。有干拌,有汤面,同样都是锅盖面的套路。
这家是儿子的最爱,回到小城,孩子他妈总会带上儿子,去那家吃个痛快。
我也带朋友去吃过,结果是一吃上瘾,赞不绝口。那锅浓稠、金黄灿灿的长鱼汤煞是馋人,大碗下肚,仍觉不饱,又不好意思续汤,只有依依不舍。 吃来吃去,我却像中毒上瘾似的好上了“大国特色面馆”那一口。那是一家一碗碗爆炒出“浇头”来的面馆。小平头掌柜沙哑着嗓子,见人就大声称呼“美女”“帅哥”,喊得桃花坞一条街震天的响,他锅里爆炒出来的“浇头”,能香出几里地去。
好几年吃下来,就喜欢他家的“肚丝面”,外加一只鸡蛋,满耳朵灌着他嘶哑的吆喝声,那个早晨,再惺忪,再困乏,也会被他叫醒的。
不怕朋友们见笑或者不以为然,我也去过“老赵”“达达”“镇南”“张二”等等面馆和面摊。能留住我口味和瘾头的,好像只有上面我说的这几家。
(以下批评的几家店是否删去?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纠葛)至于“老宴春”“新宴春”“品鉴馆”那几家,如今,吃的也只是小城人的一个排场、一个名头。“品鉴馆”沾的是旅游景点的光,吃的就是一个“金贵”“奢华”,一个小城富丽堂皇的文化符号。至于“老宴春”,我就懒得去说道它了。相比起来,解放路上的“新宴春”要比“老宴春”敞亮得多。我这里说的是让食客们的心里敞亮得多。店堂里一派祥和、舒畅,店员们个个也都精神饱满,满脸喜气盈盈地待客。要知道,每天早晨能在早茶餐厅见到一张张笑脸、听见乡里乡亲一串串唠叨,那一天的日子你都会觉着充实、觉着丰满、觉着惬意的,你也会领悟这座城市的温度、厚度和浓度……
只要回小城,我早上都会换着口味,去街上找面吃。吃完了总会顺手发一组照片、一段文字到朋友圈,也惹馋了不少朋友。我约了很多朋友来小城吃面,结果发现他们后来爱面比爱我要多得多了,之后索性自己悄没声地就来吃面了。
说小城是座“面城”,小城人未必都能附和,官媒、官宣也许更不愿意这么小瞧小城。他们不知道,小城人身上自带的那身“面味儿”,也算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气味、独有的味道、独有的品位啊!
只要说话不“面”、做事不“面”、做人不“面”。数一数,从这座小城进进出出的人,不是有许多人,尽管远走他乡,也还都是有头有脸,有脸有面,有面有名的佼佼者吗?
我于小城算不上什么名人,只是个“馋人”,说不上别的,絮絮叨叨就喜欢说道说道这碗面、这口汤。不信,你走在小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让他说说面,或许说得比我邪乎、神气活现得多。
没有哪家面店请我说说他们的好处,尽管我吃遍百家,也没哪家店请我白吃过一碗面,除了“好再来”,甚至没有一家店能认出我这张老脸。
我只是“馋人”一个,一个“馋人”,一说到“面”,便會津津乐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人对小城垂涎三尺而望眼欲穿。一旦吃下这碗面,又会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梦绕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