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的百年电影史,有过留学经历的电影人不胜枚举。有的人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回来的人则带回了当时国内最需要的电影技术或者电影观念。本文试图以断代史的方式,简要介绍一下历史上曾经有过出国学习电影经历的中国电影人的事迹。看看他们出国去都学了什么,又给那时的中国电影带回了怎样的新鲜动力。
孙瑜
留学美国 学习摄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代表人物
从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看,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基本上是由洋行供职的“小资”影迷和拍“文明戏”的导演转行而组成的“本土化电影人”。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一批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介入,才算正“与国外接轨”。
最早出国留学学习电影的中国电影人,当属孙瑜导演。中学毕业后凭借优秀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的孙瑜迷上了电影和诗歌。在高中三年级时,他参加了由日后创建联华影业公司的老板罗明佑主办的影评大赛,还获了大奖,而评委之一的朱石麟和费穆在日后的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23年清华毕业后的孙瑜顺利考取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之后还去了纽约摄影学院学习摄影,可称谓第一个“学院派”的导演。1926年回国之后,在上海正式开始他的电影生涯。孙瑜拍摄了一大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思想先进艺术超群的电影,代表作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凭借《大路》一片他更是获得了“诗人导演”的称号。之后的《武训传》虽然为他引来了很多批判,但是其艺术上的成就还是显而易见的。孙瑜电影中对于光影的运用,对于镜头移动的精准设计和艺术感的把握,都在一定程度上获益于他早年在美国学习电影时所打下的扎实基本功。
司徒慧敏
留学美国 学习录音
20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
曾担任过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和外事科学工作的老一辈电影人司徒慧敏,1928年赴日,在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同时从事电影和无线电的研究。1930年,司徒慧敏回到上海,参加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起从事电影工作,是我党的电影小组成员之一。他联合了一批左翼和进步的艺术工作者,共同拍摄了《桃李劫》和《风云儿女》等影片,鼓舞了广大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
1946年留学美国学习电影技术和电影管理,在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学院学习录音技术。留学时,司徒慧敏主动申请到好莱坞的片场进行实习,并找机会结识了许多美国电影导演、演员以及相关的电影技术专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这对他在电影方面的迅速成长及成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回国后,司徒慧敏将美国好莱坞先进的有声片制作技术带回国内,在此之后,中国才真正出现了所谓的有声电影。
郑国恩
留学前苏联 学习摄影技术及教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代表人物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派遣一批已经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经验的电影人前往前苏联学习电影技术,以满足国内对于高级电影教育教学人才的需求。这个时期留苏求学的电影人,回国后几乎都成为了中国电影教育的顶梁之柱,当时电影学院各个系系主任都有留苏经历。他们从前苏联带回了大量的电影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电影厂的产业运作经验,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西方电影理论专业书籍,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为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国恩于1954年随中国电影实习团奔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学习。1956年回国后在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学院担任摄影系翻译人员,并开设特技摄影以及电影摄影艺术课程。1962年再次前往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三年后又回到北京电影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摄影艺术教研组组长、系主任等职。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教师郑国恩从农村下放归来,成为摄影系78班班主任,并以卓越的教学培养了张艺谋、顾长卫、侯勇等一大批出色的电影人。
张献民
留学法国 学习编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代表人物
据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诗一样的年代。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背景下,中国迎来了一场近乎于“文艺复兴”一样的思想大补课。与此同时,西方的更多新鲜理念蜂拥而至。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长达近十年的沉寂终于在这个时候重新拥有了生长和发展的机会。更多的内参片得以解禁,更多只在教科书中难得一见的电影可以以专题影展的方式与普通观众见面。电影理论界更是将尼克·布朗等外国电影专业请到国内开设专门的“电影理论补习班”,集中介绍了一大批西方电影理念。中西文化畅快交流的80年代,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迅速兴起了一股狂热的“出国潮”。甚至,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还专门开办过所谓的“出国研究生班”,即考上之后便可以出国攻读电影专业,从而吸引了大批考生。
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的张献民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他于80年代末留学法国,学习编剧。1987年获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硕士学位,1992年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毕业。回国之后,一直留校至今,主要教授剧作课程,还作为演员身份出演过一些电影,如《巫山云雨》、《颐和园》等。此外,他还成立了“影弟工作室”,专门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独立电影事业。发现与帮助中国年轻的独立电影人实现自己的电影理想,并积极为国外电影节推荐优秀的中国独立电影,传播中国电影文化。
蒋小涵
留学英国 戏剧电影电视研究
李芳芳
留学美国学习导演
21世纪以后个人出国潮 “80后”主力军
代表人物
进入新千年以来,出国留学不再是一种特权,而变成一种较为普遍的个人学习道路的选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能力承担起孩子的留学费用,并倾向于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相对更完善的高等教育。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成为这股出国留学浪潮的主力军。而出国读电影,对于她们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种个人成长。
作为童星出道的蒋小涵,高中之后决定出国攻读电影专业。她选择的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戏剧学院,攻读“戏剧电影电视研究专业”。留学期间蒋小涵从如何与房东太太搞好关系做起,逐渐适应了独自在海外求学的生活。回国之后,她并没有忙着去拍电影,而是在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担任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去英国学电影的经历一方面锻炼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她获得了很多电影专业知识尤其是外语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从纽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系毕业回国的李芳芳,则是依靠一本叫做《十七岁不哭》的散文集作为青少年作家的成功典范而出名。18岁的时候,她独立编写了同名的十集电视剧,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全国中学生观众的喜爱。选择去美国读电影也是源于她之前的“触电”经历,感觉做导演也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在纽约电影学院的学习让她学会了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如何尽可能多地拉来投资。回国后她自编自导了电影《80'后》,主动找到农夫山泉的老总,并说服对方为影片投入近2000万元的广告费。这对于一个刚刚出道的青年导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对于她作为导演以及制片人的经验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瑜
留学美国 学习摄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代表人物
从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看,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基本上是由洋行供职的“小资”影迷和拍“文明戏”的导演转行而组成的“本土化电影人”。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一批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介入,才算正“与国外接轨”。
最早出国留学学习电影的中国电影人,当属孙瑜导演。中学毕业后凭借优秀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的孙瑜迷上了电影和诗歌。在高中三年级时,他参加了由日后创建联华影业公司的老板罗明佑主办的影评大赛,还获了大奖,而评委之一的朱石麟和费穆在日后的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23年清华毕业后的孙瑜顺利考取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之后还去了纽约摄影学院学习摄影,可称谓第一个“学院派”的导演。1926年回国之后,在上海正式开始他的电影生涯。孙瑜拍摄了一大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思想先进艺术超群的电影,代表作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凭借《大路》一片他更是获得了“诗人导演”的称号。之后的《武训传》虽然为他引来了很多批判,但是其艺术上的成就还是显而易见的。孙瑜电影中对于光影的运用,对于镜头移动的精准设计和艺术感的把握,都在一定程度上获益于他早年在美国学习电影时所打下的扎实基本功。
司徒慧敏
留学美国 学习录音
20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
曾担任过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和外事科学工作的老一辈电影人司徒慧敏,1928年赴日,在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同时从事电影和无线电的研究。1930年,司徒慧敏回到上海,参加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1932年起从事电影工作,是我党的电影小组成员之一。他联合了一批左翼和进步的艺术工作者,共同拍摄了《桃李劫》和《风云儿女》等影片,鼓舞了广大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
1946年留学美国学习电影技术和电影管理,在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学院学习录音技术。留学时,司徒慧敏主动申请到好莱坞的片场进行实习,并找机会结识了许多美国电影导演、演员以及相关的电影技术专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这对他在电影方面的迅速成长及成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回国后,司徒慧敏将美国好莱坞先进的有声片制作技术带回国内,在此之后,中国才真正出现了所谓的有声电影。
郑国恩
留学前苏联 学习摄影技术及教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代表人物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派遣一批已经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经验的电影人前往前苏联学习电影技术,以满足国内对于高级电影教育教学人才的需求。这个时期留苏求学的电影人,回国后几乎都成为了中国电影教育的顶梁之柱,当时电影学院各个系系主任都有留苏经历。他们从前苏联带回了大量的电影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电影厂的产业运作经验,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西方电影理论专业书籍,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为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国恩于1954年随中国电影实习团奔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学习。1956年回国后在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学院担任摄影系翻译人员,并开设特技摄影以及电影摄影艺术课程。1962年再次前往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三年后又回到北京电影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摄影艺术教研组组长、系主任等职。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教师郑国恩从农村下放归来,成为摄影系78班班主任,并以卓越的教学培养了张艺谋、顾长卫、侯勇等一大批出色的电影人。
张献民
留学法国 学习编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代表人物
据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诗一样的年代。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背景下,中国迎来了一场近乎于“文艺复兴”一样的思想大补课。与此同时,西方的更多新鲜理念蜂拥而至。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长达近十年的沉寂终于在这个时候重新拥有了生长和发展的机会。更多的内参片得以解禁,更多只在教科书中难得一见的电影可以以专题影展的方式与普通观众见面。电影理论界更是将尼克·布朗等外国电影专业请到国内开设专门的“电影理论补习班”,集中介绍了一大批西方电影理念。中西文化畅快交流的80年代,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迅速兴起了一股狂热的“出国潮”。甚至,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还专门开办过所谓的“出国研究生班”,即考上之后便可以出国攻读电影专业,从而吸引了大批考生。
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的张献民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他于80年代末留学法国,学习编剧。1987年获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硕士学位,1992年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毕业。回国之后,一直留校至今,主要教授剧作课程,还作为演员身份出演过一些电影,如《巫山云雨》、《颐和园》等。此外,他还成立了“影弟工作室”,专门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独立电影事业。发现与帮助中国年轻的独立电影人实现自己的电影理想,并积极为国外电影节推荐优秀的中国独立电影,传播中国电影文化。
蒋小涵
留学英国 戏剧电影电视研究
李芳芳
留学美国学习导演
21世纪以后个人出国潮 “80后”主力军
代表人物
进入新千年以来,出国留学不再是一种特权,而变成一种较为普遍的个人学习道路的选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能力承担起孩子的留学费用,并倾向于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相对更完善的高等教育。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成为这股出国留学浪潮的主力军。而出国读电影,对于她们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种个人成长。
作为童星出道的蒋小涵,高中之后决定出国攻读电影专业。她选择的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戏剧学院,攻读“戏剧电影电视研究专业”。留学期间蒋小涵从如何与房东太太搞好关系做起,逐渐适应了独自在海外求学的生活。回国之后,她并没有忙着去拍电影,而是在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担任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去英国学电影的经历一方面锻炼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她获得了很多电影专业知识尤其是外语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从纽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系毕业回国的李芳芳,则是依靠一本叫做《十七岁不哭》的散文集作为青少年作家的成功典范而出名。18岁的时候,她独立编写了同名的十集电视剧,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全国中学生观众的喜爱。选择去美国读电影也是源于她之前的“触电”经历,感觉做导演也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在纽约电影学院的学习让她学会了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如何尽可能多地拉来投资。回国后她自编自导了电影《80'后》,主动找到农夫山泉的老总,并说服对方为影片投入近2000万元的广告费。这对于一个刚刚出道的青年导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对于她作为导演以及制片人的经验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