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案例
← 沉重的丧子之痛 →
【案例一】
我的儿子23岁,刚刚参加工作。孩子非常好,非常懂事,非常仁义,非常知道心疼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却突然离我而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那是一个周一。儿子闹发烧,就去看医生,做了一项常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别的症状,就拿了点药。儿子请假在家休息,我们照常上班。两三天过去了,儿子烧还是不退。周四早晨,我们决定再去看医生。可是,万万没想到,正准备上车的时候,儿子却突然跌倒,当时到医院抢救,就已经不行了。
让我痛苦的是,儿子这样突然走了,我总是过不来劲儿。每天回家,不敢进儿子的房间,可又总要进去看看,为儿子拉拉窗帘,扫扫床铺。就这样,每天眼前总是儿子的影子。现在,看到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想起儿子这样大时候的样子。那天梦中又看到了儿子,我抱住了他,可是他却没有了踪影……
事情过后,我已经不再流泪了,我早就对自己说了,来您这里更不能流泪。可还是禁不住……
【案例二】
孩子,你走了,带走我们所有的希望,带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妈妈,天天以泪洗脸,你的爸爸,痛不欲生。我们刚把你离去的消息告诉最疼爱你的爷爷和奶奶,我们不敢瞒着他们。对他们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我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在盼你归来,但我们知道,你永远回不来了。你到了天堂,那里有鲜花,有蓝天,有和你一样的天使,只是没有灾难的车祸……我对你妈妈说,你是上天安排给我们的小天使,14年里,你带给我们无数快乐和欢笑,你带给我们对未来的无数憧憬和规划。也许,上天只给你准许了14年的假期,时间到了,你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我们,回到了天堂。是吗?
写到这里,爸爸的泪水止不住的流,爸爸现在空前的无聊和寂寞,生活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爸爸想你呀!爸爸的幸福在哪里呀!爸爸今后怎么活下去啊!
心理解析
← 最难走过的心路历程 →
人到中老年却失去了独生子女,真是一个太过沉痛的话题了。心理咨询工作中,面对失独父母的失独之痛,常常痛得我久久的无言。
是的,失独之痛,也许该是人生最痛了。研究发现,丧子之痛的悲痛程度,比其他丧亲之痛严重得多。有58%的丧失子女的父母表示,他们觉得自己活着都没有意义了;有77%的丧失子女的父母表示,子女的死亡让自己甚至丧失了生命目标。
一般的失子之痛尚且如此,不难想象,人到中老年的失独之痛,该是怎样难以面对的人生最痛?该是怎样一段难以走过的心路历程?
有研究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得知噩耗后头3个月。这是最艰难的时刻,当事人还处于震惊和极度痛苦之中,不愿承认孩子已经不在了。第二阶段:6个月之后。丧子的悲伤和空虚会让自己难以忍受,当事人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出这种痛苦。第三阶段:1年以后。第一个忌日会令人非常恐惧,当事人害怕自己会再一次经历丧子的痛苦。第四阶段:3年以后。当事人已经学会接受死亡,但孤独感和怀念之情仍会不时涌上心头。第五阶段:5年以后。还会怀念过世的孩子,还会有丧失感。但是,已经能够在生活中继续前进了。
有研究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震惊与逃避。表现为否认、麻木、失控、歇斯底里等。持续数小时至数周,甚至数月。第二阶段:面对与瓦解。表现为哀伤、失落、内疚、退缩、无助、抑郁、绝望,不断追忆有关的往事,把逝者理想化,思维不清晰,有自杀的念头等。持续数月至一两年。第三阶段:接纳与重整。表现为接纳变故,重建自信,积极面对新生活。持续数月、数年,甚至一生。
心理对策
← 走向阳光的心灵自救之路 →
不管阶段怎样划分,有一点是肯定的,失独父母只要顽强自救,必能走出一条心灵自救之路,必能让自己的心灵早日得救,早日走向阳光。
第一步,宣泄消极情感
孩子的离去,父母经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大雨过后有晴空。这时候,畅快地流泪痛哭和尽情的倾诉,可以使已超载的极度痛苦和悲哀得到宣泄,从而解除过量的心理负荷,收到良性的心理效应,使人保持心理平衡,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可以说,悲伤的泪水是很好的心灵消毒剂。
所以,强忍泪水不可取,要及时的宣泄。
对谁宣泄?首选当然是自己亲近的人,还可以找专业人员,或者是找自助团队。
自助团队的好处正如一位失独母亲所说:我们一起回忆孩子从小到大点点滴滴,我们哭,我们笑,那才是我们的世界,别人不会听你说一天你孩子的事,包括你的兄弟姐妹。
第二步,增进夫妻交流
一位失独母亲这样诉说:现在家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了。每天进家门,我们相对无言,这也让我心里难受。有时候想和他诉说诉说,又怕他身体不好承受不了……
回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夫妻是最亲近的人,应该相互诉说。这是一种相互慰藉,一种相互支援,一种相互疗伤,一种相互救助。这是很好的心理互助,夫妻双方都需要这样的心理互助。
人的自我心理救助,都需要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心理援助。夫妻,可以说是其中最有力的因素。困境面前,最需要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特别是失独父母,积极协调夫妻关系,彼此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关照,就彼此多一份慰藉,多一份安宁。
这会让双方都能早一天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
第三步,接纳自我状态
当我们遭遇某些生活事件的冲击时,总要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应,包括悲伤、痛苦、难受,等等。对这些心理反应,我们常常采取对抗的态度,似乎这样才够坚强。其实,对这些心理反应,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对抗它,不是否认它,不是消除它,而是接纳它。这种接纳本身,就会淡化内心体验,有利于自我心理调整。 面临失独之痛,你也许会担心一旦承认自己的悲伤,就会被悲伤所击倒。事实恰好相反,我们不仅要接受这个客观现实,还要接受这个现实带来的心理现实。所以,要接纳目前消极的自我心态:悲伤,知道我很悲伤;痛苦,知道我很痛苦;难受,知道我很难受。任何的对抗都是徒劳的,而且会加剧消极的内心体验。
唯有接纳,才会帮助自己早一天走出来。
第四步,停止自我责备
心理咨询中,我会听到失独父母这样的诉说:一个人静下来总是后悔,觉得是我们把孩子耽误了,如果我们及早带孩子做全面的检查……
孩子过世后,人总难免很多追悔和自责。不错,没有人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是,每一位父母把儿女养育成人,是最好的尽职尽责,就是一位好父母,就不该再受到责备,也不该自责。其实,追悔和自责的背后,更深的自我心态是执着,是自己执着亲子之情,是自己心里放不下亲情。
所以,面对孩子过世,最终的自救是不再执着,是慢慢放下,放下才会有心安。生者的心安了,孩子的灵魂才会安宁。
第五步,重新认识生死
相传,有一个妇人死了可爱的儿子。当她悲痛欲绝的时候,有人指点她找佛陀,看看能否起死回生。于是,她满怀希望去拜访佛陀。佛陀望着哀痛欲绝的妇人,慈祥的说:“有一种草叫做吉祥草,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妇人听了欣喜若狂:“请问佛陀,哪里有吉祥草呢?”“这种吉祥草生长在没有死过人的家里,赶快去找吧。”佛陀指示她。妇人于是昼夜奔波去求吉祥草。但是,找遍家家户户却没有一户不曾死过人的人家。妇人突然悟到:有生就有死,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有生就有死,这叫什么?这叫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恒常不变,人的生命也是这样。至于黄泉路上无老少,也是亘古如此。重新认识了生死,看透了无常,我们就会领悟,重要的是活好每一天,活好当下。这样,对生者,对死者,都是最好的选择。
第六步,重新学习独立
说句狠话,我们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爱,多少都有一种情执,一种我执,一种自我欲望的执着,一种自我中心的执着。有一种爱叫放手。孩子和我们同在一个世界,我们也该多一些放手。孩子已经去了天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放手给孩子一份祝福呢?为什么要没完没了的惊扰孩子的灵魂?爱孩子不应该是占有,爱孩子就应该放手。放手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每位父母必须要承当的。一位失独母亲擦干了泪水之后的感悟是:独立是必须的,孩子不是父母生活的全部,我们的人生还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走了,就是让我们该放手了,就是让我们该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了。这是每一位智慧的父母都应该能领悟到的。
第七步,为了生者着想
一位失独母亲这样拯救自己:今天我对自己说,我要好好活着,为了父母,为了和我共患难的丈夫。这是一位对生活有深爱的女性。正是这种深爱,让她更懂得怎样面对生活,懂得怎样让爱在生活中延续。
一个名叫“希望”的女童,因病过世了。父母为了延续她的生命,为了救助他人的生命,自愿将孩子的肝脏和肾脏捐献给两个陌生的生命。这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是一种爱的升华,是一种爱的延续。还有的父母以过世孩子的名义布施,为社会为他人为孩子们伸出了温暖的手。也许我们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但是,我们一样可以让心中的爱延续,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第八步,走向新的生活
最后,为了心灵的自救,应该竭尽全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人或事上去。注意力转移了,心灵就最终得救了。转移注意的最好办法,是积极走向新的生活,甚至是迫使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紧凑忙碌的生活就会取代痛苦和悲伤。如果还有工作在身的,就早一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成就感有助于替代悲伤感。如果已经退休了,就积极参加社会或团体活动。比如,积极参加到晨练的队伍中,适当参与街道社区或的活动,主动增进人际交往,和亲朋好友一起共度时光。如此,既充实又忙碌的新生活,会让自己的心灵早一天走向阳光。
← 沉重的丧子之痛 →
【案例一】
我的儿子23岁,刚刚参加工作。孩子非常好,非常懂事,非常仁义,非常知道心疼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却突然离我而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那是一个周一。儿子闹发烧,就去看医生,做了一项常规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别的症状,就拿了点药。儿子请假在家休息,我们照常上班。两三天过去了,儿子烧还是不退。周四早晨,我们决定再去看医生。可是,万万没想到,正准备上车的时候,儿子却突然跌倒,当时到医院抢救,就已经不行了。
让我痛苦的是,儿子这样突然走了,我总是过不来劲儿。每天回家,不敢进儿子的房间,可又总要进去看看,为儿子拉拉窗帘,扫扫床铺。就这样,每天眼前总是儿子的影子。现在,看到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想起儿子这样大时候的样子。那天梦中又看到了儿子,我抱住了他,可是他却没有了踪影……
事情过后,我已经不再流泪了,我早就对自己说了,来您这里更不能流泪。可还是禁不住……
【案例二】
孩子,你走了,带走我们所有的希望,带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妈妈,天天以泪洗脸,你的爸爸,痛不欲生。我们刚把你离去的消息告诉最疼爱你的爷爷和奶奶,我们不敢瞒着他们。对他们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我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在盼你归来,但我们知道,你永远回不来了。你到了天堂,那里有鲜花,有蓝天,有和你一样的天使,只是没有灾难的车祸……我对你妈妈说,你是上天安排给我们的小天使,14年里,你带给我们无数快乐和欢笑,你带给我们对未来的无数憧憬和规划。也许,上天只给你准许了14年的假期,时间到了,你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我们,回到了天堂。是吗?
写到这里,爸爸的泪水止不住的流,爸爸现在空前的无聊和寂寞,生活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爸爸想你呀!爸爸的幸福在哪里呀!爸爸今后怎么活下去啊!
心理解析
← 最难走过的心路历程 →
人到中老年却失去了独生子女,真是一个太过沉痛的话题了。心理咨询工作中,面对失独父母的失独之痛,常常痛得我久久的无言。
是的,失独之痛,也许该是人生最痛了。研究发现,丧子之痛的悲痛程度,比其他丧亲之痛严重得多。有58%的丧失子女的父母表示,他们觉得自己活着都没有意义了;有77%的丧失子女的父母表示,子女的死亡让自己甚至丧失了生命目标。
一般的失子之痛尚且如此,不难想象,人到中老年的失独之痛,该是怎样难以面对的人生最痛?该是怎样一段难以走过的心路历程?
有研究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得知噩耗后头3个月。这是最艰难的时刻,当事人还处于震惊和极度痛苦之中,不愿承认孩子已经不在了。第二阶段:6个月之后。丧子的悲伤和空虚会让自己难以忍受,当事人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出这种痛苦。第三阶段:1年以后。第一个忌日会令人非常恐惧,当事人害怕自己会再一次经历丧子的痛苦。第四阶段:3年以后。当事人已经学会接受死亡,但孤独感和怀念之情仍会不时涌上心头。第五阶段:5年以后。还会怀念过世的孩子,还会有丧失感。但是,已经能够在生活中继续前进了。
有研究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震惊与逃避。表现为否认、麻木、失控、歇斯底里等。持续数小时至数周,甚至数月。第二阶段:面对与瓦解。表现为哀伤、失落、内疚、退缩、无助、抑郁、绝望,不断追忆有关的往事,把逝者理想化,思维不清晰,有自杀的念头等。持续数月至一两年。第三阶段:接纳与重整。表现为接纳变故,重建自信,积极面对新生活。持续数月、数年,甚至一生。
心理对策
← 走向阳光的心灵自救之路 →
不管阶段怎样划分,有一点是肯定的,失独父母只要顽强自救,必能走出一条心灵自救之路,必能让自己的心灵早日得救,早日走向阳光。
第一步,宣泄消极情感
孩子的离去,父母经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大雨过后有晴空。这时候,畅快地流泪痛哭和尽情的倾诉,可以使已超载的极度痛苦和悲哀得到宣泄,从而解除过量的心理负荷,收到良性的心理效应,使人保持心理平衡,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可以说,悲伤的泪水是很好的心灵消毒剂。
所以,强忍泪水不可取,要及时的宣泄。
对谁宣泄?首选当然是自己亲近的人,还可以找专业人员,或者是找自助团队。
自助团队的好处正如一位失独母亲所说:我们一起回忆孩子从小到大点点滴滴,我们哭,我们笑,那才是我们的世界,别人不会听你说一天你孩子的事,包括你的兄弟姐妹。
第二步,增进夫妻交流
一位失独母亲这样诉说:现在家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了。每天进家门,我们相对无言,这也让我心里难受。有时候想和他诉说诉说,又怕他身体不好承受不了……
回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夫妻是最亲近的人,应该相互诉说。这是一种相互慰藉,一种相互支援,一种相互疗伤,一种相互救助。这是很好的心理互助,夫妻双方都需要这样的心理互助。
人的自我心理救助,都需要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心理援助。夫妻,可以说是其中最有力的因素。困境面前,最需要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特别是失独父母,积极协调夫妻关系,彼此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关照,就彼此多一份慰藉,多一份安宁。
这会让双方都能早一天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
第三步,接纳自我状态
当我们遭遇某些生活事件的冲击时,总要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应,包括悲伤、痛苦、难受,等等。对这些心理反应,我们常常采取对抗的态度,似乎这样才够坚强。其实,对这些心理反应,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对抗它,不是否认它,不是消除它,而是接纳它。这种接纳本身,就会淡化内心体验,有利于自我心理调整。 面临失独之痛,你也许会担心一旦承认自己的悲伤,就会被悲伤所击倒。事实恰好相反,我们不仅要接受这个客观现实,还要接受这个现实带来的心理现实。所以,要接纳目前消极的自我心态:悲伤,知道我很悲伤;痛苦,知道我很痛苦;难受,知道我很难受。任何的对抗都是徒劳的,而且会加剧消极的内心体验。
唯有接纳,才会帮助自己早一天走出来。
第四步,停止自我责备
心理咨询中,我会听到失独父母这样的诉说:一个人静下来总是后悔,觉得是我们把孩子耽误了,如果我们及早带孩子做全面的检查……
孩子过世后,人总难免很多追悔和自责。不错,没有人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是,每一位父母把儿女养育成人,是最好的尽职尽责,就是一位好父母,就不该再受到责备,也不该自责。其实,追悔和自责的背后,更深的自我心态是执着,是自己执着亲子之情,是自己心里放不下亲情。
所以,面对孩子过世,最终的自救是不再执着,是慢慢放下,放下才会有心安。生者的心安了,孩子的灵魂才会安宁。
第五步,重新认识生死
相传,有一个妇人死了可爱的儿子。当她悲痛欲绝的时候,有人指点她找佛陀,看看能否起死回生。于是,她满怀希望去拜访佛陀。佛陀望着哀痛欲绝的妇人,慈祥的说:“有一种草叫做吉祥草,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妇人听了欣喜若狂:“请问佛陀,哪里有吉祥草呢?”“这种吉祥草生长在没有死过人的家里,赶快去找吧。”佛陀指示她。妇人于是昼夜奔波去求吉祥草。但是,找遍家家户户却没有一户不曾死过人的人家。妇人突然悟到:有生就有死,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有生就有死,这叫什么?这叫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恒常不变,人的生命也是这样。至于黄泉路上无老少,也是亘古如此。重新认识了生死,看透了无常,我们就会领悟,重要的是活好每一天,活好当下。这样,对生者,对死者,都是最好的选择。
第六步,重新学习独立
说句狠话,我们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爱,多少都有一种情执,一种我执,一种自我欲望的执着,一种自我中心的执着。有一种爱叫放手。孩子和我们同在一个世界,我们也该多一些放手。孩子已经去了天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放手给孩子一份祝福呢?为什么要没完没了的惊扰孩子的灵魂?爱孩子不应该是占有,爱孩子就应该放手。放手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每位父母必须要承当的。一位失独母亲擦干了泪水之后的感悟是:独立是必须的,孩子不是父母生活的全部,我们的人生还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走了,就是让我们该放手了,就是让我们该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了。这是每一位智慧的父母都应该能领悟到的。
第七步,为了生者着想
一位失独母亲这样拯救自己:今天我对自己说,我要好好活着,为了父母,为了和我共患难的丈夫。这是一位对生活有深爱的女性。正是这种深爱,让她更懂得怎样面对生活,懂得怎样让爱在生活中延续。
一个名叫“希望”的女童,因病过世了。父母为了延续她的生命,为了救助他人的生命,自愿将孩子的肝脏和肾脏捐献给两个陌生的生命。这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是一种爱的升华,是一种爱的延续。还有的父母以过世孩子的名义布施,为社会为他人为孩子们伸出了温暖的手。也许我们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但是,我们一样可以让心中的爱延续,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第八步,走向新的生活
最后,为了心灵的自救,应该竭尽全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人或事上去。注意力转移了,心灵就最终得救了。转移注意的最好办法,是积极走向新的生活,甚至是迫使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紧凑忙碌的生活就会取代痛苦和悲伤。如果还有工作在身的,就早一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成就感有助于替代悲伤感。如果已经退休了,就积极参加社会或团体活动。比如,积极参加到晨练的队伍中,适当参与街道社区或的活动,主动增进人际交往,和亲朋好友一起共度时光。如此,既充实又忙碌的新生活,会让自己的心灵早一天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