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错位、重构与对接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文化的属性等一系列方面存在着错位的情况,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文化应当去书斋化、立企业化,企业文化应当去内圈化、立社会化,重构文化的价值。此外,还需要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理念一认同、确保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实践统一,并积极地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企业文化制度,以此来实现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对接。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文化  文化融合  文化对接
  高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和文件,为高职教育和企业生产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对接,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1]。
  一、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错位
  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目标方面,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学的专业型技能人才,企业文化属于生产化的一种,它的目标是激励人、管理人和约束人。在内涵方面,校园文化不仅包括校园的环境、和实踐活动等,还包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以及色会责任等内容,企业文化的内涵较为单一,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的质量标准、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在文化的形态方面也存在着错位的情况。高职校园文化属于程序性的文化,举办的活动大多具有延续性和定期性,文化传承追求体现出广泛性和稳定性,但是企业文化属于非程序性的文化,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变等灵活地准变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内涵。此外,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错位还包括就业错位、定位错位以及时空错位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
  二、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重构
  (一)校园文化去书斋化、立企业化
  高职教育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教育,一个是高等教育属性,另一个是职业教育属性,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传递的文化讯息都具有比价明显的书斋味,按照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培养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在考虑岗位需要以及行业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社会文化渐渐涌入校园,但是书斋化的高职模式令校园文化难以承接此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制约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令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明显,影响了双方的相互融合。所以,高职的校园文化必须去书斋化,打破以往的封闭的不佳氛围[2]。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渐形成了能力本位的人才目标,这个能力不仅包括生产产品、设计产品或者是操作技术等能力,还包括人才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培养,制定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标准。高职院校应当由原来的模式逐渐向企业化的模式发展。
  (二)企业文化去内圈化、立社会化
  和高职院校相比,企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比较强,在不同的企业中企业的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大部分企业的文化象征与文化标识都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内圈化”,强调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和规范作用,在于社会的融合和对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对企业的文化传播与示范作用的重视,致使企业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要想解决企业文化的内圈化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在高职校园文化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按照校园文化的开展路线以及运行的模式,制定企业文化的设计、传播与推广方案,进而增强企业文化社会上的知名度。对于企业来说,应积极地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效对接,加速企业的社会化发展,企业文化应当以反哺的姿态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发展之中,发挥人才培养的价值[3]。
  三、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对接
  (一)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理念——认同
  要想真正意义上地做到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对接,首先需要实现二者在理念方面形成高度的认同,不仅需要注意到两者在理念方面具有的差异,深入地挖掘各自的概念、主要内容和实施的策略,与此同时区别对待二者的产生环境与条件,此外,还应当对二者对接的重要性、可能性以及可行性形成正确的认识,站在客观的角度科学设计校企文化对接的线路。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在高职校园文化中渗透企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出击,把校园当作主要场所,深入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用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吸纳相应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需要用谦虚和学习的姿态对企业文化展开调研,探寻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可以值得借鉴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使命感以及归属感,将企业文化转变为高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纽带[4]。
  (二)确保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实践统一
  促进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对接,重点在于实践,需要把具体的活动当作载体,把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当作主要的形式,展开学校和企业的常态化的活动,共同培育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品牌文化和特色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与行动方面的内化和体现。在横向上来看,可以将高校的精神、物质、行为以及制度等文化为基础,在里面融入积极的企业文化。对于物质文化来说,高职校园内的环境和基础设施需要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理念与元素,发挥实训场所和仿真中心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基地的价值,令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的活动中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在精神文化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定期邀请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等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们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帮助学生们实现角色的转变。在制度文化方面,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和企业展开交流,在校园管理的制度中融入企业管理的体系,积极组织一些富含企业管理色彩的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让学生们在正式步入职场之前体会到企业制度的一些要求与魅力。在行为文化方面,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们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一些要求,比方说敬业、团结、诚信等等,知道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身的这些素质,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在纵向上来看,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企业文化,,让学生们在进入校园之后便对企业的管理思想、生产一线等形成初步的认识,避免高职学生们在进入企业之后排斥企业的管理规定[5]。
  (三)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制度
  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高职的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主要是通过课堂、网络、报刊和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了解得并不深入,而且大部分都是通过第三方来传达的,避免不了传达的过程中具有主观性、片面性以及表面性,无法让学生们掌握企业文化的全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渗透与对接是一项波及的范围广、程度比较深的工作项目,为了能够尽量减小文文化对接时出现要素流失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制度保障。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的路径和方法,确保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企业和高职院校应当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一同打造出文化建设的体系,在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同时彰显企业文化的功能价值,实现二者多样性与标准性的统一。最后是制度的适用性,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起有助于双方利益、价值取向一致的规范制度,同时确保这些制度能够顺利实施,令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有规范可循。
  综上所述,促进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对接,首先需要意识到二者间的错位,并重构二者的文化价值,同时积极参考上述对接的策略,推动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学,柳青.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生素质教育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
  [2]李雨虹.新时代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培养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7).
  [3]刘洪海.传承与超越:PPP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
  [4]李娟,宗斐.基于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OL].品牌研究,2018(S2).
  [5]黄泽栋,林楚贝.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项目编号:JGJX2019 D255)。
  张莹单位:白城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周静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中进行合理运用。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建立新的认知,并能基于经济学视角,突破传统的观念,重新建立科学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以更新的视角,去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借鉴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木桶效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并加强对业务能力相对较弱的教职工的培养,降低机会成本,最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发展阶段仍存在着人工智能高端技术人才匮乏、各行业间数据不流通、数据泄露、低端智能等问题。本文以深圳、珠海、湛江为例研究“AI+”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问题,提出完善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紧抓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技术进步,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推进数据治理,拓宽实体经济领域的场景探索等措施,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人工智能 实体经济
期刊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具有规避风险易于操作等特性,“股指期货是否是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一直备受关注与讨论。我国2010年4月16号,第一支股指期货沪深300上市,本文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影响。  一、背景及研究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并且引起了股票市场的强烈震动,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出于规避风险需求,美国堪萨斯交易所推出了首个股指期
期刊
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运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医院运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决定经济基础,影响其他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立足于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视角,发现医院存在资产管理混乱、财务审批流程低效、资金使用浪费等现象。实施以物流和成本为基础,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绩效为杠杆的医院运营管理目标决策体系,有助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提升成本控制意识。因此,研究基
期刊
摘要:通过对334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任务复杂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构建任务复杂性、核心自我评价、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任务复杂性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核心自我评价正向调节员工创新行为。  关键词:任务复杂性 核心自我评价 创新行为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更有50多次强调创新,足以体现出创新在当代的
期刊
摘要:银行贷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让贷款风险由银、保双方共同承担,不仅分散了风险,还有效解决了经济落后地区的信贷配给问题,增加了市场信贷需求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了银行、保险和客户的三方共赢。然而,在贷款保险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业务规模较小、借款成本高和银行道德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的贷款保险相关评价体系、降低小贷融资成本、采取多元化的风险转移措施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效防控风险,促进贷款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学生由于金融知识理财观念匮乏,在校园贷、套路贷等平台借钱而上当受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大学里开展投资理财学習就显得非常必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学习理财的必要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建议大学开设相关投资理财课程,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投资理财 财商 思维  一、大学财商教育缺乏  在我国,财商教育意识非常淡薄,小学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时代,都没有相关财商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课越来越丰富,但是部分高校的会计实验课还没有完善的体系,缺乏具体的规划。因此本文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高校实验教学的安排进行讨论。  关键词:会计实验教学 会计教育  一、我国专科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普遍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税务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成本会计实验和财务综合实验
期刊
摘要:讨论大数据时代下国家电网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基于创新背景、财务管理现状与创新思路提出优化建议,明确今后财务管理方向,以期能够提升国家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国家电网 财务管理 互联网  在大数据时代下所研发的新技术同时融合了互联网与智能化特点,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特别是电网企业。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有效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完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进一步实现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知识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胜负。因此,“知识改变命运”、“学历的光环效应”等热词传遍各大高校,考研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为此,我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数理统计、因素分析等方法针对山西大学学生的考研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系统的管理模式与对策。  摘要:考研 大学生 高校管理  一、“考研潮”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