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将“低碳、绿色环保”的教学概念引入有机实验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概念的引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低碳,绿色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低碳 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化学是不断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生产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因此社会发展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化学生产又带来了污染,因此实现低碳排放首先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化学生产,而绿色化学概念就是围绕这一目的所提出的。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全新化学概念,它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原子利用率;生产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友好产品。绿色化学的实现直接从源头上消灭污染,尽可能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化学物质。有机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实验课之一,结合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低碳、绿色环保”的概念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1],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平台,实现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和教学理念上的不足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实验事实来验证理论学习所得到的新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可以很快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以及培养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的操作学习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期有机实验教学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教学模式下进行模拟的训练,这种教学思路固定死了教学方式,将学生限制在设定好的“框架”中,完全在被动“操控”下机械地完成实验课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随着高等教育创新理念的提出,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了有机化学实验课补充的全新教学理念,且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尽管如此,进入到21世纪人们深刻意识到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活动严重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直接威胁到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如何保护和改善已经恶化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了最大的研究课题,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形势下,将“低碳、绿色环保”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有机实验教学的课堂中已经势在必行,但事实上的有机实验教学还没有完全重视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低碳、绿色环保”就成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2 实现有机实验教学“低碳、绿色环保”的教学方法
2.1 优化实验方案,使用无毒、无污染的试剂
有机实验中绝大多数试剂都是挥发性大,气味难闻,对环境不友好,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空气进而危害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优化实验方案的时候要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试剂。比如在做简单分馏实验时,原有的实验方案是利用丙酮和水进行混合后通过分馏分离,但由于丙酮这种有机试剂极易挥发,并且人体吸入后会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危害师生健康,经过优化方案选择乙醇这种环境友好的试剂代替丙酮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2.2 实施可持续循环的实验方案
传统的实验项目之间各自是孤立的,比如说制备实验的教学目地就是掌握某一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产物一般仅作回收无其它任何用处;但如果调整实验项目使其有机的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个实验项目的产品可作为另一个实验的原料,例如在重结晶和热过滤实验中选择的药品是粗三苯甲醇,而粗三苯甲醇可以在三苯甲醇的制备实验中得到,这样就达到了产物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原料,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2.3 降低有机实验中药品使用量
“低碳,绿色环保”的要求是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环境的各种因素,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产生,因此减少有机实验中药品的使用量无疑是直接减少了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但前提条件要保证实验教学目的的实现[2]。例如,在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中由原来的每组用7 g水杨酸和10 mL乙酸酐改为2 g水杨酸和5 mL乙酸酐,这样做减少了原料消耗,同时还能保证实验现象明显。
2.4 实验室垃圾的合理处理
有机实验中难以避免的会利用到各种有机物质,因此会产生有毒的蒸汽、废水、废渣等,直接污染环境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应指导学生合理处理产生的实验垃圾以培养自身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例如,抽滤操作中使用过的滤纸应丢弃在专门的废物桶中,而萃取所产生的废水也应有专门的废液桶盛放,这样做的目地有利于对废弃物分门别类然后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
2.5 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绿色、低碳环保”不仅是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要节约各种能源实现真正的低碳。例如实验中最常用到的是水,如何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在回流或蒸馏实验中可使用反复循环利用的循环水。节约习惯还表现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处,比如学生在取药品的时候不要将药品丢的实验台面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结果不仅是浪费,而且会危害师生健康;实验结束关闭所用的水、电、气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2.6 学生走上讲台,探讨有机化学实验“绿色、低碳环保”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绿色、低碳环保”概念的认识,我们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实验内容,同时还要探讨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环保。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的同时还附加让其多考虑绿色,环保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
总之,有机实验课中引入“低碳、绿色环保”概念不仅是当今教学要求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学好实验技能的同时树立了绿色、环保意识,从而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和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剑秋,张复兴,邝代治,许志峰.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探索和实践.衡阳师范学院院报.2007,28(3):158-160.
[2] 张艳君,成泽艳,刘建军,翠林开.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科学.2008(1):54-55.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低碳 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化学是不断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生产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因此社会发展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化学生产又带来了污染,因此实现低碳排放首先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化学生产,而绿色化学概念就是围绕这一目的所提出的。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全新化学概念,它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原子利用率;生产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友好产品。绿色化学的实现直接从源头上消灭污染,尽可能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化学物质。有机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实验课之一,结合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低碳、绿色环保”的概念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1],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平台,实现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和教学理念上的不足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实验事实来验证理论学习所得到的新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可以很快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以及培养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的操作学习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期有机实验教学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教学模式下进行模拟的训练,这种教学思路固定死了教学方式,将学生限制在设定好的“框架”中,完全在被动“操控”下机械地完成实验课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随着高等教育创新理念的提出,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了有机化学实验课补充的全新教学理念,且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尽管如此,进入到21世纪人们深刻意识到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活动严重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直接威胁到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如何保护和改善已经恶化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了最大的研究课题,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形势下,将“低碳、绿色环保”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有机实验教学的课堂中已经势在必行,但事实上的有机实验教学还没有完全重视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低碳、绿色环保”就成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2 实现有机实验教学“低碳、绿色环保”的教学方法
2.1 优化实验方案,使用无毒、无污染的试剂
有机实验中绝大多数试剂都是挥发性大,气味难闻,对环境不友好,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空气进而危害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优化实验方案的时候要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试剂。比如在做简单分馏实验时,原有的实验方案是利用丙酮和水进行混合后通过分馏分离,但由于丙酮这种有机试剂极易挥发,并且人体吸入后会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危害师生健康,经过优化方案选择乙醇这种环境友好的试剂代替丙酮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2.2 实施可持续循环的实验方案
传统的实验项目之间各自是孤立的,比如说制备实验的教学目地就是掌握某一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产物一般仅作回收无其它任何用处;但如果调整实验项目使其有机的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个实验项目的产品可作为另一个实验的原料,例如在重结晶和热过滤实验中选择的药品是粗三苯甲醇,而粗三苯甲醇可以在三苯甲醇的制备实验中得到,这样就达到了产物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原料,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2.3 降低有机实验中药品使用量
“低碳,绿色环保”的要求是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环境的各种因素,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产生,因此减少有机实验中药品的使用量无疑是直接减少了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但前提条件要保证实验教学目的的实现[2]。例如,在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中由原来的每组用7 g水杨酸和10 mL乙酸酐改为2 g水杨酸和5 mL乙酸酐,这样做减少了原料消耗,同时还能保证实验现象明显。
2.4 实验室垃圾的合理处理
有机实验中难以避免的会利用到各种有机物质,因此会产生有毒的蒸汽、废水、废渣等,直接污染环境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应指导学生合理处理产生的实验垃圾以培养自身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例如,抽滤操作中使用过的滤纸应丢弃在专门的废物桶中,而萃取所产生的废水也应有专门的废液桶盛放,这样做的目地有利于对废弃物分门别类然后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式。
2.5 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绿色、低碳环保”不仅是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要节约各种能源实现真正的低碳。例如实验中最常用到的是水,如何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在回流或蒸馏实验中可使用反复循环利用的循环水。节约习惯还表现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处,比如学生在取药品的时候不要将药品丢的实验台面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结果不仅是浪费,而且会危害师生健康;实验结束关闭所用的水、电、气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2.6 学生走上讲台,探讨有机化学实验“绿色、低碳环保”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绿色、低碳环保”概念的认识,我们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实验内容,同时还要探讨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环保。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的同时还附加让其多考虑绿色,环保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
总之,有机实验课中引入“低碳、绿色环保”概念不仅是当今教学要求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学好实验技能的同时树立了绿色、环保意识,从而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和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剑秋,张复兴,邝代治,许志峰.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探索和实践.衡阳师范学院院报.2007,28(3):158-160.
[2] 张艳君,成泽艳,刘建军,翠林开.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科学.2008(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