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忧郁的热带》是学术专著,同时也是出了名的游记。全书讲述了列维-斯特劳斯在青壮年时期亲访亚马孙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的经历;其中不乏文学作品所特有的浪漫与热情。由于体裁的原因,列维-斯特劳斯与龚古尔奖失之交臂。有趣的是,最伤心的人竟是龚古尔奖的评委们——他们对未能授奖给《忧郁的热带》而感到无比遗憾。
从热带走来,列维-斯特劳斯褪去野性的纹面,却像原始部落的酋长那样,在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丛林里高擎起了“结构主义”的火把。“在人类学界,作为理论人类学家,五十年来其专业影响力几乎无人可及……实际上,他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第一创始人,其后结构主义影响了法国甚至西方整整一代文化和学术的方向。”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之余的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理论以及数学等诸多领域。
列维-斯特劳斯的丛林行走向我们传达的,不仅是关于“相同而唯一的声音”的文学化浪漫表述,更重要的是,这种“声音”的同一性传达了他的学术信仰,即人类社会也和自然世界一样,存在着稳定的本源。这个本源是抽象的,同时却也是可把握的。
关于这个本源的论述,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有以亲缘关系为切入口的精彩论证。
通过对各个原始部落的实地调查,他发现,各部落间的婚姻制度虽存在明显差异,但究其本质要求竟有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点主要体现在对乱伦关系的定义上。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中探索了婚姻制度的这种深层结构:亲缘之间存在最基本的四种组织形式,即四种“亲属原子结构”(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父子关系、母舅和外甥的关系);所有亲缘关系的表现形式均由这四种原子结构叠加生发而成,上述关系由三种内在关系交错运作来保障: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继嗣关系;破坏这四种结构关系的亲缘,即构成乱伦。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现代社会在看似翻天覆地的发展之后依旧保留着与之相类似的亲缘连接要求。不论婚姻制度的改革随时代与社会性质等因素经历了多少表现形式的变化,其繁衍人类个体、优化人类机能、禁止乱伦联系的本质要求延续至今,不曾停断。只不过当代社会是以法律、伦理等形式规定下来的。丛林深处的人们,试图用最原始的方式向我们证明:我们的区别,其内部并非毫无逻辑,我们之间总能找到可以追溯的共同起点和可以打通的深层结构。这是看似野蛮的热带,对一样复杂的现代文明报以的淡定而稳妥的呼应。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多元的浪潮汹涌而至,吾辈又哪能轻松自如地坚守固有的堤岸而不被陌生的多元潮水所卷翻?是的,我们有恐慌,这恐慌源于对多元表象的不熟识。面对后现代艺术、面对经济转型、面对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甚至那白昼刚刚熟悉却将在黄昏落下的今日阳光。
实际上,我们杞人忧天。还记得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的那段日落描写吗?“新的色带在出现,演变即将开始,还将扩大……”演变已经开始,且绝不是一个可怕的演变,因为不断的运动恰是我们存在的方式。这演变,似于太阳的,其实已发生了多少个世纪,在我们有限的生命看见它之前,早就酝酿完备、周而复始。只要我们依旧坚守对文明深层结构的信仰,坚信那可把握的抽象,无穷尽的变幻则于吾辈如浮云。“结构使我们了解世界并最终使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我们的辨别力和经验依赖于某种结构化的存在。否则一切事物都将杂乱无序或者毫无意义。”更何况,“一切结构如果在任何时候可以让任何人一览无余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无生命的,同时也是缺乏深度的”。扎根于本源“声音”所表现出的音色,一定带有不同的口音和音调。如果说不同的文化环境是连绵相依又各居其所的山脉,那由本源声音而引发的各种回声正是人类思考的各色表达,不同音色的“回声”亦让本源更显深刻而生动。
从热带走来,列维-斯特劳斯褪去野性的纹面,却像原始部落的酋长那样,在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丛林里高擎起了“结构主义”的火把。“在人类学界,作为理论人类学家,五十年来其专业影响力几乎无人可及……实际上,他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第一创始人,其后结构主义影响了法国甚至西方整整一代文化和学术的方向。”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之余的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理论以及数学等诸多领域。
列维-斯特劳斯的丛林行走向我们传达的,不仅是关于“相同而唯一的声音”的文学化浪漫表述,更重要的是,这种“声音”的同一性传达了他的学术信仰,即人类社会也和自然世界一样,存在着稳定的本源。这个本源是抽象的,同时却也是可把握的。
关于这个本源的论述,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有以亲缘关系为切入口的精彩论证。
通过对各个原始部落的实地调查,他发现,各部落间的婚姻制度虽存在明显差异,但究其本质要求竟有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点主要体现在对乱伦关系的定义上。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中探索了婚姻制度的这种深层结构:亲缘之间存在最基本的四种组织形式,即四种“亲属原子结构”(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父子关系、母舅和外甥的关系);所有亲缘关系的表现形式均由这四种原子结构叠加生发而成,上述关系由三种内在关系交错运作来保障: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继嗣关系;破坏这四种结构关系的亲缘,即构成乱伦。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现代社会在看似翻天覆地的发展之后依旧保留着与之相类似的亲缘连接要求。不论婚姻制度的改革随时代与社会性质等因素经历了多少表现形式的变化,其繁衍人类个体、优化人类机能、禁止乱伦联系的本质要求延续至今,不曾停断。只不过当代社会是以法律、伦理等形式规定下来的。丛林深处的人们,试图用最原始的方式向我们证明:我们的区别,其内部并非毫无逻辑,我们之间总能找到可以追溯的共同起点和可以打通的深层结构。这是看似野蛮的热带,对一样复杂的现代文明报以的淡定而稳妥的呼应。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多元的浪潮汹涌而至,吾辈又哪能轻松自如地坚守固有的堤岸而不被陌生的多元潮水所卷翻?是的,我们有恐慌,这恐慌源于对多元表象的不熟识。面对后现代艺术、面对经济转型、面对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甚至那白昼刚刚熟悉却将在黄昏落下的今日阳光。
实际上,我们杞人忧天。还记得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的那段日落描写吗?“新的色带在出现,演变即将开始,还将扩大……”演变已经开始,且绝不是一个可怕的演变,因为不断的运动恰是我们存在的方式。这演变,似于太阳的,其实已发生了多少个世纪,在我们有限的生命看见它之前,早就酝酿完备、周而复始。只要我们依旧坚守对文明深层结构的信仰,坚信那可把握的抽象,无穷尽的变幻则于吾辈如浮云。“结构使我们了解世界并最终使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我们的辨别力和经验依赖于某种结构化的存在。否则一切事物都将杂乱无序或者毫无意义。”更何况,“一切结构如果在任何时候可以让任何人一览无余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无生命的,同时也是缺乏深度的”。扎根于本源“声音”所表现出的音色,一定带有不同的口音和音调。如果说不同的文化环境是连绵相依又各居其所的山脉,那由本源声音而引发的各种回声正是人类思考的各色表达,不同音色的“回声”亦让本源更显深刻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