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对高等学校教学发起了挑战,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大学语文应采取积极态度应对教学方面的新改变,清楚定位教学对象,强化教学意识,努力探索出一条现代化、民族化发展之路,真正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培育人文精神、提高母语能力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语文 影响现状 教学改革
严家炎先生在谈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变革时,曾论述了近代传媒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它一方面影响着作者,促使文学作者由古代的士大夫转变成近代的依靠稿费和版税为为生、具有独立地位的知识分子,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另一方面,近代传媒又培养和造就着成千上万新的文学读者”①。彼时,近代传媒尚处于机器印刷和纸质媒介阶段,但历时一个世纪的发展今天早已步入了新媒体强势崛起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并依托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它不仅极大丰富了传播内容,而且迅速实现了受众群体的网络化组织,被打上了诸如“便捷”“个性化”“互动”“共享”等标签。当新媒体与文学相结合,不难发现严先生的观点至今仍具有可参考价值——从文学作者层面来说,新媒体弱化了人们对作家的“神圣”想象与敬畏之情,随之而來的全民写作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平民的精神狂欢,更重要的是文学从形式(主要指语言)到内容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再看文学读者,新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视听媒介数量的爆炸式膨胀使得文字慢慢被音像取代,文字留给读者思考的弹性空间被媒介的议程设置机制不断压缩和填塞,私密的个人化阅读体验渐变为开放的群体式交互与共享。由此可见,新媒体对文学活动的全面介入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高校教育中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内容、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如何看待这种影响,如何借助这种影响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就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影响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导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大量图片、视频、音频资源开始成为教学必备的元素,既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又在一定程度上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新媒体对传统课堂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的,上课玩手机在大学课堂上屡禁不止日新月异的新媒介,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手机焦虑症”“网络成瘾”也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而部分教师对此谈之色变、畏之如虎,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事实上,教师反对的并不是新媒体本身,而是难以接受专业化教学在与其角力过程中全面溃败的结果,这确实令人沮丧。一些教师抱怨学生语文基础不牢靠、不读书、不思考、没有耐性、自由散漫、喜新厌旧,新媒体时刻保有的“新鲜度”又在加剧这样的不良现象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导致在一些大学教师以设置无线信号屏蔽仪、收缴手机或扣除平时成绩的方法硬性“净化”课堂,但很快就发现这种“斗智斗勇”无形中将学生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课堂氛围并没有明显改善,教学预期目的仍然难以达成。那么,崇尚“经典”的大学语文课堂应何去何从?
2016年11月3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上转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的文章,或许可以为我们突破以上困境提供一些思索。作者认为,1993年以后的孩子天生带有孤独感,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容易焦虑,知识面宽广,善良,对话权要求和对个性化生活要求很高,但现实感非常弱,活在“第三只笼子”里②③。概而言之,文章从性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四个层面阐述了现在的孩子早已有别于过去,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尚未清醒意识到这一点。教师与学生对抗局面的形成,恰恰源于我们仍然沿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学生,却忽视了他们的时代性变化,导致彼此认识的错位,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成了有力推手。新媒体让学生习惯于娱乐化的思考、快餐化的阅读、虚拟化的交流、个性化的自我展现和网络化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效应是正反两方面的——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呈几何式增长,面对众多选择,学生可以更多地从自我需求出发,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强化,同时也极大拓宽了视野,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是过多的人机对话、真假难辨的海量资讯和无底线的消费心理刺激,让某些学生在互联网中心化发展中越来越孤僻、浮躁、怠惰。因此,新媒体双刃剑的特性显露无遗,我们与其消极抵制或者让它放任自流,不如积极适应、加强参与,以其为助力打破传统课程“老旧”的苑囿,做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二、新媒体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意识转变
鉴于教学对象的变化,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意识应当及时转变。正确面对学生身心成长的新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埋怨、打压,以矫正的心态对待。古语有云堵不如疏,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精准地加以干预和引导,完成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历史重任。
首先,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角色转换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单向性的知识传输塑造了教师“一言堂”的绝对权威,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互动式、开放式、共享式需求的增长使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教师应及时调整由此而来的心理落差,让出主导权的同时掌握主动性。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课堂要随学生任意而为,而是要求教师尽力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简政放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扮演好三种角色:策划人、主持人、评论员。作为策划人,教学主题及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的设计仍需教师把控,但具体操作可由学生执行与完成,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和体验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把对韩少功作品《个狗主义》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解以辩论会的形式组织讨论、把对《荆轲刺秦王》中“侠之大义”的领悟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思考、分享心得,进而获得灵感的火花与知识的沉淀。主持人和评论员是指课堂节奏的调整、教学环节的推进、主题的延伸和收束及意外事件的处理都需要教师统筹,学生最终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应由教师做出总结、补充和适当的评价,在相对宽松、彼此平等的氛围中建立双向交流的共赢师生关系。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信息意识。文学经典的恒久审美与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其所依托的语言表达、文体形式、文学技巧等却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的产物,甚至某些作品由于强烈的时代风格已与学生拉开了距离,加之新媒体对文学活动的整体渗透,文学经典的现实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小。那么,实现经典与当下“活”的生活的对接,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及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学术认识与研究话语,这些恰恰是以时代意志为出发点的,处于“现在时”阶段。另一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掌握新媒体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热点信息(如微博热搜、腾讯新闻、微信段子、畅销图书、IP开发等)的知情者、筛选者乃至播布者,通过这些信息的引入、嫁接完成对文学经典的当代解读。在这个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口、从教师与学生同步到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分析、总结等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移情心理更容易让学生与经典产生呼应和共鸣。
最后,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文化意识。要积极推动学生从知识性学习向文化性学习转变,搭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实现文化的融通。此外,这种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指民族文化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大学语文教师应以弘扬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民族气节、人文关怀、生命意识等价值观为己任,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成为学生走向中华智慧宝库的引领者,努力守护中华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从创立之初一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也是社会风云、时代精神之汇聚,更是德育、美育的有力阵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应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拦路虎”,应为其向创造性、创新性转变提供助力,激活文学经典的内在生命活力,并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在文化担当与贡献智慧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注释:
①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2.
②按照作者的解释,是指现在的孩子在面对好坏参半的选择时,常会陷入选择困难的纠结境地。
③陈默.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J/OL].《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6-11-3.
参考文献:
[1]沈冬娜.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東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4).
[2]叶朱枫.大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3]秦志爽.大学语文教师应对翻转课堂策略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6(02).
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专项项目《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Q198。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语文 影响现状 教学改革
严家炎先生在谈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变革时,曾论述了近代传媒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它一方面影响着作者,促使文学作者由古代的士大夫转变成近代的依靠稿费和版税为为生、具有独立地位的知识分子,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另一方面,近代传媒又培养和造就着成千上万新的文学读者”①。彼时,近代传媒尚处于机器印刷和纸质媒介阶段,但历时一个世纪的发展今天早已步入了新媒体强势崛起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并依托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它不仅极大丰富了传播内容,而且迅速实现了受众群体的网络化组织,被打上了诸如“便捷”“个性化”“互动”“共享”等标签。当新媒体与文学相结合,不难发现严先生的观点至今仍具有可参考价值——从文学作者层面来说,新媒体弱化了人们对作家的“神圣”想象与敬畏之情,随之而來的全民写作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平民的精神狂欢,更重要的是文学从形式(主要指语言)到内容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再看文学读者,新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视听媒介数量的爆炸式膨胀使得文字慢慢被音像取代,文字留给读者思考的弹性空间被媒介的议程设置机制不断压缩和填塞,私密的个人化阅读体验渐变为开放的群体式交互与共享。由此可见,新媒体对文学活动的全面介入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高校教育中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内容、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如何看待这种影响,如何借助这种影响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就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影响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导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大量图片、视频、音频资源开始成为教学必备的元素,既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又在一定程度上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新媒体对传统课堂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的,上课玩手机在大学课堂上屡禁不止日新月异的新媒介,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手机焦虑症”“网络成瘾”也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而部分教师对此谈之色变、畏之如虎,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事实上,教师反对的并不是新媒体本身,而是难以接受专业化教学在与其角力过程中全面溃败的结果,这确实令人沮丧。一些教师抱怨学生语文基础不牢靠、不读书、不思考、没有耐性、自由散漫、喜新厌旧,新媒体时刻保有的“新鲜度”又在加剧这样的不良现象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导致在一些大学教师以设置无线信号屏蔽仪、收缴手机或扣除平时成绩的方法硬性“净化”课堂,但很快就发现这种“斗智斗勇”无形中将学生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课堂氛围并没有明显改善,教学预期目的仍然难以达成。那么,崇尚“经典”的大学语文课堂应何去何从?
2016年11月3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上转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的文章,或许可以为我们突破以上困境提供一些思索。作者认为,1993年以后的孩子天生带有孤独感,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容易焦虑,知识面宽广,善良,对话权要求和对个性化生活要求很高,但现实感非常弱,活在“第三只笼子”里②③。概而言之,文章从性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四个层面阐述了现在的孩子早已有别于过去,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尚未清醒意识到这一点。教师与学生对抗局面的形成,恰恰源于我们仍然沿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学生,却忽视了他们的时代性变化,导致彼此认识的错位,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成了有力推手。新媒体让学生习惯于娱乐化的思考、快餐化的阅读、虚拟化的交流、个性化的自我展现和网络化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效应是正反两方面的——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呈几何式增长,面对众多选择,学生可以更多地从自我需求出发,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强化,同时也极大拓宽了视野,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是过多的人机对话、真假难辨的海量资讯和无底线的消费心理刺激,让某些学生在互联网中心化发展中越来越孤僻、浮躁、怠惰。因此,新媒体双刃剑的特性显露无遗,我们与其消极抵制或者让它放任自流,不如积极适应、加强参与,以其为助力打破传统课程“老旧”的苑囿,做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二、新媒体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意识转变
鉴于教学对象的变化,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意识应当及时转变。正确面对学生身心成长的新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埋怨、打压,以矫正的心态对待。古语有云堵不如疏,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精准地加以干预和引导,完成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历史重任。
首先,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角色转换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单向性的知识传输塑造了教师“一言堂”的绝对权威,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互动式、开放式、共享式需求的增长使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教师应及时调整由此而来的心理落差,让出主导权的同时掌握主动性。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课堂要随学生任意而为,而是要求教师尽力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简政放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扮演好三种角色:策划人、主持人、评论员。作为策划人,教学主题及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的设计仍需教师把控,但具体操作可由学生执行与完成,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和体验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把对韩少功作品《个狗主义》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解以辩论会的形式组织讨论、把对《荆轲刺秦王》中“侠之大义”的领悟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思考、分享心得,进而获得灵感的火花与知识的沉淀。主持人和评论员是指课堂节奏的调整、教学环节的推进、主题的延伸和收束及意外事件的处理都需要教师统筹,学生最终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应由教师做出总结、补充和适当的评价,在相对宽松、彼此平等的氛围中建立双向交流的共赢师生关系。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信息意识。文学经典的恒久审美与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其所依托的语言表达、文体形式、文学技巧等却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的产物,甚至某些作品由于强烈的时代风格已与学生拉开了距离,加之新媒体对文学活动的整体渗透,文学经典的现实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小。那么,实现经典与当下“活”的生活的对接,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及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学术认识与研究话语,这些恰恰是以时代意志为出发点的,处于“现在时”阶段。另一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掌握新媒体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热点信息(如微博热搜、腾讯新闻、微信段子、畅销图书、IP开发等)的知情者、筛选者乃至播布者,通过这些信息的引入、嫁接完成对文学经典的当代解读。在这个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口、从教师与学生同步到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分析、总结等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移情心理更容易让学生与经典产生呼应和共鸣。
最后,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文化意识。要积极推动学生从知识性学习向文化性学习转变,搭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实现文化的融通。此外,这种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指民族文化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大学语文教师应以弘扬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民族气节、人文关怀、生命意识等价值观为己任,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成为学生走向中华智慧宝库的引领者,努力守护中华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从创立之初一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也是社会风云、时代精神之汇聚,更是德育、美育的有力阵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应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拦路虎”,应为其向创造性、创新性转变提供助力,激活文学经典的内在生命活力,并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在文化担当与贡献智慧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注释:
①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2.
②按照作者的解释,是指现在的孩子在面对好坏参半的选择时,常会陷入选择困难的纠结境地。
③陈默.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J/OL].《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6-11-3.
参考文献:
[1]沈冬娜.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東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4).
[2]叶朱枫.大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3]秦志爽.大学语文教师应对翻转课堂策略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6(02).
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专项项目《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Q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