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众文化对文学审美性的消解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模式化的艺术生产方式消解了艺术的独立性和个性;大众文化深度削弱了审美文论的审美价值和思考批判性;大众文化对传统文艺理论秩序的冲击三个方面,对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重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审美;消解
一、标准化、模式化的艺术生产方式消解了艺术的独立性和个性
大众文化在普及文学艺术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其自身在生产制作方面也存在标准化、模式化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极易忽视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独特性,取消艺术的独创性风格。在这样的模式化生产下,再也没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有的只是从内容到形式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艺术所应有的个性内容消失了。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说,创作主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束缚,但也难以随心所欲的按照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创作,创作主体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消费者的阅读期待,因此作品的审美品性和独立思考意识也有所削弱。而我们知道,文学的审美性要求恰好与之相反,不能是批量的、可以无限复制的。由此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大众文化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制作方式大大冲击了艺术所应具备的独立性和个性。
二、大众文化深度削弱了审美文论的审美价值和思考批判性
从媒介角度来说,媒介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对对象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相比于以纸质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学作品来说,大眾文化更多的借助高科技的文化传播手段,如电视、电影、网络等。从量和质的综合角度来看,新兴传媒在具象化图像的呈现方面与纸媒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传媒,受众更容易倾向于能够提供最直接且原始的视觉感官享受的新兴传媒手段,沉迷在图像世界的万千变化的同时摒弃了思考,不自觉的削弱甚至放弃了思考批判的权利和能力。然而,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想象性图案是没有边界的,更为丰富和自由。以文字手段呈现的作品与借助于电视手段呈现的影视剧相比在作品的人物形象呈现、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展现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读者通过文字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运用思维判断来构建作品的人物形象、获得审美体验。电视却是把物象通过眼睛直接传输给观众,占据观众的全部视觉感官,因而影响了其他感官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大脑的思维判断力。审美文论所强调的审美价值的获取是要通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客体是主体作用下的客体,主体是客体影响下的主体,两者在审美中介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过程。新兴的大众传媒手段凭借其强有力的科技力量中断了这一审美体验链条,观众更多的被置于顺从的接受这一维度。所以,大众文化凭借其不同于传统的新兴媒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美文论所强调的审美价值因素,也剥夺了受众所应拥有的审美享受。
大众文化还卸掉了沉重的道德和历史重任,更加追求时尚化、娱乐化、平面化享受,取消深度,使得人们更像是反应迟钝的欲望感受器,在感官刺激中获得暂时的精神慰藉。曾经作为精神引导者、社会得良心和公众代言人得知识分子地位业己下降,甚至边缘化,声音越来越微弱。正如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使人失去了颠覆现状和批判现实的力量,人们变成了社会文化机器中的小部件,在卑微的感官享乐中,用所谓的虚假的幸福感来遮盖沦陷的不幸感,掩盖人的异化这一真相,人变成了只会接受肯定而不会否定反思的单面人。且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扩大受众选择范围的同时,也在控制着我们可以选择的空间,我们只能被动的在它所提供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它剥夺了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力,压抑了我们的主体意识,使我们放弃了理性思考,沉溺于感官的满足舒适,在无穷无尽的符号、影视图像中眩晕。我们创造和想象的权利被剥夺,反思和批判精神被销蚀殆尽。
三、大众文化对传统文艺理论秩序的冲击
全球化语境下,作为消费文化最典型代表的大众文化,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兴起,与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意识形态变革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深刻联系。大众文化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他们是接受和消费大众文化的主力军。相对于仅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的精英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更加倾向于普通大众。当代大众文化的受众主体是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主性,大众可以跳出原来的文化分配格局,开创新的公共文化场域,更加便捷、自由的获得自己喜爱或所需的文化资源,受众可以影响文化资源的掌握者和分配者,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选择。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发展更加迅速,己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己然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受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权威话语权的精英文化受到挑战,以审美为核心的传统审美文论也不断受到质疑,对现有的文学理论秩序和框架构成了强烈冲击。
这说明,影视同期小说的生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叙事回归和小说还原,原来的小说还是原来的小说,它的声誉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视剧热播的影响(有些小说在影视剧热播后销量增加),但它基本不会对影视剧产生特殊的意义。就是那些高度影视化叙事的“影视脚本”式小说,也在影视剧改编后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具有(本来也不甚具有)更多的阅读价值。影视同期小说则脱胎于热播的影视剧,有较大的受众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一方面,相对原来的小说,影视剧对影视同期小说影响的拉动更为直接快捷,另一方面,影视同期小说在影视剧那里。获得了情节内容扩张的某种悬念和期待效应,有利于形成和营造新的阅读市场。因此,影视同期小说的“重起炉灶”,更多是出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市场化运作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边平恕.科学的文学本质观与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思潮[J].河北学刊,2017,(01):87-94.
[2]胡友峰.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置换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01):138-144.
[3]李修元.超位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审美接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3):129-133.
[4]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文史哲,2007,(06):5-19.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审美;消解
一、标准化、模式化的艺术生产方式消解了艺术的独立性和个性
大众文化在普及文学艺术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其自身在生产制作方面也存在标准化、模式化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极易忽视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独特性,取消艺术的独创性风格。在这样的模式化生产下,再也没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有的只是从内容到形式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艺术所应有的个性内容消失了。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说,创作主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束缚,但也难以随心所欲的按照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创作,创作主体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消费者的阅读期待,因此作品的审美品性和独立思考意识也有所削弱。而我们知道,文学的审美性要求恰好与之相反,不能是批量的、可以无限复制的。由此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大众文化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制作方式大大冲击了艺术所应具备的独立性和个性。
二、大众文化深度削弱了审美文论的审美价值和思考批判性
从媒介角度来说,媒介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对对象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相比于以纸质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学作品来说,大眾文化更多的借助高科技的文化传播手段,如电视、电影、网络等。从量和质的综合角度来看,新兴传媒在具象化图像的呈现方面与纸媒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传媒,受众更容易倾向于能够提供最直接且原始的视觉感官享受的新兴传媒手段,沉迷在图像世界的万千变化的同时摒弃了思考,不自觉的削弱甚至放弃了思考批判的权利和能力。然而,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想象性图案是没有边界的,更为丰富和自由。以文字手段呈现的作品与借助于电视手段呈现的影视剧相比在作品的人物形象呈现、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展现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读者通过文字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运用思维判断来构建作品的人物形象、获得审美体验。电视却是把物象通过眼睛直接传输给观众,占据观众的全部视觉感官,因而影响了其他感官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大脑的思维判断力。审美文论所强调的审美价值的获取是要通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客体是主体作用下的客体,主体是客体影响下的主体,两者在审美中介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过程。新兴的大众传媒手段凭借其强有力的科技力量中断了这一审美体验链条,观众更多的被置于顺从的接受这一维度。所以,大众文化凭借其不同于传统的新兴媒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美文论所强调的审美价值因素,也剥夺了受众所应拥有的审美享受。
大众文化还卸掉了沉重的道德和历史重任,更加追求时尚化、娱乐化、平面化享受,取消深度,使得人们更像是反应迟钝的欲望感受器,在感官刺激中获得暂时的精神慰藉。曾经作为精神引导者、社会得良心和公众代言人得知识分子地位业己下降,甚至边缘化,声音越来越微弱。正如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使人失去了颠覆现状和批判现实的力量,人们变成了社会文化机器中的小部件,在卑微的感官享乐中,用所谓的虚假的幸福感来遮盖沦陷的不幸感,掩盖人的异化这一真相,人变成了只会接受肯定而不会否定反思的单面人。且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扩大受众选择范围的同时,也在控制着我们可以选择的空间,我们只能被动的在它所提供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它剥夺了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力,压抑了我们的主体意识,使我们放弃了理性思考,沉溺于感官的满足舒适,在无穷无尽的符号、影视图像中眩晕。我们创造和想象的权利被剥夺,反思和批判精神被销蚀殆尽。
三、大众文化对传统文艺理论秩序的冲击
全球化语境下,作为消费文化最典型代表的大众文化,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兴起,与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意识形态变革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深刻联系。大众文化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他们是接受和消费大众文化的主力军。相对于仅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的精英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更加倾向于普通大众。当代大众文化的受众主体是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主性,大众可以跳出原来的文化分配格局,开创新的公共文化场域,更加便捷、自由的获得自己喜爱或所需的文化资源,受众可以影响文化资源的掌握者和分配者,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选择。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发展更加迅速,己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己然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受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权威话语权的精英文化受到挑战,以审美为核心的传统审美文论也不断受到质疑,对现有的文学理论秩序和框架构成了强烈冲击。
这说明,影视同期小说的生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叙事回归和小说还原,原来的小说还是原来的小说,它的声誉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视剧热播的影响(有些小说在影视剧热播后销量增加),但它基本不会对影视剧产生特殊的意义。就是那些高度影视化叙事的“影视脚本”式小说,也在影视剧改编后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具有(本来也不甚具有)更多的阅读价值。影视同期小说则脱胎于热播的影视剧,有较大的受众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一方面,相对原来的小说,影视剧对影视同期小说影响的拉动更为直接快捷,另一方面,影视同期小说在影视剧那里。获得了情节内容扩张的某种悬念和期待效应,有利于形成和营造新的阅读市场。因此,影视同期小说的“重起炉灶”,更多是出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市场化运作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边平恕.科学的文学本质观与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思潮[J].河北学刊,2017,(01):87-94.
[2]胡友峰.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置换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01):138-144.
[3]李修元.超位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审美接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3):129-133.
[4]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文史哲,2007,(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