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石油的短期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石油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时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就初见端倪,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视,转而寻求解决能源危机的新出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煤化工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 现状 发展趋势
1.世界能源结构现状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石油消费占30-32%,天然气消费占17%-19%,煤消费占27%-28%,其余为原子能、水能 、风能消费等。根据化石能源的蕴藏量以及开采情况,许多专家预计,21世纪中叶,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基本持平。总的能源形势将从石油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天然气为主,进而发展为以煤炭为主。
2.煤化工的发展历史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煤化工是以炼焦工业为基础的包括伴生的煤焦油和焦炉煤气回收利用产业,它的主要产品是作为燃料和冶金原料的焦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传统的煤化工产业受到严重冲击。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油大幅度涨价,煤化工又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3.我国煤炭利用现状
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占总能源的90%,能源总消费量中煤炭约占70%。煤炭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电力生产燃料,提供了85%以上的化工(包括焦化)原料,大约80%以上的煤炭作为燃料消耗。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我国目前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产量约占3/4,在目前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消耗总量约2/3。在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新型煤化工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催化合成、分离、生物化工等先进的化工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如: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以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最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型煤化工产业。
4.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意义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的最重要标志是能源的供给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安全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已根据本国的能源特点加快开发矿物燃料替代能源的研究步伐,我国也在高度重视有关能源安全这项日益严峻的课题。大量直接的燃烧原煤已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实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乃是当务之急。
5.我国煤化工发展近况与趋势
5.1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合理性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煤化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均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状态,产能均有一定的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但程度有所不同,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是替代石油产品,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也正在产业化之中,随着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新型煤化工项目投产,我国煤化工产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也会相应的提高,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有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保障,煤炭资源中适合作直接液化的原料煤有年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等低变质烟煤,其数量可占煤炭资源储量的58%,适合间接液化和制醇醚燃料的原料煤,除低硫炼焦煤以外,其它煤类均可使用,数量约占80%,适宜新型煤化工利用的煤类和数量相当丰富。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为安排“十一五”规划中替代能源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特别要对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等煤基替代能源,进行更全面、深入、客观而且口径统一的技术经济评价,力争对各种煤基替代能源给出明确的、定量化的定位。
我国政府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06年初,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优化研究煤炭液化技术等洁净煤技术,不但改善环境保护而且改善合理的能源结构;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及时设定了合理的煤化工项目的经济规模;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发了我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当前我国煤工业的发展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形势,并客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大力扶植行业龙头企业,推动行业整合;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5.2近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重点是生产煤基液体燃料(如煤炭液化合成油、煤基醇醚、煤制烯烃等)。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神华集团。2008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备受关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技术,由神华集团自主研发。除了内蒙古外,神华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项目。中煤集团是继神华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团能源及煤化工技术中心”后,哈尔滨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相继实施,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煤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项目。另据中宇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在建及获批待建甲醇制烯烃项目10个,总能力540万吨。其中在建甲醇制烯烃项目7个,总能力430万吨/年。同时规划中的项目能力接近1700万吨/年,其中石化系统参与建设项目占新扩建总能力的约20-30%。建设项目地点涵盖河南、浙江、山西、内蒙、宁夏、贵州、黑龙江、陕西、河北、安徽等省份。在我国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的同时,全国各地逐渐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为规范煤化工行业发展,去年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5.3我国煤化工的发展趋势
今后20年,新型煤化工产业将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新型煤化工发展趋势是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目标产品,应用煤转化高新技术,建成新型煤炭能源化工联合产业。发展大型煤化工,形成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规模化集中治理污染,建立煤化工生态工业,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卫兰.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2,28(5):22-26.
[2]郝剑虹,高海洋,张富兴.煤制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北京汽车,2010(2):43-46.
[3]钱伯章,朱建芳.对中国煤制油的冷静思考[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7):5-9.
[4]张玉卓.中国煤炭液化技术发展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06(1):19-22.
[5]李丽英,田广华.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3,30(4):75-79.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 现状 发展趋势
1.世界能源结构现状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石油消费占30-32%,天然气消费占17%-19%,煤消费占27%-28%,其余为原子能、水能 、风能消费等。根据化石能源的蕴藏量以及开采情况,许多专家预计,21世纪中叶,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基本持平。总的能源形势将从石油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天然气为主,进而发展为以煤炭为主。
2.煤化工的发展历史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煤化工是以炼焦工业为基础的包括伴生的煤焦油和焦炉煤气回收利用产业,它的主要产品是作为燃料和冶金原料的焦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传统的煤化工产业受到严重冲击。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油大幅度涨价,煤化工又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3.我国煤炭利用现状
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占总能源的90%,能源总消费量中煤炭约占70%。煤炭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电力生产燃料,提供了85%以上的化工(包括焦化)原料,大约80%以上的煤炭作为燃料消耗。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我国目前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产量约占3/4,在目前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消耗总量约2/3。在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新型煤化工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催化合成、分离、生物化工等先进的化工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如: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以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最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型煤化工产业。
4.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意义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的最重要标志是能源的供给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安全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已根据本国的能源特点加快开发矿物燃料替代能源的研究步伐,我国也在高度重视有关能源安全这项日益严峻的课题。大量直接的燃烧原煤已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实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乃是当务之急。
5.我国煤化工发展近况与趋势
5.1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合理性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煤化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均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状态,产能均有一定的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但程度有所不同,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是替代石油产品,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也正在产业化之中,随着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新型煤化工项目投产,我国煤化工产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也会相应的提高,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有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保障,煤炭资源中适合作直接液化的原料煤有年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等低变质烟煤,其数量可占煤炭资源储量的58%,适合间接液化和制醇醚燃料的原料煤,除低硫炼焦煤以外,其它煤类均可使用,数量约占80%,适宜新型煤化工利用的煤类和数量相当丰富。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为安排“十一五”规划中替代能源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特别要对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等煤基替代能源,进行更全面、深入、客观而且口径统一的技术经济评价,力争对各种煤基替代能源给出明确的、定量化的定位。
我国政府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06年初,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优化研究煤炭液化技术等洁净煤技术,不但改善环境保护而且改善合理的能源结构;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及时设定了合理的煤化工项目的经济规模;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发了我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当前我国煤工业的发展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形势,并客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大力扶植行业龙头企业,推动行业整合;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5.2近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重点是生产煤基液体燃料(如煤炭液化合成油、煤基醇醚、煤制烯烃等)。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神华集团。2008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备受关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技术,由神华集团自主研发。除了内蒙古外,神华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项目。中煤集团是继神华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团能源及煤化工技术中心”后,哈尔滨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相继实施,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煤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项目。另据中宇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在建及获批待建甲醇制烯烃项目10个,总能力540万吨。其中在建甲醇制烯烃项目7个,总能力430万吨/年。同时规划中的项目能力接近1700万吨/年,其中石化系统参与建设项目占新扩建总能力的约20-30%。建设项目地点涵盖河南、浙江、山西、内蒙、宁夏、贵州、黑龙江、陕西、河北、安徽等省份。在我国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的同时,全国各地逐渐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为规范煤化工行业发展,去年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5.3我国煤化工的发展趋势
今后20年,新型煤化工产业将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新型煤化工发展趋势是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目标产品,应用煤转化高新技术,建成新型煤炭能源化工联合产业。发展大型煤化工,形成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规模化集中治理污染,建立煤化工生态工业,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卫兰.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2,28(5):22-26.
[2]郝剑虹,高海洋,张富兴.煤制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北京汽车,2010(2):43-46.
[3]钱伯章,朱建芳.对中国煤制油的冷静思考[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7):5-9.
[4]张玉卓.中国煤炭液化技术发展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06(1):19-22.
[5]李丽英,田广华.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3,30(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