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地起楼台”说起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读那种古为今用的文章。但报刊上时有一些文章,从古籍中信手拈来一点材料,不辨其可靠性何如,便加引申,附会成文,读后却不是滋味。最近看到一篇《无地起楼台》的杂文,即是如此。该文从引《国老谈苑》发端,称宋朝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当时有个隐居诗人魏野写诗赞颂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真宗末年辽国的使者来到宋朝也提及这位“无地起楼台相公”。杂文作者以此断言寇准“廉洁俭朴”,并进而发了一通“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难能可贵”之类的议论。文章的用意是好的,但对寇准的称誉却未必恰当,至少不能做到“无懈可击”吧!
  宋人笔记和其他史料中,对寇准生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说他俭朴者有之,说他豪侈者更不少。我们不妨都摆一下。
  王君玉《国老谈苑》这条材料,吴处厚《青箱杂记》及江少虞《事实类苑》亦有类似记载。但《事实类苑》将“真宗末年”记成“仁宗初年”。这便算得一个小小的疑点。魏野与寇准交往甚密,这在《诗话总龟》、《梦溪笔谈》、《青箱杂记》中均有记载。既然两人情谊甚深,那么魏野写几句颂扬寇准的诗便在情理之中;况且,他写的是诗而不是事迹实录,《国老谈苑》以那两句诗为佐证,我们今天又转手用它来概述寇准的生活作风,都显得无力。
  《邵氏闻见录》也称寇准“居家俭素,所卧青帷,二十年不易”。邵伯温自称这项“遗事”得之于寇准的外甥所作的墓志。人们不难推想,作者是外甥,文体是墓志,双重原因,当然会尽说好话了。说寇准俭朴的还有释文莹《湘山野录》:“公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第,入觐则寄僧舍。”在此一并录上。
  再看第二类材料。先举正史。宋史·寇准传》写道:“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家未尝油灯,虽庖所在,必燃炬烛。”这种说法,可能取材于欧阳修的《归田录》:“公尝知邓州,早贵豪侈,每饮宾席,常阖扉辍以留之。尤好夜宴,剧饮未尝点油,虽溷轩马厩,亦烧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之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凝地,往往成堆。”可见“豪侈”一说,正史与野史的看法是统一的。
  野史还有一些记载,高晦奥《珍席放谈》说“寇公尚华侈”。还有《翰府名谈》(撰人不详)所叙更有意味。寇准在宴会上把一束束的绫赏赐给歌姬,每唱一支歌就赐一匹绫。寇准有个侍妾叫桃的,作了两首诗讽刺这种排场:
  其一: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其二:风动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寇准和诗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桃的诗比起“无地起楼台”云云,当然是“我向东来你向西”。如果有人又以她的诗句为题写一篇文字,自然意思相反。中华书局出的《宋诗一百首》选了桃第一首诗,并指出“北宋大官僚寇准的生活非常奢侈豪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说法。寇准的和诗也正好暴露了他追求豪侈生活的思想基础。
  还有一条好材料,是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文中说:“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司马光是历史学家,对寇准又无政治上的偏见,加之文章又是写给儿子看的,寓品德教育于历史事实之中,真实性就很大了。
  综合分析两类材料,判定寇准生活豪侈,应该说较为接近历史的真实,较为稳妥一些;退一步讲,也不至得出“廉洁俭朴”的结论吧!我们作借古讽今之文,跟写学术论文一样,也要有科学性,对于古人事迹必须深思慎取,而不能想当然。如果抓到一点材料就如获至宝,敷衍成文,那东西不过是毫无战斗力的“银样蜡枪头”。
其他文献
忆陈达先生    已故陈达教授的英文著作《现代中国人口》的中译本,历尽沧桑,终于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高兴捧读之余,使我更加怀念这位现代中国人口学的拓荒者、我的老师陈达先生。    一    陈达是著名的人口学家,也是旧中国组织人口普查实验的先驱者之一。  要振兴祖国就要了解国情。旧中国号称有四万万人口,但四亿人口的基本状况究竟怎样,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当时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对于组织人口
开栏的话  93岁的星云大师,一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四处演讲,笔耕不辍。2019年,收录了他所有著作和文稿的《星云大师全集》简体版在大陆出版发行,4000多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专家称之为“一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百科全书”。在2020年到来之际,经星云大师本人同意,我们从中选取一些富有哲理、充满智慧及怎样为人处世、向上向善、激励人生的禅宗故事进行连载,以飨读者。  有一个生意人
丁一凡。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学士,法国波尔多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硕士、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是关于蝴蝶效应的通俗解释。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  2020年,扇动“翅膀”的不仅有新冠肺炎病毒,还有遮天蔽日的蝗虫。4月初,国务院发展
随着直播带货越来越红,来试水的明星也越来越多。别看荧屏上演绎各种角色时他们自带一种美好的距离感,可一旦来到手机直播间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开始放飞自我。有的不停讲段子,场面堪比大型综艺现场,有的敷衍了事,工作态度简直像极了摸鱼的打工人。  虽然直播带货不是明星的主业,但挨不住粉丝多,即便是商品毫无特点,介绍平平无奇,依然有一票观众捧场。我妹妹是某著名高颜值女星的忠实粉丝,听说这位女星要直播带货,早早捧
两三年前,在我开始评论女作家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评论对象限定在中青年女作家、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新出现的女作家的范围之内。我觉得这几年来的女作家创作可以说是蔚为壮观。古语有:“满天星斗焕文章”,“焕”或谓之“唤”。我觉得当前女作家的创作,正可用这句古语以为形容,而无论是“焕”还是“唤”,都很贴切。因为它们既交相辉映,又相互召唤。自从一九七八年张洁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一九七九年谌
苏轼《前赤壁赋》有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般都将“既望”释为十六日。考《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可见“望”不一定便指十五日,有时也指十六日。而“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一○八二年)这一年的七月恰是大月,故“既望”应作“七月十七日”。此事王力教授早就指出,惜今之注本多未注意,照错如故。
介绍《潘恩选集》    在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政论家,他以犀利、生动和具有反封建战斗激情的论著鼓舞了十三州人民的抗英斗志,促进了独立运动的前进。此人就是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一译裴因)。他不仅在美国独立运动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美国获得独立后又参加了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并且发表著述捍卫这场革命的原则和成就。他的反对宗教迷信,揭露教会黑暗
那是个干冷的冬天。四野变得光秃秃的,土地冻得发硬,景色明亮。自然仿佛冬眠了,只偶尔有几只小鸟喳喳着。  可我却总也做不成温暖而安静的梦。因为社会太喧闹了。那是个狂热的信仰远远胜过清醒的理性的时代,到处是口号、标语,到处是红色的袖章、红色的小书,到处是革命长辈和无辜人民流出的红色的血。可是原先也曾通红的我却不知为什么消沉了,迷惘地望着纷乱的世界。那是一九七一年,我十六岁。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也没有爱
时萌的《闻一多朱自清论》是一本有特色的作家论    我说这本书有特色者,是指作者不大重复别人研究评论闻、朱诗歌、散文的观点,能从闻、朱的思想发展的整体这一角度去论述,力避人云亦云、重复雷同之弊。  《论语·子路》里说:“狂者进取,猖者有所不为也”。有的朋友戏称闻为狂者、朱为狷者。据包咸注“猖者守节无为。”朱自清的挚友都称他是“积极的猖者”。这是因为朱自清从旧垒中来,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的阴影与自幼从私
一九七九年初,我接受了上海文艺出版社要我为以群同志编选一本文艺论文集,以纪念这位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奋斗终生的战士的建议。当时我正在上海参加修订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这主要是为了暂时解决粉碎“四人帮”后高校文科的教材短缺问题。主持编写《文学的基本原理》,是以群同志生前所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时,为了编写一部具有中国特点的文艺理论教材,即力图做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学原理,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