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概况
1839年8月15日,法国科学院大厅向社会各界展出了世界上第1张光学照片。这张照片是由巴黎画家和舞台布景设计师路易斯·达意尔用其发明的“暗箱式万花筒”摄制的——他使碘化银薄片短时间感光,然后放入稀释水银溶液中显影,再用苏打水冲洗定影,最后终于获得了清晰的照片。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最初所应用的小孔成像等光学原理并未过时,而随着感光材料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的飞跃,摄影已越来越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实践表明,摄影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数学素养,还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青少年通过参与摄影活动,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蕴含其中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另一方面则会通过摄影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摄影工作室则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专业摄影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为指导者,利用工作室配置的摄影设施和环境,为青少年提供获取与摄影相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体验摄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发现、探索和展示“真善美”的综合活动场所。
活动目标
使参与摄影工作室活动的青少年感受摄影的魅力所在,乐于学习和运用与摄影相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引导青少年在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一工具去拍摄、去创作,尝试发现、探索和展示“真善美”;为青少年搭建与摄影相关的各种交流平台,促进其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评价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全面增长。
设施及人员条件
场地条件
摄影实验室,使用面积为60~80平方米的固定活动场所,采光好,有相关基础设备(水电、网络接口、应急设施等)。
设施条件(30万元)
科技辅导员专用设施计算机、投影仪及投影屏幕、书写板、教师实验桌、椅子、照相机、广角镜头、微距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滤镜(中密度灰镜、UV镜、渐变镜等)及转接装置、数据线、读卡器等。
青少年专用设施照相机(自带)、组合桌、椅子、计算机、摄影书籍、摄影台、倒影板、高透明度水槽、三角架、背景布、小影棚、摄影灯、彩色电筒、柔光罩、反光板、测光表及各类拍摄模型。
辅助设施影棚、摄影轨道、吊臂及幕布、软板、干燥箱、保险柜、书柜、水池、遮光窗帘、资料柜。
人员配备条件
配备1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和1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建立3人以上科技辅导员志愿者队伍。
容纳青少年数量
可同时容纳20名青少年参与工作室活动。
开放时间
每月不少于16天。
活动内容
指导青少年学习摄影知识,提升他们的拍摄技能;引领青少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尝试用摄影语言展示世界;对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鼓励他们开展摄影专题创作,以及基于摄影或摄影器材的创新课题探究。
具体内容包括:①摄影知识认知。诸如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保养,构图形式,构图要素,光的运用,摄影历史,作品赏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②拍摄技能实践。以富有趣味性且蕴含摄影原理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摄影基本技能,学会如逆光造型、微距摄影、动感摄影、光绘摄影、慢速摄影、同一个世界等趣味摄影技巧。③专题创作体验。以专题为导向,引导青少年选择专题,围绕专题进行创作体验,并学会制作PPT,配合文字展示交流。④创新课题研究。基于摄影或摄影器材,尝试通过科技实验或科学测量的方式开展探究,获得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或新的发明等。
活动形式
培训、竞赛、个人或小组探究和实验等。
工作室典型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
尝试拍摄“喜迎漫天飞舞的‘雪花’”
活动目标
(1)了解快门调节键及菜单,初步掌握如何控制快门速度;尝试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直观感受快门速度不同所带来的图片影像变化。
(2)以小组合作形式拍摄特定场景,熟悉拍摄对象、动作、站位、灯光、背景和控制变量等诸多内容设计要素,初步体验摄影中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魅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对拍摄“雪花”场景图片的考量,初步了解拍摄图片评价的主要质量指标。
活动时长
120分钟。
活动人数
初中学生20人。
活动所需器材
影棚灯、背景纸、白色A4纸、相机(自带)、三角架、储物篮、扫帚、簸箕。
活动过程及步骤
1.观察相机快门调节演示
(1)快门速度概念的引入快门速度是摄影中用于表达曝光时间的专门术语,系指按下相机快门按钮进行拍摄的时候,快门所保持开启状态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允许进入的光量越少;快门速度越慢,允许进入的光量越多。除了能改变曝光外,快门速度还可以改变运动呈现的形式:快门速度为“高速”,可用于凝固快速移动的物体,如需拍摄体育运动场景的时候;快门速度为“低速”,则会使移动物体模糊,常用于产生艺术效果。常用快门速度有1/4000秒、1/2000秒、1/1 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等。
(2)快門调节演示由摄影教师或科技辅导员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展示如何调节快门速度。选择“快门优先”按钮s(或Tv),通过转动拨盘改变快门速度(不同的相机调节方式稍有区别)。
(3)应用不同快门速度的图片比较
从图1可看到应用不同快门速度带来的区别。
2.分组拍摄的步骤与方法
(1)器材准备 ①制作“雪花”:将每人手中的白纸撕成指甲大小的片状,以此作为模拟的“雪花”。②由组长将大家各自制作的“雪花”统一汇总在储物篮中。③相机、三角架等摄影器材的选择与准备。
(2)拍摄内容及技术设计①拍摄对象与助手的选择:每组选择1位拍摄模特、2位助手(拍摄时布撒“雪花”)。②拍摄动作及站位设计:由各小组讨论决定。③灯光设计:前侧光。④背景设计:深色背景。⑤控制变量(光位、相机焦段、背景、光圈等),选择2种快门速度(1/100秒、1/500秒)分别进行拍摄。参数如图2所示。
(3)拍摄过程与步骤(见图3)①架好三角架,调整光位;②按设计内容及技术设定相机参数(焦段、光圈、连拍、快门速度、ISO等);③拍摄对象——模特站位(站在深色背景前);④助手站位及布撒“雪花”准备(助手1站在模特前侧,以不挡住灯光为宜。助手2站在相机前侧,以不挡住模特及镜头为宜。);⑤拍摄(拍摄者喊口令l2-3,喊“1’,时所有人进入准备状态,喊“2”时助手布撒“雪花”,模特做出规定动作,喊“3”时拍摄者按下快门);⑥反复拍摄练习;⑦形成多张拍摄图片。
3.效果检验
(1)展示交流所摄图片组织青少年观看所摄作品(见图4),交流拍摄雪花漫天飞舞照片的注意事项(如选择深色背景,快门速度要大于等于1/500秒,使用连拍功能,距离相机较近的雪花成像较大,按快门要有提前量等)。
(2)熟悉检验标准①科学性:人物在画面中大小适中;雪花数量充足,并在画面中呈现出不同大小。②艺术性:清晰地凝固住雪花飘舞的动态;人物神态切合环境,动作表现出足够的张力。
4.创意拓展
以6~8人为1组开展小组竞技活动。
挑战:探究快门速度的应用。
思考方向:如拍摄光线轨迹、星星轨迹等。
要求:尝试使用慢速度拍摄。
安全注意事项
(1)在摄影工作室活动时严禁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2)拍摄对象进行“喜迎”跳跃动作时应做好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或扭伤。
(3)相机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相机带要套在脖子上或绕在手腕上,防止其不慎滑落引发其他伤害事故。
(4)拍摄中要注意用电安全,关闭灯具电源后才可对其进行移动或调节等操作。另外应避免长时间直视灯光而造成对眼睛的伤害。
1839年8月15日,法国科学院大厅向社会各界展出了世界上第1张光学照片。这张照片是由巴黎画家和舞台布景设计师路易斯·达意尔用其发明的“暗箱式万花筒”摄制的——他使碘化银薄片短时间感光,然后放入稀释水银溶液中显影,再用苏打水冲洗定影,最后终于获得了清晰的照片。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最初所应用的小孔成像等光学原理并未过时,而随着感光材料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的飞跃,摄影已越来越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实践表明,摄影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数学素养,还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青少年通过参与摄影活动,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蕴含其中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另一方面则会通过摄影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摄影工作室则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专业摄影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为指导者,利用工作室配置的摄影设施和环境,为青少年提供获取与摄影相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体验摄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发现、探索和展示“真善美”的综合活动场所。
活动目标
使参与摄影工作室活动的青少年感受摄影的魅力所在,乐于学习和运用与摄影相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引导青少年在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一工具去拍摄、去创作,尝试发现、探索和展示“真善美”;为青少年搭建与摄影相关的各种交流平台,促进其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评价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全面增长。
设施及人员条件
场地条件
摄影实验室,使用面积为60~80平方米的固定活动场所,采光好,有相关基础设备(水电、网络接口、应急设施等)。
设施条件(30万元)
科技辅导员专用设施计算机、投影仪及投影屏幕、书写板、教师实验桌、椅子、照相机、广角镜头、微距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滤镜(中密度灰镜、UV镜、渐变镜等)及转接装置、数据线、读卡器等。
青少年专用设施照相机(自带)、组合桌、椅子、计算机、摄影书籍、摄影台、倒影板、高透明度水槽、三角架、背景布、小影棚、摄影灯、彩色电筒、柔光罩、反光板、测光表及各类拍摄模型。
辅助设施影棚、摄影轨道、吊臂及幕布、软板、干燥箱、保险柜、书柜、水池、遮光窗帘、资料柜。
人员配备条件
配备1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和1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建立3人以上科技辅导员志愿者队伍。
容纳青少年数量
可同时容纳20名青少年参与工作室活动。
开放时间
每月不少于16天。
活动内容
指导青少年学习摄影知识,提升他们的拍摄技能;引领青少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尝试用摄影语言展示世界;对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鼓励他们开展摄影专题创作,以及基于摄影或摄影器材的创新课题探究。
具体内容包括:①摄影知识认知。诸如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保养,构图形式,构图要素,光的运用,摄影历史,作品赏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②拍摄技能实践。以富有趣味性且蕴含摄影原理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摄影基本技能,学会如逆光造型、微距摄影、动感摄影、光绘摄影、慢速摄影、同一个世界等趣味摄影技巧。③专题创作体验。以专题为导向,引导青少年选择专题,围绕专题进行创作体验,并学会制作PPT,配合文字展示交流。④创新课题研究。基于摄影或摄影器材,尝试通过科技实验或科学测量的方式开展探究,获得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或新的发明等。
活动形式
培训、竞赛、个人或小组探究和实验等。
工作室典型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
尝试拍摄“喜迎漫天飞舞的‘雪花’”
活动目标
(1)了解快门调节键及菜单,初步掌握如何控制快门速度;尝试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直观感受快门速度不同所带来的图片影像变化。
(2)以小组合作形式拍摄特定场景,熟悉拍摄对象、动作、站位、灯光、背景和控制变量等诸多内容设计要素,初步体验摄影中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魅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对拍摄“雪花”场景图片的考量,初步了解拍摄图片评价的主要质量指标。
活动时长
120分钟。
活动人数
初中学生20人。
活动所需器材
影棚灯、背景纸、白色A4纸、相机(自带)、三角架、储物篮、扫帚、簸箕。
活动过程及步骤
1.观察相机快门调节演示
(1)快门速度概念的引入快门速度是摄影中用于表达曝光时间的专门术语,系指按下相机快门按钮进行拍摄的时候,快门所保持开启状态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允许进入的光量越少;快门速度越慢,允许进入的光量越多。除了能改变曝光外,快门速度还可以改变运动呈现的形式:快门速度为“高速”,可用于凝固快速移动的物体,如需拍摄体育运动场景的时候;快门速度为“低速”,则会使移动物体模糊,常用于产生艺术效果。常用快门速度有1/4000秒、1/2000秒、1/1 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等。
(2)快門调节演示由摄影教师或科技辅导员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展示如何调节快门速度。选择“快门优先”按钮s(或Tv),通过转动拨盘改变快门速度(不同的相机调节方式稍有区别)。
(3)应用不同快门速度的图片比较
从图1可看到应用不同快门速度带来的区别。
2.分组拍摄的步骤与方法
(1)器材准备 ①制作“雪花”:将每人手中的白纸撕成指甲大小的片状,以此作为模拟的“雪花”。②由组长将大家各自制作的“雪花”统一汇总在储物篮中。③相机、三角架等摄影器材的选择与准备。
(2)拍摄内容及技术设计①拍摄对象与助手的选择:每组选择1位拍摄模特、2位助手(拍摄时布撒“雪花”)。②拍摄动作及站位设计:由各小组讨论决定。③灯光设计:前侧光。④背景设计:深色背景。⑤控制变量(光位、相机焦段、背景、光圈等),选择2种快门速度(1/100秒、1/500秒)分别进行拍摄。参数如图2所示。
(3)拍摄过程与步骤(见图3)①架好三角架,调整光位;②按设计内容及技术设定相机参数(焦段、光圈、连拍、快门速度、ISO等);③拍摄对象——模特站位(站在深色背景前);④助手站位及布撒“雪花”准备(助手1站在模特前侧,以不挡住灯光为宜。助手2站在相机前侧,以不挡住模特及镜头为宜。);⑤拍摄(拍摄者喊口令l2-3,喊“1’,时所有人进入准备状态,喊“2”时助手布撒“雪花”,模特做出规定动作,喊“3”时拍摄者按下快门);⑥反复拍摄练习;⑦形成多张拍摄图片。
3.效果检验
(1)展示交流所摄图片组织青少年观看所摄作品(见图4),交流拍摄雪花漫天飞舞照片的注意事项(如选择深色背景,快门速度要大于等于1/500秒,使用连拍功能,距离相机较近的雪花成像较大,按快门要有提前量等)。
(2)熟悉检验标准①科学性:人物在画面中大小适中;雪花数量充足,并在画面中呈现出不同大小。②艺术性:清晰地凝固住雪花飘舞的动态;人物神态切合环境,动作表现出足够的张力。
4.创意拓展
以6~8人为1组开展小组竞技活动。
挑战:探究快门速度的应用。
思考方向:如拍摄光线轨迹、星星轨迹等。
要求:尝试使用慢速度拍摄。
安全注意事项
(1)在摄影工作室活动时严禁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2)拍摄对象进行“喜迎”跳跃动作时应做好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或扭伤。
(3)相机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相机带要套在脖子上或绕在手腕上,防止其不慎滑落引发其他伤害事故。
(4)拍摄中要注意用电安全,关闭灯具电源后才可对其进行移动或调节等操作。另外应避免长时间直视灯光而造成对眼睛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