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古镇探幽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峡谷万山丛中的漕涧,是一座开拓于西汉元封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我省著名作家张长先生曾经以《滇西第一古镇》为题发表文章,在《云南日报》上予以介绍。怀着好奇之心和众多的疑问,我多年来始终注意收集相关文史资料和进行田野调查,以期对故乡高原古镇漕涧的前世今生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一
  
   漕涧古镇位于滇西横断山脉南端的漕涧坝子之中,这里是大理州、怒江州和保山市的结合部。这里东临澜沧江西岸云岭山脉余脉的三崇山;西靠怒山山脉南端的志奔山。发源于坝子北方分水岭的空讲河纵贯境内向南流入保山市瓦窑乡,随后注入澜沧江。
   漕涧古镇的早期居民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扑朔迷离的故事呢?答案颇多,而可信的说法应该从古代的历史记载中去寻找答案。
   为此,我查阅了一些史料。早在先秦时期,在滇西这块土地上就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最早记载从今天的保山到大理一带的古代民族历史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寥寥几字,把云南西北高原地区的古代民族的情况描绘得相当清楚。我们知道,文中地名“同师”即今保山,“叶榆”即今大理。从这段珍贵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风俗为“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的“■、昆明”本来都是部族之名。后来,汉武帝在设置郡县时,就以■人居住的地区澜沧江以西,即今漕涧为中心的包括今保山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设立“■唐县”(后来,还曾经一度成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益州郡西部属国治所,和汉明帝新设为永昌郡的郡治)。
   史料告诉我们,汉武帝开益州郡,设■唐县,■唐,就是取■族核心地的意思。为什么说■唐县的治所在漕涧呢?关于■唐县的地域问题,也就是■人活动的地域问题。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分别在保山金鸡村设不韦县和在云龙漕涧设■唐县。《汉书·地理志》说:“■唐,周水首受徼外,又有类水。西南至不韦。”这段典籍的记载,是我们弄清■唐地域的主要依据和关键。《汉书·地理志》说:“周水首受徼外,又有类水。”“徼外”即界外,并且指的是■唐县的县界。“首受徼外”即流过边界线之外。在■唐的“徼外”有东、西两条江,东边的澜沧江,古籍中称为“兰仓水”;西边的有怒江,显然就是“周水”了。“周水首受徼外,又有类水,西南至不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周水之外,又有一条类水,类水往西南流入不韦县境内”,符合这一描述的条件,“类水”无疑就是发源于今云龙县漕涧分水岭并纵贯漕涧坝子的空讲河了。那么,■唐县在今漕涧坝,确实是很有道理和根据的。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古代,活动生息于漕涧一带的古代民族就是■人。
   当然,神秘莫测的■人的后裔究竟是什么人,他们是不是就是现在生活在漕涧这片土地上的白族、阿昌族、傈僳族人?或者他们早已迁徙到其他地方,或者他们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地消失,谁也说不清楚,只能拭目以待专家们的考古与发现了。
  
  二
  
   走在漕涧坝西边的一座小山岗上,在一片苍松翠柏掩荫下的曲径通向了一座古朴典雅的庙宇,目光打量处,这座古庙虽然并不那么富丽堂皇,却也庄严肃穆,大殿上端坐着一位面容俊朗的神人,那就是漕涧白族群众信奉的本主——三崇老爷了。在我小的时候,记得在大殿两侧还摆放着一些青铜制作的刀枪剑戟,据说是民国年间村民们在仁德村挖掘出来的,大家认为这些兵器应该就是王骥留下的,所以,就把它们摆放在三崇庙里了。其实,这些青铜古代兵器应当是比明代更久远的东西。可惜,这些极具文物价值的青铜器时代的兵器,在“大跃进”年代的“大战钢铁铜”的运动中,被人们当作“废铜烂铁”回炉了。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蠢事。
   民间传说三崇老爷就是明代的兵部尚书王骥。在漕涧仁德村后面的一个古木参天的小山包上,我们居然还寻访到了一座王骥的衣冠冢,碑文为“明靖远伯王尚书骥之故冢”(其实,王骥并未死在漕涧,《明史·纪事本末》载王骥三征麓川后班师回京,83岁寿终北京)。近观土墩上萋萋荒草与艳丽野花,联想白族群众居然把一位汉族的将领尊为自己的本主,如此怪异的事情,该有些来历吧。后来向当地一位老者请教,方知在漕涧一带,果然流传着许多关于王骥三征麓川时驻军漕涧时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其一说,王骥兵至泸水,荡平了边乱,见江边有一块石碑,上书“诸葛到处无人到”七个大字,相传是诸葛亮南征时立下的。王骥说,“此碑大谬,今天老夫不是也南征到了此地了吗?”下令砸了石碑。谁知这是一块套碑,里边还套着一碑,上书“打碑还是立碑人”,王骥大惊曰:“原来我竟然是诸葛亮转世!”遂哈哈大笑起来。
   王骥三征麓川彻底平定了边乱以后,在缅甸伊洛瓦底江畔立了“海枯石烂,尔乃得渡”石碑,不允许叛酋任思发过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并把中原文化带到滇西。据说王骥凯旋之后,曾移师驻扎在漕涧。为了稳定边防,决定在仁德村修筑城墙,建一座漕涧新城。但是,仁德的一些村民担心筑城会占去他们的土地,暗中策划谋害王骥。适逢春节,这些村民假意慰问王骥大军,在敬献给王骥的汤圆里下了毒,毒死了一代英杰。后来,白族群众就把王骥奉为了本主,认为王骥的功勋和品德堪与漕涧的三崇山相比,尊称他为“三崇老爷”。因为这个传说,直到现在,仁德村的村民们在祭祀三崇老爷的时候,都要先尝一尝贡品,表示无毒,然后才能上祭。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我有一天却默默地坐在一块古石础上,面对一座土墩上随风摇曳的荒草,为一段真假难辨的奇异传说而黯然神伤。
  
  三
  
   穿越过整个漕涧坝子的空讲河,是一条静谧之河,诗意之河,河岸上有丝丝垂柳,有朵朵紫蓝色的报春花、细碎的火草花、各种颜色的喇叭花,还有河畔飘带般的水草,碧盘般的水蓼,柔韧的鱼腥草,俯仰生姿的野荷,雪白粉红,美得炫目。
   河上原来有一座古桥,叫大花桥,是一座典型的白族建筑形式的伸臂式风雨廊桥,桥上覆盖着瓦顶,桥面两条边有供行人歇息的两排木枋做的长凳。桥连接漕涧街通往仁德、仁山等地,也是从漕涧到保山古道的必经咽喉。可惜不知什么时候,大花桥被拆除了,现在空讲河上只剩下了一座没有任何特色的公路桥。
  
  四
  
   在漕涧四周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三处温泉,当地老百姓分别把它们称作“上澡堂”、“中澡堂”、“下澡堂”。其中上澡堂位于漕涧坝子东边的三崇山腹地,林壑幽深,山花烂漫,泉水自悬崖底部岩石缝隙中汩汩流出,清澈见底,一尘不染。在温泉旁的巨大岩石上,篆刻有“泉石双清”四个大字,题款为“岁在丁卯孟夏之吉”、“奉防漕涧大将军李登彩李恒芳大参军饶健魁题”,笔酣墨饱,挺拔雄健,堪称摩崖石刻书法作品的上品。在这巍巍大山之中,仍然能够邂逅到这人类历史文明的遗迹,真使人对这里的环境不敢小觑。上澡堂,真是一处山水双绝的佳境。
   当我们浸泡于散发着浓浓的硫磺味的温泉水中时,不仅身体发肤享受到了清洁和放松,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这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天然温泉水的洗涤中舒张开来,享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柔波的爱抚;而且,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被这巍巍群山、汩汩清泉、淡淡云雾、蔼蔼山岚、习习清风所荡涤,使人一直处于一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状态之中。
  
  五
  
   漕涧是云龙县最大的集镇,仅仅漕涧街就有两万多常住人口,漕涧坝子有上万亩良田。在元明两代,这里曾经是土司管理的地方,设置过漕涧土千总、漕涧土把总等土官。直到清代,才在“改土归流”中改设流官,在漕涧设“县佐”一职,作为云龙县衙门派驻漕涧的行政机构,民国初年沿袭,据史料记载,我国著名的民主人士楚图南先生的父亲楚宝,就在民国四年被省政府委任为漕涧县佐,楚图南先生也曾经随其父在漕涧度过一段幼年时光。楚宝性格豪爽,为官廉洁,兴福利、修道路、济困扶贫,做了不少好事,在漕涧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传说他是驮着银子上任的,他的日常开支和调职的费用均由家中资助。能有这样一位廉洁的官员治理,真是漕涧这个边地古镇老百姓的福气。古镇中原有一处“衙门冲口”的遗址,应该就是当年的县佐们处理政务与生活之场所,现在已经被建盖成一片居民住宅。又有一古井,叫“三脚井”,位于古镇的西北角,一泓清澈见底的甘泉自岩石缝隙中渗出,水质十分清冽甘甜,是过去村民们的饮用的主要水源。为啥叫“三脚井”,使人百思不得其解,想是其得名必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吧。
   出古镇往北,就是有名的“马会坪”,传说这里就是志奔山龙王与马翰林会见的地方。在其西面有一块开阔地,就是有名的“西北大操场”,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漕涧作为中国军队反攻怒江西岸日军的集结地和出发地的历史遗迹。那里有好几株古柏树,枝条屈曲盘旋,古朴苍劲,树冠却蓊蓊郁郁,苍翠欲滴。树下有一些断墙残垣,皆为一些古寺庙的遗迹。旁边有几处寺庙已经被村民们修复,复修的玉皇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巍峨壮观。善男信女们正在焚香礼拜,钟声悠扬,袅袅香烟,似乎给予了香客们的心灵以无限的慰藉。
   一座边地古镇,还有多少谜一样的往事呢?这一问题时常萦绕于我的心间。
  
  责任编辑 王丽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