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它给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它要求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既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既要掌握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又要懂得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中小学教育者要在素质教育阶段取得一定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要注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前言:什么是数学素质?笔者认为它是一个人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综合。怎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这里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任商榷。
1 面向全体,分层推进
任何教育首先都要面向全体,就是要面对每一位学生。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同时又要力求培优补差,做到分层推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是各不相同的,贪玩是学生的天性,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特别热爱学习,热爱数学,他们总是希望不上课,多玩一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搞一刀切,要进行正确引导,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两种特殊学生,达到“使所有学生都共同提高的基本要求”。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先天条件千差万别,他们的数学天赋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分层次,有针对性,既要针对全体学生提出基本的能力要求,又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既要对基础好、品质高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要让他们觉得“吃不饱”,又要对基础差,品质低的学生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不能让他们觉得“吃不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是我见的几个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案例一:学生Y在上高一时我发现他的数学基础比较好,思维也特别敏捷,课堂教学显然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于是我送给他一本奥林匹克数学知识竞赛方面的参考书,并对他说“你真聪明,你的数学学得真好,你的数学还能学的更好一些!好好努力吧,你一定能成功。”从此Y对数学更加有兴趣,学习更加勤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知道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同年的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就要适时的补充一些更高要求的知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就能得到更加完美的发展。
案例二:学生C,数学基础不太好,学习中有很大的困难。有一次他对我说:“老师,我看到数学就头痛,实在学不懂,我该怎么办?”。我看到他疼苦无助的眼神,感到又可爱,又惋惜,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帮助他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给他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介绍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高中数学确实有一定难度,但也并不可怕,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学好。”慢慢地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开了一家诊所,医术还真不错。所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作到不放弃,不抛弃,对待他们我们要象母亲一样仁慈,要象父亲一样宽容,让他们尽可能的到提高,尽可能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
2 关爱学生,培养自信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中学教育就更应该以人为本。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作为教师一定要关爱学生,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八O后,九0后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培育受家长的宠爱,心理都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又比较差。而自尊心又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得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用真心去关爱他们,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不要动不动就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之类的话。要给孩子们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热爱数学。
案例三:学生S,数学成绩很差,可以说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有一次我叫他谈心,刚进办公室他显得非常紧张,一定是怕我批评。我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和他谈成绩,而是跟他唠起了家常,渐渐地他放松了,变得活泼可爱了,我趁机帮他总结以前学习中的不足,给他介绍了些学习方法。最后鼓励他说:“象你这样聪明的人学好数学一定没问题,不要有负担,只要好好学,就一定能学好数学。”他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后来数学成绩真的有很大的提高。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
3 结合实际,激发兴趣
大家都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学问题也是生动有趣的。高中数学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联系到实际问题。把课本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就会确实感受到学习数学和意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结: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的,对他们的要求也就要因人而异,对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他们的数学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则要耐心教导,力求进步,他们的成绩从十几分提高到二十多分也算是进步。我们的教学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名牌大學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使他们掌握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作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当然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谈成绩,我们要在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尽可能发挥优秀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前言:什么是数学素质?笔者认为它是一个人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综合。怎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这里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任商榷。
1 面向全体,分层推进
任何教育首先都要面向全体,就是要面对每一位学生。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同时又要力求培优补差,做到分层推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是各不相同的,贪玩是学生的天性,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特别热爱学习,热爱数学,他们总是希望不上课,多玩一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搞一刀切,要进行正确引导,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两种特殊学生,达到“使所有学生都共同提高的基本要求”。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先天条件千差万别,他们的数学天赋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分层次,有针对性,既要针对全体学生提出基本的能力要求,又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既要对基础好、品质高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要让他们觉得“吃不饱”,又要对基础差,品质低的学生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不能让他们觉得“吃不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是我见的几个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案例一:学生Y在上高一时我发现他的数学基础比较好,思维也特别敏捷,课堂教学显然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于是我送给他一本奥林匹克数学知识竞赛方面的参考书,并对他说“你真聪明,你的数学学得真好,你的数学还能学的更好一些!好好努力吧,你一定能成功。”从此Y对数学更加有兴趣,学习更加勤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知道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同年的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就要适时的补充一些更高要求的知识,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就能得到更加完美的发展。
案例二:学生C,数学基础不太好,学习中有很大的困难。有一次他对我说:“老师,我看到数学就头痛,实在学不懂,我该怎么办?”。我看到他疼苦无助的眼神,感到又可爱,又惋惜,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帮助他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给他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介绍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高中数学确实有一定难度,但也并不可怕,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学好。”慢慢地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开了一家诊所,医术还真不错。所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作到不放弃,不抛弃,对待他们我们要象母亲一样仁慈,要象父亲一样宽容,让他们尽可能的到提高,尽可能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
2 关爱学生,培养自信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中学教育就更应该以人为本。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作为教师一定要关爱学生,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八O后,九0后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培育受家长的宠爱,心理都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又比较差。而自尊心又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得到老师的重视。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用真心去关爱他们,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不要动不动就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之类的话。要给孩子们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热爱数学。
案例三:学生S,数学成绩很差,可以说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有一次我叫他谈心,刚进办公室他显得非常紧张,一定是怕我批评。我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和他谈成绩,而是跟他唠起了家常,渐渐地他放松了,变得活泼可爱了,我趁机帮他总结以前学习中的不足,给他介绍了些学习方法。最后鼓励他说:“象你这样聪明的人学好数学一定没问题,不要有负担,只要好好学,就一定能学好数学。”他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后来数学成绩真的有很大的提高。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
3 结合实际,激发兴趣
大家都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学问题也是生动有趣的。高中数学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联系到实际问题。把课本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就会确实感受到学习数学和意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结: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的,对他们的要求也就要因人而异,对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他们的数学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则要耐心教导,力求进步,他们的成绩从十几分提高到二十多分也算是进步。我们的教学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名牌大學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使他们掌握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作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当然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谈成绩,我们要在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尽可能发挥优秀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现代化建设。